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白露· 古詩詞賞析 本期作者: 青谷、顏如、圣誕節(jié)、白嵐、洪梓萱、吳常青、小杰、幽月青痕 《秋日漫興二首》 宋·洪邁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覺微霜上鬢華。 書序又催秋后雁,風光爭發(fā)雨前花。 倦游已夢莊生蝶,不飲何憂廣客蛇。 怪底朝來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人生到處何所似》 賞析:顏如 作為詩人的洪邁并不出名,然而洪邁的著作卻很出名。其代表作《容齋隨筆》是毛主席最喜歡看的歷史書之一。另一本著作《夷堅志》則是一本包羅大千世界各種趣聞怪事的志怪小說,它雖然只講奇聞,對后世的文學作品影響卻很深。 陸游《題〈夷堅志〉后》云:“筆近反《離騷》,書非《支諾皋》,豈惟堪補史,端足擅文豪?!睂檫~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洪邁善于寫筆記體小說,詩詞也別有清新風格,對仗工整,用典精致。林語堂說,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使人聯(lián)想的是肅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卻有另一意味,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之明媚妖艷,夏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 洪邁此詩便有秋之多彩悠閑韻味,人生之秋逢季節(jié)之秋,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白露一到,秋風漸起,袖手紅泥小火爐,深藏畢生功與名,年少春衫薄,詩酒趁年華。少年江湖浪蕩已屢有經(jīng)歷,而今中年半醉半醒之間,笑看杯弓蛇影,幻化蝶夢余生。 《無題》 唐·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 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 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 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題》 賞析:白嵐 道無題時,心中自有千百個題,只覺不知用哪一個好。當是詩人也這般意途,卻將此等閨怨明燃于筆墨間,這樣心情也只用無題。 每次燈火通明穿行于一條路上,今兒個在白天,卻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的樓之后是不同姿勢的山,有些模豎的峭壁,有些短木雜生,有些甚至就在眼前,只隔了一封屏障。 開水沸騰,涼了七分才在水面灑些馬黛茶,不是時興的規(guī)矩,就是喜歡喝沒有泡開的小小碾碎的葉子,有嚼頭。 便得見忘憂,如果望一朵花,可要想起自己拍過各時的花。來是空言去絕蹤,仿佛很多花事,不如人意!一時無關(guān)的事物在一首詩中,待你讀! 《并不是玫瑰在哭》 柔弱的玫瑰長著煙做骨頭 萬一你聽到嚶嚶的哭泣 是否只是淚珠在花瓣上長眠? 有人說那不是淚珠只是露珠 也有人認為那是汗水 一只蜜蜂飛過來告訴你 昨晚蝴蝶在這傷心 早上被露珠同情,順便擁抱了它們 蜂王贈過禮物安慰,工蜂們的汗水 一點一滴,在煙做骨頭間 混合了玫瑰的蜜糖,這世上的傷心 多半不只有淚水,你明白這個道理嗎?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 慘淡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又溫又涼的白露》 賞析:吳常青 農(nóng)歷八月,白露中秋,微涼的北風一吹,最容易牽引游子思鄉(xiāng)之情。白露之后,一天比一天更涼,候鳥高飛,把秋天的穹廬往上拉高許多許多。白居易來到南湖游賞清秋,褐色衰荷、青楓、黃葦草、白茫茫波濤,斑駁畫面實在是又美又凄,難免觸景傷情?;腥话l(fā)覺人的容顏在變老,秋意闌珊,對人生與大自然的時令規(guī)律,想來是敬畏,是感傷。更何況他是如此孤獨,有兄有弟各奔東西,懷念在迢迢千里之外。南湖的水啊,微風細浪如低沉的旋律回響。 白居易的詩,樸素,誠摯,擅長在情景交融之中,抒發(fā)俗世中人的悲歡離合,命運的感悟。“我有所感事,結(jié)在深深腸”,這首詩沒高深之詞,沒特殊警句,起承轉(zhuǎn)合卻顯得心意沉沉,詩味悠長廖闊。南湖晚秋,游人應該不少,寫出常人可見可感,最可能之事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這是白居易的看家本領。 