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歡樂頌》里面被父母狠狠壓榨的樊勝美,《都挺好》里面爭強好勝,最終逃離家庭的蘇明玉,還有最近一段時間熱播劇《想見你》里面陳韻如糟糕的家庭環(huán)境……都一度引起大家對原生家庭問題的討論。 原生家庭是我們失意時的避風(fēng)港,但也可能成為我們痛苦的源頭。 在周梵老師最近一期的公益直播課中,有很多朋友提到了原生家庭的問題。小編從中整理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問答,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伎?,同時也歡迎大家點贊、轉(zhuǎn)發(fā),在評論區(qū)一起探討。 01. 問:不得不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這樣他們才會高興,但是我感覺很累,該怎么辦呢? 我以前有一個學(xué)員,在銀行里面工作,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工作了差不多6個年頭,但是對自己的這份工作一點也不喜歡。 那個時候,他被父母管控得很嚴,內(nèi)心非常的掙扎、痛苦。 一方面他確實已經(jīng)受夠了目前的工作,特別想辭職。但是另外一方面,他想到當(dāng)初獲得這個工作機會的時候,父母高興的情形,以及父母一直以他的工作為榮,又不太忍心。 他曾經(jīng)跟父母象征性的提了一下,說自己有一個同事很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于是就辭職了。沒想到父母反應(yīng)很大,對他同事的行為表示難以理解,并且還告誡他千萬不要辭職。這樣一來,他就絕口不提想辭職這件事情了。 聽完這個學(xué)員的苦惱,我問他:
他說:
后來我就問他,我說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如果你依然滿足你的父母,你依然保持原來的那種生命模式,按照他們的喜好,換一個讓他們滿意的女朋友,你父母會不會從此就滿意了,開心了? 他很快回答說不會的,他們一定還能再挑出些別的東西來。 父母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你想試圖把你像祭品一樣的獻祭出去,讓你的父母幸福,這是不可能的。 這樣到最后你只會充滿濃濃的犧牲感,還有憤怒感,到時候他們但凡有一點不開心,你都會覺得難以接受。你會覺得我已經(jīng)為你們做了這么多了,你們居然還不滿意,你們到底還想怎么樣? 盲目且一味的付出會產(chǎn)生犧牲感,但是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對方就生氣,不免有人會擔(dān)心:
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會氣死。如果這個世界不按他們的想法運轉(zhuǎn),就會把自己氣死的話,那他們不在你這兒被氣死,也會在別的地方被氣死,遲早會有被氣死的一天。 還有一種可能性,他們不會被氣死的,那只是一個給你施加壓力的姿態(tài)。 問題就在于你敢不敢試試看,你敢不敢違背他們的要求。 很多人包括我們的父母對關(guān)系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
既然他們認為“你不聽我的話就是不愛我”,那么他們就一定會用盡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你施壓,逼迫你聽他們的話。 我見過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向身邊的人施壓的方法,語言暴力只是其中一種非常常見的施壓方式,比方說有些父母經(jīng)常會貶低孩子說:
或者是威脅孩子說: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操控方式,就是通過讓自己生病來給孩子施壓,比方說:
這種施加道德輿論壓力的方式,通常還需要兩個人默契的配合,其中一個人在那里扮演要死要活的角色,什么“心臟病犯了,我不行,我頭暈,我被你氣的胃疼”等等,盡情發(fā)揮演員的天賦。 另外一個人就負責(zé)忙前忙后的照顧病人,順便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對敵方,也就是“麻木不仁”的你,進行勸說。 施壓的方式有很多,為什么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這么做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就吃這一套。 不管他們選擇哪種方法,最后總能找到一款適合你的。對你有效了,當(dāng)然就會一直用。 我們被對方拿捏的死死的,想要逃脫而不得,往往會往這個方向用力,就是:
