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1月26日(即農(nóng)歷大年初二)出現(xiàn)癥狀,表現(xiàn)為鼻塞輕微流涕,咽癢咳嗽及每天的下午體溫升高至37.1—37.2度,感覺渾身沒有力氣,沒有食欲,犯困嗜睡,自購阿莫西林膠囊、魚腥草口服液和止咳糖漿服用四天,癥狀沒有緩解而且更加不適,遂于31號去當?shù)蒯t(yī)院檢查CT示左側(cè)肺部有炎癥性改變,不排除病毒性肺炎可能,建議作進一步的檢查。 但是限于當時的條件的實際情況,未能作進一步的檢查,醫(yī)生開的處方是:莫西沙星、阿比多爾、蓮花清瘟膠囊及奧司他韋四種,服后感覺并未有明顯療效,所以希望接受中醫(yī)診治。 通過詢問其平素體質(zhì)一般或偏弱,據(jù)其鼻塞流涕咽癢咳嗽、疲乏嗜睡等乃屬病毒感染后導致消化道功能下降及呼吸系統(tǒng)高度敏感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所以目前的關鍵問題一是要幫助調(diào)節(jié)或清除呼吸道的垃圾并強壯和恢復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即所謂的解表和里并進的思路,投予十神湯合方王氏神術散加一味蘆根:升麻10克、葛根30克、白芍10克、生甘草10克,香附6克、陳皮10克、蘇葉15克、生麻黃3克、川芎6克、白芷6克、蒼術6克、防風10克、蘆根30克、生姜三片、蔥白五寸切碎入煎,五劑,同時囑其盡量停服所有的西藥,特別是蓮花清瘟膠囊這種寒涼的藥品。 因為溝通不到位或者當時拿中藥相當困難的原因,我一診的處方開的是五劑,但是患者一次拿了十劑,目前還有一劑多沒有服完時再次通過微信要求復診。 自述服用上方第二天,即感覺想吃東西,食欲即漸漸恢復了,鼻塞流涕基本消失,低熱仍未退去,但精神狀態(tài)自我感覺較之前有很大改善,不再那么想睡覺了,目前的問題是感覺右側(cè)的胸、脅乃至背部有脹痛感,同時心悸、胸悶,乏力疲倦感明顯,但并無汗出及怕冷(其家中空調(diào)開放),口干口渴較為明顯,睡眠特別不好,同時大便由原來的稀溏次頻改為現(xiàn)在每天一到二次,稍成形,仍有咽癢咳嗽,覺得有痰,但是咯吐不利。 根據(jù)其情況整體分析后,投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合上焦宣痹湯、桂苓五味甘草湯加一味黃芪:柴胡10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天花粉15克、牡蠣20克、炙甘草10克、茯苓20克、射干10克、枇杷葉10克、郁金10克、淡豆豉10克(當時藥房沒有淡豆豉,故用薄荷10克替代)、黃芪15克、五味子10克,三劑 上方服后心悸胸悶、氣短乏力明顯好轉(zhuǎn),食欲可,大便成形,每天一次,體溫最高為37度,但仍有口干咽癢,無法入睡,胸脅部位自覺有緊繃感,時有輕度怕冷感覺。 上方調(diào)整為柴桂姜湯合解勞散、茯苓四逆湯加青蒿、鱉甲、杏仁:柴胡10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5克、天花粉15克、牡蠣20克、炙甘草15克、鱉甲15克、枳殼10克、白芍15克、黨參15克、茯苓20克、制附子5克、青蒿10克、杏仁10克,五劑 睡眠好轉(zhuǎn),但入睡難,上午精神狀態(tài)可,但下午就稍差,胸悶氣短心悸幾無,但于下午偶有胸悶和局部緊繃感及口干口渴,但不苦,但很快即可消失,咽癢及咳嗽已很輕微,體溫已經(jīng)完全恢復正常。 處方調(diào)整為柴桂姜湯合參蘇溫膽湯加防風:柴胡10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5克、天花粉15克、牡蠣30克、陳皮10克、姜半夏15克、茯苓20克、竹茹15克(當時竹茹不夠,代之以蘆根、竹葉)枳殼10克、黨參15克、蘇葉15克、防風10克,五劑 自述狀態(tài)好了很多,睡眠基本恢復正常,體溫未再反復,食欲二便平,咽中仍有少許痰及輕度咽癢,每天傍晚時偶有胸悶及緊繃感,后背右肩胛處有酸脹感,咽喉自覺如物梗阻。 乃仍投予三診方柴桂姜解勞合劑、排痰散加僵蠶、蟬蛻、杏仁、蔞皮:柴胡10克、黃芩6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5克、牡蠣30克、生甘草10克、枳殼10克、白芍10克、茯苓20克、鱉甲15克、炙僵蠶10克、蟬蛻10克、杏仁10克、瓜蔞皮15克、桔梗10克,七劑,囑其隔日服用一劑作為善后調(diào)理即可。 這個是疑似確診病例,因為她被當?shù)赜嘘P部門隔離在家里邊整整一個多月,到現(xiàn)在還沒有解除隔離。當時醫(yī)院里邊給她開了藥,她服用以后比較難受、不舒服。體溫始終沒有退,完全不想吃飯,沒有食欲、也沒有精神,睡覺也不好等等。