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戰(zhàn)國之世,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之后,國力日益強盛,軍事優(yōu)勢也越來越明顯,在秦國強大軍力的壓迫之下,日漸孱弱的山東六國意識到必須聯(lián)合起來才能對抗秦國。 有史料記載的六國合縱攻秦,總共有五次,其中就有四次是西向攻打函谷關。那么六國攻秦為何要死磕函谷關呢?就沒有其它更合適的進軍路線嗎? 暫且按下這個問題,先來說說戰(zhàn)國時期的山川地理形勢,看看秦國,它所處的關中平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形勝之地,這個平原主要有渭河和涇河兩條河谷組成,適合農(nóng)業(yè)生長,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自給自足。而它的四周則是一圈易守難攻的山河,從地理上保護關中平原不受侵略。 在關中平原的南部,是一道巨大的山脈——秦嶺,山高坡陡,谷深流急,諸多的山峰高達三千米以上,成為南北交通的一大險阻,另外這道山脈也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在北部,是一系列被總稱為北山山系的山脈,與陜北高原隔離。在西部,寶雞以西迅速攀升,進入了南北走向的六盤山,廣義的六盤山又分成了兩組山脈,北方是六盤山,南方是隴山,這兩列山脈把關中平原與西方的甘肅和寧夏分開。而東部則是黃河天險,黃河以南,順著秦嶺余脈向東形成了幾個小的山脈:崤山、熊耳山、伏牛山,黃河以北則是太行山、中條山,將中原與關中隔離開來。 在中國古代以人力和蓄力為主要動力的時代,這些山脈和河流構成了巨大的天然屏障,使得任何人想攻打關中地區(qū),都充滿了艱難險阻。當然這些群山也并不是無孔不入的,還是有幾條孔道可以通過,這些孔道自然也就成為了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 在關中平原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個著名的關塞,分別為東面的函谷關、東南的武關、西南的大散關和西北的蕭關,統(tǒng)稱為關中四塞。除了四塞之外,在關中平原的東北方向還有一個缺口,這個缺口位于現(xiàn)在的韓城方向,順著這個缺口可以從山西的汾河谷地進入關中平原,不過前提是要越過黃河天險。 關中四塞 說到這里,六國進攻秦國的可選作戰(zhàn)路線也就比較明朗了,首先可以排除西北的蕭關進軍路線,因為六國都在秦國的東面,以大迂回的方式,繞到西北的蕭關攻打秦國,代價太大了,所以可選的進軍路線主要有以下四條:
下面依次談一談。 西渡黃河在秦國比較貧弱的時期,魏國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魏文侯,他一眼就看穿了關中平原的戰(zhàn)略地位,在位期間,他避免與其他山東五國進行爭斗,而是將秦國的關中平原作為主攻的方向。公元前419年,魏國西渡黃河,在少梁(今陜西韓城西南)筑城,建造進攻秦國的軍事?lián)c。面對魏軍的進攻態(tài)勢,秦軍進行了反擊,經(jīng)過幾番較量,渡河的魏軍還是占據(jù)了少梁這個重要的軍事?lián)c。此后,魏文侯重用吳起、李悝,在二人的聯(lián)合攻勢之下,沖破秦軍的西河防線,進攻關中平原的咽喉要地鄭地(今陜西華縣),并占領了秦國的洛河與黃河之間的大量據(jù)點,推進到了涇河一線。隨后,魏國筑了一道長城,加強了黃河以西地區(qū)的控制。秦國被迫收縮防線,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被魏國切斷。 魏國攻占河西 在強敵壓迫,隨時面臨滅國的巨大威脅之下,秦國迸發(fā)了最強的動力,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變法,經(jīng)過連續(xù)兩次深徹的變法運動,秦國發(fā)生了深刻巨變,國力與日俱增。商鞅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個目光卓越的軍事家。在他的策劃和努力下,鞏固關中的序幕正式拉開,首當其沖地便是——奪取魏國的河西之地,因為這對秦國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戰(zhàn)爭的序幕是魏國在東方的失誤,魏文侯之后的兩代繼任國君魏武侯、魏惠王缺乏戰(zhàn)略眼光,沒有堅持文侯時期對秦的壓制路線,而是將重心轉移到了中原地區(qū),時常發(fā)起韓、趙、魏三國的內(nèi)斗,又卷入了與齊國的戰(zhàn)爭,結果在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中兩次被齊國擊敗。 