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朋友提的一個問題:七律格律與七律新韻有什么不同?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格律是格式、音律,而音律就包括了平仄、押韻。押韻到了今天就分為押古韻(一般是平水韻)和新韻(中華新韻)。所以這兩者的關(guān)系是從屬關(guān)系,沒有辦法來進行平行比較。 我們只能拿七律新韻和七律古韻來進行比較。 但是他們能稱為“七律”,那就都是必然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作品。即不論七律古韻還是七律新韻,都必須遵守七律格律。 格律詩分為絕句、律詩、排律。律詩分為七律、五律。七律的格律要求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在格式上包括了中二聯(lián)對仗,八句四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在音律上包括了平仄交替、相對、相粘、押平聲韻。 而新韻和古韻的區(qū)別最主要就是在押韻和句內(nèi)平仄。 新韻和古韻的主要不同在哪?古韻將漢字音調(diào)分為“陰平、陽平、上、去、入”幾個聲調(diào),陰平陽平合為“平”,所以是“平、上、去、入”四聲標注。在平仄處理中,“平”聲為平,而“上、去、入”則統(tǒng)統(tǒng)歸入仄聲。 新韻,也就是如今的普通話發(fā)音,和古韻發(fā)音大致對應(yīng)如下:一二三四聲分別對應(yīng)古韻的“陰平、陽平、上、去”,也就是說大致上一二聲的字歸入平聲,三四聲的字歸入仄聲。但是我們就看到,古韻中的入聲字消失了。 其實并非消失了,而是分流到一二三四聲中去了。如“一”古韻為入聲,今天是一聲,那么古韻中是仄聲,而新韻中則劃入平聲。 這就是古韻和新韻的最大的區(qū)別,也是初學者學習平仄的最大的難點,就是這些入聲字到底該如何辨別區(qū)分。 而這個區(qū)別,勢必影響詩句的平仄劃分。 我們簡單舉例子,不一定要用成詩。 比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新韻平仄為“平平平平仄平平”,按照這個平仄格式來看,這些然不符合平仄格律,這不是一個律句。但是我們?nèi)绻垂彭崄砜?,“?jié)”字雖然今天發(fā)第二聲,可它是個入聲字,所以在古韻中這句詩的平仄為“平平平仄仄平平”,而實際上這就是“一三五不論”情況下的基礎(chǔ)平仄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的變格。那么,這句詩就是個律句,是符合平仄格律的。 這是律詩句內(nèi)平仄的變化,同時新舊韻的區(qū)別在押韻上也很重要。 因為七律必須遵守格律詩的要求,所以押韻的字必須是平聲字。這個不論新韻寫詩還是古韻寫詩都必須遵守。 那么“天高云重勁風急,一夜寒來雪色齊?!?/span>這兩句是否合平仄,是否押韻呢? 這是我隨口編的,并非引用古詩。 我們看新韻下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這實際上是一個平起平收,合格律的首句平仄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也是押韻的。 但是如果用古韻來看呢?“急”、“一”、“雪”、“色”四個字都是入聲字,后面三個對平仄沒有影響,但是“急”字作為入聲字劃入仄聲,整個句子的平仄就不同了。因為七律不能押仄聲韻,所以“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變成了平起仄收的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變格,從而會影響后面格律的推導(對、粘),改變整首詩的平仄格式。 簡而言之,新韻中,“急”和“齊”同屬于“四衣”陽平部,是可以押韻的,而在古韻中,“急”屬于入聲字,是仄聲,兩者不能押韻?!凹薄弊忠膊荒茏鳛槿魏胃衤稍姷捻嵞_。 區(qū)別如上,講得有些瑣碎細致。 其實就是古今發(fā)音在平仄格律中是否能套用的不同,最主要就是入聲字的區(qū)別。 |
|
來自: 梧桐樹邊羽 > 《詩詞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