本身這個患者體質(zhì)是比較差的,且當時與她聊天的過程當中感覺她非常的擔憂、緊張甚至有恐懼感,于是我就有意識的針對這一點給她進行了心理疏導,就是讓她正確對待,把問題交給我們醫(yī)生,由醫(yī)生來負責解決一部分問題,另外需要交給時間和身體本身,只有氣定神閑,具有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方可取得最后的勝利,她當時聽了之后就會覺得心中似乎有了幾分底氣,這個也正是學習黃煌老師平時所教導我們的心理疏導(調(diào)神)治療思維的具體實踐,也是較為重要的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 根據(jù)她這個體質(zhì)狀態(tài)比較弱,給她處以十神湯合神術散(《陰證略例》王海藏方,是由蒼術、防風、甘草、生姜、蔥白組成的處方),而且我通過拆方發(fā)現(xiàn)十神湯這張方是香蘇散與升麻葛根湯合方再加麻黃、川芎、白芷而成,而升麻葛根湯以及香蘇散在歷史上分別都被用于治療時疫的記載,所以個人認為十神湯這張方應該是可以用于治療具有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一張方子,特別是在很小的時候背誦了汪昂的《湯頭歌訣》有在十神湯條下講到一句“時行感冒效堪夸”的方歌,我的印象較為深刻,汪氏的這種說法絕非空穴來風,而一定是來自于實際的臨床觀察或驗證后之所得。 患者服用了這個處方之后,癥狀就得到緩解,只不過第一次由于我們溝通的問題,她拿的太多了,拿了十劑藥,后來出現(xiàn)了心慌胸悶、氣短乏力比較明顯。于是,打那開始我就給她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來調(diào)理,因為柴胡桂枝干姜湯它是一張強壯性、安撫性鎮(zhèn)靜調(diào)節(jié)劑。 柴胡桂枝干姜湯是一個虛柴胡的體質(zhì)狀態(tài),所謂的虛柴胡就是我們把柴胡體質(zhì)確定之后,把小柴胡湯作為柴胡劑當中的方證坐標,然后在這個坐標的下面,又有虛、實和中間狀態(tài)的這么幾個分支,也就是說,比如小柴胡湯體質(zhì)狀態(tài)更加虛的的是柴胡桂枝湯,比柴胡桂枝湯更虛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同時更加弱于柴胡桂枝干姜湯的就是補中益氣湯以及抑肝散,也是虛柴胡,就是說柴胡體質(zhì)狀態(tài)比較弱的這么幾張方子。比小柴胡湯的體質(zhì)狀態(tài)強的就是四逆散,比四逆散再強的就是大柴胡湯,介乎于大柴胡湯和小柴胡湯之間的就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體質(zhì)有瘀血傾向的就是血府逐瘀湯,或者是八味活血湯。 依據(jù)這個思維的,我把它叫做方路,路就是道路的路,就是確定方子之后,首先是通過黃煌老師的體質(zhì)學術確定了這個某某體質(zhì),比如說是柴胡體質(zhì),然后再根據(jù)柴胡體質(zhì)傾向當中的各個,比如說強壯的或是虛弱的,或是介乎于強壯與虛弱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我們搞出了個方證所適用的范圍,這也就是說更加的細化、更加的精準,我把這個叫做方路。 用這個方路的思維來臨床,它的效果就會被你鎖定,就像這個患者,我鎖定她是個柴胡體質(zhì)傾向,并且是比較偏弱的柴胡體質(zhì)傾向。同時她又具備口渴、大便稀溏、睡眠不好,那睡眠不好我們就理解為但頭汗出心煩,這個理解是上沖,這就是桂枝證。大便的稀溏,我們認為它是吸收不良, 吸收不良的原因是由于小腸的溫度不夠,因為我們知道消化道吸收的部位是在小腸,而現(xiàn)在由于其血液供應的不足導致其吸收的功能或能力下降,亦即所謂的太陰虛寒就是干姜證,也就是甘草干姜湯者。上沖心煩、失眠頭痛,這個就是桂枝甘草湯證。她的胸悶、氣短,我們可以理解為胸脅苦滿,就是柴胡、黃芩甘草證,那么它的口干、口渴就是栝蔞牡蠣散證,如此分析下來,柴胡桂枝干姜湯的方證明明白白的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這樣的用方思維不光是溫病能用,而且傷寒能用,不管是新冠肺炎還是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感染之后不管原因,我們解決的是當人體感染某種病毒之后,不管是細菌還是病毒,機體做出的反應或者說是反應機制是一樣的或類似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古代2000年前的方子放到今天依然有用的原因,也正是古方為什么能夠治療今病的最好的答案,因為中醫(yī)關注的不是病原體,而是人體,它解決的是患病的這個人的問題,不是解決病癥或病原體的問題,所以說我們就是要看人的身體狀態(tài)在哪一個點位,然后當你把這個點位判斷的非常清楚的時候,用藥簡直就是對號入座,非常的精細。