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印度女人的好人緣是天生的,印度女人擅長歌舞,她們幾乎個個都是天生的舞者,個個風情萬種。 西方人的臉型、東方人的眼神,在印度女人臉上得到了和諧統(tǒng)一,黑人和白人的膚色也在印度女人身上得到了調(diào)和。 看過印度電影的人,一定對印度女子潑辣嫵媚的眼神、放浪明快的舞蹈、嘹亮甜潤的歌聲,以及珠光寶氣的服飾所傾倒,尤其使人忘不了的印度女子特有的“鼻飾”。 印度人口盡管與中國旗鼓相當,地域上只隔著喜馬拉雅山脈,可是,民間的風土人情卻與中國大相徑庭。 就說兩國女人的打扮吧。 中國女性的飾品一般都戴在頭上,臉上幾乎不加裝飾物,即使有,也只是在離臉較遠的耳垂上扎個眼兒,掛個東西叫做“耳環(huán)”。 然而,印度婦女就不一樣了。她們除了在頭上、耳朵上戴飾物外,還要在人臉當頭正面的鼻子上大做文章。 印度婦女的鼻飾,包括鼻環(huán)、鼻釘?shù)鹊取?jù)說,這些東西最初是阿拉伯人給牲口穿鼻孔用的,本意是在役使牲口時得心應(yīng)手,同時,也表示主人對牲口的絕對 “所有權(quán)”。 鼻子上所表示的這種“特權(quán)”被印度人認識后,獨出心裁地對其進行了專門的改造和利用。他們迅速給自己民族的女子拴上了五花八門的鼻飾,表示了對女人的占有屬性。 印度這個世界文明古國的居民,對首飾非常講究。他們認為首飾占據(jù)女性生活的一半內(nèi)容。出身富貴的太太小姐們,不惜傾其財力往自己身上貼金戴銀。即便是小家碧玉,或者貧寒女子,也要盡其所能物色漂亮的普通首飾或塑料飾件,當作替代品。 印度女性的首飾大致分為耳環(huán)、項鏈、戒指、手鏈、手鐲、發(fā)飾、額飾、胸飾、腳鏈……然而,其中最有象征意義的,還是女子的鼻飾。因為鼻飾已成為印度婦女婚否的特有標志。 印度女子的“鼻飾”極富民族特色。根據(jù)當?shù)仫L俗,未婚少女和已婚女子佩戴鼻飾,意義也截然不同。 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飾。只在出嫁時,才鄭重地佩戴。已婚婦女,必須在鼻翼上穿孔,戴上貴重的金質(zhì)鑲寶鼻環(huán)。 不僅如此,有些相當有錢人家的女子,還用金鏈將鼻環(huán)與耳環(huán)相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面飾,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當然,印度人口眾多,地域間的風俗差別也很大,佩戴“鼻飾”也大有講究。比如,南部地區(qū),新娘要在鼻孔兩側(cè)穿洞,戴上鉆石鼻釘,或在左鼻孔下方佩戴鑲有珍珠的鼻環(huán),此外,腳趾上也戴戒指。 北部地區(qū),新娘佩戴金鼻環(huán),并用一條精美的金鏈連接,金鏈的另一端掛在耳朵上。 除了“鼻飾”,已婚女子還須佩戴一種新鮮的小玩意兒――“腳鈴”。這種金屬飾物,在人體活動的時候,總是發(fā)出“叮叮當當”悅耳的撞擊聲。有人解釋說,讓鈴鐺隨時發(fā)出響聲,一是為了美觀,二是據(jù)說有辟邪的功效,三是為了防范新娘招蜂惹蝶做出越軌的事來。 除了在身上佩戴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飾物外,在印度還流行一種“吉祥痣”,那就是人們常在印度電影中看到的女子眉間的那個鮮艷的圓點。那一點嬌嫩的顏色,其實可紅、可黃、可紫,也可黑,主要是根據(jù)衣服的色調(diào)來搭配。 不管印度女子鼻飾最初的原意如何,最起碼印度婦女還是盡其所能把一種近似侮辱的象征改造成了一種美的表現(xiàn)。這種獨特的美,增強了人們對文明進化的審視力,擯棄了非人性化的糟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