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對正陽門的疑惑初次到北京旅游,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到正陽門的城樓,第一感覺是宏偉。對皇城油然起敬。逛到箭樓前的商業(yè)街,不禁有些疑惑了。箭樓上也鑲著“正陽門”的扁額,怎么有兩個正陽門?仔細看箭樓的裝飾,怎么有些歐式的風格?看到箭樓前高大且裝飾精美的五牌樓,立刻就喜歡上了,走近一瞧,上書“正陽橋”,可是沒到看到橋在哪?。坎恢纴砺糜蔚呐笥褌兪欠裼羞@些疑惑?今天我給大家說個明白。 正陽門城樓北側(cè) 城門的完整組成部分我之前的視頻中提到,以正陽門為正南門的老北京內(nèi)城有九座城門。它們每一座的組成部分都是相同的,除了正陽門的甕城內(nèi)多了個觀音廟。即它們都由城樓、箭樓、甕城、護城河、河上的橋、橋前的牌樓組成。俗稱“四門三橋五牌樓”?,F(xiàn)在甕城拆了,如果不了解歷史,城樓和箭樓看起來就是兩座獨立的建筑。所以有了第一個疑問。 正陽門城樓甕城箭樓 護城河和正陽橋沒有了同樣的道理,現(xiàn)在護城河也沒有了,護城河上的正陽橋也沒有了。只是在改造前門大街的時候,復建了六柱五門的精美牌樓。這么一說大家就明白了,為什么牌樓上寫著“正陽橋”。整個一組城門的樣子,大家可通過文中的老照片了解。 正陽門前的護城河 正陽門歷經(jīng)多次失火和毀壞正陽門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完工后,屢次失火,或被八國聯(lián)軍焚毀,其后基本都按原樣修復了。最大的變化是民國時期。1914年(民國三年),鑒于前門地區(qū)擁擠不堪,交通堵塞嚴重。內(nèi)務(wù)部長朱啟鈴提出《修改前三門城垣》計劃。 正陽門前的正陽橋和牌樓 洋人參與改造正陽門1915年6月16日,朱啟鈴聘請了歐洲建筑師羅思凱格爾,由他制訂修改前門的設(shè)計方案。羅思凱格爾,一反中國傳統(tǒng)建筑格局,采用西方歐式建筑形式,對正陽門地區(qū)進行了徹底改造。先拆除了甕城,將原來封閉的小廣場變成了開闊的場地,正陽門城樓脫離了箭樓。從此城樓成了一個獨立的龐然大物。同時在城樓的東西兩側(cè)打開了兩個門洞,形成了東門洞直通戶部街(今國家博物館位置), 西門洞直通西皮市(今人民大會堂位置)的格局。 正陽門甕城內(nèi) 洋人對正陽門箭樓的改造同時還對箭樓進行了改建。在箭樓的射孔箭窗下,增建了漢白玉抱柱和欄桿的懸空眺臺,并在每個箭窗上方,加飾了水泥制成的西洋式的弧形華蓋。在箭樓門洞上增添了“正陽門”橫匾一塊。箭樓下的城墻部分,東西兩側(cè)都加寬,并加建了漢白玉欄桿,增添了東、西“之”字形的登城馬道。箭樓后邊也拓寬了,形成了用漢白玉欄桿圍起的寬闊的平臺。 正陽門箭樓改造后北側(cè) 洋人的改造破壞了古建風格在這次改造中,由于該箭樓上增添了與我國傳統(tǒng)風格風格牛不相及的西洋式建筑裝飾,破壞了中國古建筑風格。1928年,前門一帶又開始擁擠不堪,路兩旁的攤販林立,有礙觀瞻。于是,民國政府決定再次拓寬馬路。 改造后箭樓南側(cè) |
|
來自: CHAOYANG3901 > 《古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