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30歲。 患者腹痛腹瀉,每日3~5次,偶帶膿血,時發(fā)時止年余均以“腸炎”“菌痢”處之。 予抗生素及“理中”“四神”類,始而少效,久服如故,現(xiàn)消瘦神疲,畏寒肢冷,動則大汗蒸蒸,咽干口苦,但喜熱飲,食后覺胃中蕩水,腸鳴轆轆,時時欲便,里急后重,舌紅,無苔,脈沉細數(shù)。 乙狀纖維鏡示:進鏡18~25cm處,黏膜呈多個淺表潰瘍伴充血水腫,腸黏膜粗糙,可見膿性分泌物覆蓋。診斷為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慢性復發(fā)型,中度,活動期)。 《證因脈治》謂:“此為中醫(yī)內(nèi)傷休息痢之癥,無外感之邪,非暴發(fā)暴痢之癥,但因脾胃虧損漸成積痢,或發(fā)或止,終年不愈”。此當屬之。 為濕熱積滯而致邪留,因其虛實夾雜,治當清溫兼施,補瀉并用,升清通下并舉。 麻黃升麻湯加減主之:麻黃6克,升麻12克,黃芩12克,當歸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玉竹20克,知母10克,茯苓30克,炒白術2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滑石60克,太子參30克,天冬12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腹痛減,欲飲水,舌脈如故,此為陽漸復,氣化得助之兆。原方5劑。三診腹無所苦,大便成形,偶帶白黏物,舌紅苔簿白,此為陽復濕去熱清,陰精得充之征。 去滑石加山藥20克,再進10劑,月后來診,面潤體豐,二便調(diào)。結(jié)腸鏡復查示黏膜未見潰瘍,分泌物較多。2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醫(yī)案出處:王燦勛 泄痢間作,久治乏效,氣陰大傷,邪陷濕滯化熱,腐腸化膿耗血為主要病機與麻黃升麻湯陽郁熱盛,脾胃虛寒相符合。 方取麻黃、升麻升清舉陷以宣上焦;太子參、白術、干姜、炙甘草宗理中。溫脾散濕而啟中焦樞機之升降;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溫藥化飲,伍滑石兼寓六一散滲利下焦;黃芩、知母、滑石滲濕清熱而不傷陰,如是則濕熱分消。 當歸、白芍、天冬、玉竹、太子參益氣養(yǎng)陰,本虛可調(diào),共成宣三焦、充精氣、健脾胃、生化不息之法。 部分圖文來源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