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董奶奶來幫兒子帶孩子,經(jīng)常帶著孩子出來進去的遇見打招呼,我們閨女是屬于性格比較開朗的那種孩子,見了幾次面熟悉后,主動跟董奶奶打招呼。 董奶奶很喜歡我閨女,經(jīng)常夸妞妞真棒,還要她的小孫子叫姐姐,她的那個小孫子每到這個時候就往她身后躲,小臉漲得通紅,特別拘謹?shù)臉幼?。董奶奶就很不高興“一個男孩子連個話都不敢說,連個女孩子都不如,沒出息”。 董奶奶是不是身邊的典型例子,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有這種事情,父母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或者是當著外人的面訓斥孩子,這些都不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從孩子的心理角度分析,孩子不愿意跟別人打招呼,背后的原因往往是有很多家長本身就是屬于不愿意跟陌生人拉近距離的那種,孩子自然受到影響也就比較怕生人。這樣的孩子被貼上了“沒出息”的標簽,其實是很冤枉的。 打不打招呼跟每個孩子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跟有沒有出息沒什么關(guān)系。如果家長一直對孩子存有這種強迫情況,主要會形成孩子以下很負面的狀況: 第一、孩子會非常尷尬、更加不愿意與人溝通 如果是一個樂于跟人溝通、見人比較喜歡說話的孩子,跟別人打交道是件愉快的事,但是對一個生性就不愿意與人交流的孩子,這件事給他的壓力就是很大的。 如果被逼無奈不得不打招呼的時候,也是跟蚊子一樣哼哼,如果家長之間忙于交流而沒有聽到、沒有及時回應(yīng)的話,孩子就會有一種挫敗感,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一下子就消失了,而且下次就更加抵觸跟人打招呼了。 第二、當著眾人被批評的感覺讓他如坐針氈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如果直接就因為不愛交流就否定他的整體,說他沒出息,就會給他形成負面的心理暗示:我是一個沒出息的人、這么點小事的做不好。 遇見其他事情的時候這種負面的暗示就會對他形成心理上的不良影響:我就是沒出息、我就是不如別人、我就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樣的心理會讓他越來越負面、越來越否定自己。孩子跟成人不同,成人會分辨事情的性質(zhì)、會自動抵擋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孩子還沒有學會過濾負面情緒。 第三、容易讓孩子放棄與同齡人的主動溝通 可以說比較開朗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來自家長的認可,因為天性中愛交流,在學校中也會得到同學、老師的喜愛;而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容易封閉自己,如何他遇見了生性開朗的同學,在同學的影響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話,他就會逐漸轉(zhuǎn)變自己,學著與人溝通。 但是如果他意識不到自己存在的性格缺陷,自認為無法與人溝通的心理的影響下,他就容易放棄與別人的溝通,獨來獨往的交不到什么朋友。 作為家長,孩子如果喜歡跟別人溝通就鼓勵孩子主動跟別人交流,如果孩子不喜歡表達也不要否定他,順其自然讓他自己逐漸慢慢適應(yīng)。 孩子的天性是愿意與人交流的,如果還沒有表現(xiàn)出來家長也不要過度的焦慮,多點耐心讓孩子慢慢的成長。沒有孩子是天生自閉的,只有后天家長的負面影響才會讓孩子形成自動保護自我安全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把自己龜縮在一個殼子下面,認為是安全的。 很多家長可能說孩子已經(jīng)開始形成了不愿意跟別人交流的性格趨勢,是不是還要任由其下去?當然不能,家長需要開始進行糾正這種行為。 第一、父母需主動跟孩子每天交流 家長再忙也要堅持每天跟孩子聊聊天,這種聊天的內(nèi)容不要局限于孩子的學習,而是更側(cè)重于孩子關(guān)心的話題,無論話題有多幼稚,你都要順著他高興的話題說,孩子覺得跟你有共同的語言了,才能樂于跟你分享。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連話都懶得跟家長說,就是因為日積月累的家長的嘮叨和瑣碎讓他寧可跟同學去交流,而拒絕與父母的溝通,親子關(guān)系也陷入尷尬境界。 第二、鼓勵孩子多認識伙伴,并且?guī)椭?/p> 孤僻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不懂得怎么跟人交流才形成的,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全家人對孩子的照顧都是由上而下的,從小呵護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過如何跟同齡人打交道的方法的培訓。 有的孩子無師自通,成為幼兒園里的小歡樂果,而有的孩子就孤零零的自己隔絕于他人之外,敏感的孩子還會覺得自己被欺負。 這種心理的背后就是孩子沒有轉(zhuǎn)換過來自己跟別人相處的模式,不會跟人相處的孩子自然不會有意識的幫助別的孩子,從而也不會獲得對方的友誼。 第三、幫助孩子突破自己 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可以操之過急。父母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給孩子報個專門培訓表演的興趣班,讓孩子在專業(yè)老師的訓練下克服自己內(nèi)心的怯懦,逐步練習到能夠上臺表演,這個過程對他內(nèi)心的鍛煉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第二、讓他自己對自己有要求,多久能夠達到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多久能夠主動跟對方成為朋友、多久能夠主動鏈接更多的比自己更優(yōu)秀人。 主動的孩子的人生一定是機會更多、受挫能力更強的,因為他在不斷的磨練中已經(jīng)把自己的心靈磨練的非常強大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準,不會為外界的干擾而感到沮喪和否定自己。 相對比較封閉自己的孩子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從而否定自己、不自信、容易情緒化,這些問題的根源往往就是童年時代的心理陰影所造成的。 家長引導(dǎo)教育孩子的前提一定是遵循孩子的發(fā)育特點,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謹慎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chuàng)作者,專注孕產(chǎn)、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dǎo)者?!?/p>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