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三千事,煩惱在人心。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古語有云:“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 想要人生幸福快樂,唯有學會蕩滌靈魂污垢,清空心中的雜念,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 由此,便可多一份淡泊,少一些紛爭,多一絲清閑,少一分憂煩。 心若清凈,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徐來。 人生本過客,何必太執(zhí)著 人心本不累,想得太多才累;人生本不苦,執(zhí)念過多才苦 。 因為放不下對名利的追求,所以逃不出貪念的桎梏; 因為放不下對過往的留戀,始終活不出灑脫的心境; 因為放不下對仇恨的執(zhí)念,便享受不到歲月的靜好; 因為放不下對錯過的遺憾,一輩子徒留無謂的嗟嘆。 正是這些瑣碎的思緒如看不見的塵埃,漸漸蒙蔽了原本清澈明凈的心靈,讓其堆滿了垃圾。 若不懂得丟棄,只會被其所累。 人的心就像一個容量固定的容器,垃圾裝多了,美好就少了;煩惱裝多了,快樂就少了;欲念裝多了,清凈就少了。 如果能學著拂去心上的塵埃,就會發(fā)現,很多時候占據我們精力的那些東西,其實都沒有任何價值。 正如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要明白,有些事情,注定無法左右,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放開執(zhí)念,隨緣便是最好的生活。 過去的事,別再介懷;錯過的人,別再惦念;逝去的日子,別再留戀。 世間既然沒有凈土,不如自己靜心;愿望既然不會完美,不如學會釋然。 只有放下執(zhí)念、卸下枷鎖,安頓好自己這顆心,才能有精力去邂逅詩和遠方。 畢竟,心無掛礙,方得自在。 修好一顆心,淡看人間事 人生實苦,然而苦難并不是對生命的正確解讀,勇敢面對苦難的態(tài)度才是。 佛家有言:萬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不過是一場自我救贖。 想要從苦難中解脫,就需要學會不斷地修心渡己。 當真正能做到平常心、理解心、淡然心,你就會發(fā)現大千世界,是何等的美麗和富饒;蕓蕓眾生,是何等的高貴和閃耀。 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到最后,我們想通了許多,看淡了許多,也放下了許多。 那些生活中所謂的風風雨雨,不過人生這首贊歌中一點點不和諧的音符,真正的命運主旋律會像高山流水一般,自由流暢! 弘一法師有一首詩,叫做《今日與明朝》: 思彼刀砧苦,不覺悲淚潸。 人生既是如此,生、老、病、死、愛、恨、貪、癡、嗔……各有緣由,也各有承擔。 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去,無所謂失去,得失皆安謐。 正如周國平所言:“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于一顆澄明的心,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一世為人,一生修心。 心,越干凈,就越簡單;越簡單,才能越輕松。 心無塵埃,清風自來 還記得《寒山拾得對問錄》記錄了一段很經典的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strong> 少時讀來只覺得做人怎可這般軟弱,可如今看來,才懂得其中的大智慧。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場戰(zhàn)爭,輸贏不過一念之間。 很多時候,在意的越多,背負的就越重。 只有學會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順其自然,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不與俗人爭利,不與閑人爭氣,讓自己的內心清靜無為,是人一生最高的修為。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行走在紛擾的紅塵,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給身心減負,為心靈拂塵。 過去的事情,不再回望;無謂的憂思,全部清零。 不管有多少糾纏、多少遺憾,都及時放下,多一些堅定坦然和熱情歡笑。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在柴米油鹽的日子里給自己一份好的心情。 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讓心“歸零”,從而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