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方言》 編者/張續(xù)善 《天水方言》共分8個部分,收集了540多個方言土語及普通話注釋。 天水話屬關中(指流經(jīng)天水、陝西的渭河流域)語系。天水方言屬北方方言區(qū)西北次方言中甘肅方言的一種,同毗鄰的定西、隴南、平?jīng)觥c陽等地基本相同。? 第一部分 行為動作 第二部分 自然、農(nóng)業(yè) 第三部分 動物 第四部分 人體、身體 第五部分 飲食、房屋、器具 第六部分 病痛醫(yī)療、婚喪嫁娶 第七部分 文化娛樂 第八部分 天水獨有的方言土語及生辟字 方言,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但有時也可指一個特定地理區(qū)域中某種語言。該詞最早出自揚雄(前53—18)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胺窖浴痹诓煌娜巳褐兄复煌袊丝谥兴Q“方言”是一個政治學概念,實為“地方語言”,又稱“白話”,指的是區(qū)別于標準語的某一地區(qū)的語言。歐洲人口中的“方言”是一個語言學概念,即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qū)別的、只通行于一個地區(qū)的語言,那就是方言。 第一部分 行為、動作 攢勁:力量大;能干;人長得漂亮。 干散:動作或辦事麻利靈敏,辦得好。 剎利:干脆利落,不拖沓。 展脫:大方。 磕齊麻叉:快、迅速。 把穩(wěn):有能力把事情辦成。 相端:指琢磨、想辦法。 調(diào)打:調(diào)整,安排。 埋著力:心里記著;謀劃盤算著大干。 拍腔子:做保證與承諾。 搭幫:幫忙。 諞傳:聊天。 賣派:指說大話,炫耀。 編排:揑造事實。 裝誤:有意哄騙、捉弄別人。 搔攤子:有意搗亂、搔擾。 陰治:暗中害人。 日鬼:胡弄。 生瘟:無事生非。 假敲:借別人蒙騙人。 尋?。汗室庹也韮?。 胡吹冒撂:說大話、吹牛皮。 惹麻搭:闖禍惹事。 擾沓:打擾別人。 反亂:小孩好動或成人不停地折騰。 打整:收拾。 失茬了:做事出格、過份。 利故:故意。 獻尖:獻殷勤。 謾答:巴結(jié)。 點眼藥:巴結(jié)奉承。 吃瞎障:吃閑飯,占便宜。 抓大頭:占別人便宜。 和稀泥:調(diào)和矛盾,平息事非,兩面都討好。 改絞絞:消除矛盾、隔閡。 打錯差:錯過。 抖虧欠:擺功勞,道寃枉。 各氣色:試探人的態(tài)度或事情的發(fā)展情況。 看臉勢:看別人的臉色受氣。 翻板:變卦。 踢踏:揮霍、敗壞。 嘔人:氣人,嘲弄人。 變言子:指說話不用方言土語。 皮呲開:把嘴張開。 給幫幫:接吻。 踅摸:尋找,尋思。 隱心:疑心。 曳眼:原打算辦的事情不辦了。 仴(wo)誤:大材小用,委曲。 打捷路:走近路。 顛山:發(fā)生家務糾紛私自出走。 眼饞:羨慕。 待成:招待。 支應:招待、服務。 攘踏:打擾。 站店:住下。 撕不展:放不開手腳,小氣吝嗇。 離然:了斷、結(jié)束。 邋遢:不講衛(wèi)生或行動慢。 暮囊:指不斷添亂的人;自已心里亂、麻煩、不痛快;不衛(wèi)生。 污酥:惡心、不干凈。 油不拉希:油污,不干凈。 囊臟食:吃飯樣子不文明,貪食。 沒眉眼:事情沒轉(zhuǎn)機;做人沒眼色。 耍的大:沒禮貌,傲慢。 難打整:害羞。 勁大:指程度嚴重。 幫肩:差不多。 光把聯(lián)系:形容單調(diào)孤立。 日毛窟楚:動作、行為不大方,鬼鬼祟祟的樣子。 