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歡別人說我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因為,在一般人對“唯美”的解釋里,通常會帶有一種逃避的意味。好象是如果有一個人常常只憑幻想來創(chuàng)作,或者他創(chuàng)作的東西與現(xiàn)實太不相會,我們在要原諒他的時候,就會替他找一些借口,譬如說他是個“唯美主義者”等等。 而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唯美應(yīng)該是從自然與真實出發(fā),從生活里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一切美的經(jīng)驗,這樣的唯美才是比較健康的。因為,這樣的努力是一種自助,而不是一種自欺。就是說,我們面對現(xiàn)實,并不逃避。我們知道一切的事相都是流變而且無法持久的,可是,我們要在這些零亂與流變的事相之下,找出那最純真的一點東西,并且努力地把它們挑出來,留下來,記起來。 這樣,就算世間所有的事物都逐漸地改變或者消失了,不管是我自己本身,或者是那些與我相對的物象,就算我們都在往逐漸改變與逐漸消失的路上走去了;但是,在這世間,畢竟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不會消失的。那些東西,那些無法很精確地描繪出來,無法給它一個很確切的名字的東西,就是一種永遠(yuǎn)的美、永遠(yuǎn)的希望、永遠(yuǎn)的信心,也就是我們生命存在與延續(xù)唯一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九百年后,我們重讀蘇軾月夜泛舟的那一篇文章時,會有一種悵然而又美麗的心情的原因了。我們明明知道那已是九百年前的事了,明明知道這中間有多少事物都永不會重回的了,可是卻又感覺到那夜月色與今夜的并沒有絲毫差別,那夜的贊嘆與我們今夜的贊嘆也沒有絲毫差別,時光是飛馳而過了,然而,美的經(jīng)驗知從蘇軾的心里,重新再完完整整地進(jìn)入了我們的心中,并且久久不肯消逝。 這樣的唯美,才是真正的唯美,也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