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上充滿了悖論(有時稱佯謬),這些悖論總是與我們對大自然本質(zhì)的理解,什么時空啊、因果關(guān)系啊等等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了獨具魅力的一道風景線。 悖論歷來還是物理學革命的發(fā)祥地。譬如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源于19世紀末的以太悖論。按照經(jīng)典力學,以太充滿空間,無處不在,所有物體都相對以太運動,以太自己則絕對靜止。地球相對以太運動,卻沒有因以太的阻力而變慢,這說明以太非常稀薄,非?!叭犴g”;與此同時,光需要借助以太傳播,光速這么快,又分明需要以太非常致密,質(zhì)料非常“堅硬”。以太的兩種性質(zhì)是難以調(diào)和的,再加上其他實驗上的一系列矛盾,最終導致愛因斯坦放棄以太,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時空觀。 既然物理學悖論如此重要,本文就承接上篇文章,來詳細談談與霍金有關(guān)的黑洞信息悖論和火墻悖論。 根據(jù)“霍金輻射”,隨著黑洞蒸發(fā)殆盡,黑洞所包含的信息就被毀掉了。然而,這與量子力學的一項核心原則相沖突,這項原則說:宇宙中的信息是不可摧毀的——這就是黑洞的信息悖論。 這個悖論里雖然沒出現(xiàn)新的貓啊、妖啊,但也夠揪人心的。因為它涉及現(xiàn)代物理學的兩位“大佬”——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而發(fā)生地點又在在宇宙中最怪異的天體——黑洞上。 初初一看,黑洞的信息悖論好像與廣義相對論不相干,完全是量子力學自家“兄弟鬩于墻”:因為矛盾的一方霍金輻射是量子效應,而矛盾的另一方“信息不可摧毀”也來自量子力學自身的要求。 其實不然。這個悖論的焦點不在于有沒有霍金輻射,而在于霍金輻射是不是雜亂無章。只要承認霍金輻射不是雜亂無章的,那么它就可以攜帶信息,即使黑洞蒸發(fā)了,也不會造成信息丟失。而“霍金輻射是雜亂無章的”這個結(jié)論是基于廣義相對論計算得出的。所以說到底,黑洞信息悖論還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沖突的結(jié)果。 面對這一悖論,物理學家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派以霍金為代表,認為在黑洞蒸發(fā)殆盡時信息真的會消失,如果說這與量子力學矛盾,則需另建更好的量子理論。另一派以霍金的好友、量子物理學家約翰·普利什基爾為代表,他們堅持站在量子力學這一方,認定信息不會丟失,廣義相對論必定在什么地方錯了。普利什基爾甚至為“黑洞的信息會不會毀掉”跟霍金打賭。 這是1974年的事,估計那個時候大多數(shù)讀者還沒出生呢。但到2004年,霍金向普利什基爾認輸了,并兌現(xiàn)了賭注,送給他一本棒球百科全書。普利什基爾曾將棒球比喻成一個黑洞,因為它們都很重,從中獲取信息都要頗費一番功夫。 說服霍金繳械的是阿根廷物理學家胡安·馬爾達薩納的一項重要成果。 在更早之前,有人即已證明:任何三維的宇宙都可以在這個宇宙的邊界上等價地描述出來。這就好比皮影戲,影子的移動反映了傀儡的活動(當然,在皮影戲里,影子的世界和真實傀儡的世界并不等價)。這里“等價”指的是包含的信息相同,至于具體如何描述則無關(guān)緊要。好比中英文互譯,只要意思準確,沒有添加,也沒有遺漏,就可說得上忠實,至于詞匯、語法等細節(jié),譯文和原文肯定是有變化的。 這個理論叫做“宇宙全息論”。我們都知道,二維的激光照片是全息的,因為它能忠實地反映三維物體的形狀。宇宙全息論的意思好比說,如果宇宙是個蛋,那么蛋殼里就已經(jīng)包含了它的全部信息。 馬爾達薩納提出一個由基本粒子和黑洞組成的三維宇宙模型,與現(xiàn)實不同的是,這個假想的宇宙里只有萬有引力這么一種基本作用力(我們知道,真實的宇宙有4種基本作用力);然后根據(jù)全息的要求,他把這個三維宇宙轉(zhuǎn)化成等價的二維宇宙。妙就妙在這個二維宇宙中,只要粒子遵循量子法則,無需引入萬有引力,就能實現(xiàn)全息的目的。既然在等價的二維世界里信息不會丟失,那么我們就可以肯定地說,在有黑洞的三維世界,信息也一樣不會毀掉。 這個道理就好比說,有一本外文小說,我們雖然看不懂,不知道結(jié)局如何,但我們知道有這么一個忠實的譯本,在譯本里,小說主人公最后沒死,那么,我們就有把握地說,在原著里,主人公也肯定沒死。 既然我們現(xiàn)在可以肯定,黑洞包含的信息是不會丟失的,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保證黑洞在蒸發(fā)的同時,信息不會被毀掉呢? 那就只能認為,霍金輻射并非真如霍金所說,是不攜帶任何信息、雜亂無章的。