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舉辦了“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這場展覽的宣傳是“為青少年受眾量身定制學習性和互動性強的社教活動”,然而成年人去參觀,也能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這個觀后總結真的很難寫,展覽主題聽上去切入點不大,只是在說“北京中軸線”,實際內容涵蓋了中國古代建造都城,北京元明清建城的宏大內容。這個展覽想學透和寫透,那能寫一本厚厚的書了,我也沒有那個知識水平,就講講我看到的重點吧。 北京的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靈魂,嚴謹、中庸、有序,體現了尊卑有差的價值觀以及天人合一的信仰,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在都城建設上的反應。 中國古人建城的居中觀《荀子·大略》:“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薄秴问洗呵铩氛f:“擇天下之中而立國,則國之中而立宮?!敝袊缙诠湃私ǔ堑木又杏^,來源于對北極星的崇拜。 中國古人發(fā)現,在斗轉星移的過程中,北極星是巋然不動的,于是將它看成宇宙的主宰——帝星。中國古人認為天界是以北極帝星為中心,以“三垣、四象、五宮、二十八星宿”為主干構成的龐大體系。北極作為天之中心,天帝在這里設紫微桓而居之,施政于天下;作為天子,皇帝的京邑必須效法上天,把宮城建于地的中心,形成四方對中央的拱極之勢。 中國早期的都城中軸線中國的古代人沒有明確提到“中軸線”這一詞匯,但是縱觀傳統(tǒng)建筑和城市格局,可以隱約看到“軸線”的存在。 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聚落布局和房舍建設中表現出了中軸對稱意識,體現在先民的居所格局和祭祀祈禱活動中,滲透在古人的崇拜和信仰中。 “居中觀”與國家建立的合法化、神圣化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的重要思想。《周禮·考工記》把“營國制度”進一步具體化、形象化?!敖橙藸I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p> 元大都中軸線金中都(金朝的都城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1214年,金宣宗離開中都,南遷到達汴京,中都作為金朝都城共61年。1215,金中都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攻陷,城池遭受毀壞。金中都呈正方形,位于今北京西城至豐臺一帶,北城墻在復興門內大街以南大約500米。 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營建大都。營建大都時,先在全城的幾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閣”,然后以此為基準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閣以南為皇城?;食遣⒎且源髢葘m城軸線為基準、東西對稱,而是以太液池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圣宮,這種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點。在中心之閣西面,為鼓樓、鐘樓,是全城的報時機構。鐘鼓樓之西為積水潭,是元代漕運終點。至元九年命名為“大都”。元大都的規(guī)劃建設基本恪守《周禮·考工記》提出的理想模式,又因地制宜,營造出一座舉世聞名的宏偉都城。 元大都平面呈東西短、南北長的矩形,城墻全長60里又240步,辟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各城門的命名都與《周易》卦象相關,南垣正中為麗正門,南垣東為文明門,南垣西為順承門;東垣正中為崇仁門,東垣南為齊化門,東垣北為光熙門;西垣正中為和義門,西垣南為平則門,西垣北為肅清門;北垣東為安貞門;北垣西為健德門。 大都中軸線上的建筑:從南城墻中央麗正門起,經皇城正門欞星門、宮城正門崇天門、宮城內大明殿、延春閣、出厚載門、御苑,經海子橋至大天壽萬寧寺(這個寺現在已經沒有了)中心閣,是規(guī)劃的南半城長約3.9公里的中軸線上的建筑?;食堑臇|西兩側按照“左祖右社”的布局,建造了太廟和社稷壇。 中書省官員劉秉忠為營建都城的總負責人,郭守敬擔任都水監(jiān)。在北京萬壽寺(今北京藝術博物館),郭守敬紀念館中,都有關于北京建城的歷史介紹。如果沒有郭守敬解決北京舊城內用水的問題,城市是沒法建造的。 圖中為元大都宮殿復原模型。元大都宮殿由兩部分組成,前為大明殿,皇帝在此舉行登基、正旦等大型禮儀活動;后為延春閣,是皇帝和后妃的起居之所。此模型前為大明殿,后為其附屬的三所寢殿,左名“文思殿”,右名“紫檀殿”,前后兩組建筑以廊柱連接,渾然成一整體。這種“工”字形的建筑平面布局,是宋元時期的典型樣式。 明清北京中軸線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而成的。明朝北京的中軸線隨著城市的建設發(fā)展又繼承,整體軸線架構更加明確,皇城地位進一步突出。建紫禁城宮殿、太廟、太社稷(中山公園)、萬歲山(景山)、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十王府、皇太孫府、五府六部衙門和鐘鼓樓(之前的鐘鼓樓在元代末年已經毀了,明代建的鐘鼓樓位置和元代位置不一樣),同時將城墻南段南移800米,以修皇城墻。遷都后在南郊修建了天壇和先農壇。在明朝嘉靖年間,為了抵御蒙古,修建了南城,形成“凸”字型的北京城。 說句題外話,北京人說到地名,有的帶兒化音,有的不帶。普通百姓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所謂正經城門沒有兒化音,不是正經城門就沒有兒化音。