瓜不愣登:傻、愚昧、不懂事。 生詫巴腦:對人、地方生疏,不熟悉。 五麻六套:亂七八糟。 瞎老奉實:實實在在、老實做事的樣子。 掙死八活:拼命干。 奓(zha):(手)舉、翹。 展:伸開的動作。 蹴(jiu):蹲。 擤(xing):按住鼻孔用力出氣。 蹺(giao)跨一步。 縻(mi):把繩頭接上。 第二部分 自然、農(nóng)業(yè) 熱頭:太陽。 休秀:星 星。 天河:銀河。 走星:流星。 嗆臉風:迊面來的勁風、頂風。 響雷:打雷。 閃火閃:打雷。 霈(pei)雨:指疾速發(fā)生的暴風雨。 調(diào)雨:中雨。 泡雨:淋雨。 冬隆:冰。 冷子:冰雹。 絳:彩虹。 屲(wa)里:坡地、山坡。 曳(ye)水:汲水。 墼(ji)子:土坯子。 瓦渣:碎瓦片。 塘土:浮土、塵土。 惡水:泔水。 臭蛋:衛(wèi)生球。 滴檐水:從屋檐流下的水。 地動:地震。 胡墼(ji):田里土塊。 窟圈:地面沉下去的深坑。 澇壩:自然形成的池塘。 陰涼:太陽曬不到的地方。 歷頭:歷書。 年時:去年。 滿年:往年。 今個:今天。 明早:明天。 后早:后天。 外后天:大后天。 夜個:昨天。 黑夜個:昨晚。 前個:前天。 大盡:大月。 小盡:小月。 早燒:早霞。 晚燒:晚霞。 年成:年景。 多咋:什么時候。 兀(wu)早:以前。 滿常:以前。 干糧時:吃早飯時。 晌午時:吃晚飯時。 外頭:外邊。 頭里:前邊。 后頭:后邊。 半該:旁邊。 仄(ze)楞子:側(cè)面。 車轱輪:車輪。 鏵:犁。 犁地:耕地。 麥摞(luo)子:麥垛。 刨子:一種打碎田地土塊的農(nóng)具。 耱:一種壓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nóng)具。 背篼(duu):背東西的竹編農(nóng)具。 掩子:大竹筐。 推扒:燒土炕的一種用具。 杈:碾麥子挑草用的農(nóng)具。 碌碡:碾麥子的石滾子。 梿枷:打麥子、豆子的農(nóng)具。 背架子:背東西的農(nóng)具。 杵子:打土坯、筑土墻的工具。 軛(e)子:牛馬等拉東西時套在脖子上的工具。 鋬(pan)籠:一種裝東西的手提用具。 滿滿:小木碗。 篅(chuan):盛糧食等的器物,類似囤。 鍤地:用鐵鍬翻地。 溻場:碾麥子遇雨,場上的麥子泡在水里。 葽:捆柴禾的草繩。 田禾:莊稼。 歡的很:莊稼長勢好。 秈麥:玉米。 秫黍:高粱。 大豌豆:蠶豆。 洋柿子:西紅柿。 洋洋芋:洋姜。 黃蘿卜:胡蘿卜。 科桃:核桃。 苦苣:一種野菜。 灰條:一種野菜。 地軟兒:地木耳。 蕈(xun)兒:蘑菇。 烏龍頭:一種山林里生長的植物,苞芽可做野菜。 椒:花椒。 酸刺:沙棘。 地毪毪(mu):苔蘚。 蕁麻:一種可哲人皮膚的草本植物。 紅丟丟:枸杞。 斜蒿:中藥防風。 郁黃:李子。 蕃白萊:甘藍。 芫荽:香菜。 瓢子:野草莓。 第三部分 動 物 兒馬:公馬。 騍馬:雌馬。 脬牛:母牛。 胞牛:公牛 叫驢:公驢。 草驢:母驢。 騷胡羊:山羊。 都羊:羝羊。 牙狗:母狗。 米貓:母貓。 牙豬:公豬。 雞公:公雞。 雞婆兒:母雞。 罩窩雞:孵小雞的母雞。 雞娃兒:小雞。 呱啦雞:野雞。 惡來豹:老鷹。 老娃:烏鴉。 野啾:喜鵲。 狠猴:毛頭鷹。 跳兒:麻雀。 撲各兒:鴿子。 檐蝙蝠:蝙蝠。 賴蛤?。呵嗤蕖?/p> 蛤蟆各湊兒:蝌蚪。 夜鴿子:鸮鳥。 瞎瞎:鼢鼠。 瞎瞎:鼢鼠。 駒貍貓:松鼠。 螞螞虎兒:螞蟻。 蛐蟮:蚯蚓。 長蟲:蛇。 嘇木子:啄木鳥。 吐咕等:斑鳩。 咕嚕雁:大雁。 野狐:狐貍。 崖狼子:黃鼠狼。 縐縐:蜘蛛。 白臉媳婦兒:黑白鹡鸰。 蛐蟮:蚯蚓。 屎爬牛:蜣螂。 