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造時世,時世出英雄。唐詩、宋詞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同時也必然受到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 拿唐朝來說國運昌盛,主基調(diào)是太平盛世。尤其初唐、中唐時期,政通人和,人民大眾安居樂業(yè)。詩人沒有朿縛,思想開放、思維活躍,群星燦爛,詩壇一派興旺。象初唐四杰的"王、楊、盧、駱",詩路寬闊、想象豐富;王維、李白的詩,清新脫俗、大氣豪放,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點都不奇怪。而安史之亂階段,詩風(fēng)顯然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憂國憂民之情也必然帶進詩文。 宋朝開始,文壇也是一片興旺的,否則唐、宋八大家,宋朝也占不了六席。但宋自立國起,邊界就不斷受到外敵的侵擾,先是"北遼",后"西夏"、"金"、"元",尤其南宋朝廷,節(jié)節(jié)敗退后,只能南遷至臨安避難。國家不太平,民眾難安逸。所以詞人憂國憂民之情也必然滲進字里行間。 問唐朝大詩人,看了宋詞會作如何評價呢? 拿思想性、政治性來說,宋代詞人,尤其南宋的一些詞人如陸游、文天祥、范大成、辛棄疾、姜夔等人,憂國憂民,更愛國,更有正義感。以邊關(guān)詩、詞為例。唐詩多去國懷鄉(xiāng)、兒女情長。"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宋詞盡忠為國,慷慨激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拿文學(xué)性、藝術(shù)性來說,宋詞比唐詩毫不遜色,尤其象蘇軾、柳永、辛棄疾、李清照這些詞人作的詞,比起唐詩,在大氣滂沱、清新靚麗、詞藻精美等方面,更立體、更豐滿、也更完美。以唐、宋夫妻情愛詩、詞寫得最動人的兩人為例。唐.元?。?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宋.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前者只是表面的說詞,而后者有血有肉,如一集電視鏡頭,讀了使人深深觸動,會跟著嘆息。 這都是唐朝詩人,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