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性朋友與男朋友分手了,因為她的家庭條件不好,雖然她極端努力,拼命賺錢,但男方依然嫌棄她,兩人最后分崩離析,她痛哭流涕,卻難以啟齒。 是什么讓她如此卑微?是自卑。 身邊的朋友,包括我在內(nèi)都常說,我有自卑情結(jié),很難克服,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卑情結(jié),也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能告訴你答案。 一 自卑情結(jié)
每個人都有自卑情結(jié),因為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位置有待改進。它的形式也非常多:憤怒,眼淚,歉意等,所以人們就會焦慮,因而會做一些事來尋找優(yōu)越感,以此來補償自己的情緒。 但這樣做并沒有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掩蓋起來。于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于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那么困難所帶給他的就只剩彷徨,猶豫和退卻。 阿德勒舉了一個例子——有公共場所恐懼癥的人。 這類患者認為:我必須待在熟悉的地方,不能走遠,生活中充滿了危險,我要躲避這些危險。所以他們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在面臨困難時,一味退縮,甚至會自殺。因為他已經(jīng)完全放棄了解決生活中困難的想法。 二 自卑情結(jié)的來源
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景,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后,你頹廢地想: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呢?我干嘛這么拼命呢? 我們對“生活意義”的理解會表現(xiàn)為我們的動作,表情,態(tài)度,習慣等,而當我們特別抑郁時,我們就會像世人宣告:看,我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以這個形式存在的!
阿德勒指出,為了爭奪資源、繁衍后代、應對危險,每個人都必須要與別人產(chǎn)生鏈接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我們必須要與同伴,同事和伴侶合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職業(yè),和婚姻。
悲慘的童年經(jīng)歷會讓一個人產(chǎn)生自卑情結(jié),阿德勒本人就是一個例子。 阿德勒是一個直到4歲才會走路的體弱多病的兒童。他患有佝僂病,無法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5歲時,阿德勤差一點死于肺炎,他還曾被街上的車子撞倒過兩次。與他相比,哥哥卻是十分優(yōu)秀的,母親也偏愛于哥哥,幸好阿德勒的父親很愛他,在老師看不起他,建議他做一個修鞋工時,沒有聽從。 這樣一個人,能夠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為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并成為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而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小時候?qū)ψ员扒榻Y(jié)的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你能說自卑不是件好事嗎?關鍵在于如何去看待,如何去超越它!
這里主要是強調(diào)父親,母親以及兩性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很多育兒書籍都好像商量好似地提到了這一點。 一般來講,控制型家長和放任型家長都不會養(yǎng)出正常的孩子,要么孩子太目中無人,驕傲自大,要么孩子太懦弱無能,沒有主見。 同時,夫妻關系也會影響孩子,這就是為什么離婚家庭的孩子很多心理有問題的原因。
很早以前人們都是在家受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做到極致,那學校也就不必要存在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精力的限制,父母幾乎不可能具備所有的知識,因此孩子必須上學。 阿德勒以為,教師的職責與母親是一樣的,他們要培養(yǎng)對學生的興趣并與他們建立聯(lián)系。 很多教師對待學生都是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幌子,他們并沒有真正從心底去關注學生產(chǎn)生那些不良行為的原因,又怎么會找到癥結(jié)所在? 也有教師是特別負責,有愛心的,他們以校為家,以生為子,真正的愛根本不需要體罰,學生是能夠感覺到的。 不但是老師,整個班級的環(huán)境,同學的行為都有可能對這個孩子產(chǎn)生影響。
三 自卑情結(jié)表現(xiàn)在何時
青春期是所有孩子,也可以說是所有父母的難題。那些乖寶寶會一下子變得叛逆,頂撞,早戀,穿奇裝異服,甚至夜不歸宿與異性發(fā)生關系。 這個階段,孩子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巨大的變化,對異性的興趣,對未來的把控,對自由的向往左右著他們的心。 如果父母前期給予了足夠的愛,孩子可能就會平安度過,如果父母焦慮,或者前期就對孩子不管不顧,那孩子的狀況可能會失控。
個體心理學家宣稱,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分成三種類型:友誼問題,包含工作在內(nèi)的一系列問題,愛情方面的一切問題。 阿德勒認為,罪犯實現(xiàn)英雄主義的懦夫。他們之所以成為罪犯是因為他們走了捷徑! 事實上,他們走上這條路就是沒有與別人形成正確的合作關系,不管是朋友,同事,還是愛人,他們之間都需要合作和理解,如果得不到,他們就會通過捷徑來獲得暫時的滿足感。
世界上的工作都是平等的,比如家庭主婦,一個女人完全不必要因為自己不掙錢而自卑,男人也不能因此而頤指氣使,說白了,這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
超越自卑通讀全文,我們發(fā)現(xiàn)阿德勒一直在強調(diào)一個點——學會合作。 回歸到一開始對生活意義的解讀中,人要活下去,就必須受制于三個方面:職業(yè),社會和婚姻。因此我們追本溯源,就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下手,學會與他們合作,把自己的目標定為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 只有將自己的價值與對社會的貢獻統(tǒng)一起來,我們才會慢慢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 阿德勒坦言:自卑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失敗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從青少年時期就培養(yǎng)孩子建立完整人格、人生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讓孩子正確地理解職業(yè)、社會、家庭和性的觀念,以便更好地克服自卑,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是紅豆,愛讀書愛思考,愿意盡我所能把觀點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請關注我,謝謝。 |
|
來自: 自我實現(xiàn)123 > 《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