比方說對他們進行反向輸出,和他們爭辯,試圖改變他們的想法。或者是通過自我傷害,自殘的方式威脅他們,讓他們停止。 但是這樣的用力方向是跑偏的,你越是這樣子,你就在某種程度上越是加持了他們這么做的動力,因為有反應(yīng)才有動力。 你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其實是讓自己成長,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穩(wěn)定,越來越強大。 只有你自己穩(wěn)定了,強大了,外界才無法撼動你,那些曾經(jīng)施加于你的東西才會慢慢消散,那些無數(shù)次讓你情緒崩潰的事情才會化為過眼云煙。 02. 問:面對父母的挑剔指責(zé)非常難受,并且會把情緒帶到自己的小家,有時候還會哭泣,該怎么辦? 我早年也經(jīng)歷過這樣一個階段。我的父母特別是我媽那個時候?qū)ξ艺f一些刻薄的話,或者是責(zé)備我、否定我的話,我就非常氣憤,又不能對她做什么,就會窩著火,再回去把情緒丟給我家先生,因為他是我覺得最安全的人。 原生家庭給了我們兩個很重要的生命底色:一個是我們生命觀的雛形,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最初的情感連接。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生命觀,包含了我們的世界觀和自我觀,會讓我們對世界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比方說可能有的家庭給女孩子的生命觀就是:
還有的家庭給女孩子的生命觀是:
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的察覺,我們最初的生命觀一定是來自原生家庭,并且作為一個底層的認知,一直存在于我們意識的深處,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模式。 當(dāng)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最先接觸到的無疑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因此可以說我們最初的和世界的情感連接就是我們和原生家庭的情感連接。 在我們的意識深處,我們和父母的關(guān)系,就是我們和世界的關(guān)系。 當(dāng)我們的生命觀開始迭代,比方說現(xiàn)在我給你一個新的認知,我告訴你:
新認知代替舊認知,生命觀就開始迭代。 當(dāng)我們的整個生命觀開始迭代的時候,慢慢的就會形成新的生命觀,在我們的意識深處我們會覺得那是對我們原生家庭的背叛,會讓我們內(nèi)在非常的抗拒和痛苦,這就是很多人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遇到的一個重要卡點。 雖說是卡點,但也是機會。面對這樣的一個臨界點,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去完成一次情感的分離。 在分離階段,一方面,我們會開始隔離他們,拒絕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另外一方面,由于此前我們在精神上極大程度的依賴于原生家庭,所以我們一定會經(jīng)歷某種程度上的痛苦,會體驗到一種精神上的孤兒的感覺。 以前他們說的話很容易勾到你,夸你,你會開心,指責(zé)你,你會氣憤很久,可能還會把這個情緒帶到你自己的小家庭里面去。你很想改變他們,甚至對他們還帶有一點點的恨意,恨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幫助你去完成叛逆的動作。 叛逆是有價值的,不要覺得叛逆的自己好像很冷漠。 如果條件允許,在分離的階段最好去尋找一位有經(jīng)驗的教練、老師、或者是督導(dǎo)的支持,避免進入到另外一個極端,變成一個永遠都留在青春期,永遠質(zhì)疑世界,看什么都不順眼的憤青。 憤青在精神上其實沒有真正的過渡到成年人,而是處在叛逆期。 只有度過分離階段或叛逆階段,才會來到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間的和解階段。 這個階段,你開始獨立了,你知道自己是一個成年人,不再試圖從你的父母那里索取什么,比如索取認同、索取理解、索取關(guān)愛等等。 無論他們怎樣折騰,你都能夠保持情緒穩(wěn)定。 這個時候,你不再對他們有那種憎恨感、恐懼感,或者是埋怨,你有可能跟他們變得很親密,當(dāng)然也有可能依然并沒有那么親密。 你可以把他們從父母的身份中剝離出來,把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男人或者女人去理解他們。 父母不是神,不能一世為我們遮風(fēng)避雨,我們也不是神,無法做到永遠滿足他們的期待。 當(dāng)我們都做回普通人的時候,也許才是離彼此最近的瞬間。 |
|
來自: 幸福原點2016 > 《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