白露是意味深長的節(jié)氣,隱藏無限變化的詩意。讀完此詩,我也不揣淺陋,想應和一首。—— 《白露》 趁昨夜月色未干 擦掉清晨草尖上的淚珠 開始忍不住哭泣 秋天的陽光,又溫,又涼 風起,千絲萬縷 掛在窗臺,像舊時光輕浮 鴻雁等著回信,白晝越寫越短 父親老了,小他幾歲的母親也老了 月亮開始渲染黃昏 今年的白露,特別挨近黑夜 路燈附近的人,影子特別長 他在嘆氣,白露,一夜比一夜涼 《燕歌行》 魏·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椗b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只在詩里纏綿》 賞析:青谷 秋涼落霜露,本沒有要說的。清理舊物,偶翻出這首詩,署名:魏文帝。在小學“練習簿”上抄錄下古歌、魏晉樂府、漢唐詩,以及先秦散文的筆跡中,有這首皇帝寫的詩,我已記不起當時情形;卻記得,不到十歲遇“文革”,我想上學,全國都“停課鬧革命”了。 不知情者,以為窺見了一個苦讀知識的少年形象。其實那年頭人人自危,更人人互害,我也被卷進去了。批“三家村”時,見同學家玻璃燈上刻有“十二星”圖像,我就向老師報告了他家涉嫌國民黨。幾天后,我爸因抗日當過國民黨 “壯丁”,戴上“歷史反革命”帽子,我也成了“黑五類”。當時真心詛咒父親早去死,這樣就能徹底割斷恥辱的父子關(guān)系。 在曹丕生活的年代,也是人人互害的環(huán)境?再吟《燕歌行》,掉落一顆霜露,頓覺倒吸冷氣! 單從詩來說,這首創(chuàng)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對后世影響很大。王夫之贊其“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固有夸張,卻還是能代表曹丕詩藝的最高成就。詩寫得音節(jié)婉約,情致流轉(zhuǎn),其細膩清越,后人將其歸入“閨怨詩”屢作仿效。唐杜牧的“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正是承襲了這首詩的意境。 但,詩歌與人不是一回事。“文如其人”有很多,卻更多文非其人。曹丕一當上皇帝,就膨脹起對父親留下的一群虎兄豹弟存有戒心。他假借請曹彰吃棗下棋,在棗中放了毒。自己專挑沒毒的棗吃,而正懷著感激心和皇兄下棋的曹彰,哪知溫情后的兇險,隨意吃棗,當即中毒。匆匆趕來的母親,眼看一個兒子死在另一個兒子手里,其揪心之痛何有話說?!而連最高官府都人人互害到這種地步,天下人誰不惡心到死?! 只在詩里纏綿!活在互害社會里的人,只有自取滅亡。這也應了曹丕臨終的話:“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嗚呼,人會死,白露在,不說罷了。 《長相思》其三 唐·李白 美人在時花滿堂, 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 至今三載聞余香。 香亦竟不滅, 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 白露濕青苔。 《賞析就在黎明前》 賞析:洪梓萱 那么多關(guān)于白露的古詩詞,怎么偏偏挑了這首“香艷”的?男詩友說應該他來寫的,還提醒我要好好賞析“床中繡被卷不寢”。我只是對“至今三載聞余香”充滿了好奇,這是異地戀嗎?這是單相思嗎?李白有戀物癖嗎?李白也有很娘的一面嗎?耳邊想起《三年》這首電影《一夜風流》中的主題曲,這部超級老片是根據(jù)托爾斯泰的《復活》改編的。原唱李香蘭,后來費玉清,蔡琴,徐小鳳,連鄧麗君都翻唱過,纏綿悱惻,哀怨愁苦,想必那調(diào)調(diào)唱的就是這樣的詩情。 回到詞本身,《長相思》,是詞牌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這里帶有“白露”的部分是《長相思》的第三首,雖然三首都是相思,卻非同時出品,且角度各一,反正人間最熬人的相思在李白筆下入木三分。 李白不愧為“詩仙”,字字句句都極耐品味?!懊廊嗽跁r花滿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彪y道說美人在的時候繁花錦盛,美人離開了連花都零落了?“在時繁花”VS “去后空床”這種強烈的反差對比,襯托出物是人非的寂寥。男詩友刻意提醒我要著重賞析的“床中繡被卷不寢”也很有畫面感,也正是本詞香艷之處。承接上句的意境,不難想象美人于詩人,是無可替代的床笫之歡,是刻入骨髓的仙姿玉色,是萬般繾綣的靈魂伴侶?!爸两袢d聞余香?!狈诺浇裉旆路鹗莻€笑話,在這個什么都快,講究結(jié)果的時代,誰能想象人走被涼的空床可以空置三年?詩人甚至不敢鋪開曾經(jīng)充滿記憶的繡花被,三年的時光依然裹住了美人醉人的芳香,那是不可忘卻的記憶?!