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媽說: 開頭要特別說個事,咱們號的讀者是典型的會留言交流、但沒習慣點贊(也就是點文章末尾右下角“在看”)的,但說是有新規(guī),如果讀者經(jīng)常不點“在看”,后面就收不到我們的文章推送了所以大家千萬記得看完后,點一下哦~ 微博上看到一個特別熱烈的討論: 一個熊孩子從高空扔瓶子,爸媽得知后把孩子打到屁股開花。你認為該打嗎? 別說該不該了,就這畫面,我一個成年人都看得心驚肉跳! 而他的爸媽不但狠狠地打了,還把孩子打出條條血印的屁股照片貼到了鄰居群里,配上自己的道歉文字,以示自己教育過孩子了! 不能說這對爸媽太熊、不管孩子,相反,他們已經(jīng)很“用力”地管教了孩子,只是他們用了比較糟糕的方式——狠狠打。 可能你會說,那孩子做錯事錯得過分了,上點體罰也是為了能讓熊孩子長點記性呀。 長記性是沒錯,但這樣的記憶點,脫離了做錯事產(chǎn)生的后果本身,就算長了記性,也只是充滿恐懼感的負面記憶。 那么孩子做錯事,如果不用打,怎么教育到位、讓他深深記住教訓呢? 爸爸這樣的做法真可謂“正面管教”的典范 正好上周有一個超火的視頻,同樣家有“高空拋物”的熊孩子,這位爸爸的做法就是極佳的“教育范本”。視頻被很多媒體平臺轉(zhuǎn)發(fā),全網(wǎng)獲得了幾百萬的點贊數(shù)。 視頻內(nèi)容是江蘇宿遷的一個熊孩子從自家陽臺上把一大瓶墨汁從高樓的窗戶里澆下去,結(jié)果,樓下鄰居們晾曬著的衣物無一幸免,并且,每層的陽臺外立面也墨氤盡染。 事情搞大了,孩子的爸爸出面了。不過,他并沒有把孩子亂揍一頓,而是全程帶著孩子,讓孩子親眼看到和參與了整個后續(xù)處理過程。 孩子爸爸先是帶著孩子挨家挨戶敲門去道歉,并且將鄰居們被“禍害”的衣服全部帶回家中清洗。 接著,爸爸又輾轉(zhuǎn)了好幾家保潔公司,費了不少周折請到了一個能夠高空作業(yè)的“蜘蛛俠”,把污染的外墻都給處理干凈了。 這個過程,表面上看著都是爸爸在出面擺平、代為受過,但事實上,孩子被要求參與了全過程。 除了和爸爸一起到鄰居家道歉并收取臟衣服,作為一個9歲孩子,已經(jīng)具有洗衣服的能力了,所以爸爸讓孩子自己清洗潑上墨的臟衣服。雖然孩子手搓紅了,看著像是受罰了,但這和被打、被體罰,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自己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清理外墻,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于是爸爸要求孩子一直站在太陽底下看著清潔工人清洗,直到處理完畢。 這同樣也不是體罰,而是讓孩子承擔了他能力范圍內(nèi)可以承擔的——通過觀看來清楚地認知到清洗外墻的不易。 管教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效果 承擔后果 vs 承擔懲罰 - 承擔了后果的孩子,會在自己的付出過程中形成對后果的清晰的認知,雖然承受的后果可能會很不舒適,但是,孩子沒有失去尊嚴。 - 承擔了懲罰的孩子,感受到的是“對人不對事”,形成了因為爸媽生氣、所以自己挨打的前后聯(lián)系,這種對“后果”的認知是脫離了事情本身的,那么管教目的就沒法達到。孩子接受了懲罰,但如果沒有了解真正錯的是什么,那么更多的會是心里產(chǎn)生委屈感,接著有可能會憤恨、叛逆、甚至報復。 我真正明白這一點是在有一次OK爸打了OK(其實也就是撩過去打了一下他大腿)之后,他一個勁哇哇大哭。 然后OK爸跟他講,“我就是讓你記住今天做錯了,都提醒了讓你走過去小腳不要亂踢,還故意去踢那東西,結(jié)果把東西給踢破了。” 但OK完全沒有停止哭鬧的意思,繼續(xù)“辯解”:“那你可以跟我說,為什么要打我。” OK爸更生氣了,因為跟你講沒用啊,所以打你讓你記??!后來過了很久,OK終于平復下來,我再和他聊的時候,他開口第一句就是“媽媽,爸爸他打我,我真的很氣”。 我說爸爸打你這個方式確實不好,媽媽回頭和爸爸也聊聊。但是你確實太過分了,有錯在先,這事媽媽也覺得不對。OK這才點點頭說,這個錯誤我知道了,但是他不可以打我! 所以你們看,如果不圍繞事情本身,整個事態(tài)的關(guān)鍵點就轉(zhuǎn)移了,管教孩子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大家生活中有什么案例想分享的也可以留言說說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