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的范氏家風 也許是一篇《嚴先生祠堂記》,使嚴子陵“高風亮節(jié)”聞名天下;又或是在烏龍山麓創(chuàng)辦龍山書院,興辦教育;亦或是在睦州創(chuàng)作詩文,描繪嚴州奇山異水神仙境和他疏浚梅城西湖,治水患,厚農(nóng)桑的民生政績……雖然,范仲淹在睦州任官不足一年,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影響深遠,以至于千年后依然為當?shù)厝巳私蚪驑返?。在他所任職過的地方,如今的建德梅城仍矗立和保留著紀念范仲淹的思范坊、思范亭,以及思范路。 你知道嗎,在建德大洋鎮(zhèn)西塢村有一支范仲淹后裔,他們身上至今依然留存著范仲淹特色的范氏家風。 主講人:葉青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朱家,隨朱姓。范仲淹長大以后,不忍割舍范姓祖先之根,經(jīng)繼父同意,恢復范姓。但是范仲淹對繼父十分孝敬,他上書《乞以所授功臣勛階回贈繼父官奏》,請求皇上封贈繼父。 這樣改姓又復姓的經(jīng)歷,也發(fā)生在了范仲淹后裔身上。大洋鎮(zhèn)西塢村范仲淹后裔,是明朝天順年間從蘭溪市龍門村遷過來的。龍門村的《龍門范氏宗譜》上記載,范仲淹的孫子范正路,因為緬懷祖父,游學浙西嚴州一帶,結(jié)婚定居,繁衍生息。到范仲淹的第17代孫,有個叫范初一的,來到大洋西塢村,入贅徐家。徐家對范仲淹改姓不改孝的品行十分推崇,特允子孫恢復范姓。 西塢村范姓子孫雖然恢復范姓,但是對徐姓先人的恩德從不忘懷。每年祭祀,先祭徐姓先祖,后祭范姓先祖,這已經(jīng)成為西塢村范氏宗族祭祀慣例。 西塢村范家人有個延續(xù)了幾百年的“月半”節(jié),就是臘月十六這一天,舉辦廟會,給村里老人分肉分饅頭。范家人都知道,每年“月半”節(jié)用來分發(fā)食物的錢是一筆大數(shù)目。這筆開支來自哪里?來自范氏家族“馀芳堂”堂眾的山林財產(chǎn)。這些山林財產(chǎn)是怎么來的呢?是范氏家族歷代先人捐獻的。據(jù)族中老人講,范氏先人捐獻山林,是學習先祖范文正公捐辦蘇州“義莊”之舉。范仲淹用自己的俸祿與皇帝的賞賜在老家蘇州購買良田辦“義莊”,接濟族中及鄉(xiāng)鄰貧困之人。蘇州“義莊”在家族的支持下,歷經(jīng)宋、元、明三個朝代,持續(xù)了數(shù)百年。 西塢村范仲淹第33代孫范國良說:“我的祖宗文正公真是個了不起的好人!在朝廷他就忠心耿耿報效國家,在地方他就一心一意給老百姓做好事,就算被貶到邊遠地區(qū),他也是盡心盡力做事情。我作為他的后人,即便不能為先祖增光,也絕不能給先祖抹黑。2007年,我組織西塢村范氏家族51人到蘇州天云山祭祖,希望西塢村范氏后裔們牢記先祖的教導?;貋砗蟀l(fā)動大家自覺清理村溪、集資修路、建公廁等,就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學習祖先范仲淹先憂后樂精神。” 文中配圖為《清平樂》劇照 編輯 紀婕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