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清明,生生不息,清明節(jié)掃墓是中國的傳統(tǒng)。以前人死總要講究一個"落葉歸根",現在雖然不一定非要回到老家安葬,不少老人就依鄉(xiāng)隨俗葬在當地公墓,但每逢清明,在世的人總是要去看一看過世的親人。 現在城市里大多人掃墓的習俗和程序也已經十分簡單了,最新的方式甚至還有網上掃墓,但畢竟這個形式還是有點太過輕易和不正式,所以清明節(jié)親自動身去掃墓的傳統(tǒng)還是保留了下來,以寄托生者對逝者的敬意和追思。 現代的公墓大多建在郊區(qū)山上,中國人現在還是多少有風水的講究,墓地往往被山林環(huán)抱,再加上已經消失的各種焚燒習俗,所以墓園里甚至有一種自然的寧靜。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的人生觀,又有上古時候女媧以泥土造人的古老神話影響,道家思想把自然和人的關系闡述到極致,所以盡管大多數中國人還不是莊子,但總體上我們極其講究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認為人去世以后是在天有靈或者泉下有靈的,又因為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所以多多少少帶著一些敬畏之心,故而山林合抱的現代公共墓園,也繼承了一些天地與人世之際的感覺。 但即便墓園稍遠,現在的掃墓活動也很簡單,不過是買一束花,買"香"帶到墓碑前去,很快就能辦完。小販一般都會把祭祀用品放在墓園錢賣,特別是趕上清明節(jié)一帶日子,價格故意要往上提一些,但這種一年一次的活動,又是面對已逝之人,大多數掃墓者都不會計較。花可能是絹花或鮮花,多見白色黃色,還是以菊花為主;上香用的香已經成了一個長得像玩具般的電子香,制作看上去很簡易粗糙,價格也比較便宜,就在墓園前賣,但畢竟是這種場合使用的,有些嚴肅的意味在里面。 往前推幾年,墓園前賣的用品還是紙錢、冥幣,還有鞭炮。公共墓園內墓碑一座挨著一座,幾家人可能不定時地共用了一個鐵桶,拿來燒紙,所以墓園里經常會看見煙霧繚繞,四處飄揚著白色的細紙屑,甚至仿佛下雪一般,煙還會熏人流淚咳嗽。生為城市住民,這種習俗可以明顯地看出其種種不便一定是會被現代人嫌棄,最終淘汰的,但其實既好理解這種習俗的落后之處,也好理解老人們因為現在不燒紙了而感到有些愧對先人:這項習俗的歷史之早,實在是與我們整個民族祭奠逝者的歷史無法分割。 我們能在各種歷史劇還有小說里,不僅古代,包括民國,都見得到燒紙這種習慣。常用紙張的發(fā)明者是東漢的蔡倫,而據載,從魏晉開始,就已經有了燒紙錢這種行為出現,比較有名的是南朝時候的蕭寶卷,就是那位步步生金蓮的潘玉兒的荒唐皇帝丈夫:"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 , 剪紙為紙 , 以代束帛 , 至唐盛行其事"。 畢竟中國人最早認為給死人送去財富尊榮的方式是陪葬:奴隸社會里直接用活奴隸陪葬,封建社會的帝陵、諸侯墓都有著豐厚的陪葬品,等等,后來漸漸變成給逝者燒物,大概是受佛教思想的影響,因為佛教就是主張火葬焚化的,而且在古代佛教國家的遺址上也出土過冥幣。而且再加上經濟上的原因,特別是落魄之人,燒紙錢乃至火葬比起拿財物用土地埋葬要省事一些,在古代百姓畢竟并不如受教育階級富裕。 清明畢竟說是"掃墓",按照習俗,首先要先將墓園打掃干凈。其次是祭祀,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F在我們是在把墓碑打掃干凈后按輩分作揖,三拜,聽長輩對先人有所交代,祈求庇佑;在過去,人們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程序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徹供;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大體的意思差不多,只是現在都簡化了。 別的國家有沒有這樣悼亡的節(jié)日呢?雖然也有,比如11月1日是法國的萬靈節(jié)和波蘭的亡人節(jié),10月31日是墨西哥的亡靈節(jié),等等,但這些日子總沒有像我們的清明一樣的意蘊。他們追悼逝者往往在年尾,生者亦感到疲倦,寒冬中的祭祀更顯蕭條肅殺,而我們祭祀的節(jié)日卻恰恰在春天。 清明原本是一個節(jié)氣,不是一個節(jié)日,清明中祭祀的傳統(tǒng)其實沿襲的是寒食節(jié)的習慣: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一個高士叫介之推,他因為最終看透權謀利祿而在山中歸隱,拒不做官,國君為了把他從山中逼出來就放火燒山,沒想到他竟至死不出山中,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在那一天不吃熟食。 那個時代的"士"不要說和現代人相比,即便是和后來封建時代的讀書人相比,三觀也還很奇怪,"真"或者"自然"得太過分,畢竟至今仍然沒有第二個真正看破生死存滅的莊子出現,但就是這些人類知識還很匱乏,生命簡單又無常的年代,高士是真正的高士,一個人的死竟然引起了民族對死亡的尊敬,乃至成為習俗,不得不說是我們的獨特之處;而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清明繼承了寒食節(jié)對亡逝的敬意以后,還承擔起了萬物生長的快樂。 清明另外一項傳統(tǒng)的習俗是踏青。"踏青",踏是邁開腳步四處走,青是草木新生,這是一個找春天的日子。清明節(jié)氣往往是春雨紛紛的前后,天氣溫暖濕潤,人們"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四處溜達玩耍,絕不是一個不能見笑聲的時節(jié)。 按理說,一個節(jié)日應當是一種情緒,這樣特殊的清明節(jié)是我們獨有。相似的比如還有我們的重陽節(jié),一方面是秋天和老人的節(jié)日,暮氣沉沉,另一方面卻有著一項登高的活動,讓你不要就消沉下去了,而是要靜心望遠。 清明時節(jié),當我站在老人的墓前,想及自己年強體壯;或者幾十年后墓里的人是我,我的后輩也這樣看著我時,就感受到一種生生不息的延續(xù)感。中國人到底是以家族論的,中國人眼里人與人之間的血脈是連續(xù)的,因此逝者不湮滅,生者有寄托,生命的消失就意味著另一種延續(xù)。 那么,清明時節(jié)的煙雨晦暗和春草新綠,先人的墓碑和孩子的笑語,放在一起反而達到了中國人代代追求的、所謂的陰陽相生之類統(tǒng)一兩個極端的大和諧。中國人總是追求統(tǒng)一,所以體現了那么多奇異的矛盾和包容,所以無論習俗如何演變,慎終追遠,生生不息是清明節(jié)不變的意義,民族永遠的性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