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圖:顧盼流連間的美學創(chuàng)作在任熊的人物畫中,又常見仕女題材。首先,這當然也得益于陳洪綬對題材的選擇。同時,又深受晚清上海城市文化的浸淫。以仕女圖而論,從焦秉貞、冷枚,到改琦、費丹旭等,皆以仕女見長。高崇瑞《松下清齋集》言:“天下名山勝水,奇花異鳥,惟美人一身可兼之,雖使荊、關潑墨,崔、艾揮毫,不若士女之集大成也。”這大抵反映出清人對仕女題材繪畫的態(tài)度,即其有“海納百川”的多元價值。 圖1 任熊 湘夫人像 上海博物館藏 從創(chuàng)作者如任熊來說,繪仕女,配以山水、花鳥,實際上是對畫家技藝的多重考驗。從大多數(shù)欣賞者、贊助人來看,觀畫的樂趣或許不在于深入山水之堂奧,領悟“氣勢撼人”的內在情懷,而是營造廳堂的雅致氛圍,并在觀畫品畫間獲得愉悅與寄情。事實上,海派繪畫的主要市場并非文人雅士,而是近代上海的所謂“市民階層”,即便是世家出身的吳湖帆,其創(chuàng)作的金碧山水,也是迎合這種雅俗共賞的品位。 對任熊而言,創(chuàng)作不能也不可能只是傳移模寫,固守一家一派的準繩,而是參以多家筆法,并在適當?shù)臅r機加以改良。只是英年早逝,未能如其弟子任頤,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兼習中西。 圖2 任熊 宮女撫琴圖扇頁 杭州博物館藏 杭州博物館藏《宮女撫琴圖扇頁》(圖2),可視為一件經(jīng)典案例。此幅扇頁創(chuàng)作于辛亥年,即清咸豐元年(1851),任熊不到而立之年,也是其最后幾年的作品。庭院深深,樹蔭一隅,一仕女正在撫琴,偶向左顧盼,似在觀花。以石綠寫樹葉,復以墨點,形成森森然然的樹蔭,掩映在墻的一角。墻基以石構建,雕琢出精巧的蓮花,與樹下的屏風相得益彰,屏風亦可見繁縟的雕漆。仕女發(fā)髻青黑,飾以絲帶,衣紋流動。旁邊的座椅、琴案及琴,皆刻畫的細致入微,尤其展現(xiàn)了家具結構的繁復與漆藝的華美,再現(xiàn)了閨中女性的雅致生活與適然的氣度。當然,也隱喻著空間的“內”與“外”,可能暗示著女性不能隨意拋頭露面,只能禁錮于內庭的社會現(xiàn)實。西安美術學院藏《越郡三任紈扇冊》中也錄有一開任熊仕女,梅花點點,石徑幽深,仕女坐于巖石之上,或在賞花,流露著絲絲閨怨。與此圖雖內容不同,但在構圖、細節(jié)的描摹上,都力圖展現(xiàn)出閨中女性的生活。 圖3 任熊 麻姑獻壽圖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藏《麻姑獻壽圖》(圖3)、上海博物館藏《洛神圖軸》等,則各依人物之性情,各有顧盼,一洗清代中期層層相因的創(chuàng)作窠臼。如《麻姑獻壽圖》,麻姑手持酒器,一襲紅色的披風,在枯黑的山石前,格外引人矚目,愈發(fā)照映出麻姑的紅光煥發(fā)。女性形象與費丹旭等人不同,不再是弱柳扶風的閨中女子,而是富態(tài)康健的形象,如吳湖帆題跋云“桃熟駢枝實,蓮開并蒂花。仙臺融淑氣,瑤犖泛流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另一幅《麻姑獻壽圖》,創(chuàng)作于乙卯年,即清咸豐五年(1855)。麻姑同樣身著紅色的衣飾,蛾眉淡掃,唇若櫻桃,發(fā)髻高聳,佩戴著清代頗為流行的點翠飾品??此剖顷惡榫R一派的風格,線條頓挫流動,實則更為華麗繁縟,從領口緄邊的草葉紋到履頭上的祥云紋,從頭上的點翠釵環(huán),到裙擺前的珍珠寶石瓔珞,以至于衣飾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展露出華彩的容光,深得陳洪綬強調器物細節(jié)的遺意,而少了程式化束縛,不似《湘夫人像》帶有奇詭之風,而朝著更為寫實的方向改進,已初具海派人物畫重裝飾的特點。 歷史題材:寓真性情、真抱負于筆端圖4 任熊 人物山水冊之王獻之書裙 上海博物館藏 圖5 任熊 人物山水冊之嵇康鍛鐵 上海博物館藏 歷史題材也是任熊最喜歡的題材。