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建設經方醫(yī)學理論與修學體系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陶有強:作者田德華先生,是一位來自山西大同水利系統的退休人員,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前輩。自退休后遂孜孜不倦鉆研胡老學術,十余年來,思索不斷,筆耕不輟,寫下數十萬字的學術筆記,名之《《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系統研究胡老學術,發(fā)掘仲景之學的深諦。我們擇要刊發(fā),冀能啟發(fā)新知,促進對胡老學術研習討論。感恩這位老前輩,感恩在學術之途一路互勵同行的學友們! 《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 仲景傷寒六經辨證體系真正的實質內容 胡希恕老前輩經終生對《傷寒論》的反復研究,反復實踐,得出如下重大結論,而且許多結論都是首次重大發(fā)現: ①.《伊尹湯液經》是《傷寒論》的原始藍本,與《內經》的六經不同,《傷寒論》有其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 。 ②.《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不是臟腑經絡辨證,其實質是八綱辨證。“是辨證而不是辨病”,“傷寒的六經,是癥狀反映的六經,不是六氣的六經、經絡的六經”。 ③.辨方證是六經辨證的繼續(xù),是辨證的尖端。 ④.傷寒六經辨證體系是六經八綱辨證與辨方證的統一。 ⑤.仲景傷寒六經辨證體系是辨萬病的總綱,能辨外感、內傷、傷寒、溫病等。 ⑥.少陰病為表陰證。 ⑦.可用排除法確認半表半里病。 ⑧.明確闡述傷寒六經表里相傳和陰陽傳變規(guī)律。 ⑨.由于疾病,特別是慢性病較為復雜,多表現為合病或并病,因此不僅要辨六經,而且也要辨兼證,合病合方,適證化裁。 ⑩.中醫(yī)辨證施治就是于患病機體一般的規(guī)律反應的此基礎上,而適應整體,講求一般疾病的通治方法。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以人體自身內在抗病功能為主導,闡明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實質,是適應機體抗病機制的一種原因療法。 我把上述胡老研究《傷寒論》得出的重大成果,稱為“胡希恕傷寒之學”。而“胡希恕傷寒之學”的核心就是傷寒六經辨證體系。那么,胡希恕提出并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傷寒六經辨證體系的實質內容究竟是什么呢?我歸納為“三觀十二字法”。 “三觀”:就是疾病觀、治病觀、辨證觀; “十二字法”:就是究脈證,別陰陽,明六經,辨方證。 這“三觀十二字法”是我根據胡希恕先生的原話或原意,為了便于提綱挈領,而歸納總結出來的。(未完待續(xù))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