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銘不但有家傳的“十三勢太極拳譜”、更有家傳的太極拳拳藝。這個鐵打事實說明太極拳存在著與楊露禪同源、但不同的傳承流派。
《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的出現(xiàn)與早期流傳 宋書銘(1840?~約1918?)是民國初在北京生活的一位武藝家,當(dāng)時他使用家傳太極拳“三十七”擊敗了紀(jì)子修、吳鑒泉等楊露禪門下的太極拳家。那時的北京太極拳專家們確認(rèn)宋氏“三十七”的練習(xí)法與拳理、使用法和技擊效果等都類似于楊露禪所傳太極拳,雙方顯然同源。宋書銘又傳下一本《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抄本(簡稱《太極功》),記錄了五種不同“太極(之)功”的拳法,其中包括了宋氏家傳“三十七”拳和張三豐“十三勢”拳,并認(rèn)為這五種“太極功”拳法都是太極拳。當(dāng)時楊露禪系太極拳傳人都接受了《太極功》中所述的五種譜系傳承,并在太極拳專著中——如許禹生1921《太極拳勢圖解》、吳圖南1929《科學(xué)化的國術(shù)太極拳》、1937《國術(shù)概論》、李先吾1932《太極拳》、王新午1942《太極拳闡宗》和董英杰1948《太極拳釋義》等——廣加引述。 那時《太極功》傳抄者很多,但現(xiàn)在傳世很少。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有兩種完整手寫本面世,即吳圖南藏的兩種抄本(簡稱吳本)和2003后梅墨生傳出的梅氏過錄本(簡稱梅本)。另有兩種手寫本可能還在世,即劉習(xí)文1958年抄錄張虎臣藏本和上海沈壽據(jù)以寫作《太極拳譜》(1991)的所謂“萬縣本”。這些手抄本使人們知道《太極功》此書確實存在。但吳本來歷不清,按吳圖南晚年自述,他的所謂“清初抄本”是所有后來《太極功》抄本的祖本,此說疑點甚多,主要是吳圖南晚年自述的年齡與其經(jīng)歷沖突很大,這使吳本真實性備受質(zhì)疑。而梅本沒有抄錄“十三勢譜”,文字和格式都有明顯的后人改動跡象,所以我們也無法單獨用梅本校正吳本。 最近從北京寇利民傳出的《太極功》手抄本(簡稱寇本)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太極功》流傳過程中的一些疑問,證實王新午所謂【宋氏家傳本于民國初年宣露于世,前輩多抄存者】確屬事實,現(xiàn)存各種《太極功》的祖本應(yīng)是宋書銘傳出的“家傳本”。 新發(fā)現(xiàn)《太極功》民初抄本的來歷 寇利民近年隱居在家,潛心整理祖?zhèn)鬟z物,在其中見到這個抄本,2014年寇利民將此抄本贈與修習(xí)太極拳數(shù)十年的好友趙澤仁。我們于2015年先看到此書影印件,年底分別走訪了趙澤仁和寇利民兩位,見到原書??芗椰F(xiàn)在非拳藝中人,沒有利益沖突??苁献嫦葘倜晒虐似?,后娶趙氏獨女,學(xué)習(xí)到趙氏醫(yī)術(shù),至寇利民已是第六代。其祖父寇孟杰(1900~1959)系民國時代北京名醫(yī)。據(jù)寇利民說,這部《太極功》抄本是寇孟杰所有。除《太極功》抄本外、寇孟杰還留下了一卷《童年志》(完成于1922)、五卷《弱冠志》(完成于1937)、并留下很大量的醫(yī)案、秘方以及民國時期北京醫(yī)務(wù)界的規(guī)則條例等項文字?!锻曛尽泛汀度豕谥尽酚涗浧鋫€人經(jīng)歷及文存。其中記載,寇孟杰于1916春開始在北京西郊從榮翰章學(xué)習(xí)儒學(xué)兩年半、同時又學(xué)習(xí)太極拳。我們推測寇孟杰很可能那時就得到了《太極功》抄本,但至晚在1922年他已經(jīng)得到了《太極功》和楊傳老譜兩種《太極拳論》的混合版本,并抄錄在案??鼙緫?yīng)源于榮氏。參考王新午【前輩多抄存者、予于民七(1918)始得之】說,則榮氏得《太極功》抄本時間大約不會晚于王新午。 寇孟杰《太極功》抄本版本格式簡介 系標(biāo)準(zhǔn)的“四針眼裝”四孔線裝書。書衣(封皮)是灰色,書頁是棕色,長寬分別為205、143毫米,共15張。紙質(zhì)老舊,邊角已破損毛邊,觸手即碎,顯見有年頭了。 書衣(封皮)、護(hù)頁上都有一些題鑒,比正文潦草。 書內(nèi)文字以正楷抄寫,很工整,格式也完備。在行間和書眉上都有辨正和改誤。 寇本格式、文本都和吳本相似度極高,顯然出于同一祖本。