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蘇軾之后,北宋詞人賀鑄,將宋詞的'詩化'革新,引向了一條新路—— 一方面,他吸取蘇軾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繼續(xù)將'言志'的傾向帶入詞作;另一方面,他又注意到人們對蘇軾詞'要非本色'的批評。所以,賀鑄選擇了一個特殊的藝術(shù)空間,既保持住'詞言情'的柔美特質(zhì),又將'言志'統(tǒng)一于其中。 那么,賀鑄作詞,為何會接受蘇軾的'詩化'變革?他又是如何將'言情'與'言志'統(tǒng)一起來的? 賀鑄像 首先,要了解一下賀鑄復(fù)雜的生平和性格,這是他接受'詩化'的重要原因。賀鑄出身貴族,是宋太祖賀皇后的族孫,因此17歲時便以恩蔭入仕,仕宦從武職開始。 葉夢得《賀鑄傳》中,稱他'長七尺,眉目聳拔,面鐵色,喜劇談當世事',人稱'賀鬼頭'。賀鑄在《六州歌頭》一詞中,也說自己'少年俠氣,交結(jié)五都雄。肝膽洞,毛發(fā)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可見賀鑄為人,頗有豪俠之氣,少年時曾有戍邊衛(wèi)國、建立軍功的雄心壯志。 但恩蔭入仕的弊端,就是他所得到的,都是閑差冷職,使他抑郁不得志。同時,賀鑄又喜好讀書,陸游稱他'詩文皆高,不獨工長短句也。'(《老學庵筆記》)所以40歲時,他經(jīng)蘇軾等人推薦,改為文職。 賀鑄的性格中,還有耿直、狂傲的一面。《賀鑄傳》形容說:'雖貴要權(quán)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詞。'賀鑄自己也說:'鑄少有狂疾……嘗以'北宗狂客'自況。'(《慶湖遺老詩集自序》)這樣的性格,使他時時觸怒權(quán)貴,因此在仕途上一直沉抑下僚,官職卑微,被東調(diào)西遣,不得安定。 宋徽宗年間,當'元祐黨人'遭打擊和迫害之時,賀鑄卻仍與蘇軾弟子黃庭堅、李之儀等頻繁來往,對現(xiàn)實保持一種不合作的態(tài)度。對仕途前景的徹底失望,讓他在58歲時選擇提前退休。 賀鑄自身的性格和經(jīng)歷,成為他接受蘇軾詞風的內(nèi)在原因,因為他也需要將自己的痛苦失意、理想幻滅寄之于詩詞當中。 而外在原因,來自于賀鑄與蘇軾、及蘇軾門生的交往。前面說過,賀鑄由武職改為文職,就是經(jīng)蘇軾的推薦。賀鑄對蘇軾的政治才能和藝術(shù)才華素來推崇,他曾作《黃樓歌》贊頌蘇軾在徐州的治水政績:'當時賢守維蘇侯,厭術(shù)不取三犀牛。'他稱贊別人的詩文,也往往以蘇軾、黃庭堅作比,如:'妙翰騁遒放,抵突蘇與黃。'(《懷記周元翁》) 內(nèi)在、外在的雙重原因,讓賀鑄在詞的藝術(shù)抉擇上,自然走向了'詩化'的革新隊伍,以詞言志。 雖然'詩化',但賀鑄詞仍符合傳統(tǒng)的審美特色。他是如何做到的?賀鑄最著名的一首詞是《青玉案》,寫詞人路遇美人、卻可望而不可及。這種相思愁緒,正符合'詞言情'的本色——
開頭的'凌波'二字,點明美人腳步輕盈、飄然遠去,倩影漸行漸遠。 詞人對這位'凌波美人'纏綿的情感,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目送美人遠去的惆悵,'但目送、芳塵去。' 第二階段,是眷戀美人孤寂的感傷,'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仿佛陪伴美人度過錦瑟年華的,除了冰冷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這是詞人的虛構(gòu)和想象,但符合他'目送''心隨'的情感。 第三階段,是設(shè)想美人遲暮的凄苦,'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蘅【héng】皋【gāo】,指長著香草的沼澤高地,香草可喻美人,'蘅皋暮'便喻指了美人遲暮。在日復(fù)一日的思念中,美人已老去,只留下詞人的'斷腸'。 這首《青玉案》,是賀鑄晚年致仕、退隱蘇州時所作。