蛾兒:蝴蝶。 壁虱:臭蟲。 虼蚤:跳蚤。 秋蟬:蟬。 夜明蟲:熒光蟲。 暴軍:一種似蝗的昆蟲。 瓜瓜牛:蝸牛。 麻鞋底:潮蟲。 蠅未子:一種小飛蟲。 旱蟲:蚜蟲。 椿牛兒:椿象。 黑羊兒:蛐蛐。 螞蚱:蟈蟈。 地螰兒:螳螂。 呱呱牛:蝸牛。 花花牛兒:七星瓢蟲。 第四部分 人稱、身體 先人:祖宗。 太爺:曾祖父。 太太:曾祖母。 爺爺:祖父 婆婆:祖母。 大大:父親。 大達:伯父。 大媽:伯母。 媽媽:母親。 后人:兒子。 女孩:女兒。 丫公:公公。 丫家:婆婆。 男人:老公。 女人:妻子。 丫丫:姨媽。 丈門大:岳父。 丈門娘:岳母。 姑丫婆:姑奶。 姑姑:姑母。 干大:義父。 干婭:義母。 舅爺:外祖父。 舅婆:外祖母。 舅舅:舅父。 妗子:舅母。 弟婦子:弟妻。 先后:妯娌。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婭婭:姨媽。 連手:朋友。 沓實人:老實人。 先生:醫(yī)生。 戲班長:戲劇演員。 代張:理發(fā)匠。 毛毛匠:做皮貨的人。 棒客:土匪。 詫人:陌生人。 梢輕得很:張揚愛出風頭的人。 愣爭子:不知天高地厚或魯莽冒失的人。 咯不著二五 :炫耀自己。 差成份:待人沒禮貌或目中無長幼。 料片兒:經(jīng)常滔滔不絕說大話的人。 燒料兒:毛手毛腳的人。 瞎心虛:心底陰暗的人。 演二五子:故意遮遮掩掩的行為。 二性子:男人故做女態(tài)的人。 騷老娃:妨礙別人不受歡迎的人。 山楞暴翹:外表不好看。 瓜不初初的:傻象。 顛咚:癡呆。 羊板:反應遲鈍的人。 老覺蹋手:年老,手腳不靈活。 老燒火:和兒媳婦親熱的公公。 看喂眴的:看不順眼的人。 爪的很:指精干、風流倜儻的人。 沓婆子:啰嗦人。 富憨:有錢人。 腦瓜子:頭。 帽格子:頭發(fā)辮子。 纂纂:發(fā)髻。 牙查骨:牙床。 耳瓜子:耳朵。 眼仁兒:眼睛。 眼窩子:眼眶。 癭瓜瓜:甲狀腺腫。 后磅筋:頸椎。 甲骨頭:肩膀。 胳墜子:胳膊。 康子:胸部。 妳妳:乳房。 磕席蓋:膝關節(jié)。 腿豬娃:腿肚子。 屁臉蛋:屁股。 腳巴骨:腳后跟。 第五部分 飲食、房屋、器具 瓜瓜:鍋巴。 扁食:類似于餛飩的素餡餃子餛飩。 扯面:一種面食。 面皮:一種面食。 馓(san)飯:稠糊飯。 鍋鯫(zou):一種用漏勺將馓飯滲滴在涼水中,再經(jīng)濾水后調(diào)制的面食。 攪團:一種和在湯里吃的用玉米面做的塊狀面團。 蕎面疙瘩:蕎面面條。 漿水:經(jīng)發(fā)酵泡制的有酸味的調(diào)味液體。 漿水面:用漿水做調(diào)味的面條。 拌湯:用面做成的小粒稀飯。 削筋:一種面食。 麻腐:一種以麻子作餡的食品。 卷子:花卷。 鍋盔:大餅。 馃(guo)子:一種油炸面食。 馓子:油炸面食,細條相連紐成花樣。 麻花:即花樣不同的馓子。 辮粉:粉條。 黑糖:紅糖。 辣酒:白酒。 酒醅:糧食經(jīng)過發(fā)酵制作的一種食品,既有甜味,又有酒香味。 搟飯:搟面條。 切飯:切面條。 吃干糧:吃早飯。 吃晌午:吃晚飯。 吃嘴:吃零食。 黃花菜:金針萊。 萊水:蔬菜的總稱。 罐罐茶:用小罐熬煮的茶。 絲氣了:指食品發(fā)霉變質(zhì)了。 上房:廳房。 偏房:廂房。 房山花:房屋側(cè)面墻。 苫子:草棚。 柱頂石:柱礎。 仰承:頂棚。 椽:椽子。 檁子:檁。 窗子:窗戶。 席墊:炕席。 被窩:被子。 水查眼:向外排水的洞眼。 電壺:暖水瓶。 洋堿:肥皂。 手巾:毛巾。 抽匣:抽屜。 馬杌(wu):小凳子。 煙頭眼:煙囪。 鏟兒:鏟子。 洋戲匣子:留聲機。 曲曲罐:煮茶的容器。 