但整個抄寫上似乎寇本略微不如吳本精細(xì),如寇本一開始就漏抄了【至予十四代,有斷者亦有續(xù)者】一句,且寇本有不少行最后幾個字抄寫往往顯得比較局促,很多時候似硬擠入。這也許說明寇本更接近其底本格式。 就我們自己和幾個書法愛好者的目測,寇本和吳本的字跡很相似,有可能是出自一人的手筆。吳圖南說他抄過六本《太極功》,這個說法可能有真實的一面。 寇本與吳本、梅本的文本比較 寇本和吳本僅有約20處左右小有不同的異文,多數(shù)是寇本中誤抄、落抄虛字,是明顯的抄錄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誤漏。而梅本與寇吳兩本差異較大。以下幾處關(guān)鍵異文可以說明版本流變: 在“十三勢歌”中吳本做“歌歌歌歌百四十”、寇本做“以上歌詞百四十”,而楊、武傳太極拳老譜都作“歌兮歌兮百四十”。吳本大約還保持《太極功》祖本原文,即宋氏祖本已經(jīng)因形近而誤寫“兮”為“歌”。而寇本“以上歌詞”大約是在抄錄時發(fā)現(xiàn)原文不通而自己隨意改正的結(jié)果。那么這個改錯者應(yīng)還沒有見到或者至少很不熟悉楊、武傳的太極拳老譜。這個證據(jù)也符合寇孟杰自傳中所述的最初學(xué)拳時間。這說明至少寇本底本是比較早的。 吳本“打手歌”第三句為“任他巨力來打你”,而寇本則為“任他巨力來打偺”。文意上兩者都通,而“你”遠(yuǎn)比“偺”更常見常用?!皞獭笔恰霸邸敝胤酵烈?、比“你”更接近楊、武、陳各支所傳“打手歌”幾種版本中的“我”,所以此處大約吳本“你”是“偺”的誤抄。 寇本在宋氏“三十七”源流一段中,在【隱城陽山】后、有【即本府城南紫陽山】一句,梅本和董英杰1948印本書《太極拳釋義》(簡稱董本)中也都有此句,而吳本所無。此句顯然不可能是后人妄加,應(yīng)為吳本所漏抄。“三十七”拳架后,寇本為【此通共四十三手。四正、四隅、九宮步、七星八步、雙鞭、雙擺連在外……】,吳本無“雙鞭”。梅本和董本中有“雙鞭”,同于寇本。 寇吳兩本和吳圖南幾種著作中,“后天法”都是十五式。而梅本“后天法”十七式。許、李、王等印本書雖未列“后天法”架目、但架目數(shù)字也是十七式。王本且列出寇吳兩本中沒有的“陽五掌”。 以上異文說明,吳圖南晚年所稱“吳本是‘清初抄本’”之說不可靠。至少,吳圖南所宣稱的“吳本是所有其它民初抄本的底本”,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吳、寇、梅三抄本底本之關(guān)系 以上版本比較可證王新午所述屬實,現(xiàn)存吳、寇、梅三抄本以及民國時期的各種印本書的祖本一定都是宋書銘所傳的“家藏本”??梢韵胍?,許禹生、吳鑒泉、紀(jì)子修等與宋書銘有直接交往的人可能據(jù)此祖本自抄或請人代抄了若干份《太極功》,這是第一代抄本。之后這些人的弟子和朋友又從這些抄本再傳抄和改作。由上述關(guān)鍵異文可以看出,被刻意改動的梅本底本即趙鐵庵拿給金宇宗的抄本,應(yīng)至少是宋氏“家藏本”(祖本)的二傳、三傳的抄本了,而吳寇兩本的底本大概也都不是祖本的直接抄本。我們尚可推測其底本彼此關(guān)系。這三種抄本大至屬兩個抄本系統(tǒng),梅本底本以及許、李、王、董諸印本書的底本應(yīng)出于同一系統(tǒng),即拳師系統(tǒng)。其顯著特點是拳師修習(xí)所自用,因此不太注重保持原真,有改變格式并修正文字。從劉、沈所流出的少許信息看,我們估計劉抄本與萬縣本都應(yīng)屬這個系統(tǒng)。 寇本和吳本則屬另一系統(tǒng),可稱為“文人本”。大約最初在當(dāng)時北京業(yè)余修習(xí)太極拳的文人們中傳抄。相比職業(yè)拳師們,文人應(yīng)更注重保持原真,不會隨意修正。按寇吳年齡相仿,那時都是蒙古旗人中的學(xué)生,生活于北京西郊,彼此頗有淵源。 《太極功》的意義 最初宋書銘其人其拳都不為楊露禪門下所知,宋書銘不但有家傳的“十三勢太極拳譜”、更有家傳的太極拳拳藝。這個鐵打事實說明太極拳存在著與楊露禪同源、但不同的傳承流派,太極拳源遠(yuǎn)流長、起于道家者流,楊露禪忠實的繼承了太極拳傳統(tǒng),是太極拳流行于世的最大功臣之一。而宋氏家傳太極功從理論到實踐,都是對楊氏傳承的補充、肯定與完善。1929年全佑系傳人印制譜系,全名《太極功同門錄》,彰顯了楊門一脈對宋傳“太極功”的肯定。今天寇孟杰《太極功》抄本的發(fā)現(xiàn),對太極拳理論與源流等研究,提供了新的重大實物證據(j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