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操心娃的作業(yè),又要將手頭的工作做好。每天操了這頭心還有那頭事,以至勞心傷脾。 心屬火,脾屬土,火能生土,所以心脾為母子關(guān)系,牽一發(fā)而動全家,一方不好過,誰都很難過。形成“心脾兩虛?!?/p> 心作為兒子主血,脾作為媽媽當后勤,統(tǒng)血。食物經(jīng)過脾胃運化,再經(jīng)過心火的作用,一部分化為紅色血液。心之氣推動血液運行,輸送到身體各處。在輸送血的過程中需要一個管理員,防止有些血走著走著迷了路,逸出脈外。脾統(tǒng)血,起到的正是維持血液秩序的作用。 神思一體,心作為兒子需抖擻精神上進,主神。脾作為媽媽要考慮一天的柴米油鹽,主思考。 勞心,會致心血消耗過度而不足,造成心神不安,驚悸、怔忡、健忘、不寐、盜汗等。心氣不足,推動無力,還易致心脈瘀滯,冠心病的心律不齊也緣于此。 兒子心血不足,令脾媽媽很受傷,沒了脾氣,思考力變差,行動力受挫,水谷運化不好,氣血生化不佳。統(tǒng)血的能力也受到影響,以致血液妄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很多婦女的血證,比如崩漏等,都開始出沒。 又由于脾主肌,與胃相表里,所以脾受傷,還會造成體倦,食少等。 由上,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黃,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等,均屬心脾兩虛之象。以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緩為辯證。 治宜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來自《醫(yī)學六要·治法匯》的歸脾丸,將所有問題都歸于心的媽媽脾,讓家長來解決問題,健脾便是養(yǎng)心,心又可令脾充實,從而益脾氣補心血,皆大歡喜。為對癥之良方。 歸脾丸組成: 黨參80g,白術(shù)(炒)160g,炙黃芪80g,炙甘草40g,當歸160g,茯苓160g,遠志(制)160g,酸棗仁(炒)80g,龍眼肉160g,木香40g,大棗(去核)40g。 本方既然針對的是心脾兩虛, 請來的便均是擁護心脾的大將。 *護心的大將有:當歸、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炙甘草。 當歸,能大補血之不足。氣血昏亂,服當歸能定氣血,讓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諸血皆屬心,脈為血之府。若要脈通,必先補心益血。當歸之辛能行血,苦先入于心,溫能通經(jīng)絡(luò),助運心血。 茯苓,不僅是健脾良藥,補心也是有一手,能寧心安神,和中益氣。且藥性平和不傷正,無論虛癥實癥均可運用。 遠志,味苦入心,氣溫行血,辛香清冽,故而辛散溫通,發(fā)散利氣,振作心陽以益智慧。同時,心陽不振,清氣下陷,會導致腎氣虛寒,不能上升。而遠志可以溫升,舉下陷,而鼓動腎陽。所以遠志不僅安神益志寧心,還責任感很重,將先天之本腎也稍帶著補了一補。 酸棗仁養(yǎng)心補肝,寧心安神。正常情況下,肝藏血,心行之。人體運動的時候,就由心臟把血行于脈,以供人體活動所需。心神回家了,入住到心陰里,人才能安心好眠。炒酸棗以其甘酸質(zhì)潤,入心肝之經(jīng),養(yǎng)血補肝除煩,以達寧心安神。 龍眼肉藥食兩用很常見,其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貧血、心悸、失眠、健忘及病后、產(chǎn)后身體虛弱等,都可食用龍眼肉來改善。 酸棗仁與龍眼肉搭配,是治療心血虛引起失眠的最佳搭檔。 炙甘草之補心,有一個極有用之處,就是治脈結(jié)代。在中醫(yī)理論中,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器官?!靶恼?,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若脈結(jié)代,脈跳動時有間歇,止有定數(shù)、即幾跳一停者為代脈。脈有間歇,但止無定數(shù)者為結(jié)脈。對應的正是西醫(yī)里的心率失常,心臟跳的不規(guī)律,有漏博。炙甘草補心,補脾,正可用治。 *護脾的大將有:黨參、白術(shù)、黃芪、當歸、茯苓、龍眼肉、木香、炙甘草,大棗 黨參補脾養(yǎng)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是人參的小弟,比人參更溫和。健脾而不燥,滋胃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yǎng)血而不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卻無剛燥之弊。但凡身弱不勝人參,便可轉(zhuǎn)請黨參小弟。與黃芪配,可實營衛(wèi),與當歸配可活血,與棗仁配,可補心。是心脾均喜歡的將才。 既然護脾,就要投其所好,脾喜燥不喜濕,茯苓、白術(shù)就此到場。 白術(shù)燥濕功效強。其性溫,是補氣健脾的,既然要補氣,藥性自然是往上走的,走到哪里去了呢?到中焦脾胃去了,脾胃之氣充足,就可以像烘干機一樣,把體內(nèi)的濕氣化成水蒸汽,通過體表毛孔散發(fā)出來,所以白術(shù)是起到燥濕利水的作用。 僅僅如此,濕邪的祛除力度還不夠,茯苓便是來和白術(shù)搞雙打的。 茯苓利水祛濕,健脾安神,配白術(shù),能增強健脾祛濕的作用。但大多數(shù)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藥物,如豬苓,澤瀉,車前子等等,它們的專注點在下焦:腎、膀胱。而茯苓利水滲濕的專注點在中焦脾胃,可行脾胃之濕氣往下,令濕邪從小便而出。 所以白術(shù)茯苓配,是趕走脾之濕的經(jīng)典搭配。 當歸是補血圣藥,沒想到補脾也有一手,要不然怎么無論用藥還是藥膳均常有它的身影呢?尤其與黃芪配,一個補氣,一個補血,氣行血行,是補氣血的佳配。 木香,其名為香,香味厚重,能讓沒脾氣的脾振作,還能助脾的小弟胃好好工作,消化食物。又心脾兩虛引起的冠心病,甚至出血癥,胃潰瘍等,都會引起疼痛,木香之香正好能調(diào)肝氣,健脾氣,行氣止痛。 龍眼肉既補心又健脾,益氣血,養(yǎng)肌肉。治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后或產(chǎn)后體虛,及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癥。雖在藥方中不常見,但一出現(xiàn),往往就是重量級,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視。 大棗,這個是很多藥方常見的了。脾胃是后天之本,大棗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yǎng)血安神調(diào)營衛(wèi),解藥毒。且與人參、生姜,炙甘草同列脾四味。脾之四味,相當于四駕馬車,能帶動脾胃跑得更有歡快有活力。 護心遙望脾之將出場完畢,觀望之,一個個大將的履歷均可謂光彩,且不少大將的任務有交叉之處,兩邊防護,兩邊照顧。嘔心瀝血,補脾益血。 除此之外,專注護心的大將有遠志和酸棗仁。 專注護脾的大將有黨參、白術(shù)、黃芪、木香、大棗。 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運行。脾主運化,是人體氣血的“生產(chǎn)工廠”,所以就算心為君主,掌握人體生殺大權(quán),但也需要食物補養(yǎng)。這正是脾之任務。 方以補脾藥居多,用量也是如此。正是歸于脾,治病治本,從根源上療疾。 另外,方中木香舒肝氣,酸棗仁亦補肝,肝能藏血并調(diào)節(jié)血量,助力心脾之虛恢復。且舒肝可解郁,調(diào)節(jié)因日常繁雜事物帶來的肝氣不舒,所以歸脾丸之用藥,可謂思慮周全。 由于歸脾丸所治癥狀,在很多種病癥中均有表現(xiàn),故臨床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功能性子宮出血、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胃潰瘍、更年期綜合征、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陽痿、腦震蕩后遺癥、紅斑狼瘡、冠心病等。 一個問題:歸脾丸如何服用? 此方有成藥,用溫開水或生姜湯送服,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3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