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用量】 熟地黃24g,山萸肉、懷山藥各12g,丹皮、澤瀉、茯苓、知母、黃柏各9g。 【服用方法】 水煎服?;蜓心捗蹫橥?,每服9g,日2~3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作用】 以六味地黃丸滋補(bǔ)肝腎之陰,知母、黃柏降相火,瀉腎火。全方功能為滋陰降火。 主要用于治療陰虛火旺證。 本方具有調(diào)整水液代謝,降血糖,調(diào)整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等作用。 辨治病證中醫(yī)臨床運(yùn)用以陰虛火旺,口干舌燥,腰酸,尿黃,舌質(zhì)紅,尺脈獨(dú)大為其湯證之要點(diǎn)。 本方適用于治療高血壓病、糖尿病、神經(jīng)衰弱、慢性腎炎、肺結(jié)核、紅斑性狼瘡、遺精、精囊炎、成人重癥遺尿、早泄、白淫陽痿、強(qiáng)中、抗精子抗體陽性、口咸、流行性出血熱、腎結(jié)核、風(fēng)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結(jié)石、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三叉神經(jīng)痛、大腸癌、鵝口瘡、泌尿系感染、特發(fā)性真性性早熟、更年期綜合征、絕經(jīng)后出血、非特異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慢性子宮內(nèi)膜炎、子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白塞氏綜合征、妊娠合并急性腎盂腎炎、淋病、尿石癥、神經(jīng)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前列腺增生癥、前列腺炎、遺精、結(jié)腸癌、生殖器皰疹、梅核氣、急性女陰潰瘍、翼狀胬肉、角膜基質(zhì)炎、角膜葡萄腫、慢性虹膜睫狀體炎、全色素膜炎、視網(wǎng)膜靜脈周圍炎、黃斑出血、高血壓性視網(wǎng)膜病變、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鼻出血、慢性喉炎、慢性牙髓炎、齦緣炎、復(fù)發(fā)性口瘡、壞死性齦口炎、急性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肺源性心臟病,面神經(jīng)麻痹等病證,而必須癥見潮熱骨蒸,腰痛,手足心熱,盜汗,脈細(xì)數(shù)者之病人。 【現(xiàn)代運(yùn)用與主治疾病】 1.流行性出血熱(陰虛火旺,水濕內(nèi)停型)治宜滋腎利水,佐清余熱。以本方加益母草30g,豬苓20g,阿膠(烊化)15g,西洋參(另煎兌服)5g為主治方。 若喘悶不能平臥,水氣上凌心肺者,加葶藶子20g,桑白皮10g,大棗9枚。大便秘結(jié)難下者,加玄參、麥冬各20g,生大黃8g。尿血者,加白茅根30g,旱蓮草20g,沖服三七粉3g。 2.腎結(jié)核(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以本方去茯苓,加赤芍15g,炒山梔子、小薊草各10g,木通、蒲黃、竹葉各6g為主治方。 若陰虛甚者,加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各12g)。尿血尿頻者,加瞿麥、篇蓄各10g。尿血量多者,加藕節(jié)、大薊各10g。 3.風(fēng)濕熱(陰虛熱痹型)治宜滋陰清熱,通絡(luò)止痛。 以本方加絡(luò)石藤、桑寄生、懷牛膝各15g為主治方。 若頭暈?zāi)垦?,是為陰虛陽亢之候,宜加石決明(先煎)30g,鉤藤(后下)9g。關(guān)節(jié)痛甚者,加豨薟草、丹參各15g,穿山甲10g。 4.急性腎小球腎炎(肝腎陰虛,水濕停滯型)治宜滋補(bǔ)肝腎,清熱利濕。以本方加車前草20g為主治方。 若腰酸明顯者,加川續(xù)斷、牛膝各12g。下肢浮腫明顯者,加豬苓、漢防己各12g. 5.腎盂腎炎(腎陰不足,濕熱留戀型)治宜補(bǔ)腎養(yǎng)陰,清熱利濕。 以本方加車前子(包)、金銀花各15g為主治方。 若神疲乏力者。加黃芪15g,白術(shù)12g??谇Т皆镎撸颖鄙硡?5g,麥冬12g。