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年我看了這個小品,歡樂沒感受到,倒是感受到了處處殺機,坐立不安。這是我從小到大看《春節(jié)晚會》以來從沒有感受到過一種心情。這個小品就是賈玲、張小斐演的《婆婆媽媽》。 在小品中,賈玲扮演的是婆婆,張小斐扮演的兒媳。兩人為了家庭和睦,在兒子面前假裝的親如姐妹,但是背后卻刀光劍影,劍拔弩張,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我說我不吃雞蛋你給我夾了個鵪鶉蛋,怎么,我不吃雞蛋是因為它大?。?/span>”成了本場春晚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 賈玲的這個小品取材于我們中國家庭中千百年來都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婆媳矛盾,因此它天然就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會激發(fā)人們強烈的討論欲望。 果不其然,我在討論該小品的話題下,見到很多兒媳在吐槽婆婆的不是。其實這也正常,因為據我觀察,只要是牽扯到婆婆的話題,下面總會出現一堆兒媳吐槽婆婆。倒也不是說婆婆更加明事理,主要是婆婆不會上網,如果婆婆也會上網的話,估計評論就更熱鬧了。我相信,等這群兒媳老了后,我想象中的互懟網絡盛況就會出現了。 正因為婆媳矛盾這個話題的敏感性,所以我在看到這個小品時,感到心驚肉跳的。為什么?因為我媳婦和我媽正坐在一起看這個節(jié)目呢!
這絕不是我的危言聳聽,而是很可能出現的事實。 倒不是說我媳婦和我媽的關系不好,但是再好也不是親媽和親閨女,而女人的天性本就多疑,習慣感情用事,容易胡思亂想。這種事在我家也已經發(fā)生過不是一兩次了。萬一小品中演的內容觸動了她們內心的敏感點,她會不會想:額,原來你是這么看婆婆/兒媳的?或者里面的笑點正好是拿其中的一方來取笑,而另一方笑了,會不會這一方就會覺得對方是再笑話她呢?“我說我不吃雞蛋你給我夾了個鵪鶉蛋,怎么,我不吃雞蛋是因為它大???”這種詭異的想法都有,我覺得她們因此胡思亂想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所以我看的時候感覺心驚膽戰(zhàn)的,生怕觸動小品她們敏感的神經,埋下憤怒的火種,到時我可就倒霉了。 為什么婆媳關系一直是個大問題?從古至今,為什么一直以來,婆媳關系是個大問題? 很多評論的兒媳,說婆婆怎么怎么不好,所以她們才對婆婆有意見。 那問題來了,難道說公公就沒有不好的?岳父岳母就沒有不好的?為什么單單婆媳關系表現的這么突出? 所以那些說婆婆不好導致婆媳關系不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兒媳和婆婆相互之間本身就抱有敵對情緒。 心理學上有一個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chuàng)建的。他是認為激發(fā)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發(fā)情緒和行為后果C(consequence)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fā)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 也就是說,客觀事實只是引起我們情緒的觸發(fā)條件,而不是決定條件,決定條件是我們對客觀事實的看法。 我以這個小品中,張小斐給賈玲這個婆婆夾雞蛋為例。 當婆婆認為兒媳居心叵測時,她就會認為兒媳夾雞蛋是故意給她找事,故意給她難堪。相反,如果婆婆喜歡兒媳,兒媳給她夾雞蛋,她就會認為兒媳體貼她,疼愛她。 同樣一件事,正因為婆婆對于兒媳的主觀看法不一樣,產生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換成兒媳同樣如此。如果兒媳對于婆婆抱有意見,那么婆婆干的任何事在兒媳眼里都是故意給她找茬。相反,如果兒媳認可婆婆,那么即使婆婆犯了錯,她也會給婆婆找借口,原諒她。 作為婆婆,作為兒媳,自己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所以婆媳矛盾根本原因不是婆婆做到不對,或者兒媳做的不對,而是婆婆、兒媳同性相斥,都沒有足夠的容忍度,都喜歡挑毛病,最終導致了婆婆、兒媳相互看著不順眼。 |
|
來自: 肯定式教養(y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