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6 吳佳武 筆者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采用自擬五桑降糖丸治療?型糖尿病150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治療組150例,對照組50例,共200例。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齡最大者72歲,最小者30歲,平均年齡48歲;病程最長者25年,最短者1個月,以5年左右者居多。合并冠心病者18例,高血壓病者22例,腦血管病變者5例,周圍神經(jīng)病變者26例,視網(wǎng)膜病變者10例。 診斷標(biāo)準(zhǔn):所有病例均參照1981年華東地區(qū)糖尿病協(xié)作組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結(jié)合發(fā)病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起病情況、酮癥傾向、胰島素或C肽水平等,確診為?型糖尿病。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藥用桑葉、桑白皮、桑枝、桑椹、桑螵蛸、蒼術(shù)、茯苓、黃連、三七、地骨皮各10g,葛根、生地各12g,天花粉、黃芪各15g,石膏25g。共泛為丸,梧桐子大。每次6g,3次/d。 對照組:口服達(dá)美康80,240mg/d,優(yōu)降糖2.5,10mg/d,降糖靈50,200mg/d,選其中1,2種。 兩組治療期間停用其他降糖藥。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3 治療結(jié)果 療效標(biāo)準(zhǔn): 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尿糖(-或+),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8.3mmol/L;有效:癥狀明顯減輕,尿糖(-,++),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mmol/L;無效:癥狀無改變,或雖有減輕但有反復(fù)者,尿糖(++,+++),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mol/L。 治療結(jié)果: 治療組:顯效74例,有效6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顯效20例,有效2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兩組總有效率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變化及血漿胰島素、C肽水平見表1、表2。 表1 兩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PBG)變化(mmol/L) 組 別 n FBG PBG 治療組 治前 150 10.6?4.7 15.2?4.1 治后 150 6.4?2.3 9.8?4.0 對照組 治前 50 10.4?4.5 14.9?3.9 治后 50 6.9?2.5 10.0?2.8 注: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0.01 表2 兩組胰島素(SI)及C肽變化 組 別 n SI(uIU/ml) C肽(ng/ml) 治療組 治前 150 13.7?8.9 2.0?1.5 治后 150 20.3?10.3 2.6?1.7 1/2頁 對照組 治前 50 13.5?9.5 2.1?1.3 治后 50 15.1?10.1 2.3?1.4 注:治療組前后比較,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 由表1可知,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1)。 由表2可知,治療組治療后胰島素及C肽含量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1)。 4 討論 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范疇。五桑降糖丸方中,桑葉、桑白皮、黃連、石膏、地骨皮瀉肺熱、清胃火,生地、葛根、天花粉、黃芪益氣生津,茯苓健脾,桑椹、桑螵蛸補(bǔ)腎,三七、桑枝活血通絡(luò),蒼術(shù)通陽燥濕。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桑葉、桑白皮、桑枝、桑椹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據(jù)臨床觀察,治療組與對照組雖然均取得了較好的降血糖效果,但五桑降糖丸無過敏反應(yīng)及毒副作用,使用比較安全,無特殊禁忌癥,還可使血漿胰島素及C肽含量顯著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