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我們講到,張儀的連環(huán)大計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給了趙國和魏國相當大的壓力。這兩國既是合縱聯(lián)盟的核心國,也是這條長鏈當中最薄弱的一環(huán)。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張儀的這套組合拳,恰好打的就是這合縱聯(lián)盟的七寸。 公元前325年,面對著秦國拋來的橄欖枝,魏惠王找到了韓宣王,這哥倆一商計,干脆咱們一塊棄暗投明。于是便帶著一群小國的元首,共同來到咸陽朝見秦惠王?;蛟S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秦王的忠心,魏惠王和韓宣王還做起了車夫,親自為秦惠王駕車。 哎,這個魏惠王啊,想當初他身穿囚服去見齊威王,如今他又給秦王做起了車夫。這一國之君做到這個份上,那確實有點太丟人。 ? 合縱連橫 當然,作為駕車的回報,秦惠王也給他了一個順水人情,他承認了魏惠王的王號。這么算起來啊,這好像已經(jīng)是魏惠王第三次稱王了。不過如此低三下四換來的王號,它到底有什么意思呢?我想你我都明白。 至此,除了一直不服周王室管的楚國外,這天下諸侯已經(jīng)有魏、齊、秦、韓等國先后稱王。從此之后,“公”的時代過去了,而“王”的時代正式來臨了。而秦國的這一次稱王,顯然是為了鞏固秦、魏、韓連橫的作用。蘇秦煞費苦心建立的合縱聯(lián)盟,實際上已經(jīng)宣告破裂。 作為合縱聯(lián)盟發(fā)起人的趙國,趙肅侯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先后經(jīng)歷了領(lǐng)土淪陷,盟友背叛。這一氣之下,趙肅侯竟然大病不起,第二年便撒手人寰了。 趙肅侯去世之后,一直疲軟的趙國終于迎來了一位極有能力的英明君主,他就是趙肅侯的兒子趙雍,這位趙雍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 咱們話分兩頭,我們先來說說那個被張儀排擠而離開秦國的公孫衍。這有句老話說呀,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如果你有能力,那無論去哪兒,都不會被埋沒在塵煙里。公孫衍無疑就是這樣的人才,當他離開秦國后,他又一次回到了魏國。盡管曾經(jīng)是在敵對國做過事,但并不妨礙魏惠王對他的重用。 我們都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但是這個“忠”字在戰(zhàn)國時期可不是這個意思。他并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忠于某位皇帝,然后忠于他的兒子、他的孫子,做一個響當當?shù)娜?。在?zhàn)國時期,而是忠于自己的人格,忠于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這一點倒有點像今天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那不管我去哪家公司,反正工作做好,這是第一首要的。 魏國現(xiàn)在表面上是秦國的小弟,原本的合縱聯(lián)盟也已經(jīng)破裂,可以說這局勢和之前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公孫衍來說,是時候考慮一下魏國的發(fā)展了。 ? 《墨經(jīng)》 公孫衍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齊國的將軍田朌(bān)。這個田朌是誰呢?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齊威王與魏惠王在郊外論寶,齊威王在說到自己國家寶貝時,曾經(jīng)提到了這樣一句話:“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边@個朌子指的就是田朌。 根據(jù)《戰(zhàn)國策》記載,當年魏齊在徐州相王,楚威王大怒伐齊,在大獲全勝之后,曾威脅齊國要驅(qū)逐齊相田嬰。就在此時,曾有楚國的大夫向楚王進諫:“大王您可知道我們這一次大獲全勝的原因是什么?”“原因?那當然是我楚國士兵的驍勇?!薄胺且?,大王,這一次我們能大獲全勝,主要是因為齊軍當中沒有田朌。田朌這個人在齊國是立有赫赫戰(zhàn)功的,在百姓當中也有極高的聲望。田嬰因為嫉妒他,故意沒有讓他領(lǐng)這只軍隊,而是派了申縛,所以我們才會輕而易舉地獲勝。如果您當下趕走田嬰,那田朌一定會受到重用,這如此一來對我楚國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們從這段記載當中可以看出田朌在齊國的地位和他的威望。那么這位公孫衍找到了田朌,又所為何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