就在魏國失利的時候,秦國抓住了這一有利戰(zhàn)機,從西線對魏國發(fā)起了進攻,秦孝公任命衛(wèi)鞅為統(tǒng)帥,一舉收復了河西之地。魏國戰(zhàn)敗之后,由于失去了河西的戰(zhàn)略依托,距離秦國太近的首都安邑已經(jīng)不再安全了,魏惠王決定遷都大梁,遠離了與秦國作戰(zhàn)的前線。 由于魏國的被迫退出,重心轉移到東部,秦國則可以舒服地在黃河以西活動,并逐漸穩(wěn)固的控制了河西之地。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六國想從汾河谷地——西渡黃河——攻入關中的戰(zhàn)略想法,實施起來就變得相當困難。首先,這一段是黃河的中游,滾滾黃流,奔騰不息,將黃土高原分割成兩半,構成峽谷型河道,稱之為晉陜峽谷。正因為是峽谷型河道,也就意味著大河兩岸沒有太多的平坦河灘,不具備大規(guī)模渡河的客觀條件。其次,戰(zhàn)國時代的渡河技術沒有那么發(fā)達,數(shù)十萬大軍渡河作戰(zhàn)談何容易?最后,秦國自從商鞅收復河西之地后,已逐步穩(wěn)定地控制了河西地區(qū),憑借黃河天險,扼守少量重要渡口,六國如果強行渡河作戰(zhàn),代價是沉重的。 武關道不經(jīng)過中原地區(qū),在楚國有一條路可以進入關中,從洛陽以南的南陽盆地,翻越秦嶺,走武關道,過藍田,然后可進逼咸陽。走這條路攻打關中,戰(zhàn)國時期是有軍事實例的。秦國為了瓦解齊楚聯(lián)盟,派遣張儀出使楚國,張儀以商於戰(zhàn)略要地為誘餌,游說楚懷王。楚懷王中計并放棄了和齊國的結盟,但是秦國方面拒絕向楚國交出商於之地。楚懷王聞之怒不可遏,單方面出兵攻打秦國,丹陽之戰(zhàn)爆發(fā),楚軍大敗。 此時的楚國,面對敗局并不甘心,在丹陽之戰(zhàn)后不久,又傾全國之力攻打秦國,可以說是孤注一擲,是十分冒險的。楚國的這次冒險之旅走的就是武關道,并取得了成功,不僅收復全部失地,而且攻破了武關,兵鋒直達距離秦都咸陽百里左右的藍田,秦國形勢十分危急。當時秦國戰(zhàn)局的不利,可以體現(xiàn)在北宋年間出土的《詛楚文》,秦王甚至要祭天祈禱諸神保佑“克劑楚師”。面對危局,秦國一方面調(diào)集軍隊防御,一方面斡旋韓魏,請求韓魏從背后襲擊楚國,楚軍面臨前后夾擊的危險,只能連夜撤軍并向秦國割地求和。 楚國從武關進擊秦國,前期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路途遙遠,而且要翻越秦嶺,秦嶺深處,林密迂回,異常艱險,對楚軍的消耗非常大。 如果是六國合縱攻秦,相比于函谷通道,武關線路顯然不是最佳的選擇。首先,武關位于南方,而其它各國都在北部,不方便聯(lián)軍集結,或者說集結的成本更高。函谷關在中間位置,更利于大軍集結。其次,武關前往關中道路遙遠,并且異常艱險,不利于大軍行進,走函谷關則要好很多。最后,聯(lián)軍攻破函谷關之后,便是一馬平川,險阻較少。但是攻破武關之后,還有若干小關卡,并且還要突破藍田,才能進入關中,困難重重。 漢中反攻關中在南方,龐大的秦嶺山脈中,有幾條河谷南北縱切秦嶺,成了古人翻越秦嶺的孔道。其中有4條可以從漢中進入關中,分別為:
相比武關道而言,這幾條路線更遙遠,而且在當時,路途艱險,并不好走。同時在秦惠文王時期,惠文王采納了司馬錯的建議,占據(jù)了四川,而且逐步控制了漢中地區(qū)。對于六國合縱聯(lián)軍而言,這條路線性價比就更低了。 總而言之,函谷關固然很難攻克,但是相比其它幾條路線,已經(jīng)算是很好的了,這也是六國合縱攻秦為何屢屢選擇函谷關的原因,因為確實沒有其它更合適的選擇了。 不過趙國的趙武靈王是一個奇特而偉大的人物,當其它國家紛紛迎合秦國時,他是戰(zhàn)國后期唯一一位制定詳細計劃打擊秦國的君主。他的戰(zhàn)略是:從北方塞外進入河套地區(qū),然后翻越北山山系進攻秦國。 趙武靈王經(jīng)過胡服騎射改革,花了十年時間滅掉了中山,進入了胡人的區(qū)域,將趙國的疆域直接推至黃河河套以北,占領了云中、九原,作為進攻秦軍的后備基地,并越過黃河,到達了陜西北方的米脂、延安一帶,初步具備了打擊秦國的能力。他甚至親自潛入秦國,完成對秦國的最后觀察。 只可惜,由于趙武靈王晚年犯了政治幼稚病,沒有處理好接班人問題,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劇命運——帶著無數(shù)的征服夢想,活活餓死在沙丘宮,這條迂回攻秦的戰(zhàn)略路線也就隨他一起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