皭畚菁盀酢辈贿^如此!愛美人,愛所有與美人相關(guān)的物件,愛所有關(guān)于美人的回憶。 相思是愛嗎?如果沒有回應,沒有對話,沒有長相廝守,甚至沒有眉目傳情的機會,這得是多么執(zhí)著的意念支持不相見的日夜!“詩仙”的境界就是集大氣壯美的豪邁與浪漫清麗的細膩于一體,有點雌雄同體的味道。 長相思,相思長,我贊嘆千余年前沒有微信,沒有電話,沒有電視,沒有任何快速干擾的因素,那一夜就是永恒。也如木心的詩《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也并不是只要生于古代就能如此,而是整個時代背景慢下來,詩人可以在慢鏡頭的時空將愛戀定格于一床繡花被。 我不敢把時空拉回到當下,較之于以往便捷太多也干擾太多的當下,“變”是整個時代的主題,“快”是整個世界的節(jié)奏。如果沒有成熟的心智與強大的內(nèi)力,“異地戀”就會顯得脆弱而不堪一擊。 鑒于這首詞的“香艷”,也證明了“身心靈”和諧的重要性。不用猜測詩人與美人之間的床笫之歡,想必是和諧之極,足以支撐不再見的日夜?!跋阋嗑共粶?,人亦竟不來?!?,這個香,是色香味的香,也是香艷的香,更是留香的香。用今天流行的說法,“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便是如此吧! 據(jù)考證,天寶二年李白奉唐玄宗詔令來到長安,被封為翰林待詔,成了皇帝的高級文學侍從。第二年春天,興慶宮沉香亭畔的牡丹花逢時盛開,李白于酒醉之中被召入宮為楊貴妃寫了三首《清平調(diào)詞》。本來甚是喜歡此詞的楊貴妃架不住高力士的挑撥,聽信“第二首李白把貴妃比作漢代輕賤的趙飛燕”的說法,于是慫恿皇上用“賜金還山”的方式趕走了李白?!堕L相思》是在這之后寫的。 無論你怎么寫,阻擋不了別人怎么讀;無論你什么發(fā)心,也架不住小人讒言的威力。說者與聽者都需要時刻保持獨立抽離的狀態(tài),是非禍害,因果自在。 翻出一首舊詩,非常應景,昨夜睡過去了,這篇賞析就是寫在黎明前。 童話 夜已深 我的太陽泡在海里 整個海面縮在盆栽似的花園 我的白馬 頂著月光奔向我 從另一個星球殺出一條血路 血染成歌 一滴一滴匯集于相思的兩岸 所有的魚也一同殉情沉入海底 交出你的月光寶盒吧 愛恨的刀劍 早已廝殺了千年 我甘愿做一顆被夢侵蝕 睡在海底的化石 也要等我親愛的白馬 終于在黎明前 送給我 湛藍的童話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五代·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 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 清露泣香紅。 《昔日繁華何處尋》 賞析:圣誕節(jié) 鹿虔扆生活的時代是五代十國和北宋初年,北宋滅后蜀,鹿虔扆不入北宋為官。這首詞就是他懷念故國的詞作。唐詩繁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詞的創(chuàng)作逐漸在文人、宮廷之間展開,最著名的當屬南唐后主李煜。如果說唐詩是激越澎湃的洪流,滿懷豪情和斗志,在積極向上中展現(xiàn)時代的風貌。那么,宋詞就是蜿蜒曲折的林間小溪,時而歡快的奔流,時而嗚咽的低泣。感情色彩一般細膩婉轉(zhuǎn),離愁別緒,羈旅離人,懷春悲秋,懷念故國。這首詞是寫懷念故國的。 想想當年繁華,別后冷清,譯文如下:層層宮門關(guān)鎖,荒涼的皇家園林異常安靜;我靠著窗戶,含愁望秋天的夜空。自從皇帝去后,這里便一片寂靜,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蹤影。宮殿里歌聲樂聲,也早已斷絕,去追隨那一去不返的風。 云霧籠罩的朦朧之月,不知人事已經(jīng)變更,直到夜將盡時,還照耀著深宮。在荒廢的池塘中,蓮花正相對哭泣;她們像暗暗傷感亡國,清露如同淚珠,從清香的紅花上往下滴。云霧籠罩的朦朧之月,不知人事已經(jīng)變更,直到夜將盡時,還照耀著深宮。在荒廢的池塘中,蓮花正相對哭泣;她們像暗暗傷感亡國,清露如同淚珠,從清香的紅花上往下滴。 比起宋詞的高峰蘇軾而言,五代的詞作尚顯稚嫩,但別有一種風味,沉郁低沉,傷感之情油然而生,對故國故園思故人,也是十分的打動人心。 《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宋 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 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悲莫悲兮傷別離》 賞析:小杰 本次選的是周紫芝詞《鷓鴣天》。詞牌鷓鴣天多寫男女愛情,本篇亦是如此,我沒經(jīng)歷過多少感情,所以對感情的事情不敢妄言,就詞說詞。 上闕寫當前的實景。