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認為道德準則不過是為了相對更好的生活,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受到傷害,他們寧可選擇減少快樂(因為沒有道德的世界弱肉強食,沒有人能為所欲為(可參見柏拉圖《理想國》中“隱身之戒”的明喻))。而道德真正的來源只能是形而上學的本質,對萬物一體的洞悟。真正擁有道德感的人是少之又少,又是與生俱來的。過早的被社會同化會喪失美好的天性,私以為,若無美好天性是不可能思考哲學人生之類的問題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被體制化的人即使獲得了自由也無法享受自由的感覺,自由只會讓他們手足無措恐懼不已,而安迪一直拒絕體制化,一直保留內心,追求自由美好的天性,一旦有機會獲取自由就可以毫不猶豫的拋棄現(xiàn)有的體制化生活,最重要的是獲取自由之后能夠如魚得水般的享受自由。 精于世故不代表認同那套道德觀,也可能只是不得已為之,唾棄眾人的同時,也可以一并把自己唾棄了。不過叔本華有那個資本做的起局外人罷了。我以前也偏向叔本華的,但現(xiàn)實讓我不得不偏袒羅素一點。當一個人越長大發(fā)現(xiàn)覺得取悅他人就是在取悅自己時,那個人就已經異化了。 叔本華 其實這個問題引申到經驗論和唯理論,康德想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但卻只能從二元論出發(fā),到后來就變成二律背反了,正如康德所言:盧梭喚醒了我的獨斷論,也教會了我如何尊重他人。這兩種理性雖然我更喜歡康德所言的“人的道德”,但其實也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如果一個人因為生活的艱辛不得不早早入世,他的確不得不熟悉一系列的社會規(guī)則。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一定會變的“油膩”。我們知道有很多人,他的生活過得其實很艱辛,很早就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點,但他的內心中依然保有樸質的情感。這也許不是什么哲學智慧,但只要他是個踏實質樸的好人,其實就不太能算是寶玉所批判的魚眼珠子。比如劉姥姥,此前賈府的人是看不起她的,但危難時,恰恰是這個窮親戚救助了他們。這樣的人,算是魚眼珠子嗎?知識精英的哲思固然可貴,但普通人的美好品質同樣可貴。賈寶玉的魚眼珠子論,也是站在他當時的立場上說的。如果是曹雪芹本人,我想會有更開闊的視野。 生處漩渦而不自知,可能這就是大多數(shù)吧!說到底還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問題,開心就好咯,不用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在繁忙中有那么一瞬間有“本我”的思考,像日本那種自殺率超高的社會生活就是嚴重的“本我”喪失,你看日劇和日漫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在外界尋找他們生命的意義,失去工作了自殺,妻子離開了自殺,被班級排擠自殺,就連日本的語言里都喪失了“我”這個詞,嚴重的社會化和群體化必導致個人的毀滅?,F(xiàn)狀大部分人經濟基礎都不穩(wěn)固,受困于生活的不如意,而部分人卻認為自己的是超脫于俗人的,更具有思想深度的人,若這部分都是經濟基礎穩(wěn)固的表示羨慕并努力向他們靠齊,若自己的生存問題都不能很好的解決而高高在上的對別人精神批判,只能說大家各自安好吧! 我們終將長大,終將成為社會中的一員,與社會不合,卻又要融入社會 一年前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適應和熟悉社會明規(guī)則潛規(guī)則,而且為此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成熟了,精于世故了??墒悄骋粋€瞬間,馴化的概念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我被社會馴化了?失去自我了?迎合社會規(guī)則?為什么呢?今年我回首總結,又發(fā)現(xiàn)我被馴化得更深了,為什么呢?我覺得是一個平庸的人為了生存只能如此,不自覺地培養(yǎng)更多的利他屬性,換取更大的交換資本。 我是一個矛盾的人,從小就有很多為什么,思考人性,總覺得有很多找不到答案的事情,于是有時候我會比較“恐懼”,因為太多未知,有時候很羨慕那些想的少快樂的人,他們根本不會想有什么“未知”,簡簡單單的就很快樂,可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別人。我初中和一個朋友(同學很多年)說話,她都聽不懂我啥意思,但我的表達非常清楚,那個同學現(xiàn)在也玩得很好,現(xiàn)在溝通就沒問題了,她小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她是“沒心沒肺”的快樂小孩,因為她很少會有“痛苦”的感受,所以我說的話她會完全不理解,聽不懂,這個同學到現(xiàn)在我也發(fā)現(xiàn)她詞匯表達不是很強,話很多,但是往往講一件事沒有我說的清楚明白。