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銅器上的銘文 現在我們說“金文”的時候,指青銅器上的銘文。所謂“金”,可以是五金總稱,也可以指銅。 2.1.金文是當時的正體 殷商時既有甲骨文,又有金文,二者都用。周朝除了金文又有竹簡上的文字,簡牘文字。那金文和甲骨文、簡牘文一樣嗎?它們是有區(qū)別的。 我多次引用過郭紹虞先生的論述:“就文字的形體講,只須分為正草二體。”金文和甲骨文的區(qū)別,就在這句話中。 復旦大學裘錫圭先生的《文字學概要》這樣說:“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所謂正體字就是在比較鄭重的場合使用的正規(guī)字體,所謂俗體字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較簡便的字體。”這里他說的“俗體字”就是郭紹虞先生的“草體”。這個論述已經為學術界普遍接受。 2.2.金文有圖畫性質的字 漢字發(fā)源時,造字有指事,有象形。所謂象形,就是畫圖,在早期金文中還保持著。如“王”,就是一把大斧頭,正式稱之為“鉞”。鉞(yuè)是王權的象征。又如“在”字,從士,才聲?!安拧北旧硎欠N子剛出芽之形。又如“十”,指結繩而治時代,打一個大結表示十。 這些字都有圖畫成分,有些筆畫很粗,或稱“肥筆”。一筆是無法寫成的,必須加以描涂。結果整個書寫過程變成了邊寫邊畫。如果不是甲骨文、小篆等把肥筆變成一橫,那就沒有書法這種線條藝術了。 上次講到,“日”字本來是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小橫,這就是金文的寫法,當時的正體。而在甲骨文中,圓形當作方形來刻,實際上是當時的草寫,裘先生稱之為俗體。正是這個俗體寫法,產生了我們現在用的“日”字。裘先生說甲骨文的“日”字是從比較象形的金文演變出來的。而不是金文的“日”從甲骨文變出來的。 又“止”,本義是人的足。金文中有圖畫形狀的“止”,把人腳畫出來。甲骨文線條化了,用三筆就可以把“止”寫出來。線條化是非常重要的,由“書畫”走向“書寫”。在郭店楚簡上,你可以看到“止”字還是三筆,已經接近于我們現在寫的“止”字。 正體是要考慮歷史傳承關系的。如果正體變動大,則學生就會讀不懂前人的著作。民間的俗體、草寫不考慮這一點,只求快速方便。雖然受到民間俗體的影響,金文也會進化。但正體的演變總是落在草體演進后面的。這就是金文的可貴之外,保存了更多文字來源的信息。 2.3.銘文的鑄造 銘文是怎樣做到銅器器身上去的?商代到春秋,通常用燒鑄,剛才合范法介紹過。戰(zhàn)國和秦漢的銘文,經常用刻鏨(zàn)?!墩f文》曰:“鏨,小鑿也”,輕輕地鑿出來。從拓本上就可以看到,鑄出來的線條一般較粗,邊緣毛糙。鑿出來的線條較細,相比鑄文來得光滑。在銅器上鑿字容易理解,現在還有手工業(yè)者這樣做。澆濤銘文這件事情怎么做,到現在還沒有答案。 為什么鑄銘文的方法難倒了學術界呢?你想,青銅器銘文是凹下去的陰文。那泥范上的字必然是凸出來的陽文,而且要反字才可以。這跟印章和封泥的道理是一樣的,總是一陰一陽,一正一反。當時怎樣把陽文反字弄到泥范上去呢?猜測很多。 我剛才講解合范法時,簡單提示了一下。如果模上花紋是凹下去的陰刻,那印在外范上的就是凸出來的陽刻。澆鑄后得到的就會恢復模一樣的陰刻。但這是外范,金文大多在器具內壁上,也就是內范上要有字。有人猜測,當時可能請有學問的人,在泥板上寫好文章,由工人照墨跡刻成凹下去的陰文,這是最簡單的方法。然后壓在另一塊潮濕的泥板上,變成陽文反字。把這陽文反字版帖上內范,干后就可以澆鑄了。澆鑄之后,又恢復了陰文正字了。 這些只是猜測,當時真正的加工方法還須研究。制作過程對于金文線條當然有影響,所以我們很注意。金文原稿上的毛筆墨跡,應該和上一課甲骨文上的字跡差不多。 下一課再加以分析,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