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終于能跟家人團聚,這不是一個故事。 假期結(jié)束,卻因為疫情被迫和家人繼續(xù)呆在一起,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不過哭笑不得的是,它很大幾率不是春晚式的親情故事。 就像那次去火車站送親戚,大家依依惜別,揮手從茲,汽笛聲起,雙方的離愁別緒達到淚奔的頂點,可尷尬之處在于:一切告別的動作都做完了,綠皮火車卻突然出了故障,遲遲不能發(fā)動。 于是隔著玻璃,車上車下大眼瞪小眼。淚花干了,臉笑酸了,只好不約而同地轉(zhuǎn)移開視線,看表、看天空、玩手,跟身邊的人聊天。終于,熬過漫長的幾分鐘,汽笛聲再次響起,火車終于發(fā)動了。雙方長舒一口氣,急于擺脫現(xiàn)狀似地快速揮手告別,之前的離愁別緒一掃而空。 春節(jié)假期7天,對漂泊在外的年輕人來說,除去來回路上的兩天,最多只有5天在家,還要走親訪友,真正和每個人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再見面又是一年之后。正是這種有限性,使我們得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他們。 而當(dāng)假期逼近結(jié)束,分離的惆悵隱藏著莫名的解脫,開工的痛苦也伴隨著回到舒適地帶的雀躍。平時總發(fā)牢騷,怨假日辦不增加假期,果真突然增加了,又惶惶如喪家之犬,合理合法呆在心心念的家里,卻空空落落如坐針氈。 話題已經(jīng)窮盡——工作還說得過去,工資勉強養(yǎng)活自己沒問題,再找機會提升也需要時日,婚戀也想找,但只能順其自然,父母身體還好,高血壓要按時吃藥。還有七大姑八大姨誰離婚了、出軌了、出軌又和好了、生二胎了、開新廠子了、把廠子轉(zhuǎn)賣了、誰家孩子考上了二本、手機軟件下載不了等等。 這些都是專屬于“回家5天樂”的友好話題,在吃飯、看電視、打麻將的間隙絮叨幾句,是春節(jié)回家的一道必備盡孝程序,也是分隔兩地的我們唯一的交集。 可5天之后,每多相處一天,熵增就立翻一倍。親情圖窮匕見,被撕下過年賦予的溫情脈脈的面紗,露出它對抗、控制和相愛相殺的一面。 導(dǎo)火索包括:鹽放多了放少了、誰炒菜洗碗做家務(wù)、生活習(xí)慣的對與錯、婆媳的暗中較量、親戚間的借貸和恩怨、在大城市工作有什么好、生二胎多好為什么不生等等。 爭吵本沒有必要,但往往最親的人最讓人忍不住火氣。最后情緒宣泄一場,誰都說服不了誰,充當(dāng)和事佬的總是父親,母親的怨氣繼而撒向勸架者,老夫老妻自然又是一番陳年舊賬的數(shù)落和辯解,最后以女人流淚,男人服軟告終。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從童年時就熟悉的劇本和臺詞,只是里面的人物更換了扮演者。老一輩去世了,孩子長大了,像天命啟動一樣,我們情不自禁參與到這場“以家之名”的熵增惡斗里。 在這些被迫增加的假日里,假如再加入“孩子”這個變量,那就更熱鬧了。好處是,被疫情隔離的日子里,你永遠不會無聊到打開窗戶沖小區(qū)唱歌,更沒有閑情逸致在客廳跳廣場舞,更無需百無聊賴地在微信視頻里跟朋友閨蜜們云約飯。這樣的無聊對有娃的人來說,何其奢侈。 小一點的孩子會翻天覆地,纏著你做游戲、表演節(jié)目、捉迷藏,把剛整理好的一切都弄亂、弄灑、弄響、推倒;大一點的孩子終日亢奮玩電腦,一寫作業(yè)就渾身無力,偏偏群里的老師還布置了在線課堂,要求家長帶孩子每日打卡。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大實話,孩子不聽話,雷聲大雨點小地揍一頓就解決了??蛇@時,老人永遠會挺身而出,理直氣壯地護著無法無天的小兔崽子。于是簡單的親子教育變成了老、中、少三代的雞飛狗跳大混戰(zhàn)。 這大概就是中國式親情吧,不管你是作為一個兒子、女兒,還是作為一個爸爸、媽媽,在你的父母眼里,你都是不稱職的、漏洞百出的。可在外人面前,他們又會自豪地炫耀著你在大城市多么有出息,多么優(yōu)秀和完美。 在他們心里,也許永遠印刻的是那個剛剛出生的、對他們綻放無邪笑容的小嬰兒的你,而我們的心里的父母,也是那個仿佛永遠不會老去、會批評或者表揚你的三四十歲年紀的爸爸媽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