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研究易經(jīng)可謂是探賾索隱,從先天后天圖,到64卦象,無一遺漏,就連六爻的位置,他都比前人有所突破和發(fā)展,來看看他對六爻的論述,可見一斑: “六虛者,六位虛以待變動之事也”。 什么是六虛?六虛即上下左右,也就是天地之間的意思。清代王植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鏡本空明,因物之來,而如其形以照之。此解釋《大傳》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之意,意則不同,六虛卦之六爻也。 《系辭》在論及爻時這樣說道:“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系辭》相傳是孔子所作,被視為解說《易》的經(jīng)典,然而邵雍也可以為其補漏。 邵雍說:“上與初同,然上亢不及初之進也;二與五同,然二之陰,不及五之陽中也;三與四同,然三處下卦之上,不若四之近君也?!?/font> 每卦六爻,從爻位來說,上與初都不在中位,所以說上與初同,然而,初爻如同人在青少年時期,上爻則處于老年黃昏之際,連偉人面對年青人都感嘆“你們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世界是你們的”!上亢之暮日,自然不能和旭日比較,這是自然規(guī)律。 二爻和五爻分別處于下卦和上卦之中位,但是,二爻處于陰位,而五爻為陽位, 陽為君,陰為臣,好比皇帝和臣子的關系。因此,二爻之中不如五之中位。 三爻與四爻同處于接近中之位,然三爻處下卦之上,四爻處上卦接近君主,三爻似在野,四爻似在朝,雖然,孔子認為接近君主“四多懼”中國也有古話說:伴君如伴虎,但是,四爻和三爻比較而言,四爻更有利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并得到皇帝的賞識,也可以印證俗話“天子腳下好做官”。
將邵雍和孔子論爻進行比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邵雍的言論,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比如初爻和上爻之分析,既反映了物極必反的必然規(guī)律,又闡述了事物的漸變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