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南懷瑾:《孟子旁通》,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滔滔濁世 何以特立獨行 為什么要讀孟子?
讀書、寫文章,總歸希望能有所收獲,哪怕是一丁兩點,于人于己,有裨益,則值當,不枉費時費力。 讀孟子,會不會覺得與現(xiàn)在的世界、生活,距離很遠? 南懷瑾的《孟子旁通》,不僅解讀了孟子的政治哲學,也剖析了孟子眼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戊午年)-2012年9月29日(壬辰年),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學者、武術家 在解讀孟子之前,南懷瑾先介紹了蘇秦。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南懷瑾采取的是“經(jīng)史合參”的方法,也即:把孟子的“經(jīng)”與司馬遷的《史記》、劉向的《戰(zhàn)國策》里面,有關春秋戰(zhàn)國、孟子、蘇秦等人的歷史紀錄,一起參詳、閱讀和思考。 如果沒有歷史背景作為依托,僅僅從字面上看《孟子》,很難理解背后的深意,也很難理解為什么孟子堪當“亞圣”。相反,容易覺得讀孟子,對我們現(xiàn)代人而言,作用不大。 孟子在自己的時代,不得志。蘇秦卻風光得很,掛了六國相印。 南懷瑾問:為什么蘇秦沒有被后世尊為圣賢,而是被譽為豪杰,或稱為謀略家?即便如此,他卻沒有謀略方面的著述流傳下來,而孟子不然。這本身很耐人尋味。 謀略家蘇秦的風光 之后第二年,蘇秦來到魏國,深得梁襄王認可,同意了他推銷的六國合縱抗秦計劃。 蘇秦該計劃的成功在于:保障了戰(zhàn)國近20年的和平,加之他弟弟蘇代以及他同門師弟張儀的努力,一共保障了近40年的和平,使得強秦不敢窺伺各國。 蘇秦的這一功勞,也算蓋世奇功。 對比孟子和蘇秦,孟子一直推銷仁政王道,但是兩任魏王(包括后來的齊宣王、滕文公等)都不買賬。 蘇秦卻掛六國相印,備受魏王、齊宣王以及其他多國君王的賞識。 孟子被視為迂闊,因為他給的是千古不變的最高政治解決方案,是戰(zhàn)略層面。 而蘇秦,則卻是當下策略層面,從眼下利益入手,收集、整理、分析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情報,曉以利害,同時,該拍馬屁時,給國君帶高帽子,該批評時,婉轉引導,該給可操作性的對策時,直給! 事實上,南懷瑾對比了史記、戰(zhàn)國策里面對孟子以及當時各國情勢。 在分析之后,南懷瑾認為,孟子并不迂闊,蘇秦那些手段,孟子也了如指掌,只是不屑于如此。 儒家圣賢如何看待濁世? 當然,南懷瑾對孟子乃至儒家的思想,有點是似乎頗有微詞的,那就是儒家和君主之間的關系:是師道和臣道。 一方面,儒生希望自己能被國君奉為老師,另一方面,又恪守為臣之道。 為君之師,需要極大的智慧,但大部分儒生都不過是書呆子,真正能具有大智者寥寥無幾,即便是孔孟圣賢,也未能在當世被君王善待。 幾千年來,在帝王面前,儒生永遠是把自己定義為臣,從未想過取而代之、自己去踐行政治理想。他們只巴望著遇到明主,或者渴望君王能“改邪歸正”、自我轉性、真正完善起來。試問上下數(shù)千年歷史,儒家盼到了幾個真正的明主? 當然,南懷瑾也猜測:如果儒家教導“信徒”自立為王,則容易天下大亂。什么儒生都自以為是、躍躍欲試。也許孔孟正式看到這一點,才沒有這樣教誨弟子吧。 南懷瑾認為,除了從政,在個人修行方面,孟子的觀點也值得思考。 在與孟子的對話中,齊宣王說自己好勇、好財、好樂、好色。 孟子說,大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君主與民同樂,國家就一定能安定繁榮。這就是仁政。 隋煬帝、南唐后主李煜……很多皇帝都毀于歌舞、奢靡、好樂等聲色貨利。齊宣王已經(jīng)算是當時很開明、很能干的君主了(而且對動物也有憐憫之心),在他的治下,國家經(jīng)濟繁榮,保障了數(shù)十年和平,即便如此,孟子的那些仁政要求,對齊宣王而言,也是高高在上、自稱不能企及的。齊宣王反復說自己喜歡聲色貨利??磥?,這是人(包括君王)的通病。 不過南懷瑾認為齊宣王不是真的好“聲色貨利”,而是故意以此為托詞,因為他不想再聽孟子說教的大道理了,所以,以這些搪塞、轉移話題而已。 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昏庸,被燕國打敗,從此一蹶不振、幾乎亡國。 一個得分80分的君主(上君)尚難從心底推行仁政,何況60分(中君)或更低能的君主(下君)呢? 是君主的問題,還是仁政的問題? 千古之謎。 尼采在《教育家叔本華》一書里,表明了自己眼中的文化的根本目的:保障天才(如叔本華)之輩的出現(xiàn),這就是文明的意義。參閱《尼采:我為什么推崇叔本華?》 他沒有提君主,但是我們挪至孔孟儒家,可以想見,如何讓王朝不斷出現(xiàn)英主?這個命題非常重大,不可不思。