沙調(diào)兒:煮藥的容器。 ?(pie)子:裝水的敝口壺。 調(diào)羹兒:小勺子。 馬勺:舀水的瓢。 調(diào)羹:湯匙。 箸籠罐兒:筷子籠。 下井:水桶。 物件:東西。 調(diào)車:一種擰繩用具。 甑(zeng)巴:一種蒸食炊具。 罩兒:從鍋里撈食炊具。 轉(zhuǎn)把兒:木頭湯勺。 鍋鯫馬勺:做鍋鯫的炊具。 瓦罐:陶罐。 瓦碗:陶碗。 蠻蠻兒:小木碗。 鍋子:火鍋。 鍋扣兒:麥草編的鍋蓋。 籠床:蒸籠。 籮兒:篩面粉的用具。 風匣:風箱。 線桿兒:捻線用的工具。 鞭桿:棍杖。 砟窩子:石窩子。 料子瓶:玻璃瓶。 面然:漿糊。 升子:糧斗。 第六部分 病痛醫(yī)療、婚喪嫁娶 請先生. :請大夫。 觀掂:觀察、珍斷。 松了:病輕了。 暈人:頭眩暈。 害眼:眼病。 迊風了:感冒了。 心口子疼:胃疼。 挖人:胃不舒服。 撐人:肚子脹。 跑肚:拉肚子。 絞腸痧:急性盲腸炎。 發(fā)療:惡心、想嘔吐。 豁豁:兔唇。 瓜的:啞巴或傻子。 風濕:蕁麻疹。 雞暮眼:夜盲癥。 結(jié)子:結(jié)巴、口吃。 殼殼:瘡疤。 攣了:癱瘓。 魔了:瘋了。 打擺子:發(fā)瘧疾。 癆癥:肺病。 當花兒:出麻疹。 毛鬼?。厚 ?/p> 羊羔瘋:癲癇。 氣脬子:疝氣。 牽舌子:說話咬字不清的人。 過事情:結(jié)婚辦酒席。 發(fā)落:指女子出嫁。 掐媳婦:指鬧新房。 填箱:女子出嫁親戚送的禮。 安房:入洞房。 掃床:入洞房的一種儀式。 開箱錢:結(jié)婚時男方給女方娘家人的錢。 跟干事:參加婚禮。 追節(jié):未結(jié)婚前男方給女方家送禮。 回三:新娘結(jié)婚后第三天回娘家。 老衣:壽衣。 枋:棺材。 落草:人剛死未入棺停尸地上。 斂棺:把死人裝入棺材。 坐夜:人死了晚上守靈。 倒頭飯:人死后獻的第一碗飯。 送紙:人死后吊唁。 坐紙:把給祖先燒的紙錢放在桌子上。 送寒衣:農(nóng)歷十月一日給死者燒紙錢。 司公:跳繩祭祀的人。 擦沖氣:驅(qū)邪安宅的迷信活動。 禳斬:逢兇化吉的迷信活動。 捻弄:整治。 吹響:嗩吶、吹鼓手。 第七部分 文化娛樂 耍故事:耍社伙。 踩拐子:踩高腳。 踩高桿:高蹺。 耍亭子:抬高轎 耍獅子:舞獅子。 耍船:渡旱船。 燈影子:皮影戲。 漫花兒:唱山歌。 唱老戲:唱秦腔。 打抬鼓:擂鼓。 加斯:響器。 構(gòu)胡胡:拉板胡。 孟葫蘆:二胡。 胡胡子:板胡。 開臺了:開戲了。 耍船:社火的一種。 吹響:嗩吶。 粉釘:粉筆。 硯凹(wa):硯臺。 筆硯:筆。 背榜:考試末名。 中堂:掛在上方中間,兩邊有對聯(lián)的大幅字畫。 第八部分 天水獨有的 方言土語及生辟字 攢(zan)勁:指力量大;有能力;長得漂亮。 干散:動作或辦事麻利敏捷,辦得好。 妳妳( niē niē):乳房。 砅( lì )石:踩著過河的石頭。 仴(wo)誤:大材小用,委曲。 騷老娃:指同在一起但不受歡迎的人。 曲曲罐:一種煮茶用具。 鍋鯫(zou):一種飯食。 糝(san)飯:一種飯食。 攪團:一種飯食。 馓(san)子:油炸面食,細條相連扭成花樣。 漿水:經(jīng)發(fā)酵泡制的有酸味的調(diào)味液體。 篅(chuan):盛糧食等的器具,類似囤。 烏龍頭:一種野菜。 開箱錢:結(jié)婚時男方給女方娘家人的錢。 賣派:指說大話,炫耀。 相端:指琢磨、想辦法。 燦(can):一種寂寞的感覺。 裝誤:有意哄騙,捉弄別人。 展:伸開的動作。 暮囊:指不斷添亂的人;心里亂、麻煩、不痛快;不衛(wèi)生。 掮(qian):用肩扛東西。 曉不地:不知道。 