至于說加味減味,那是根據(jù)具體情況的不同,適當?shù)恼{(diào)整,這個藥證在加減藥味這個時候就發(fā)揮了很大的功能。 雖然這個病例沒有最后的確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CT片子基本就可以確定是這個病,而且就算是我們接觸的非常少,但是治愈率也可以給我們有所啟發(fā),就是我們用處方,特別是用中醫(yī)的方藥的時候,我們大腦里邊涌現(xiàn)的不是我要去拿某味藥、某個方去解決病毒的問題,永遠要照顧到人體體質(zhì)的問題,根據(jù)你的體質(zhì)傾向,根據(jù)你即時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予以精準對應的處方,不管他是經(jīng)方還是后世方,只要是有用的、有依據(jù)的和有效的我們都會照單全收。當然,我們的選方的思維,它的次序是第一梯隊肯定是經(jīng)方,我們在大腦當中去搜索哪一個經(jīng)方或者哪一類經(jīng)方比較適合現(xiàn)在的這個患者即時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 如果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那么我們就可以從后世方當中去尋找?;蛘哒f,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了某一張經(jīng)方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又覺得說某一個點位照顧的不夠周到,我們就可以看看后世的醫(yī)家,他們在運用張仲景的方藥的時候,他們的思路和手法我們可以去借鑒,可以去學習,可以去效仿,甚至可以去按圖索驥。然后根據(jù)他們的運用經(jīng)驗來解決我們現(xiàn)在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給我們啟發(fā)。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學習經(jīng)方,同時又要很好的去學習后世方的原因,不但沒有門派之爭、門戶之見,而且要兼收并蓄,這不就正是張仲景的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學習方法和治學態(tài)度嗎? 其實非典流行的時候,我就做了很多的思考,當時流傳了很多所謂的預防方,大家都去爭相購買,導致當時很多的中藥店都被搶購一空,而且大家都買的鎖定了幾味中藥,一個是板藍根、一個是金銀花、一個是蘆根、一個是蟬蛻等等。這些東西都被大家炒得不得了,但是我觀察到很多患者在服用這些方藥之后出現(xiàn)了什么癥狀呢,我看到相當多數(shù)的一個群體,他們會出現(xiàn)第一個就是食欲不好,不想吃飯了;第二個就是精神不好,沒有精神;第三個就是腹瀉,大便稀溏次數(shù)增多。而且這些所謂的預防方藥只是被冥想出來的,并沒有或者說缺乏客觀的證據(jù)來說明其確實具有我們期待的預防作用,并且從臨床事實來看同樣也真的沒有得到是否有效的證明。 后來我就覺得這些方藥完全不妥,因為他們忽略了人的不同,人與人之間體質(zhì)稟賦和飲食習慣、心理、生理或者說是病理狀態(tài),各個方面都是不同的,用同樣的處方去解決這么多不同的狀態(tài)是完全不可以的,這已經(jīng)失去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精準的用方思維,所以個人認為這樣完全是一種錯誤,當時我腦子里就涌現(xiàn)了這樣的想法,我也看到了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醫(yī)家,他們在預防大疫的時候就會用一個大鍋去煮一些藥物讓大家用,我們知道《蘇沈良方》里面講了一些東西,其實害死了不少人,他們拿那些寒涼的或者溫熱的藥物去解決問題,那只能是碰運氣,有一些患者服用之后就好了,有些是服用以后就死掉了,這個就是失去了辨證論治的這樣一種思維。 確立預防的方子應該怎么確定呢?應該就按我們所講的思維,根據(jù)體質(zhì)的寒熱,平時你的體質(zhì)狀態(tài)偏寒性的,我們就可以給你一個方;偏熱性的,我們給一個方;寒熱傾向不太明顯的,我們給一個方。起碼給三套方案,然后讓醫(yī)生或者是給藥者或者是患者自己去選擇,然后對號入座,這樣既突出了體質(zhì)差異的針對性,又有了廣泛的使用性和推廣性以及可重復性,這樣的預防針我認為才是最為準確,而且是有效的,同時是安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