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或白駒過隙,或山長水遠,多數(shù)人的生活平平淡淡,但總有一些人讓有限的生命綻放耀眼的光芒。若將人生比作一份答卷,那么三毛的這份人生答卷絕對是十分獨特的。 1、關(guān)于三毛很多人了解三毛是從《撒哈拉沙漠》開始的,這本描寫她與荷西浪漫愛情故事的作品。說起來,三毛的一生也是充滿浪漫和傳奇色彩的一生。 三毛出生在浙江舟山,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她的本名叫做陳懋平,三毛是她的筆名,這個筆名源于三毛流浪記,我們小時候都看過,她非常喜歡這個作品;另外也因為三毛曾自嘲自己寫的東西比較一般,只值三毛錢,這充滿浪漫色彩的筆名便是如此得來的。 其實,關(guān)于三毛的本名也有一些故事。三毛的父親給她取這個名字是十分有講究的,“懋”是她家家譜給她那一輩的排行,“平”則是父親對世界和平的期望。本來這個名字是富含深意的,但是有一個問題:“懋”這個字的筆畫實在太多。 我們都知道學習寫名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自己名字里有復(fù)雜的字眼。三毛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于是她就索性把名字中的“懋”字去掉,自作主張寫上了陳平,父親也拿她沒有辦法。 其實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三毛的父母是比較開明的,而且對她也十分疼愛。所以三毛的性格也比較單純,寫出來的文章清爽自然,尤其是她的文字細膩感人、清新溫暖。 另外,三毛能夠文學上有如此大的造詣,也與她的父母有關(guān)。三毛從小便受到父母的教導,閱讀各種書籍,尤其是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紅樓夢》,從此便更加愛上閱讀。 等她上初中,基本上已經(jīng)把市面上在售的書籍都看過了一遍,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文學上,所以文化課很好,不過其他科目的成績卻不太理想,還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嘲笑以及侮辱,難以忍受壓迫、心靈尚且脆弱的她在13歲那年,第一次選擇了自殺。 不過幸好沒有成功,父母擔心三毛的狀態(tài),便讓她在初二那年輟學了。輟學的三毛自己在家學習,父母為她制定學習計劃,她的文學和英語都非常好。 漸漸地,三毛在文學方面成就被越來越多的人得知。1964年,文化創(chuàng)辦人特許她到學校當旁聽生,之后三毛的成績就一直很優(yōu)異。三年后,有個性的三毛沒有繼續(xù)當旁聽生,而是一個人前往西班牙留學。 如此來看三毛的青春時代,她就仿佛是一個如丁香一樣幽怨的姑娘,用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詮釋自己,帶著些許清新卻又不失懵懂的意韻,將自己的生命也演繹得熱烈不俗。 2、人生轉(zhuǎn)折到西班牙留學的三毛,遇見了她一生的摯愛——荷西。 荷西比三毛小八歲,仍對她一見鐘情,并且非常熱情地追求三毛,如此真情其實打動了她,但是礙于年齡和國籍,三毛并沒有接受,而是與他定下了六年之約,若是六年之后,兩人還有緣分便在一起。 1970年,也就是三年后,三毛回到了中國。回國后的她教習德文,之后她的感情生活也一直不太順利。剛回國的她發(fā)現(xiàn)初戀男友喜歡上了別人,后來又被另一個人欺騙。直到28歲時,愛上一位德國教師,兩人許下婚約,但是在婚禮將近時未婚夫卻心臟病突發(fā)離世。 受到多次打擊的三毛心靈十分脆弱,于是她在未婚夫離世后,選擇了第二次自殺。當時她吃了大量的安眠藥,想以一種安詳?shù)姆绞诫x開,還好被家人及時發(fā)現(xiàn),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 而后,三毛收到了一封信,這封信便是來自遠在西班牙的荷西,此時她才想起六年前與這位男子的約定。于是三毛便去了西班牙,如愿荷西也一直初心不改,有情人終成戀人。 1973年,兩人在撒哈拉沙漠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并在那里定居。當時的生活并不富裕,或者可以說比較艱苦,但是平淡的生活里,兩人相互陪伴,時而有一些小驚喜,這些幸福足以讓三毛忘記往昔的痛苦。 但是,他們并沒有一直將幸福延續(xù)。1979年,荷西在潛水時意外身亡。聽到消息的三毛悲痛欲絕。從此,日后的每一天對她來說都是無盡的煎熬。就如許多人說三毛的一生只有六年,便是她與荷西在一起的那六年。 3、最后的記號1991年,一直處在悲痛里的三毛因為身體不適,住進了臺灣的醫(yī)院。當時她48歲,沒人想到她就永遠地停在了這個年紀。那一次住院她第三次選擇了自殺,永久地離開了人世。 其實真正理解三毛的人都知道,她會多次選擇自殺是因為她的人生有很多痛苦,他們知道這或許對她是一種解脫。也許真的太過孤獨、悲苦,上帝這個可憐的人兒經(jīng)歷了廣闊的人間,卻沒有給她留下?lián)嵛啃撵`的解藥。 三毛離開人世時沒有留下遺書,只在離世的前幾天留下了一封信,這封信放在了她的新書《滾滾紅塵》中,這也是她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這本書,她送給了來醫(yī)院看望她的友人眭澔平。并在離世前一天給眭澔平家打了一通電話,但好友當時不在家沒有接到電話。在三毛離世后,他才意外發(fā)現(xiàn)這封信,而且這封信被巧妙地放在了男女主人公生死離別的章節(jié)中。 在信中,三毛寫到了“我走了,這一回是真的”,直接表現(xiàn)了離世的決心和內(nèi)心的絕望。信中還包含有很多密碼,像 “小熊”、“敦煌飛天”、“口紅” “夜雨敲窗”、“松了衣袖”、“我要走了”… 這些“密碼”都是三毛生前與好友眭澔平的默契用語,“敦煌飛天”便是對死亡的另一種解讀,這封最后的信可以說是“信中有信”,充滿微妙的隱喻。也許,當她再一次選擇死亡時,這個人間于她已然沒有了任何希望。 “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過?!?/strong>三毛曾這樣說過,而她確實也用一生去詮釋了這句話。她不拘泥于俗世,用自己的方式活了一生,感受了陽春白雪,也品嘗了青菜豆腐,于她不枉來走這么一遭。 而對于每一個平凡人,我們沒有三毛那樣出色的才華,只是一個個存在于世間的普通人,不求讓人生滾燙,只愿我們活成一棵樹,堅毅挺拔沒有悲傷;也活成一朵花,受到陽光滋養(yǎng)散發(fā)迷人芳香。 文/笙簫盡陌 內(nèi)容來自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