腰痛甚者,加桑寄生、川續(xù)斷各12g。小便混濁者,加萆12g。 6.腎結(jié)石(腎陰虧虛型)治宜滋補(bǔ)腎陰,佐以排石。 以本方加金錢草20g,雞內(nèi)金15g,生地12g為主治方。 若腰痛明顯者,加枸杞子、川續(xù)斷各12g,桑寄生10g。尿短赤者,加車前子(包)20g。尿血者,加藕節(jié)12g,蒲黃9g。 7.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bǔ)肝腎,涼血止血。以本方合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各20g),加丹參、白芍各20g,生地15g,當(dāng)歸、補(bǔ)骨脂各10g為主治方。 若肝腎陰虛陽亢盛者,去補(bǔ)骨脂,加煅龍骨、煅牡蠣(先煎)各30g,龜板(先煎)20g,川芎10g。出血嚴(yán)重者,加仙鶴草30g,白茅根,藕節(jié)各20g,土大黃10g。 8.三叉神經(jīng)痛(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合四物湯(當(dāng)歸、生地、川芎、白芍各12g),加白芷12g為主治方。若面部抽搐較甚者,加僵蠶6g,蜈蚣3g。 9.大腸癌(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bǔ)肝腎,清熱降火。 以本方加減化裁:枸杞子、女貞子各15g,知母、黃柏、生熟地、五味子各12g,澤瀉、茯苓各10g為主治方。 若陰虛火旺者,加鱉甲(先煎)20g,青蒿、地骨皮各12g。陽亢者,加龜板(先煎)30g,白芍12g。 10.鵝口瘡(陰虛火旺型)治宜滋腎養(yǎng)陰,降火歸元。 以本方加生地10g,肉桂3g為主治方。 若顴紅盜汗,虛煩少寐者,加龍骨、牡蠣(均先煎)各15g,地骨皮10g。飲食不香,大便溏薄者,去熟地、知母,加黨參、白術(shù)、薏苡仁、焦山楂各10g。下肢清冷,尿頻遺尿者,加附子(先煎)6g。 11.泌尿道感染(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bǔ)肝腎,佐以清利。 以本方加生地、石葦各10g為主治方。 若低熱盜汗者,加鱉甲(先煎)12g,銀柴胡7g。腰酸腰痛者,加杜仲、川續(xù)斷各10g。濕熱未清,小便澀痛者,加忍冬藤、蒲公英、車前草各12g。檢驗(yàn)?zāi)蛑屑t細(xì)胞久不消失者,加二至丸(旱蓮草、女貞子各12g)、澤蘭10g。 12.特發(fā)性真性性早熟(陰虧火亢型)治宜滋補(bǔ)腎陰,清瀉相火。 以本方去茯苓、懷山藥,加龜板(先煎)、女貞子各12g,生地10g,龍膽草5g為主治方。 若五心煩熱者,加竹葉9g,黃連4g。潮熱盜汗者,加地骨皮10g,五味子6g。白帶多者,加芡實(shí)15g,椿根皮9g。陰道流血者,加旱蓮草、仙鶴草各20g。13.更年期綜合征(陰虛內(nèi)熱型)治宜養(yǎng)陰清熱。 以本方加減化裁:生熟地、枸杞子、懷山藥、茯苓各15g,山萸肉12g,地骨皮、知母、黃柏、丹皮各10g為主治方。 若烘熱汗出明顯者,加生龍骨、生牡蠣(先煎)各30g,淮小麥25g,五味子10g。 14.絕經(jīng)后出血(腎陰虛虧型)治宜滋陰補(bǔ)腎,固沖止血。 以本方加桑椹子15g,阿膠(烊化)10g為主治方。 若胸悶脅脹,心煩急躁易怒者,加香附、炒梔子各10g。夜尿頻數(shù)者,加菟絲子30g,補(bǔ)骨脂10g。 15.非特異性陰道炎(肝腎陰虛型)治宜滋陰清熱。 以本方為主治方。 若心煩不安,耳鳴噪音者,加鱉甲20g,龜板15g(均先煎)。帶下赤白相間者,重用丹皮至10g,并加茜草10g。陰痛明顯者,加白芍30g,生甘草10g。16.老年性陰道炎(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bǔ)肝腎,清熱止帶。 以本方為主治方。 若烘熱汗出,形寒怕冷者,加巴戟肉、仙茅、淫羊藿各10g。帶下量多者,加煅牡蠣(先煎)30g,芡實(shí)12g,蓮須10g。 17.慢性子宮內(nèi)膜炎(陰虛內(nèi)熱型)治宜滋陰清熱。 以本方熟地?fù)Q生地,加紅藤15g,薏苡仁12g,連翹10g為主治方。 若帶下量多,色黃,苔黃膩,去山英肉,加車前子(包)、梔子各10g。 18.子宮頸癌(肝腎陰虛型)治宜滋陰清熱,佐以解毒。 以本方加白花蛇舌草20g,紫草15g,半枝蓮10g為主治方。 