清代學者黃蘇在《蓼園詞選》中說:'此詞作于退休之后也,自有一番不得意、難以顯言處。' 聯(lián)系賀鑄一生的經(jīng)歷和遭遇,這首詞在表層的心緒糾葛之下,確隱藏著'一番不得意',這種'不得意'也可對應(yīng)地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政治理想難以施展的惆悵,對應(yīng)美人遠去之惆悵; 第二層,是政治理想不可追求的感傷,對應(yīng)美人孤寂之感傷; 第三層,是政治理想即將幻滅的凄苦,對應(yīng)美人遲暮之凄苦。 在這樣的'不得意'之下,再看結(jié)尾'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句,這三個疊加的意象、這帶有蒙太奇味道的三個鏡頭,將詞人的愁緒,烘托得深入人心。賀鑄因此句獲得了'賀梅子'之稱,黃庭堅還寫了一首小詩,評價這首詞:'解道當年腸斷句,只今惟有賀方回。' 以'凌波美人'的遠去,痛悼政治理想的幻滅,是賀鑄詞的慣用手法,在多首詞里都有體現(xiàn)——
這些詞的情感和格調(diào),都與《青玉案》極為相似,所取的'凌波美人'意象也完全一致。這位美人的形象空靈飄渺,格調(diào)高遠,本就與一般戀情詞相異。 況且,其涵義也超出美人本身。用對美人的思戀追求,象征自己政治上的美好追求;用美人可望不可及的惆悵,表達政治理想幻滅的痛苦。這種寄托的手法,實現(xiàn)了'言情'與'言志'的統(tǒng)一。 '凌波美人'的寄托之意,并非牽強附會,而是有所依據(jù)的。在曹植的《洛神賦》里,用'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來形容宓妃,也就是傳說中的洛水女神,意思是宓妃在水波上細步行走,濺起的水沫附在羅襪上如同塵埃?!堵迳褓x》虛構(gòu)了作者與洛神的邂逅和愛戀,洛神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終因人神道殊而不能結(jié)合,充滿悲傷悵惘之情。賀鑄筆下的'凌波美人',明顯來自于此。 而用宓妃這樣的美人,來寄托政治理想,始于屈原的《離騷》。在《離騷》后半篇,作者神游天界、三次求女,第一個對象就是宓妃:'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屈原在現(xiàn)實中碰得頭破血流,于是在神話中追求自己的美好理想,可終究也是飄渺虛無,如同水中月、鏡中花。 所以,賀鑄寫'凌波美人'遠逝,是對屈原《離騷》的傳承。清代詞論家陳廷焯就從這一角度推崇賀鑄詞,他說:'方回詞,胸中眼中,另有一種傷心說不出處。全得力于《楚騷》,而運以變化,允推神品。'(《白雨齋詞話》) 賀鑄還有一首《踏莎行》,雖未直接寫美人形象,卻將荷花擬作美人,同樣寄寓了自己的品格和志向——
荷花生長在池塘的僻靜處,'無蜂蝶慕幽香',只能寂寞凋落。它像一位無人欣賞、無人愛慕的美人,'紅衣脫盡芳心苦'。她自嗟自嘆:'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不肯在春天開放、不肯與百花爭艷,是她的孤高自傲,如今'卻被秋風誤',又是美人遲暮之感。 無論是《青玉案》等詞的'凌波美人',還是《踏莎行》中以荷花比擬美人,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用柔美的意象、朦朧的意境,表達委婉纏綿的情感,符合詞的傳統(tǒng)審美特征。但詞作的深層,又都融入了詞人的'心志'。 結(jié)語詞在賀鑄筆下,已經(jīng)發(fā)揮了寄寓的功能,成為'有寄托'的詞。他的這種創(chuàng)作,為南宋詞開辟了先路。 比如讀賀鑄的《青玉案》,他對'凌波美人'的那種追尋,很容易讓人想到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詞中那個立于燈火稀疏處的孤高女子,同樣寄托著辛棄疾的孤高品格和政治理想。 相關(guān)回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