豬肉是我們最主要的肉類營養(yǎng)來源之一,不同的部位有著多種多樣的吃法,各地菜系、小吃當中,以豬肉為主料的美食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 不過豬肉雖然美味,但如果烹制不得法的話,還是會有異味、肥膩、口感差等問題出現(xiàn)。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回鍋肉,就是在豬肉菜肴中最受歡迎的做法之一,特點是肥而不膩、色澤誘人、濃香下飯,下面我們進入這次的解答內(nèi)容。 導(dǎo)讀:正宗的回鍋肉到底是怎么做的?回鍋肉是川菜的代表菜之一,在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菜”當中,回鍋肉被列為“四川十大經(jīng)典名菜”之一,在民間也有“過門香”的別稱?;劐伻獾钠鹪措y以追溯,但可以確認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在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所記載的“爆肉”,基本上就是回鍋肉的雛形。不過直到清朝咸豐年間,川菜的“靈魂調(diào)料”郫縣豆瓣醬才被創(chuàng)造出來,回鍋肉算是終于遇到了命中注定的“良配”,確定成了如今的味道。 回鍋肉的用料和烹飪技法并不復(fù)雜,“回鍋”一詞指的是基礎(chǔ)的烹飪術(shù)語,也就是重新烹飪已熟的食材,簡而言之就是先將豬肉煮至斷生,然后改切薄片,最后入鍋煸炒就好了。但是就在這種家常的選料和簡單的制作過程當中,有著非常多的關(guān)鍵點和細節(jié),這些條件直接影響一道回鍋肉是否正宗、美味。比如:到底選什么部位的肉、關(guān)鍵的調(diào)味料有哪些、不同階段的烹飪火候控制到什么程度等等,下面我們先來就關(guān)鍵點進行詳細解答,然后再分享一下具體的做法流程和細節(jié)。 回鍋肉的制作關(guān)鍵1、食材的選擇 ⑴豬肉部位: 回鍋肉的特點之一是肥而不膩、香而不柴,所以正宗回鍋肉的做法當中,是一定會選擇“二刀肉”這個部位來制作的?!岸度狻钡恼f法多見于川貴地區(qū),以前在這些地方殺豬分肉的時候,往往第一刀是旋掉豬尾巴,而第二刀就是切掉豬臀和后腿交接上的一塊肉。這塊肥瘦比例大約4:6的第二刀豬肉,就是正宗回鍋肉的原料了,它的肥瘦和瘦肉結(jié)合緊密、不易分離。 當然如果要更為講究、細致的話,那可能還得是用成華豬的“二刀肉”,肌內(nèi)脂肪在8%左右,炒出來更加豐腴醇香。而現(xiàn)在的普通肉豬只有大約1%到4%,其實這也是很多人慢慢覺得現(xiàn)在的豬肉不那么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實在不好買到二刀肉的話,上好的五花肉是首選的替代部位) ②配菜選擇: 其實時至今日,回鍋肉作為川菜的代表之一,可以說已經(jīng)走向了全世界,很多家庭廚房中也開始有了自己口味的回鍋肉做法。所以這個可以選擇的配菜就非常多了,比如:蓮白、仔姜、青椒、韭菜都不錯,但是說到“正宗”二字,那么還得非蒜苗莫屬。 蒜苗清香中帶有一絲辛辣,而且新鮮蒜苗多汁又清甜,可以在起到提味、解膩作用的同時又不搶肉的香味。不過蒜苗這種食材不宜久炒,入鍋之后簡單翻炒幾下,顏色略微變深、初步斷生就可以盛出裝盤了。 2、豬肉的一次入鍋 “回鍋”指的就是烹制已熟的食材,所以豬肉是肯定需要先煮熟的,但是水煮豬肉和后續(xù)的處理也有一些注意點。 ⑴火候:一般建議豬肉冷水下鍋煮制7到8分熟就足夠了,但這個煮的時間長短難有斷言,因為受到肉塊大小和形狀的影響很大,薄一些自然煮的快,厚一些肯定煮的就慢。所以我們以筷子能穿透瘦肉部分最厚的地方而不見血水為準,1斤重的二刀肉煮到15分鐘之后就可以嘗試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最多不要煮超過半小時,如果煮的太久了,肉汁和油脂就會有比較顯著的流失,那么最后炒出來的回鍋肉就會發(fā)柴、變干。 ⑵去腥:煮肉的時候需要下一些姜片、蔥段、料酒之類的去腥,回鍋肉的味型里面雖然沒有麻,但是我們在煮肉的時候最好可以放入幾粒干花椒,可以有效的幫助去除、抑制豬肉的腥味。而且水開之后要撈掉浮沫,避免重新粘連、附著在豬肉上面,會影響菜肴最終的賣相和滋味。 ⑶切片:煮好的豬肉過涼水降溫,然后再進行切片。其一是降溫之后切片比較方便操作,其二是溫度降下來了,肉汁才會重新回到豬肉中去,趁熱切會流出來浪費掉,還可能在下鍋炒的時候迸油飛濺。肉片切大約兩毫米的厚度,太厚了就比較容易油膩,太薄的話煸炒之后容易碎。 3、豬肉的“回鍋” 豬肉初步煮熟、切片之后,就終于要迎來“回鍋”的步驟了,在這里同樣有一些關(guān)鍵點和細節(jié)。 ⑴少放油:二刀肉本身肥肉的比例就相對較高,在煸炒的時候這些油脂就會“吐”出來,所以我們炒鍋中無需放太多的油。而且一開始以中小火進行煸炒就足夠了,火力太猛會導(dǎo)致水分蒸發(fā)太多、油脂流失太快,炒出來的肉就干了。 ⑵“燈盞窩”:判斷二刀肉在鍋中被煸炒到了合適的程度,有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肉片呈現(xiàn)卷曲的“燈盞窩”形態(tài),炒到這個程度就可以開始調(diào)味、上色了。(為了正確的呈現(xiàn)“燈盞窩”,所以肉片一定要切2毫米左右的均勻薄厚程度) ⑶及時出鍋:調(diào)味完成之后下蒜苗,蒜苗的翻炒時間也就10到15秒足以,變色、斷生立刻盛出,如果蒜苗炒老了的話,那一抹“畫龍點睛”的清香和清甜就沒有了。 以上就是回鍋肉制作過程中的需要掌握的關(guān)鍵點,這道菜往簡單了說就是煮肉、切片、炒肉的流程,但是真要做的好吃,還是需要關(guān)注更多細節(jié)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細致的全流程操作來了解一下。 回鍋肉的實際烹飪操作回鍋肉的做法多樣,這次我們就盡量以正宗的方式來做,不過大家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家常性質(zhì)的改動,下面進入烹飪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準備材料 主料:二刀肉1斤、蒜苗150克 輔料:蔥、姜、蒜、花椒粒、食用油適量 調(diào)料:甜面醬4克、生抽5毫升、豆豉6粒、郫縣豆瓣醬5克、白糖0.5克、香醋幾滴。 第二步:食材處理 ①生姜切片、大蔥切段、大蒜切片,蒜苗摘洗去掉老葉之后用刀背拍一下根部,斜切成段備用。 ②4克甜面醬放入小碗里,用5毫升生抽將其攪拌均勻,充分澥開之后備用。 ③豬肉冷水下鍋,加姜片、蔥段、料酒和花椒水煮,大火燒開之后煮15到20分鐘左右,筷子穿透沒有血就取出降溫,然后改切成2毫米的薄片。 第三步:開始制作 ①炒鍋燒熱之后下少許油潤鍋,然后下肉片中小火翻炒大約1分半左右,直到肉片開始卷曲呈現(xiàn)“燈盞窩”的形態(tài)。 ②肉片卷曲、出油之后,下豆豉炒出香味,然后下豆瓣醬5克小火炒出紅油,肉片上色之后將準備好的姜片和蒜片下鍋翻炒。 ③中火炒香、炒勻之后,把用生抽調(diào)和好的甜面醬淋入鍋中,炒出香味之后捏一點點白糖提鮮,從鍋邊撒幾滴香醋提味增香。 ④最后將火力調(diào)制中火以上,蒜苗入鍋翻炒10到15秒左右,炒到蒜苗斷生即可盛出裝盤。 》回鍋肉的答疑解惑 問:“燈盞窩”是怎么形成的? 答:豬肉炒成“燈盞窩”這個形態(tài)有兩個關(guān)鍵因素,首先是豬肉要帶皮,其次是豬肉要切的夠薄。在炒制受熱的時候,肉皮的卷曲程度要比肥肉和瘦肉都大,所以只要豬肉切的足夠薄,那么過度卷曲的肉皮就會“裹挾”著肥肉形成一個卷曲的“兜狀”,也就是俗稱的“燈盞窩”了。 問:為什么要加甜面醬? 答:甜面醬本身不算是傳統(tǒng)川菜會使用的醬料,所以在這個做法當中可能會有所爭議,但是以現(xiàn)在的口味來說,回鍋肉中稍微加一點甜面醬是很不錯的。甜面醬可以增香去膩,加上少許生抽澥開不容易焦糊,能夠增添一些濃郁的醬香味,讓成菜口感更加柔和一些。在沒有郫縣豆瓣醬發(fā)明出來的時候,回鍋肉也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所以甜面醬要不要加,就因人而異了。 》回鍋肉做法的技術(shù)總結(jié) 1、回鍋肉所用的部位,首選是二刀肉,其次是五花肉,再次是前夾肉,總之就是要肌間脂肪相對比較高的部位,炒出來才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 2、如果對于豬的腥臊味特別的敏感,那么也可以在水煮之前將鍋干燒,然后把肉塊豬皮向下放進去烙皮,高溫會灼燒掉豬毛和毛囊汗腺,刷洗干凈之后異味就去除的更徹底了。 3、豬肉煮至7到8分熟就足夠了,而且切記整塊煮,可以保留更多的肉香和肉汁。煮好的肉要降溫之后再切,更好操作,也更加安全。 4、回鍋肉的配菜首選使用蒜苗,如果實在不好買到的話,那么青椒、蓮白、韭菜之類的也不錯。 5、豬肉翻炒的時候先開中小火,將其煸炒到卷曲、滲出油脂的程度,如果比較怕油膩的話,可以將炒出來的油瀝掉一部分。 6、豆豉、生抽和各種醬料都是有鹽分的,所以就無需額外放鹽了。甜面醬要少許生抽澥開,豆瓣醬入鍋的時候要短暫離火或者改小火,避免醬料焦糊。 結(jié)語回鍋肉的雛形雖然誕生很早,但是在那個時候甚至連郫縣豆瓣醬都還沒有,所以回鍋肉的“正宗”模樣也是在不斷變化當中的。對于這種極受歡迎的下飯菜來說,只要吃的人覺得美味,那么它就是“正宗”的,我們現(xiàn)在吃到的幾乎所有菜肴都是這么一步步演變過來的。所以在制作的時候也不必過分拘泥于形式,有道是“食無定味,適口者診”,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來烹制自己心目中的“正宗回鍋肉”。 那么以上就是這次關(guān)于回鍋肉的全部內(nèi)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zhuǎn)發(fā)和收藏! |
|
來自: weiwei85imcwxa > 《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