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加三物, 神仙都讓路! 生姜+葛根:可排除體內(nèi)濕氣和寒氣。 生姜+枸杞:可加速生成代謝,降低血脂,讓我們的皮膚白白嫩嫩。 生姜+薏米:可幫助我們減掉大肚腩和水桶腰。
打擺子 不二散 【處方】 白面2兩,砒1錢。 【制法】 上藥和勻,以香油1斤,煎至色黃,用草紙壓之,去油為末,入江茶3兩。 【功能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每服1字。 【摘錄】 《脈因癥治》卷一
瘧疾(打擺子) 不二散 【處方】 紫河車2錢,綠豆粉半兩,甘草1錢,薄荷2錢,信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星月上時,用無根井水調(diào),大人1錢,小兒半錢。 【注意】 忌毒物。 【摘錄】 《普濟方》卷一九七
諸般瀉痢 不二散 【處方】 嬰粟殼2兩,甘草2兩(炙),青皮(去瓤,焙干)2兩,陳皮(去瓤,焙干)2兩,當(dāng)歸1兩,甜藤1兩(如無,干葛代)。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諸般瀉痢。 【用法用量】 方中當(dāng)歸用量原缺。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七
當(dāng)歸建中湯 當(dāng)歸建中湯用法用量 組成:當(dāng)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姜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日令盡。 加減:若大虛,加飴糖六兩(30克)作湯成,內(nèi)之于火上暖,令飴糖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nèi)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內(nèi)阿膠。若無當(dāng)歸,以芎藭代之。若無生姜,以干姜代之。 當(dāng)歸建中湯的功效主治 功效: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主治:產(chǎn)后虛羸不足,腹中隱痛不已,吸吸少氣,或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 聲音嘶啞不能言 【配方】:蘇子,前胡,半夏,川樸,云皮,當(dāng)歸,蘇葉,肉桂,灸草(艾草)各1錢。 【加減】:喉痛者加金銀花3錢,枝子(別名:梔子)3錢,桔梗3錢,牛子3錢,寸冬2錢。 【用法】:水煎服
回陽救急湯 方歌:回陽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與生姜,三陰寒厥建奇勛。 方義:本證多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nèi)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治療以回陽救逆,益氣生脈為主。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nèi)盛,陽微欲脫之兆。 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jīng)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使厥回脈復(fù)而諸癥自除。 回陽救急湯的用法用量 組成:熟附子9g,干姜6g,人參6g,炙甘草6g,炒白術(shù)9g,肉桂3g,陳皮6g,五味子3,茯苓9g,制半夏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臨服入麝香三厘(0.1克)調(diào)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 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麝香沖服。 加減:若嘔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鹽炒吳茱萸,溫胃暖肝,下氣止嘔;泄瀉不止者,可加升麻、黃芪等益氣升陽止瀉;嘔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溫胃止嘔;若無脈者,可加少許豬膽汁,用為反佐,以防陽微陰盛而成陽脫之變。 回陽救急湯的功效主治 功效:回陽救逆,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運用:本方用于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臨床應(yīng)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為辨證要點。 回陽救急湯的禁忌 方中麝香用量不宜過大。服藥后手足溫和即可。 回陽救急湯的文獻摘要 《傷寒六書》:“治寒邪直中陰經(jīng)真寒證,初病起無身熱,無頭痛,只惡寒,四肢冷厥,戰(zhàn)栗腰疼,吐瀉不渴,引衣自蓋,蜷臥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至無脈,或脈來沉遲而無力者,宜用?!?/pre>