換句話說,霍金輻射的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這就好一列隊伍,只要每個隊員與前后左右的隊員保持同樣的間距,隊列就可以形成井然有序的方陣。 那么,霍金輻射粒子之間會是一種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粒子之間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似的”量子糾纏。 什么是量子糾纏?舉個例子。有一個粒子,它的自旋為零?,F(xiàn)在它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粒子。因為角動量守恒,這兩個粒子中倘若一個順時針旋,另一個必定逆時針旋;接下去,把兩個粒子分開,比方說一個在地球上,另一個在10億光年之外。如果我們通過某種操作把地球上那個順時針旋的粒子改為逆時針旋,按理說,另一個粒子至少要過10億年才能感知地球上這個粒子的變化,——因為信息的傳播需要時間嘛??墒聦嵅⒎侨绱恕V灰厍蛏线@個粒子一變化,另一個粒子立刻就能“感覺”到,并把自己的狀態(tài)做相應的調(diào)整,使得兩粒子體系始終保持角動量守恒。 量子糾纏實際上就是一種超距作用,通過這種方式,一個粒子的影響可以瞬間抵達空間任何地方,仿佛距離遠近對它們沒有任何影響。 量子糾纏是相對論無法解釋的,但它確實存在。比如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量子糾纏來遠距離傳遞信息。此外,甚至在植物的光合作用、鳥類眼睛感知地磁場這類事情上,都有量子糾纏參與。 現(xiàn)在回過來看,霍金輻射中的量子糾纏又是什么意思呢?是這樣:假設(shè)此刻黑洞輻射出一個粒子A,下一刻又輻射出一個粒子C,那么A和C不應該是獨立、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而應該存在量子糾纏。至于兩個粒子是怎么糾纏上的,我們暫時不去考慮。 這個想法雖好,但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沒想到引出一個新的麻煩。這個麻煩就是“黑洞的火墻悖論”。 事情還是跟量子糾纏以及霍金輻射有關(guān)。我們前面提到,真空中產(chǎn)生于黑洞視界邊緣的一對虛粒子,若其中一個被吸入黑洞,另外一個則將逃離黑洞,形成所謂的霍金輻射。假設(shè)這對虛粒子是A和B,B掉進了黑洞,而A逃離了黑洞。此刻,霍金輻射的粒子是A。下一刻,又產(chǎn)生一對虛粒子C和D,D掉入黑洞,C逃離黑洞。此刻,霍金輻射的粒子是C。根據(jù)霍金輻射必須攜帶信息的要求,粒子A和C存在量子糾纏。 讓我們再來看原先的兩對虛粒子A和B,C和D。因為它們是從真空中產(chǎn)生的,也需要滿足一系列守恒的要求,所以它們之間事實上也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換句話說,存在量子糾纏:A和B是一對糾纏粒子,C和D又是一對糾纏粒子。即使后來B和D都掉入黑洞(也就是進入黑洞視界里面去了),但因為黑洞的視界并不是實體的東西,而是一個無形的界線,那里除了引力強度跟周圍空間稍有差別之外,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所以糾纏不應該受到破壞。換句話說,哪怕B和D都掉入了黑洞,A依然和B糾纏,C依然和D糾纏。 如此說來,A同時既要跟“孿生粒子”B糾纏,還要跟后續(xù)的粒子C糾纏。可是,量子力學的一項規(guī)則是:糾纏必須是“專一”的,一個粒子不能同時跟2個或2個以上的粒子糾纏。所以,A要么只能跟B糾纏,要么只能跟C糾纏,不能同時既跟B,又跟C糾纏。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看來A要“忍痛割愛”,必得犧牲掉一個糾纏關(guān)系才行。由于黑洞信息悖論的解決有賴霍金輻射粒子之間的糾纏(即A和C的糾纏),所以大多數(shù)物理學家選擇犧牲A和“孿生粒子”B的糾纏關(guān)系。換句話說,一旦B越過黑洞視界,A和B的糾纏就剪斷了。 可是,我們已經(jīng)說過,黑洞的視界并不是一堵實體的墻壁,它跟周圍的空間相比,其實并沒有特別之處。譬如說,假如一個人掉進黑洞,當他越過視界時,自己根本毫無感覺。所以,黑洞的視界憑什么能“棒打鴛鴦”,把A、B之間的糾纏拆散呢?這豈不違反了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 可是很多物理學家在這種情況下,寧肯違反廣義相對論,也不愿跟量子力學對著干。他們決定在黑洞視界上剪除“孿生粒子”之間的糾纏關(guān)系。因為打破粒子之間的量子糾纏,就好比打破分子鍵一樣,要釋放出能量,而黑洞視界“粗暴”地切斷了大量粒子對之間的量子糾纏,所以產(chǎn)生的能量十分巨大。這樣一來,黑洞視界就變成了空間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里的溫度甚至高達1032K,像一個火焰圈,將燒掉任何掉進去的東西。 