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不少印度電影研究者認為,寶萊塢電影的歌舞傳統(tǒng),可能源自對“濕婆”(印度教最重要神祇之一)的崇拜,是印度人對“舞蹈之王”虔誠信仰的投射。然而,印度電影最先展現(xiàn)的題材不是本土史詩,而是來自“外邦”的《一千零一夜》。這要從印度的波斯裔群體和波斯劇場講起。印度的波斯裔大多并非穆斯林,而是瑣羅亞斯德教(又名祆教、拜火教)的教眾。為躲避征服波斯的阿拉伯人的迫害,他們在8~10世紀從波斯遷徙到印度,至今還保持著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在有聲電影產(chǎn)生之前,印度人最普遍的娛樂形式,就是在波斯劇場里看戲。為經(jīng)營生計,波斯人絞盡腦汁。對于識字的印度中上層觀眾,掌控了孟買印刷行業(yè)的波斯人會分發(fā)劇本,以便他們了解劇情。對于不識字、語言又不通的印度平民大眾來說,節(jié)奏歡快的印度歌舞,與一些看似浮夸但張力強的表演,便成了跨越語言的溝通紐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