治陽萎不舉方 【配方】:海馬一對,肉蓯蓉10g,巴戟天10g,補骨脂10g,兔絲子16g,淫羊藿16g,桑螵蛸12g,蛇床子12g,鹿角膠14g,構(gòu)杞子20g,吉林參10g,熟地20g,山萸肉16g,山藥20g,上肉桂3g,小茴香10g。 【用法】: 以上各藥共為細末,蜜制為丸,每丸8g,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主治】陽萎不舉癥。
疔瘡 不二散 【別名】 護心散 【處方】 甘草半兩,豆粉1兩。 【功能主治】 疔瘡。 【用法用量】 護心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七三
痘,當(dāng)起脹灌漿時,泄瀉不止;亦治煩癢 不二散 【處方】 蓮肉(炒,去心)1兩,真鴉片2錢(另研)。 【制法】 上各為凈末,和勻。 【功能主治】 痘,當(dāng)起脹灌漿時,泄瀉不止;亦治煩癢。 【用法用量】 每服3-4分,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準(zhǔn)繩·幼科》卷五
汗斑 不二散 【處方】 密陀僧3錢,硫黃1兩,草烏3錢,紅砒1錢。 【制法】 上為細末,米醋調(diào)搽 【功能主治】 汗斑。 【用法用量】 外搽。 【摘錄】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瘧疾 不二散 【處方】 人言1兩(為末),飛面4兩(與人言用水和軟餅,鍋內(nèi)焙干為末),白扁豆末2兩,細茶末2兩。 【制法】 上同和勻。 【功能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每服小半錢,已前半日,用溫茶調(diào)下,再用水蕩下。 【注意】 忌酒、面、魚等。 【摘錄】 《袖珍》卷一
杖瘡 不二膏 【處方】 大黃1兩,黃柏1兩,黃連1兩,乳香1錢,沒藥1錢,輕粉1錢,血竭2錢,孩兒茶2錢,片腦2分,水銀3錢(用官粉3分,吐涎以銀磨)。 【制法】 上為末,合和,以豬脂4兩煉,去渣;入黃蠟1兩再煎濾過;入藥,柳條攪勻。 【功能主治】 杖瘡。 【用法用量】 隨瘡大小攤紙貼之。 【摘錄】 《古今醫(yī)鑒》卷十六
痰癥,疬串,乳癤,一切無名腫毒 不二膏 【處方】 金石斛16兩(去根,洗,切片),乳香4兩8錢(去油),真川貝16兩(去心,研),沒藥4兩8錢(去油),明天麻6兩8錢(洗,切片),甘草6兩4錢(洗,切片),巴豆肉5兩4錢(去油,研)。 【制法】 上用大麻油12斤,浸藥數(shù)日,煎時下活大雄鯽魚(不去鱗甲)兩條,每條重1斤半左右,煎枯去滓存油,另用鉛粉2斤(研,炒黃色),篩下收膏。 【功能主治】 痰癥,疬串,乳癤,一切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倘疬串乳療末潰者,少加樟腦于膏上,如已潰者不用。 【摘錄】 《經(jīng)驗秘方》卷下
益陰固本丸 處方:熟地25克,丹皮10克,山萸肉12克,淮山藥12克,云苓15克,澤瀉10克,金櫻子15克,菟絲子15克。 共研細面,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錢,米湯送下。 方中的六味地黃丸藥味系滋陰補腎之主方,主治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即王太仆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菟絲子為補肝腎藥,有益陰固陽作用,可治陽痿、遺精、目眩等癥。金櫻子功專收澀,多用于甚虛滑精者。此方之含義總在于固精耳
益陰治癆方 處方:西洋參200克,潼蒺藜200克(酒洗),澤瀉65克,大熟地600克(丸制),淮山藥300克,麥冬150克(去心),酒白芍15克,煅龍骨100克,宣木瓜100克(酒炒),云茯神250克(抱木),煅牡蠣100克,伸筋草65克(酒炒),遠志肉25克(去骨),丹皮65克,炙甘草25克,當(dāng)歸身150克(酒洗),菟絲子150克,蓮須150克。 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此方專治癆癥,及一切陰虛、心腎不交之癥,大可補陰、伸筋、壯陽氣等,神效異常。
三副藥治愈咳嗽 【配方】: 陳皮 12g 姜半夏 9g 紫菀6g 桔梗12g 川貝 6g 麻黃 3g 柴胡9g 甘草6g 紫蘇葉6g 桑葉 6g 薤白 6g。 【用法】:水煎服。 【療效】:這副中藥已經(jīng)成功治愈了數(shù)十例經(jīng)久不衰的咳嗽,大多數(shù)人三副即停止咳嗽。