我非常具有批判性思維,很公平公正,甚至于過于批判自己了,事情來了我首要的就是先反省自己,這樣內耗非常嚴重,不過逐漸找到平衡,找到“不再緊張”的感覺。我內心清楚自己討厭毫無意義的話語,討厭“必須要做的”人情往來(除了和我自己的朋友,我認可的親人),但是沒有這些,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就像文里說的“生存智慧”我是比較缺乏的,在外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焦慮,總是想太多,在家里難以忍受被迫一起生活的人而經常主動“攻擊”(講道理,“挑刺”),討厭根本不熟沒啥來往的親戚的示好,因為他們給的東西我根本不需要,和他們也沒感情,家里幾乎不來往,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而我又要犧牲自己的情緒去恭維,去迎合? 家長看我就比較有反骨,但我不做壞事,有明確的是非觀,善于思考,善于自省,所以雖然從小經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每次都在靠近歧途的時候自己躲開。家人說我很缺的就是“講話溫和”,因為我過于直接,在外面有所顧忌從來不會太直接,在家里情緒不好的時候,尤其是看到親人的一些不合我心意的行為(我認為沒用的,解決不了問題還帶來一些不良情緒的行為),我可能會忍不住直接指出,如果這時候他們當耳旁風,根本理也不理,我就會很憤怒。 悠閑,自我的生活,始終是我們的向往 生活是土壤,你的心是埋在里面的種子,你想要長成什么樣的?你想怎么長?當種子還埋在土里的時候,你覺得你就是那片'土',那如果是平庸的話,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但是之后的整個過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 在這里出來說一下?!巴饷骓槒囊磺?這已經是和自己的一種妥協(xié)了在某種認知上面,一個人如果明白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有成熟自洽的思想體系。那么關于思想,底線,等一些方面是絕對不會有絲毫妥協(xié)的。違背思想猶如放棄生命,因為只有堅持自己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活著。很遺憾的是:一個人的外在和內心是相輔相成,一體兩面的。 外在和內心,都是你。順從現(xiàn)實,世故,在靈魂層面上也不完全是貶義的。相反,它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自我和外界的關系。 自我和外界,要達到一種和諧又平衡的關系就可以了。自我凌駕于外界,或者屈服于外界,都是走向了極端。而你就看似在兩級徘徊??陀^唯心的說法有一句存在即合理。中國也有句老話,說的是人之惡在好為人師。 我認為哲學和藝術是兩碼事,藝術不懂,哲學僅僅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東西。本質美不美好不關我的事情。有些社會價值觀未必就完全正確,需要年輕人獨立思考有所取舍。人來世上走一趟不過是靈魂的歷練,而有些人卻把社會當中的得失,小利當做全部。打個比方,靈魂是內在的自我,而社會角色不過是你靈魂的處所(面具),卻反客為主了。分不清戲里戲外,被臉上的面具反噬。 1、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一個人的人生完全順風順水是很困難的,他總會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倳龅綗o法解脫的困境。 2、當然,你可以認為,人生不如意是因為世俗智慧不夠高,我世俗智慧足夠高,自然可以無往而不利。但是即使世俗智慧夠高,真正在社會上混的游刃有余,也一定是被動的服從了既有的社會秩序,而正如我在文中提到的。一切既有的社會秩序都是壓迫性的。也就是你不得不成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這就是珍珠變成了魚眼珠子。你看,賈雨村就混的風生水起,游刃有余。但你真的認為這樣的人生好嗎? 3、哲學智慧有什么用?哲學智慧沒有什么實際用處。它只是讓你更加明白自身的處境,進一步反思自己的人生。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我要過怎樣的人生?它能讓人活的更通透更明白。即使死,也是明明白白的死。活也是明明白白的活。而不是糊里糊涂的,被外在的價值所左右。大家都說要科舉做官,我也跟著科舉做官。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也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說穿了,哲學智慧就是讓一個人能明明白白的真正為自己活。而不是被外在的價值所左右。當然,這種活法并不一定能獲得世俗的成功和順遂。 哲學和社會哪個能指明我們前進的方向呢? 