若失眠多夢(mèng),心悸不寧者,加制首烏、酸棗仁各15g,阿膠(烊化)10g。大便秘結(jié)難下者,加生首烏、瓜蔞仁各20g,桃仁10g。 19.子宮內(nèi)膜癌(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bǔ)肝腎,清熱解毒。 以本方茯苓換土茯苓,加白花蛇舌草20g,寒水石15g為主治方。 若陰道出血不止者,加早蓮草20g,女貞子10g。 20.白塞病(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清熱降火。 以本方為主治方。 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為陰虛內(nèi)熱,宜加地骨皮,白芍、麥冬各15g。 21.妊娠合并急性腎盂腎炎(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通淋。 以本方加生地15g,麥冬、地骨皮、車前子(包)各10g,木通6g為主治方。若心煩不安,睡眠不熟者,加生龍骨、生牡蠣各15g,酸棗仁10g。 22.淋病(肝腎陰虛型)治宜滋陰清熱,瀉火解毒。 以本方加忍冬藤20g,馬齒莧15g,虎杖10g為主治方。 若心煩不安,失眠多夢(mèng)者,加蓮子心,酸棗仁、遠(yuǎn)志各10g。 23.尿路結(jié)石(腎陰不足型)治宜滋陰清熱,通淋排石。 以本方加減化裁:鑒甲(先下)、金錢草各30g,生地黃、山萸肉、菟絲子、川牛膝各15g,知母、黃柏、澤瀉、黃精各10g,雞內(nèi)金6g為主治方。 若腰腹有癥塊者,加生黃芪15g,炮山甲10g。大便秘結(jié)干燥者,加生何首烏、玄參各15g。 24.神經(jīng)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腎陰不足,相火偏亢型)治宜滋陰補(bǔ)腎,清泄相火。 以本方去知母,加麥冬15g,枸杞子、旱蓮草、女貞子各10g,肉桂6g為主治方。 若潮熱盜汗者,加地骨皮、龜板(先煎)各12g。大便燥結(jié)難下者,加肉蓯蓉、生何首烏各12g。小便失禁或尿頻者,加煅龍骨、煅牡蠣各15g,益智仁、桑螺峭各9g,五味子6g。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包)15g,川牛膝9g,沉香2g(分沖)。 25.前列腺增生癥(腎陰虧虛型)治宜滋陰補(bǔ)腎,清利小便。 以本方加川牛膝15g,豬苓、女貞子、旱蓮草、車前子(包)各10g,肉桂3g為主治方。 若陰虛潮熱者,加鱉甲(先煎)12g,地骨皮10g。腰部酸痛者,加杜仲、川續(xù)斷各12g。心煩尿黃者,加木通8g。小便艱澀者,加石葦15g,海金沙9g。26.前列腺炎(腎陰不足型)治宜滋陰降火,行氣活血。 以本方去丹皮、懷山藥,加莪術(shù)15g,萆薢、川楝子、王不留行各10g,甘草6g為主治方。 若五心煩熱者,加龜板、制鱉甲(均先煎)各15g。腰酸疼痛者,加川續(xù)斷12g。小便赤澀熱痛者,表示濕熱未盡,宜加土茯苓15g,車前子(包)12g。遺精或早泄者,加煅牡蠣(先煎)30g。 27.精囊炎(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活血。 以本方去懷山藥、茯苓,加小薊、紫草、仙鶴草、旱蓮草各15g,生赤芍、丹參生甘草各10g為主治方。 若血精重甚者,加槐花12g,茜草15g。濕熱未盡者,加車前子(包)、土茯苓各15g. 28.遺精(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益精固攝。 以本方加減化裁:熟地、山英肉、菟絲子、元參各15g,五味子、金櫻子、芡實(shí)、杜仲、懷牛膝、淮山藥、鹽知母、鹽黃柏各10g為主治方。 若盜汗重甚者,加煅牡蠣30g。失眠者,加酸棗仁15g。午后潮熱,五心煩躁者,加地骨皮15g。腎精耗傷較重者,加龜板膠、鹿角膠(均烊化)各12g,紫河車10g. 29.結(jié)腸癌(肝腎陰虛型)治宜補(bǔ)肝益腎。 以本方去茯苓、澤瀉,合二至丸(早蓮草15g,女貞子10g),加地骨皮15g,白薇10g為主治方。 30.生殖器皰疹(肝腎濕熱型)治宜滋養(yǎng)肝腎,清化濕熱。 以本方加赤小豆,敗醬草各30g,生薏苡仁12g,黃芩、枸杞子、黃芪各9g,琥珀2g為主治方。 31.慢性盤狀紅斑性狼瘡(腎陰不足型)治宜滋陰益腎,清降虛火。 以本方加青蒿12g,地骨皮10g,生甘草各2g為主治方。 32.