典故通常出自民間傳說,或儒家經(jīng)典,或稗官野史,大部分是人所共知的。但具體的再現(xiàn)則全賴畫家自己的揣摩。上海博物館藏《人物山水冊》,攫取了十二個歷史典故,包括“王獻之書裙”(圖4)、“嵇康鍛鐵”(圖5)、“寧戚飲?!保▓D6)、“王猛鬻畚”(圖7)等,皆是名人逸事,略有戲謔的味道。杭州博物館藏任熊《人物圖冊》、中國美術館藏《四紅圖》等皆屬此類。 圖6 任熊 人物山水冊之寧戚飲牛 上海博物館藏 圖7 任熊 人物山水冊之王猛鬻畚 上海博物館藏 任熊并非只是為稗史寓言配插圖,而是飽含著對時代的憂慮。如其自畫像言:“莽乾坤,眼前何物?翻笑側身長系。覺甚事,紛紛攀倚,此則談何容易。試說豪華,金、張、許、史,到如今能幾?還可惜,鏡換青娥,塵掩白頭,一樣奔馳無計。更誤人,可憐青史?!背涑庵鴮κ朗聼o常的慨嘆與憤懣。沙家英則說的更為直白:“先生以曠達不羈之才,其自視蓋不可一世……放其身于山巔水涯之間……以鼓蕩其牢騷抑郁不能自言之隱,而寓于畫以名,斯已悲矣?!?/p> 圖8 任熊 白描人物冊之一 杭州博物館藏 現(xiàn)在看到的《劍俠傳》《于越先賢像傳》《高士傳》《列仙酒牌》等,法出陳洪綬,以俊健的線描,刻劃稗史中的先賢高士、劍俠列仙。趙之謙觀《劍俠傳》,而后嘆其“當世攬者,綜核本末,或亦有寒光逼人,空中刀劍擊戛聲也?!惫掇≡u其“創(chuàng)作方法,雖然摹仿了陳章侯的《水滸葉子》和《博古葉子》,但更能吸取老蓮的表現(xiàn)精神,制作出更接近現(xiàn)實的人物形象,給讀者以真實生動的感覺?!焙贾莶┪镳^藏任熊《白描人物冊》(圖8),亦是此類佳作。希冀通過這種便于流傳的酒牌,娛樂助興之雅物,略盡諷諫之意。當然,通過這種白描的形式,也進一步加深了任熊對傳統(tǒng)白描的理解,或亦受到陳洪綬的啟發(fā)。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陳洪綬《準提佛母法像圖》(圖9),可看出純粹以線條寫道釋人物,也可達到一種風骨。 圖9 陳洪綬 準提佛母法像圖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任熊的人物畫作品中,還有詩意畫一類,并不能簡單視為人物,或是歷史題材,而是以特定的單一詩文為題材,表達詩文內涵與意趣的繪畫。人物通常也是詩意畫的重要元素。如故宮博物院藏《姚燮詩意圖》即為此類代表。 姚燮,字梅伯,號復莊,浙江鎮(zhèn)海人。清代道咸時代,以詩文書畫見稱于世。姚燮作為任熊的好友,曾訂有金石志交,對任熊相當推重。咸豐元年(1851),任熊為姚燮繪《姚燮詩意圖》,共計120開,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其中一開,是根據(jù)姚燮詩“內家漢戲秘秋千”所寫。圖中女子皆著漢裝,衣飾近于宋代。其中一女子為男性裝扮,穿著盤領窄袖袍,系紅色革帶,有唐宋女扮男裝之遺風。風格類似仇英《漢宮春曉圖》,太湖石以細線勾勒,以淡墨填色,湖畔欄桿、秋千等亦近于陳洪綬法,設色清麗而雅致。秋千與人物的組合,則似采用了西畫的構圖,比例更為合理,或可視為任熊對中西繪畫結合的一種探索。 在海上四任中,以任熊年齡最長,時代最早,逝世亦最早,雖涉題廣泛,長于人物畫,但尚未如弟子任頤,成功地將文人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民間藝術相融合,將高古典雅與稚拙樸茂熔為一爐。其身上更多的帶有傳統(tǒng)的影子。曹峋評道:“渭長深畫理,自吳道子、陸探微,至十洲、老遲之法,參考講習,故行止坐臥、樹石器具、飛走之屬,遠越鄙俚,悉有法度可觀。”不過,任熊已開始嘗試改良以肖像畫為代表的人物畫,其“對于中國傳統(tǒng)表現(xiàn)習慣的脫離,這種脫離有時暗示了一種由于接觸西方而受到影響的現(xiàn)實主義”,即在新的社會現(xiàn)實下,以任熊為代表的職業(yè)畫家開始嘗試一條新的“復興之路”,并鑄成日后海派人物畫之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