煢( dlong):孤單,憂愁。 噦(yue):嘔吐,氣泡。 拃(zha)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量長度。 諞( pian) :顯示,夸耀。 捯飭 (dao chi) :整理,收藏,梳洗整理自己的儀容,即修飾,打扮。 馃 (guo ):一種油炸面食。 瘆( shen):使人害怕,可怕。 皴( cun) :皮膚因受冷或受風吹而干裂。 扽 (den) :拉餌,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敹( liao ):縫綴,~貼邊,~上幾針 搋( chuai ):用手掌壓、揉,使摻入的東西活勻。 鬻( yu ):溢出,~鍋,~湯了。 搲 (wa ):舀,用瓢~水。 跐 (ci ):腳下滑動。 溏 (tang ):不凝結(jié),半流動的。 鼟 (teng ):擬聲,形容鼓聲。 熥( teng) :把熟的食物蒸熱。 潲 (shao) :雨點被吹得斜灑。 餳 (xing):糖塊、面劑等變軟。 尥( liao):騾馬等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 苶( nie ):疲倦,精神不振。 擓( kuai) :搔,抓,挎(如:手里擓著籃子)。 醭( bu) :醋或者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霉。 揞( an):用手指把藥面按在傷口上。 趿 (ta) :拖著鞋子。 胡墼( hu ji ):田里土塊。 溻場( ta chang ):碾麥子遇雨,麥子泡在水里。 熁火( xie huo) :烤火。 嗆(giano):因水或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咳嗽,又突然噴出。 掩( yan)子:大竹筐。 杈( cha):挑草用的農(nóng)具。 秈麥( xian):玉米。 奓( zha):(手)舉、翹。 潷( bi ):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把湯~出去。 謾( man )達:巴結(jié)。 啖( dan):吃或給別人吃。 癯( qu ):瘦:清~。 眥( zl )形倒鬼:身體瘦弱,極不健康的樣子。 妗子(jln Zi ):舅母。 大拇( mu)尕(ga)尕:大拇指。 一椾 (jian) :一捆。 霈(pei)雨:疾速發(fā)生的暴風雨。 屲(wa):低洼的地方。 凹(ao)凸(tu):高低不平。 卬(ang):我。 曳(ye):拉。 兀(wu):禿。 摞(luo):把東西重疊往上放。 蕈(xun):真菌的一種。 奀(en):瘦小。 奓(zha):張開。 說明:天水話屬關中(指流經(jīng)天水、陝西的渭河流域)語系。天水方言屬北方方言區(qū)西北次方言中甘肅方言的一種,同毗鄰的定西、隴南、平?jīng)?、慶陽等地基本相同。 2020庚子年·春 【作者簡介】張續(xù)善,1948年生,甘肅秦安縣隴城鎮(zhèn)媧皇村人。天水師范(師專)、甘肅省委黨校、北京經(jīng)濟函授大學畢業(yè)。天水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現(xiàn)任天水市地方志審稿委員會顧問。 |
|
來自: 王老大qwlomyyg > 《文件夾1清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