不奪散 【處方】 防風(fēng)、荊芥、生地、勾藤、角茴、木瓜、芎、紫金皮、五加皮、白芷、檳榔、木香、羌活、獨活、歸尾、天臺烏、威靈仙、杜仲、芍藥、牛膝、乳香、沒藥、故紙、五靈脂、石南藤、自然銅各等分。 【制法】 每月頭酒,一塊用絹袋兜,宜浸35日。 【功能主治】 諸虛百損,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 取出隨量,不拘時候常熱服。 如孕婦服,除牛膝、赤芍,加歸身,北艾;人熱者,加黃連、赤芍為散各等分。 【注意】 忌紅酒、鹽、堿、油膩等物。 【摘錄】 《外科百效》卷五
不傳妙方 【處方】 綠柳樹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凈末4兩),枯礬1兩,全蝎5只(焙)。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血風(fēng)癬蟲,坐板疥癩諸瘡。 【用法用量】 豬板油調(diào)搽。 【摘錄】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捕更丸 【處方】 麻繩。 【制法】 尋多年懸掛麻繩,上有灰塵堆積者,連繩解來,用新瓦盛之,炭火煅枯存性,研末,洋糖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 諸骨梗喉。 【用法用量】 每用1丸,含在口中化下。不10丸,其梗物不出即消,雖梗死之人,但有微氣,服之必治。 【摘錄】 《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乾隆皇帝長壽秘方 處方:補骨脂、白茯苓、龜板、鹿茸、枸杞子、人參、沉香、首烏、杜仲、肉蓯蓉、五加皮、沙苑蒺藜、遠志肉、金釵石斛、懷牛膝、淫羊藿、蔥子、生地、韭子、山萸肉、覆盆子、桑螵蛸、楮實子、青鹽、巴戟天、當(dāng)歸身、鎖陽、益智仁各5克。 共研為細末,混勻。另取去刺及毛的金櫻子500克,加水久煎,去渣濾汁,慢火熬膏,化入鹿角膠240克,將藥粉放入膏中調(diào)勻,再加煉蜜適量,在石臼內(nèi)搗千余次,制成梧桐子大藥丸,每日早晚各服9克,溫酒送下。 本方為清代乾隆皇帝常服之滋補方,具有溫腎助陽,益氣固本、健脾養(yǎng)胃之功,適于年老體弱、腰腿酸軟、筋骨無力、精神萎靡、陽痿遺精。
康熙益壽秘方 處方:白蓮蕊120克,川斷90克(酒炒),炒韭子60克,枸杞子60克,芡實120克,沙苑子120克,首烏120克,菟絲子60克,胡桃肉60克,補骨脂90克,覆盆子60克,龍骨90克,山藥60克,金櫻子90克,人參30克,蓮肉90克,魚鰾90克。 上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空腹服一丸,早晨宜用鹽湯送服,睡前用白開水送服。 亦可煎服和浸酒服。煎服藥的劑量是丸藥的十分之一,隔日服。魚鰾另外單燉,人參粉隔水蒸,將其他煎好的中藥汁沖入二味藥中即可。浸酒時不用魚鰾,用質(zhì)量好的高粱酒浸一星期,即可飲用,每日2次,午飯和晚飯時各飲20克。
慈禧太后常服益壽藥丸 處方:茯神18克,棗仁15克(焦),遠志肉20克,玉竹15克,當(dāng)歸18克,大生地33克,杭芍15克(炒),香附18克(炙),桔梗12克,桑枝12克,厚樸花12克,郁金12克,川貝12克,雞血藤膏15克,蔥末15克(炒)。 共研極細面,練蜜為丸,如綠豆粒大,朱砂為衣,每服10克,白開水送服。
黃疸簡易療法 黃疸,是一種遍身發(fā)黃,眼白、指(趾)甲都帶黃色的疾病。祖國醫(yī)學(xué)稱為濕熱發(fā)黃,是因為消化道里有病,膽汁流到血分里去了,所以全身到處發(fā)黃。有黃疸病的人,陽氣旺濕從熱化的就表現(xiàn)為陽黃證,陽氣虛濕從寒化的人就表現(xiàn)為陰黃證。 陽黃證 發(fā)熱, 口里發(fā)苦,經(jīng)常要喝水,全身黃色很鮮明,和橘子色一樣,心里嘈雜不安,小便色紅,短少。舌上有很厚的黃苔,脈象數(shù)而有力。治宜清利濕熱。 處方 (1)茵陳30克 梔子10克 大黃10克 水煎服。若消化不 好,可加炒麥芽、神曲、山楂。 (2)茵陳30克 金錢草30克 海金沙15克 水煎服。 (3)滿天星 鳳尾草 海金沙 木賊草 雞骨草 車前 草各10克 水煎服。 (4)茵陳30克 郁金6克 赤小豆15克 水煎服。連服5~7 天(此方適用于急性肝炎發(fā)生黃疸)。 (5)麥芽25克 梔子6克 淡豆豉4.5克 水煎服(此方適 用于黃疸病有打飽呃,肚子脹等癥狀)。 陰黃證 全身皮膚,眼白發(fā)黃,色黑暗,不鮮明,不發(fā) 熱,不口干,肚子脹,大便泄, 舌上有很厚膩的黃苔,舌淡 紅,脈遲。治宜健脾化濕。 處方 (1)蒼術(shù)12克 陳皮6克 茵陳15克 水煎服。 (2)白術(shù)10克 干姜3克 茵陳18克 水煎服。 (3)柴胡6克 厚樸6克 白芍10克 樅殼4.5克 黨參10克 延胡索4.5克 甘草3克 水煎服(此方適用于慢性肝炎發(fā)生 黃疸兼有右肋下疼痛等癥狀)。
補煮散 【處方】 黃耆6兩,人參6兩,獨活6兩,芎6兩,防風(fēng)6兩,當(dāng)歸6兩,桂心6兩,萆薢6兩,防己6兩,茯苓8兩,白術(shù)8兩,丹參8兩,附子(生用)4兩,甘草(炙)4兩,杏仁(去皮尖)、生地黃、生姜、磁石20分(碎如小豆)。 【制法】 上切,分為30服。 【功能主治】 腳氣。 【用法用量】 每服別以生姜2兩,生地黃1兩,杏仁14枚,碎,以水2升,煮取7合,布絞去滓,日晚或夜中服。 嘔逆者,加半夏1兩。 【注意】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醋物、羊肉、蕪荑及餳。三日以后,并無禁忌。 【摘錄】 《外臺》卷十八引蘇恭方
