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創(chuàng)新,課程改革的全過程都需要不斷的更新教育概念,必須樹立新型的教育觀,自覺低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要想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變生硬的知識 為可探求的目標 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尊重外,更要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以喚起追求實現學習目標的欲望。因為求知欲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現實的生活材料能激發(fā)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產生認知的需求,假如我們能把知識與學生身邊生活聯(lián)系起來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情景,必然會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牽動他們的情感。從而把“教 二、變枯燥的知識灌輸 為生機勃勃的認識活動 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枯燥的,如強硬灌輸勢必造成機械模仿和記憶,假如把一些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認識設計成學生可操作的活動,把原本枯燥的沒有感情的書本知識變成富有生命力的認知素材,讓學生在活動中操作、探索、發(fā)現,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深刻的。如教學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假如直接告訴他們之間的進率,然后把他們記住,學生就缺少親自操作和體驗的結果。而通過學生自己畫一畫,量一量,剪出面積是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親自動手操作感觀他們的大小,然后再找出生活中接近這幾個面積的實物,這樣對面積單位的理解才更深入、更透徹。另外教師的觀念轉變了,相應就伴隨著教師行為的轉變,教師在課堂中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占有者和傳授者,而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著,合作者。教師行為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如下幾個特點: 1、教學過程是學生思考體驗的過程 新課程強調過程,要“把思考還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結論的豐富、生動的思考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談而不漏,指而不明,開而不答,引而不發(fā)”式的引導,讓學生去猜測,辨認,操作,總結。通過親身的實踐與體驗思考,通過多種觀點的碰撞、爭論與比較、再找到正確答案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逐步學會學習,也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有這樣一道例題:280襯衣340。先讓學生試做,出現兩種情況:有的學生用通常的方法去做,有的學生先用0前面的數先相乘,然后再把0落下來,于是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有的說:“我認為用通常的方法比較好,不易出錯?!庇械膶W生反駁到:“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覺得第二種方法做的比較簡便?!苯涍^反復爭論,終于達成共識:還是第二種方法比較好,第二種方法科學。這就印證一個道理:寧可告訴學生十個結論,不如讓學生自己發(fā)現一個結論。在這個學生思考體驗中,教師起到的是組織者、促進者的作用。 2、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發(fā)展的過程 學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在平等基礎上的交往、互動,從而使師生雙方達成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實現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要實現各自地位的角色轉換。作為教師不能居高臨下,而應該向課程標準提出的那樣,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要學會當好節(jié)目主持人。這樣一來,教師的行為也要發(fā)生根本的轉變。教師要成為學習共同體的首席,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這樣就可以和學生一起進入教材,一起進入角色,一起分析問題,一起獲得情感的滿足。這樣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師生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共同發(fā)展,就能共同分享彼此的成功和喜悅,也能分擔雙方的挫折與困惑。因此教學過程不只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從學生的學習中獲取“營養(yǎng)”和價值的過程,更是師生在平等交往積極互動的基礎上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從根本上來說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數學課堂的教學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使師生、生生之間產生心靈碰撞,教學的實效性才能正真的加強。 更新教育觀念,以創(chuàng)新為教育的核心,作為教師,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加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責任意識。其次把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采取啟發(fā)、引導和學生積極參與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尋找問題的可能性答案,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養(yǎng)成對問題、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對問題主動思考和質疑的態(tài)度。 結合教學實際,從學生認識水平的實際出發(f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通過提問和談論,開闊他們的眼界,啟發(fā)他們的心智,訓練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應用教材、電教手段,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社身心素質得以培養(yǎng)、提高和完善的一種特殊認識過程。作為課堂教學“導演”的教師需要認真研究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方法,只要做到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授之以法、導之以向,他們就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
|
來自: 菩提的微笑930 > 《我的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