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顆燦星,詞雖盛于兩宋,但在五代時期,寫詞、填詞就在文人中十分風(fēng)靡。詞壇上名作頻傳,佳篇迭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謁金門·風(fēng)乍起》等,皆是千古名篇;填詞人騰蛟起鳳,不可勝數(shù),李璟、李煜、馮延巳、歐陽炯,個個名垂千古。雖說有大批優(yōu)秀詞人,但一提起五代詞壇,總以南唐后主李煜的名氣最高。 一個才華橫溢的詞創(chuàng)作者,一位有杰出貢獻(xiàn)的詞帝;一位風(fēng)流倜儻的南唐君主,一個飽受屈辱的階下囚徒,李煜命運中的大起大落,讓他對人生有了與常人不一樣感悟,這些感悟在他詞作里有所體現(xiàn)。正如,那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讓化不開的無盡憂愁,隨著一江綿綿春水,流向了萬古千秋。 在李煜留存于世的諸多文字中,總會尋覓到他的切膚之痛,窺視到他的憂郁清愁。或許正是受到這些愁詞的誤導(dǎo),讓我們覺得讀李煜的詞作,全無一點意趣可言,甚至覺得李煜作詞,除了闡述云愁雨恨,絮叨陳詞濫觴,再不會別的了。 其實不然,李煜前期的詞作,因為沒有亡國之痛的介入,相對而言是比較輕松明快的,諸如此類的小詞,比比皆是。比如下文分享的這首《漁父·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 》就是如此,詞作僅27字,卻別有意趣,能讓人一口氣讀完,并有一種輕松愉悅的感受。 先來說明一下,《漁父·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 》是李煜很有名的一首詞,也一首題畫詞。顧名思義,題畫詞是題在畫作上的,表達(dá)詞人對某張畫的觀后感受,也是詞壇上一種常見的寫詞形式。 由于李煜觀賞了一幅叫《春江釣叟圖》的畫作后,被畫中的釣魚老者的愜意生活所感染,有感而發(fā),寫了這首令人喜讀的作品。好了,下面就跟著李煜的思路,來品讀這首詞。 《漁父·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 》 (五代)李煜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一首小詞,文字簡約,意境清新。釣魚老叟,劃一支漿,乘一葉舟,取來一綸魚繩,放下一枚輕鉤。開篇二句,用風(fēng)、舟、縷、鉤,四個意象,逼真地還原了《春江釣叟圖》的美妙意境,讓人雖不見其畫,卻如身臨其境一般。又連用四個“一”字,卻并不顯得重復(fù)、啰嗦,反而讓人有一口氣讀完的沖動。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花兒開滿江渚,清酒斟滿小甌,一個釣魚老者,在萬頃水波當(dāng)中,自由自在,盡情享受。這三句,用花岸、美酒,二個意象,來彰顯出釣魚老者的愜意、自由,仿佛老者一邊欣賞繁花美景,一邊愜意地飲酒的情態(tài)浮現(xiàn)在面前,寫得別有意趣,令人陶醉。 一首僅27字的小詞,讀起來郎朗上口,能讓人一口氣讀完。而作為一國之主的李煜,能寫出如此美妙的詞,或許正是處于常年兵荒馬亂的五代時期,讓他產(chǎn)生向往自由生活的一種體現(xiàn)吧!其實我們在繁瑣的工作之余,何不學(xué)習(xí)一下詞中那位釣魚老者,去大自然中享受一次無拘無束的自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