秋雨的深夜,涼氣襲來,主人公獨坐紅燭中,暗自出神,雨聲與秋涼一起勾起別離的諸多愁緒?!拔嗤┤~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該句化用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在深深的庭院中,雨打在稀疏的梧桐葉片上的巨大聲響,反襯著主人公的寂寞孤單,這種情緒也只能自己消磨了。怎么消磨呢,請看下闕。 下闕開始往前追憶?!罢{(diào)寶瑟,撥金猊(獅形的銅制香爐)。那時同唱鷓鴣詞?!睆倪@句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位歌女,當年她調(diào)著寶瑟使其音準,漫不經(jīng)心的撥弄著香爐,而身邊坐著的正是自己心愛之人,此情此景充滿愛意和溫暖。然而回憶越是美好,就越讓現(xiàn)實顯得殘酷與寥落?,F(xiàn)在的情況是“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如今”一詞用的精彩,瞬間將時空轉(zhuǎn)換到當下:一個人住在這里,風雨滿樓,無人慰藉,不由得落下淚來,傷感傷感。 這首詞的內(nèi)容并無創(chuàng)新之處。上闕描寫秋夜秋雨,下闕先往前回憶,然后再回到秋夜,這種敘事方式也無新奇之處。但這首詩語言清麗,情感真摯,值得一讀。 讀完這首詞,不禁要說一說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現(xiàn)代詩是我在邊城詩社中看到的,寫的分手后的情感,與周紫芝的《鷓鴣天》在內(nèi)容上有共通之處。 《830》 作者:是人 算了 一個人撐不起兩個人,不需要誰說對不起 思念和回憶,都由了自己 我更愛西瓜紅壤多汁,窗外藍天白云 生活無趣卻綿密 而我,不會再愛你 分手了,不去說兩個人在一起時候多么美好,不去感傷分手后自己有多么痛苦,而且輕描淡寫的說現(xiàn)在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這樣的表達方式在我看來是高級的:越是輕描淡寫,越顯自己的悲傷?!拔腋鼝畚鞴霞t瓤多汁,窗外藍天白云”,西瓜是自己吃了,藍天白云也是自己看著,這樣簡單的生活場景,雖然無趣,但是現(xiàn)在是自己一個人過著,想到這里,便覺得生活如此綿密,以后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承擔。最后一個“而我,不會再愛你”,點題,直白,沒有拐彎抹角,我喜歡。 別離之悲與相思之苦,人類不可避免的會被這兩種感情牽絆,所以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此類作品一旦寫的新奇,寫的深入人心,便會長久不衰。 在白露這個秋季的節(jié)氣,與你分享自己讀詩詞的感受,也希望您能喜歡。 《南柯子·憶舊》 宋·仲殊 十里青山遠,潮平陸帶沙。 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 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 綠楊堤畔問荷花。 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無題》 賞析:幽月青痕 “仲殊、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兆诔鐚幠觊g自縊而死?!?/span> 讀其詩詞,心生好奇,緣何詩人有“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百度詩者,才知詩詞間所流露出的傷感是有緣由的,也為詩人遭遇過的境況除了唏噓,也不知該再說什么。 秋意漸濃,白露至,心無漣漪,秋風拂。年少懵懂,今時懶問芳華幾許,惹春色。天地恒古,風雨顛簸世間的旅途,而這秋天的一葉又承載了多少情愁,在繽紛的雨中化作泥土里的絲絲溫柔。 而這眼前的青山綠水難掩行者的回眸,曾經(jīng)歷歷在目即便塵世萬般風情或慘不忍睹的苦痛,這身僧衣,這雙僧鞋能否度一切成空?無念無相,為什么逃不出“苦”?是“執(zhí)我”成魔還是“舍我”見果?罷了!罷了!終是凡夫俗子,這身皮囊還是侵染著些許塵土,且看“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幸好有著筆墨撩撥這煙雨人生! 附錄仲殊《定風波·獨登多景樓 》: 花戟云幡擁上方。畫簾風細度春香。 銀色界前多遠景。人靜。 鐵城西面又斜陽。 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 故里無家歸去懶。傷遠。 年華滿眼多凄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