補中益氣湯加減 【處方】 黨參12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黃芪10克,當(dāng)歸10克,廣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蒼術(shù)5克,晚蠶砂10克。 【功能主治】 益氣補中,健脾助化。主腎脾氣弱,筋脈弛緩,眼胞下垂。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劉炳凡方
補元氣,瀉火邪。主內(nèi)傷,喜怒過度,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勞役所傷,以致中氣不足,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榮衛(wèi)失守,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短氣上逆,鼻息不調(diào),怠情嗜臥,四肢困倦不收,無氣以動,亦無氣以言 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1錢半,人參1錢,甘草(炙)1錢,當(dāng)歸身(酒洗,焙干)半錢,柴胡半錢,陳皮半錢,白術(shù)半錢,升麻3分,葛根半錢。 【功能主治】 補元氣,瀉火邪。主內(nèi)傷,喜怒過度,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勞役所傷,以致中氣不足,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榮衛(wèi)失守,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短氣上逆,鼻息不調(diào),怠情嗜臥,四肢困倦不收,無氣以動,亦無氣以言。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午前稍熱服。 嗽者,黃耆用半錢,并去人參,不渴者,去葛根;頭痛,加蔓荊子3分,痛甚,加川芎5分;頂痛、腦痛者,加藁本5分,細辛3分;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厥陰頭痛,加半夏半錢或1錢,生姜3片;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脈洪大者,加羌活1錢,防風(fēng)7分,甘草3分,藁本5分,通其經(jīng)血,加黃芩、黃連各3分,消其腫;咽痛頷腫,脈洪大,面赤,加黃芩3分,桔梗7分,甘草3分;口干、咽干或渴者,加葛根5分,升胃氣上行以潤之;心下痞,瞀悶者,加芍藥、黃連各1錢;如痞腹脹,加枳實3分,厚樸7分,木香、砂仁各3分;如天寒,加干姜;腹中痛,加白芍藥(炒)半錢,炙甘草3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即桂心)半錢;夏月腹中痛,不惡寒,不惡熱者,加黃芩5分,芍藥1錢、甘草5分,以治時熱;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半錢;如胸中滯氣,加蓮花、青皮1-2分,壅滯可用,氣促少氣者去之;如身體疼痛,乃風(fēng)濕相搏,加羌活半錢,防風(fēng)半錢,升麻1錢,柴胡半錢,藁本根半錢,蒼術(shù)1錢,如病去,勿再服;若大便秘澀,加當(dāng)歸梢1錢;若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冬月加不去節(jié)麻黃,秋涼亦加不去根節(jié)麻黃,春月天溫,只加佛耳草3分,款花1分,勿加麻黃;若初病之人,雖痰嗽,不去人參,久病肺中伏火者,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加蒼術(shù)、白術(shù)、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濕熱大勝,主食不消,故食減不知谷味,則加曲以消之,加五味子、麥門冬,助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在3伏中為圣藥;脅下急或痛,俱加柴胡、甘草、人參;多唾或唾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或胃當(dāng)心痛,加草仁3分;疲甚之人,參、耆、術(shù)有用至1-2兩者。 【各家論述】 黃耆、人參、甘草,除燥熱、肌熱之圣藥,當(dāng)歸身以和血脈,柴胡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陳皮導(dǎo)滯氣,又能同諸甘藥益元氣,獨用瀉脾,升麻引胃氣上騰,而復(fù)其本位。 【摘錄】 《丹溪心法》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