因為,沒有英主,社稷不能太平,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 齊宣王年輕時縱情聲色,荒于政事,但他在鐘離春(中國歷史上四大丑女之一,影視劇里的外號是鐘無艷)的勸諫下,振作起來,富國強兵。事實上,齊宣王還娶其為妻。 鐘離春丑到什么地步?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黯淡發(fā)干,上下比例失調(diào),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又沒有幾根頭發(fā),皮膚黑得像漆。 齊宣王不容易啊。 齊宣王后來沒有大肆對外作戰(zhàn),安享了20多年太平,國家逐漸強盛。 他的兒子卻沒能繼承父親的智慧。貪婪之下,他擅自對燕國出兵,占了一些城池。燕王噲讀到堯舜禹禪讓的事,覺得也想要效仿。他的國相子之知道后,把女兒嫁給了蘇代(蘇秦的弟弟)。蘇代此時繼承故去的哥哥之衣缽,繼續(xù)合縱連橫,深受燕王信任。蘇代利用齊湣王、燕王的信任,從中斡旋,但是心向子之,最終幫子之謀劃獲得王位。 不過,子之治理不到幾年,燕國打亂,齊國入侵,殺燕王噲和子之。燕昭王繼位,起用了(諸葛亮自比的)樂毅,樂毅統(tǒng)帥燕國等五國聯(lián)軍攻打齊國,連下70余城(齊國幾乎亡國),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真是一報還一報。 你方唱罷我登場。 霸道永遠比王道熱鬧。 雄、士、民三層結構 我們再來看中國千年歷史社會的粗略分層:三個結構——雄(君王)、士(僚)、(氓)民。 君王,有賢明或昏庸。士,有忠臣與迂生。民,有淳樸和刁悍。不同主體之間,發(fā)生各類關系交互,組成整個歷史的千年演變格局。 上面說了君王的英明是偶然。 那官吏、士大夫呢?他們經(jīng)常是懂得書畫琴棋詩酒花,但不曉得民間疾苦,甚至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抑或,根本不知君王之德性如何,也不知如何事君。他們要么(唐代之前)有數(shù)百年只能依附于門閥世家推舉“孝廉”,以求出頭;要么寒窗苦讀,惟求科舉功名,“貨與帝王家”,但也免不了因帝王一時之好惡,身死于朝堂。 到底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是“萬般皆上品,惟有讀書糟”? 再說百姓。千百年來,老百姓是貧寒的,各種苛政、戰(zhàn)亂下,永遠屬于弱勢群體,他們躬耕勞作,辛勤備至,但隨時會被魚肉,經(jīng)常朝不保夕。只要朝廷不把他們逼到絕路,就算日子苦一點,他們也不埋怨,更別說造反了。 南懷瑾還是略有些胡適般的情懷,建議大家實干興邦。比如,他號召為官者多在基層打磨,關注民生,“基層工作者,必須具備有愿入地獄的菩薩心腸,和成功不必在我的圣賢懷抱。” 當然,忍受貧窮,也是“士”必須面對的命題。 再說孟子,不被齊宣王待見后,又想離開齊國,但是礙于母親年邁,一家老小需要養(yǎng)活,真要離開君王“座上賓”的供奉,該何以謀生? 孟子猶豫之際,孟母說:我的職責是內(nèi)務,你有大志,盡管跟從你的內(nèi)心吧,不用顧及我,我清苦一些,也沒關系。這一番話,堅定了孟子離開齊國的決心。 走到齊國、楚國之間的小國滕國時,滕文公問孟子:我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左右為難,何以為政???真是為難! 孟子說,只有自強自立一條路。你要和全國百姓上下一心,合力振興,高筑城墻,保國護民,百姓才會真心維護你。即便在國家對峙中,可能戰(zhàn)死,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你先做好這樣的準備,或許還可以有所作為。 其實國家之事和個人之事一樣。個人也要自強自立,不能怨天尤人,不能總希望別人因為同情,來幫你解決問題。 南懷瑾說:國家大勢如此,個人事業(yè)也如此。站得起來就站起來,站不起來就得見機振作。但是社會上,有許多人,他們站不起來時不肯爬,爬不動時又不肯躺下,還老覺得自己是站在那里,其實并沒有站著,這樣就很可憐了??傊?,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的道路是一樣的。 孟子回到了母國鄒魯,他的弟子樂正向魯平公推薦了孟子,但魯平公聽信了親信小人的讒言,放棄了拜訪孟子。 樂正忿忿不平。孟子說,一切都是天命。魯平公容易被別人左右,(政治能力)高下與否,可見一斑;也不必怪罪他的親信,他是投魯平公所好而已。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的道如果行得通,天下自然會認可。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會見勢而止。冥冥之中,自有不可知的氣數(shù)。泰然處之即可。 嗟乎!哀之?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