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前(也就是1986年)在蘇北調(diào)查小城鎮(zhèn)狀況時, 千年古鎮(zhèn)雙溝鎮(zhèn)(淮安洪澤雙溝——雙溝大曲的故鄉(xiāng))一位老鄉(xiāng)在介紹那里的歷史景觀時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歷史上那里曾經(jīng)是“腚對腚兩廟, 三步跨兩橋”,后來被多爾袞率清兵攻陷后屠城,再后來又被日軍炸毀了 ……我想也許再也看不到 “三步過兩橋” 的景象了, 不曾想,前天意外看到了上海市內(nèi)最短的雙橋,哈爾濱路一號橋、二號橋……之所以會在這么短的距離內(nèi)有兩座橋,乃是因為黃浦江的支流虹口港及其支流的支流沙涇港沿著今遼寧路折出了一個類似黃河在河套地區(qū)那樣的幾字(毋寧說遼寧路就是沿著沙涇入虹口港的走勢修筑的),猶如民諺所說的“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樣,對于哈爾濱路雙橋,不妨可說 “虬虹多沙,唯俞商量”(虬江、虹口港歷來多沙,今天的沙涇便得名于此,沙涇港又名俞涇浦,曾名商量灣),意即沙涇港流到虹口港處,一步三折,亦步亦趨,有商有量地彎了幾下,故形成了從哈爾濱路二橋到一橋的水道(宛如圖5航拍圖那樣),只不過與河套的幾字相比,沙涇港這個幾字寬度非常窄,就是老洋行1913以及聞名滬上的“哈爾濱大樓”那一段,兩橋間隔步行距離才兩分鐘……哈爾濱路以前叫湯恩路(就是圖3老地圖中心標出的那條路),虹口港兩岸的馬路九龍路、溧陽路以前分別叫斐倫路和狄思威路,加之湯恩路南北兩頭的海倫路(以前叫歐嘉路)和吳淞路,都是租界初建時最早修筑的馬路, 湯恩路從頭至尾不過四百米, 一頭一尾卻有著現(xiàn)代都市最重要的公共設施(警察局[巡捕房]和消防隊[救火會]【圖9】,以及背對斐倫路的共濟醫(yī)院——今第一人民醫(yī)院【圖7】),再加上攔腰在湯恩路中間一刀兩段的嘉興路口的“天堂大戲院”(后來命名嘉興大戲院) ——即昨天介紹的snh48,以及三角地菜場和工部局屠宰場,這個小小的社區(qū),真是五臟俱全,難怪有人形容說,此地乃是 “螺螄殼里做道場”,說它是上海灘的公共舞臺的雛形一點也不為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