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氣——蜜黃芪、人參 2、補血——川芎、當(dāng)歸、白芍、生地 3、氣滯——香附、砂仁 4、氣逆——陳皮、蘇子、杏仁、烏藥 5、理肝氣——青皮、木香 6、瀉肺氣——前胡、枳殼 7、降腎氣——沉香 8、開心氣——菖蒲 9、治疝氣——小茴香 10、破血——蘇木、紅花、三棱、莪術(shù)、桃仁、牛膝、歸尾、劉寄奴 11、涼血——紫草、側(cè)柏葉、白薇、生地 12、止血——地榆、槐花、茜根 13、散血——田七 14、活血——玄胡 15、化瘀血——藕節(jié)、小薊 17、調(diào)經(jīng)血——梔子、丹皮 18、消血塊——瓦楞子 19、補心血——丹參 20、除濕——蒼術(shù) 21、散滿——厚樸 22、面腫——白附 23、足腫——防己、薏苡仁 24、消面食——麥芽 25、消肉食——山楂 26、消果食——山楂 27、殺蟲——雷丸、鶴虱、阿魏、胡粉、檳榔、川楝子、枳實、使君子 28、熱痰——黃芩、瓜蔞、竹茹、川貝 29、濕痰——半夏 30、風(fēng)痰——枳實、礞石 31、解郁——郁金、香附、黑梔 32、解暑——香薷、扁豆、滑石 33、滋補——熟地、紫河車、龜板、阿膠、沙參、玉竹、天冬、麥冬 34、降火——丹皮、玄參、童便 35、瀉心火——黃連、犀角 36、瀉肺火——黃芩、桑白 37、瀉肝火——龍膽、青黛、羚羊角、蘆薈 38、瀉腎火——知母、黃柏 39、瀉胃火——大青葉、大黃、石膏、天花粉 40、瀉三焦之火——梔子 41、瀉小腸之火——赤茯苓、木通 42、祛寒——附子、炮姜、吳萸、肉桂 43、暖胃——丁香、白豆蔻、胡椒、砂仁 44、嘔吐因風(fēng)——半夏、生姜、霍香、陳皮 45、嘔吐因寒——丁香、砂仁、川椒 46、嘔吐因熱——竹茹、蘆根 47、風(fēng)瀉——葛根 48、熱瀉——木通、赤茯 49、虛瀉——升麻 50、清瀉——肉豆蔻、赤石脂 51、小便不利——木通、車前、豬苓、澤瀉、赤茯、白茯 52、大便不通——當(dāng)歸、郁李仁、火麻仁、皂角潤之滑之,大黃、樸硝、葶藶攻之決之,蓯蓉、鎖陽、四物、六味滋之潤之 53、后頭痛——藁本、羌活 54、兩側(cè)頭痛——柴胡、川芎 55、前額頭痛——升麻、白芷 56、潤燥——二地、二冬、牛乳、甘蔗 57、呃逆——橘皮、竹茹、柿蒂、丁香 58、治瘧——首烏、烏梅、常山、草果 59、澀精——牡蠣、龍骨、蓮須、芡實、金櫻、棗皮 60、腰痛——杜仲、牛膝、故紙、胡桃 61、祛風(fēng)祛濕補壯筋骨——海桐皮、五加皮、石楠葉、桑寄生、白鮮皮、川斷、巴戟、秦艽、威靈仙、片仔癀、虎骨、干漆 62、皮癢——蒼耳子、地膚子、浮萍 63、瀉熱解毒——銀花、甘草、連翹、牛蒡子、射干、貫仲、蒲公英、茨菇 64、通淋——石韋、扁蓄、青黛、瞿麥、海金沙 65、腹痛——芍藥、甘草 66、滯痛——青皮、白芍、陳皮、枳實、檳榔、木香、腹皮、腹子、乳香、沒藥 67、寒痛——吳萸、良姜、玄胡、肉桂 68、熱痛——大黃、枳實 69、行水——芫花、大戟、甘遂、牽牛、商陸、防己 70、燥嗽——百合、紫菀、冬花、沙參、桔梗、川貝、栝樓 71、痰嗽——陳皮、半夏 72、久咳——五味子、罌粟殼 73、寒咳——百部、肉桂、附子、炮姜 74、喉痛——山豆根、牛蒡子、生甘草、桔梗、僵蠶、射干 75、牙痛因風(fēng)——皂角、細(xì)辛 76、牙痛因蟲——藜蘆 77、牙痛因寒——蓽茇 78、牙痛因火——黃柏、青黛 79、口臭——香薷 80、鼻淵——辛荑、蒼耳子 81、癭瘤——蒲公英、地丁、昆布、海藻、浙貝母、夏枯草 82、吐風(fēng)痰——瓜蒂 83、開關(guān)——皂角、細(xì)辛 84、健脾——白術(shù)、黨參、茯苓、淮山藥、芡實、龍眼肉 85、縮尿——益智仁、桑螵蛸 86、暖丹田——破故紙、大茴香、葫蘆巴 87、安胎——黃芩、白術(shù)、阿膠、艾葉 88、瘀血作痛——蒲黃、靈脂 89、產(chǎn)后血暈——荊芥、澤蘭 90、補精——鹿茸 91、補腎——覆盆子、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黃精、狗脊 92、養(yǎng)心——棗仁、柏仁、辰砂、茯神、遠(yuǎn)志 在辨證的基礎(chǔ)上,可以根據(jù)情況加用上述中藥,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