以前北京人說:“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典一口鐘”,《畫扇面》中也有這句詞。所謂正經城門,就是內城的九座城門,皇城的四座城門;不是正經城門,就是外城的七座城門?!熬砰T八典一口鐘”,指的是內城九個城門中,有八個城門樓子上掛的是“典”,一個城門即崇文門上掛的是“鐘”。“鐘”和“典”都是報時工具,“鐘點”就是這么來的。 明清的兩幅地圖細看可有意思了,會有很多新發(fā)現,還會了解到平時熟悉的地名曾經是什么樣,在上面找到如今已經不存在的建筑名稱,找到自己家和自己單位所在區(qū)域或街道在明清時代的名字。 以下為現在西單附近。找到了李東陽的宅院;也知道原來京畿道明朝就有! 找到了傳說中錦衣衛(wèi)的辦公地點,就挨著現在的西交民巷。 現在天壇附近的法華寺已經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 清朝順治定都北京之后,下令“宮維依舊”不許毀壞明都城的一草一木,幾乎沿用明朝的北京城,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如果聽過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劉羅鍋》,就講到過這點。將內城劃作滿城,內城成為八旗專屬居住區(qū),令漢人統(tǒng)統(tǒng)遷往外城居住。乾隆年間,軸線對稱再度被發(fā)揮,重修壽皇殿,建造景山。至此,北京中軸線完整建成。 清代紫禁城及周邊。 現在海運倉、南新倉,這些地名依然在用。以前很多王府,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和敬公主府還在。 圖中的馴象所,明清時專門馴養(yǎng)皇家儀仗隊所需要的大象,民國為資政院,現在為新華通訊社辦公地址,我黨地下黨曾在此開會師大會。而宣武門的天主教堂,明萬歷利瑪竇曾于該處建起第一座經堂,但規(guī)模很小,后由湯若望神父再建造,清康熙又修建。 現在金融街街區(qū),廣寧伯街、豐盛胡同,名稱依然沿用,劈柴胡同改名為“辟才胡同”。 現在西城區(qū)趙登禹路附近。白塔寺、帝王廟、廣濟寺,依然保留。幾個王府都沒了,好可惜。 又到了東城區(qū)一帶,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北兵馬司、棉花胡同,這些地名還在使用。 北京中軸線模型最南端為永定門箭樓和城樓,往北過天橋,西側是先農壇,東側是天壇。從天橋繼續(xù)往北是正陽門箭樓和城樓、大清門、過金水橋,為天安門、端門、西側為社稷壇、東側為太廟,繼續(xù)沿著天安門往北,進入現在故宮的部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坤寧宮、神武門,然后是景山(萬春亭)、地安門、什剎海的萬寧橋、鼓樓和鐘樓。 *永定門 永定門為“永遠安定”之意,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后增加甕城。清朝乾隆年間,增加箭樓?,F在的永定門是復建的。 *先農壇 先農壇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先農、山川、神祇、太歲諸神以及親耕的地方。中國是農業(yè)大國,自古就高度重視農業(yè),從周代就有天子親耕的歷史。 *天壇 天壇始建于明朝永樂,起初為“天地壇”,用于天地合祀,嘉靖年間,改為天地分祀。 *天橋 天橋位于前門大街、天橋南大街、天壇路及永安路四條街道的交匯點上。明清時期天橋是皇帝祭天壇與先農壇和出永定門巡幸、狩獵的必經之路。因此,被稱為“天橋”。后橋下河流擁塞,就沒有橋了,只有地名了。 *正陽門 正陽門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因位于皇城和紫禁城的正前方,俗稱“前門”,是北京規(guī)模最宏大,規(guī)制最高的城門。正陽門箭樓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攆,又有“龍門”之稱。百姓如果從正陽門進內城,需要繞到甕城東西兩側進入。前門大街一直是北京繁華和著名的商業(yè)街,有很多中華老字號,如今也存在。 *大清門 大清門在明代被稱作“大明門”,清代被稱作“大清門”,民國被稱作“中華門”,1957年擴建天安門的時候被拆除了。 清末大理院模型 清代光緒年間仿西式建筑建造了大理院衙署,后來為了建人民大會堂拆除。 *天街 天街,就是現在的長安街,是天安門前的橫街。從天街到大清門有“千步廊”,清代的“千步廊”東西各有144間,共288間,現在已經拆除。 *天安門、從午門到神武門 天安門是中軸線的皇城正南門。再往北,為紫禁城,從午門到神武門。 *景山 景山是用挖護城河的淤泥和泥土,拆除元故宮的渣土所建,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主要是顯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嚴。 *地安門 地安門始建于明代永樂稱為北安門,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明清兩代皇帝北上出巡,大多要從地安門走?;实奂漓氲貕?,也走地安門。地安門的門洞方方正正,天安門的門洞為半圓形,寓意“天圓地方”,地安門于20世紀50年代拆除。 *萬寧橋 是元代漕運進入積水潭的必經之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萬寧”是江山安寧永固的意思,民間習慣叫“海子橋”。 綠釉琉璃正吻 “乾隆年制”綠琉璃滴水 清代獸面綠琉璃瓦 清代黃琉璃獸頭 清代黃琉璃龍紋瓦當 斗拱。中國古代建筑不用釘子,靠的就是卯榫結構。 不同形狀屋頂名稱。 金磚。宮中使用的金磚主要產自蘇州。歷經數百年,仍光滑可鑒。 故宮太和殿房檐上面的“仙人走獸”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是: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戧獸。只有太和殿才是這個規(guī)格,其他建筑的沒有這么多神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