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能源總是充滿了渴望,這一點從各種各樣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就可以看出。從鋼鐵俠戰(zhàn)衣的冷核聚變反應堆,到電影《黑豹》中的振金戰(zhàn)衣,再到電影《海王》中的無限能源等,高智能社會總是與能源聯(lián)系在一起。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隨著文明的發(fā)展,我們對能源的需求也將飛速增長。為了向更高級的文明躍進,人類最終將不滿足于地球上的能源而向太陽求助。 1959年,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就設想了一種圍繞太陽的人造天體——戴森球。它是一種巨型的太陽能收集結構,與卡爾達肖夫Ⅱ級文明相對應。從提出以來,戴森球就成為了天體物理學和工程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那么,戴森球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又如何建造它呢? 戴森殼 在戴森提出自己建議的時候,他就設想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戴森球體:戴森殼、戴森云和戴森氣泡。下面,就讓我們來逐個了解一下它們。 在科幻小說中,最常見的就是戴森殼了,它是一個固體球殼,完全包圍著太陽,百分百接收來自太陽的輻射,然而這種形式的戴森殼并不現(xiàn)實。 首先,建造包裹恒星的巨型結構需要大量的材料,可能比太陽系現(xiàn)有的固體材料還多。其次,如果想讓戴森殼具有人造引力,它必須以1200千米/秒的速度繞太陽旋轉,該速度是光速的0.4%,相當于一周多一點的時間內繞著太陽轉完一周。此時,戴森殼所承受的內應力也是巨大的,目前沒有任何已發(fā)現(xiàn)的材料能夠承受。 不過,雖然戴森殼對于太陽這么大的恒星來說不太實際,但是對于像M類紅矮星(恒星質量小于0.4倍太陽質量)這樣的較小恒星來說,戴森殼還是有存在可能的。戴森殼表面積巨大,且實心球殼的質量足夠大,能夠在表面產生重力作用,讓生物和物體可以呆在戴森殼表面,而不是漂浮在太空,因此戴森殼是潛在的生物圈。這對我們尋找外星人也是一個啟示,有的外星人有可能就生活在這樣的戴森殼里。 戴森云 戴森云就是一組放置在太陽軌道上的攜帶太陽能面板的衛(wèi)星,為了收集到更多的能量,這些太陽能面板必須非常大,而且戴森云需要在收集太陽能的同時,抵消自身重量帶來的引力。 戴森云的優(yōu)點是可以分步建造,我們可以先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再將這顆衛(wèi)星收集的能量應用在下一顆衛(wèi)星上。不過,當越來越多的衛(wèi)星圍繞太陽旋轉時,衛(wèi)星軌道的配置就會變得很困難,科學家需要注意避免軌道的相交和由軌道重疊造成的周期性日食。而且衛(wèi)星與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碰撞會破壞軌道的排列,而且與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也會影響衛(wèi)星軌道。另外,由于戴森云中單個衛(wèi)星的表面積和質量相對較小,幾乎不提供重力,它很難被用作人類的生物圈。在利用戴森云獲取能量時,人類仍需要生活在地球或其他行星上。 戴森氣泡 與戴森云類似,戴森氣泡將由圍繞恒星收集太陽能的大量衛(wèi)星組成。不同之處在于,這些衛(wèi)星并沒有被放置在圍繞恒星運行的軌道上,而是被放置在一個黃金距離上。在這個距離上,來自太陽風和輻射的壓力正好等于太陽對衛(wèi)星的引力,這使得每顆衛(wèi)星完全靜止。 從理論上講,一個文明國家可以持續(xù)增加更多的衛(wèi)星,直到整個恒星被覆蓋,相當于創(chuàng)造了一個戴森殼。同時,它還消除了其他衛(wèi)星導致日食的可能性,因為每個衛(wèi)星都保持靜止。 然而,構建戴森氣泡可能比構建戴森云更加困難,因為引力相互作用和碰撞對它的影響更大。重力效應或撞擊不會使戴森云完全失去作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只是使衛(wèi)星偏離軌道。然而,靜止的戴森氣泡得益于所有衛(wèi)星排列組成的精確結構,一個非常小的相互作用可能會破壞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可能導致它們落入太陽。因此,戴森氣泡需要非常先進的控制系統(tǒng)。