這個黑洞火墻的假設(shè)看起來很荒謬?!盎饓{空出現(xiàn)在太空中,這種可能性并不比一堵磚墻憑空出現(xiàn)撞到人們臉上的可能性更大,”有人這樣評論道。但要是不做這個假設(shè),就不得不承認量子力學有錯,而在我們這個量子力學所向披靡的時代,在很多物理學家看來,要承認量子力學有錯似乎更瘋狂、更難以接受。 讓我們暫且先接受這樣一堵火墻的存在吧,接下去來看看,它會對我們原先有關(guān)黑洞的印象造成哪些沖擊。 原先說,黑洞中心有一個密度無窮大的奇點,在那里,所有物理學規(guī)律統(tǒng)統(tǒng)失效;除了這個奇點很特別之外,黑洞倒也沒什么與眾不同之處。但現(xiàn)在,除了奇點,黑洞在視界上也很特別。在視界上,至少原先行之有效的廣義相對論就不適用了。如果廣義相對論在黑洞視界上碰了壁,宇宙學家們就不得不懷疑,它在其他地方還能不能完全適用。 還有,原先說,假如一個人掉入黑洞,他對越過黑洞視界毫無所覺,直要到他離黑洞奇點足夠近,才會感覺到一股頭腳分離的拉扯力,——這是因頭和腳離黑洞中心有一個人身高的距離差,在黑洞這么個引力極強的地方,這個距離所產(chǎn)生的引力差是很大的,由此產(chǎn)生一股拉扯力。但根據(jù)現(xiàn)在的這個理論,當你朝著黑洞中心“優(yōu)哉游哉”地下落時,突然之間,沒有任何預兆,“砰”的一聲,你撞上了這道火墻,被燒成了灰燼。 這還是隨手掂來的兩個例子。事實上,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黑洞研究已經(jīng)積累下豐富的成果,但現(xiàn)在一切都要重新檢驗。譬如有一種極端的看法認為,只要黑洞火墻出現(xiàn),我們所知的時空就會在視界處終結(jié)。這樣一來,再討論藏在黑洞中心的奇點就沒什么意義了。 所以,黑洞火墻悖論的出現(xiàn),讓幾家歡樂,幾家憂愁。事實上,有些物理學家已經(jīng)著手尋找其他替代理論。 比如,提出火墻的物理學家認為,黑洞火墻是黑洞與生俱來的。但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黑洞形成火墻所需的時間極長,甚至比現(xiàn)在宇宙的年齡還長。這事實上就把黑洞火墻從現(xiàn)實中排除掉了。 故事的結(jié)局是:故事至今沒有結(jié)局。在霍金提出黑洞信息悖論近40年之后,物理學家仍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沖突中,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當然,這未必是一件壞事,這個悖論或許正孕育著一場新的物理學革命。 在正文中我們提到,“黑洞火墻悖論”源于“黑洞的信息悖論”。雖然按物理學家的思路,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結(jié)論,但這堵憑空冒出來的火墻還是怪別扭的。所以,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既能解決黑洞的信息悖論,又不必“撞”到一堵火墻上。最近,有科學家運用圈量子理論取得了進展。 我們知道,廣義相對論把時空看成連續(xù)的,所以黑洞中心的體積可以無限縮小,這樣一來就導致出現(xiàn)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而量子理論則認為:空間是不連續(xù)的,像石榴一樣是顆粒狀的。長度有一個最小的極限,大約10-33厘米,叫普朗克長度;與之對應,面積、體積也有極限,分別叫普朗克面積和普朗克體積。此外,時間也有最小的極限,那就是光穿過1普朗克長度所需要的時間。 根據(jù)量子理論,圈量子理論的提出者認為,既然黑洞中心小到普朗克體積就不能再小下去了,那奇點自然就不會產(chǎn)生了。2009年,還有人用圈量子理論研究宇宙膨脹,聲稱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就要往回收縮,收縮到一定程度又要膨脹,如此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息。這就是所謂的“宇宙大反彈模型”。 物理學家把圈量子理論用于單個黑洞時發(fā)現(xiàn),剛開始正如大家所預料的,越靠近黑洞中心,引力越強,但出乎意料的是,強到一定程度,引力反而減小下去了。這說明,靠近黑洞中心到一定程度,物質(zhì)密度反而減小了,甚至正當中可能是空無一物的小孔,這個小孔通向另一個宇宙。 如果黑洞中心真的通往另一個宇宙,那事情就好辦了。黑洞的信息或許會通過一條“時空隧道”漏到另一個宇宙中去。哪怕一個黑洞在我們的宇宙中蒸發(fā)殆盡,即使霍金輻射不攜帶信息,信息也照樣不會被摧毀。而從正文中知道,我們只要不強求霍金輻射攜帶信息,也就不會招惹來怪怪的“火墻悖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