自認為是擁有哲學智慧的人,但目前,在社會定義的成功上無異于是失敗的,其實這也沒啥,我從來也不是在意他人眼光的人,當家里人也發(fā)出嚴重的質疑與反對不能成為自己艱難的塑造自己獨特一生的助力時,甚至時不時冷言冷語,會令我感到沮喪。其實,沒能用我最喜歡最向往的方式生活,我也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對了,我是一名標準的理想主義者。我的理想是世界和平,生活幸福。我最大的愛好是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美,最大的樂趣來自這個世界各種各樣的美,可又有何用,目前為止,哲學思維沒帶給任何我需要的東西,一無是處,甚至壞處多多。當思想不同時,有多不同,就會被周圍人排斥得有多厲害。當社會性成功時,他們會說,果然厲害的人有異于常人之處,當未成功時,各種流言蜚語就從未停止。我甚至有時候想當個“同流合污”的普通人,只有社會性焦慮,沒用哲學性焦慮,然后這輩子就快樂‘無腦’的過完一生。 當下的年輕人該如何走? 我將世俗智慧理解為“追求私利”。那哲學智慧到底是追求什么呢?是為全人類的社會變革與進步提供思路,還是追求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我認為至少有四類人:1、絕大多數(shù)人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變得“世俗”,有的為了獲得物質,有的為了獲得“認同感”……2、少數(shù)人自愿為自己的私利而變得“世俗”,他們可以在名利場中吸收到自己的“養(yǎng)分”。3、少數(shù)人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仍然執(zhí)著于追求對自己而言猶如空中樓閣的哲學智慧。其實這是極其不現(xiàn)實的。4、極少數(shù)人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可以不為生存而奔波,追求更加廣闊的哲學智慧。而叔本華就是第四類人。他繼承了大部分財產,衣食無憂,他是可以專心研究哲學。叔本華哲學和《紅樓夢》中的觀點也主要是站在一種視角來看問題。大體上是一種追求超脫的隱者視角。在他們看來,人生皆苦。你只要融入這套社會秩序就必然是苦的。哪怕你是站在這套秩序的頂點。表面看起來作威作福,實際也依然要受到這套秩序的禁錮。比如我們看賈寶玉、林黛玉,單以物質而論,他們其實并不苦,但是他們也不得不違心的接受這套社會秩序,不得不扭曲自己的秉性,事實上也是沒有自由的,所以歸根結底也是苦的?!氨拘云接埂睙o非是苦而不自知,反而以表象的快樂為快樂,這是無明的表現(xiàn)。而“本性高貴”則意味著苦而能自知,雖然也是苦,但至少是自明的?;畹拿髅靼装?,明白什么是苦,以及為什么會苦,這樣才能找到解脫之路,才能真正選擇人生的道路。哲學智慧尋求的是意義本身。而世俗智慧追尋的是本能和欲望。 一個人如果哲學智慧過高,他就會天然的排斥那些試圖改變自己的世俗化,覺得他們俗不可耐。而世俗智慧過高,又會理所當然的覺得哲學智慧很可笑,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而之所以那么多人會覺得矛盾糾結,無非是他們沒有看破這一點,試圖用追尋哲學智慧的心去追尋世俗的成功。而更多的人,則是在成長獨立的路上,不可避免的“被世俗化”,他們在這'被世俗化'的道路上沉沉浮浮,逐漸喪失自己對哲學智慧的追求,最終成為了曹雪芹筆下的“死魚眼珠兒”。 賈寶玉,林黛玉等人其實是沒有自由的,也是苦的! 真正的哲學不應該是曲高和寡的獨唱,所謂有了哲學水平就會失了生活水平是偽命題,不過是在追求財富和地位的時候因為不會用世俗的方式或者不肯用世俗的方式想另辟蹊徑時發(fā)現(xiàn)哲學水平提高了,財富還沒有提高之后的沮喪,但是這種方式本來就是緣木求魚了,哲學水平提高的目的不應該是財富的提高,而是能夠幫助更多人,即渡人,渡己通過渡人實現(xiàn)。世俗智慧和哲學智慧是兩種平行的智慧,他們的作用和形式是不同的。我并不認為世俗智慧是哲學智慧的基礎,確實存在那么哲學智慧很高,但完全不通世事的人。賈寶玉就有這種傾向。當然并非是兩者真的全無關系。只是關系沒有那么的密切。而且,這和歷史唯物主義并不是一回事。世俗智慧不是生產力,也不是生產關系,不是經濟基礎。它指的是人的一種能力,是從個人層面理解的人的一種個人的應對社會事務的能力。 叔本華只是青壯年時期沒交到多少朋友,或多或少有逃避心理,晚年成名之后,你看看他周圍天天圍一群人,倒不說自己主張孤獨了。他的人生的智慧寫得很好,但是后來都沒怎么踐行。也就是個參考,符合自己的道理就去做,不適應沒必要強求。哲學還有不同系派,對一個問題的答案都可能完全相反。你品,你細品。我曾經一度為自己無法適應社會種種而憂心忡忡,如今逐漸在批判中接受。我認為懂得世俗智慧也是增進哲學智慧的重要方式,畢竟我們活在世俗之中,如果在世俗中處處碰壁,很難堅持提升哲學上智慧,兩者應該相輔相成。脫離了世俗的哲學智慧往往難以的升華,世俗中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當哲學智慧最終回歸有煙火氣的生活,我想它可以使人在世俗中游刃有余,我想那是最好的狀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