當然,戴森氣泡也無法為人類提供合適的生物圈,理由與戴森云相同。 如何建造戴森云 考慮到三種形式的戴森球的特點,構造戴森云對于我們來說更加實際。 假設戴森云的軌道半徑為1個天文單位(地日距離),以此為半徑的球面積約2.8×1017平方千米。即使我們不要求戴森云完全包圍整個太陽,也需要非常多的衛(wèi)星和建造衛(wèi)星所需的材料。同時,制造衛(wèi)星和將它們送到軌道上也需要大量的能量。 為了獲得巨量的材料,我們可能需要拆解一整顆行星。在所有的候選行星中,水星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它非??拷枺⑶腋缓饘?。水星的質量是3.3×1023千克,其中一半以上都可以用作原材料,生產太陽能收集器。水星沒有大氣,表面重力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相對來說,向太空中發(fā)送衛(wèi)星更容易。 另外,太陽能面板的設計應該比較簡單,僅需要很少的維護,就可以在太空長時間漂浮,而且造價便宜。因此,它們最可能是一面面巨大的鏡子,將陽光導向中心收集系統(tǒng)。 由于水星環(huán)境比較嚴苛,整個開采原料、建造面板和發(fā)射衛(wèi)星的過程由一批自動化機器完成,包括:太陽能收集裝置、開礦機、精煉機和發(fā)射裝置。我們可以先放置一批太陽能收集器,利用收集的能量開采礦石、精煉稀有元素、制造和發(fā)射衛(wèi)星。發(fā)射的衛(wèi)星又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衛(wèi)星發(fā)射速度可按指數(shù)形式增長。 尋找Ⅱ級文明的蹤跡 雖然人類還在思索著如何建造戴森球,但是這樣的巨型建筑可能已經存在于宇宙中了。 例如,2015年,當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專門觀測恒星亮度的變動)對準一顆原本不起眼的恒星——塔比之星時,它的亮度出現(xiàn)了非常奇怪的下降,它的亮度變化完全沒有規(guī)則,這排除了行星之類的單個天體圍繞它作軌道運動的可能。許多科學家推測,這種亮度的奇怪下降很可能是由外星文明的戴森球造成的。當然,另一種可能性更高的解釋是巨大的塵埃云遮擋了光線。不論怎樣,塔比之星提醒我們:開普勒探測到的可能不止是系外行星,還有可能是高級文明的痕跡。 如果戴森球是Ⅱ級文明發(fā)展的必經階段,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戴森球可識別的特征,揭示它們和外星文明的存在。 從塔比之星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日食就是戴森球的一個可識別特征。如果我們目睹了較大規(guī)模的日食,但是恒星卻沒有相應的位置擺動(行星會造成恒星輕微晃動),這表明:我們很可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戴森云。同樣地,如果我們看到一顆恒星出現(xiàn)了由巨大的、黑暗的天體造成的極其緩慢的日食現(xiàn)象,那么天體很可能是戴森氣泡。因為戴森氣泡相對于恒星靜止,它只會跟著恒星相對于我們緩慢運動,并造成日食。 戴森殼可能更難探測,因為它們完全吸收了恒星發(fā)出的所有可見光,所以任何傳統(tǒng)望遠鏡都看不到它們。然而,我們可以探測到戴森殼的輻射——紅外輻射。一般情況下,一個種族并不能100%使用掉戴森殼內表面收集的能量,而且它們利用能量也會產生熱量,剩余的能量會以較低的頻率從外表面輻射出來。如果我們探測到一個非常大的低頻紅外源,那很可能是戴森殼的伴隨效應。 當我們接近星際發(fā)展水平時,對宇宙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需要更多的能源,充分地利用太陽是必然選擇。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戴森球,都代表著一個種族成為星際種族的轉折點。 拓展閱讀:卡爾達肖夫等級 1964年,前蘇聯(lián)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了分類文明發(fā)展水平的三個等級,他認為文明的等級與其可以掌握的資源相關,因為文明越是發(fā)展,其對能源的需求就越高。 在卡爾達肖夫等級中,Ⅰ級文明已掌握其星球的資源,Ⅱ級文明能夠利用一個恒星的所有能量,Ⅲ級文明能夠利用單一星系的所有能量。目前,人類文明處于0級文明晚期??茖W家預測,人類很快就能夠完全控制整個地球的資源了,屆時人類便需要建造戴森球,來獲取太陽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