急性女陰潰瘍(肝腎虧損型)治宜滋養(yǎng)肝腎。 以本方去白術(shù)、加赤小豆、敗醬草各30g,生薏苡仁12g為主治方。 33.翼狀胬肉(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加地骨皮15g,白蒺藜10g為主治方。 34.角膜基質(zhì)炎(陰虛火炎型)治宜滋腎養(yǎng)陰,瀉熱退翳。 以本方加白蒺藜15g,防風(fēng)、羌活、谷精草各10g,甘草3g為主治方。 35.角膜葡萄腫(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活血止痛。 以本方去懷山藥,加石決明(先煎)、玄參各15g,茺蔚子12g,石斛、乳香、沒藥各10g,甘草3g為主治方。 36.慢性虹膜睫狀體炎(陰虛火炎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加生地,茺蔚子、女貞子、枸杞子、桑椹子各15g,甘草3g為主治方。 37.全色素膜炎(陰虛火炎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熟地?fù)Q生地,合二至丸(女貞子15g,早蓮草10g),加蕪蔚子15g,青葙子10g為主治方。 38.視網(wǎng)膜靜脈周圍炎(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加白茅根30g,早蓮草15g,懷牛膝12g為主治方。 39.黃斑出血(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去澤瀉,加白茅根30g,仙鶴草、玄參各15g為主治方。 40.高血壓性視網(wǎng)膜病變(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 以本方去澤瀉,加夏枯草、玄參各15g為主治方。 41.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乳突炎(腎陰虧虛型)治宜滋陰補(bǔ)腎,降火托毒。 以本方加生龍骨、生牡蠣(均先煎)、懷牛膝各15g,甘草6g為主治方。 若流黃臭膿水,且量較多,鼓室長(zhǎng)有紅色肉芽或息肉,苔黃膩者,是為陰虛夾濕熱,治宜加生薏苡仁30g,車前子(包)20g,黃連6g。 42.鼻衄(虛火上炎型)治宜滋補(bǔ)肝腎,降火止衄。 以本方加懷牛膝20g,生地黃、旱蓮草各15g為主治方。 若鼻出血久治不愈者,加阿膠(烊化)15g,血余炭10g,三七粉3g。 43.慢性喉炎(腎陰不足型)治宜滋陰補(bǔ)腎,降火潤(rùn)喉。 以本方加生地黃、懷牛膝、天冬、麥冬各15g,鳳凰衣12g,竹內(nèi)衣、甘草各6g為主治方。 若心煩失眠者,加酸棗仁15g,梔子12g。喉粘膜暗紅增厚者,加丹參15g,赤芍12g??谏喔稍铮砀捎壬跽?,加石斛、天花粉各15g。 44.慢性牙髓炎(陰虛火旺型)治宜降火解毒,益腎固齒。 以本方熟地?fù)Q生地,去山萸肉、澤瀉,加懷牛膝12g,玄參9g,白芷、川厚樸各6g,生甘草5g,細(xì)辛3g為主治方。 45.齦緣炎(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固齦止衄。 以本方熟地?fù)Q生地,去茯苓,加懷牛膝15g,五味子、甘草各6g為主治方。46.復(fù)發(fā)性口瘡(陰虛火旺型)治宜滋陰降火,收斂潰爛。 以本方加減化裁:知母、五味子、麥冬各15g,黃柏、懷山藥、枸杞子、生牡蠣(先煎)各12g,丹皮9g,生甘草6g為主治方。 若口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者是為陰虛夾濕熱,宜加天冬14g,生地12g,石斛10g。心煩失眠者為心陰虛,宜服天王補(bǔ)心丹。 47.壞死性齦口炎(虛火灼齦型)治宜滋陰降火,扶正固齦。 以本方去山萸肉、懷山藥,加元參、連翹各15g,制首烏、生地、當(dāng)歸各12g,胡黃連9g,阿膠(烊化)、甘草各6g為主治方。 48.成人重癥遺尿(肝腎陰虛,水道不固型)治宜滋陰降火,固澀止遺。以本方加菟絲子、金櫻子、益智仁、桑螺蛸、覆盆子各20g為主治方。 【隨證加減】 1.陰虛熱甚者加胡黃連、銀柴胡、地骨皮、白薇。 2.陽亢過盛者加龍骨、牡蠣、珍珠母。 3.下焦?jié)駸嵴呒榆嚽白?、蒲蓄、黃柏、蒼術(sh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