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10-103中醫(yī)小藥方六十三(一百首)

 學中醫(yī)書館 2019-11-07

1.五臟用藥準則

1、心臟:心為陽中之陽,可用大苦大寒,以清心火;心氣不足,加黨參、茯神、菖蒲。

心病宜用咸味藥柔緩;五味子收心緩;芒硝軟心(心需柔緩);澤瀉補心;黃芪、甘草、人參緩心;黃連瀉心火;木通瀉小腸火。

2、肺臟:肺病宜用酸味藥收斂;黃芩瀉肺氣上逆;白芍斂肺(收斂忌耗散),五味子補肺,桑白皮瀉肺;黃芩瀉肺火,又瀉大腸火;肺為陽中之陰,宜照顧其陰部分,可用養(yǎng)陰生津藥退熱。。。肺氣不足加天冬、麥冬、五味子。

3、心肺同為陽臟:心有熱可影響肺,肺有熱,可影響到心,可兼用清心藥,幫助退除。如黃連、連翹、竹葉心等。肝和心包二經(jīng)?。涸谏嫌们嗥ぃ谙掠貌窈?;心和腎二經(jīng)病:用知母;脾和肺二經(jīng)病用白芍。

4、脾臟:脾病宜用甘味藥和緩;白術(shù)燥脾濕;甘草緩(溫厚和緩)脾,人參補脾,黃連瀉脾;石膏瀉胃火;脾氣不足加白術(shù)、白芍、益智仁。

5、胃和大腸經(jīng)?。涸谏嫌蒙椋谙掠檬?;膽和三焦病,在上用柴胡,在下用青皮;膽氣不足,加細辛、棗仁、地榆;柴胡瀉三焦火,必佐黃芩。

6、肝臟:肝病宜用辛味藥疏解,用甘草緩肝急;川芎散(舒散)肝;細辛補(順其性)肝;白芍瀉(逆其性)肝(火);柴胡瀉肝火,必佐黃連;(瀉膽火亦同);柴胡解表退熱量宜大,疏肝解郁量適中,升陽舉陷量宜輕;肝氣不足,加天麻、川芎。

風中六腑:手足不遂,先發(fā)其表,羌活、防風為君,隨證加藥,后行經(jīng)養(yǎng)血,當歸,秦艽、獨活之類隨經(jīng)用之;胃脘痛,寒加草豆蔻,吳茱萸;莖中刺痛,加生甘草梢。

7、腎臟:腎病宜用苦味藥堅實;黃柏知母潤腎燥;知母堅腎,黃柏補腎,澤瀉瀉腎。知母瀉腎火,黃柏瀉膀胱火。

8、虛而多氣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母。諸咳五味子為君:痰用半夏,喘用阿膠;虛熱有汗用黃芪地骨皮知母;虛熱無汗用丹皮、地骨皮;一切血痛,活血補血,涼血破血,止血。

2.  滑膜炎秘方:鮮蒲公英1斤,生地100克,白礬30克,冰片20克。除了蒲公英外,其它藥粉碎為末。藥末和蒲公英搗為膏外敷腫脹的膝關(guān)節(jié)。2天一換。外敷保鮮膜。

3. 女,32歲。大便干燥半月,5日前大便干燥更甚,便后肛門疼痛伴少量鮮血,以后每次便后均感肛門劇痛及有少量鮮血,其疼痛歷經(jīng)3小時方緩解。肛門檢查:肛門后正中位有一梭形裂口,深及皮膚全層,色鮮紅,牽拉裂口時有少許滲血并覺疼痛。診斷為急性肛裂。

 給芍藥甘草湯:白芍50克,甘草l2克,水煎服。次日大便軟,肛門疼痛減輕,繼進l劑,便軟痛止,肛門裂口已愈合。

4. 男,45歲,初診。有偏頭痛史已五年余。近三月來,午后加劇抽掣疼痛,經(jīng)顱骨攝片、腦電圖、腦血流圖及血脂等檢查,均無異常。診斷為神經(jīng)血管性頭痛。先后服過川草茶調(diào)散、杞菊地黃九、血府逐府湯等,均無顯效。面潮紅,心煩,耳嗚,多夢,口干微苦,二便正常,舌尖邊紅、少昔,脈弦細略數(shù)。

 癥屬陰虧肝亢之候。處方:白芍45克,甘草12克。6劑后,痛減,續(xù)服12劑,頭痛完全消失。上年后隨訪末再發(fā)。

 按語:肝血不足,經(jīng)脈失養(yǎng),陽亢上擾而致頭痛,心煩、多夢、舌紅少苔、脈弦細,肝血不足之候也;面紅、耳嗚、口苦,肝陽上亢之象也。用芍藥甘草場養(yǎng)肝血而潛肝陽,頭竅得養(yǎng),不被邪擾,則頭痛可愈。

5. 男性,49歲,初診。背疼一年,胸椎2~5有壓痛。經(jīng)拍片證實胸椎8、9、l】骨質(zhì)增生。曾經(jīng)理療不但無效,而且癥狀逐漸加重,出現(xiàn)腰痛、腿疼,無奈找中醫(yī)治療。近癥: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頸項發(fā)緊疼痛,不能向右轉(zhuǎn)頭,不能伏仰,苔白,脈沉。

 此屬寒濕流注項背,治以散寒祛濕,與葛根加苓術(shù)附湯:

葛根12克,麻黃lO克,桂枝lO克,生姜lO克,白芍10克,大棗4枚,茯苓10克,蒼術(shù)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疼即大減,增附子為12克。又服三劑,頭左右轉(zhuǎn)動自如,可以伏仰,深低頭時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

6. 男,43歲。患消渴,前醫(yī)診為中陽失運.下焦陽虛,以溫補脾腎法,用理中加味及金匱腎氣九不效,反覺中滿納呆,今來我處就診。到見口渴,飲水頻頻,口干難忍,鼻干無涕。呼吸覺冷,舌淡少津,脈略浮而遲細。

 證屬肺冷氣沮,津液寒凝。擬用:甘草10克,干姜10克,按素常飲量煮取貯瓶,渴以代茶。旬日后二診:渴勢頓控,飲量遞減,鼻潤有涕,呼吸照然矣。效不更方,囑其繼服月盡而瘥。

7. 35歲,女。面目肢體浮腫,伴身體沉重,汗出惡風,臍周時絞痛,得熱減。二便常,舌淡苔薄白,脈浮緩。

 處方:防己黃芪湯加附子。

 防己黃芪湯,是用于治療風水而偏于氣虛者;防己茯苓湯,是用于治療皮水而偏于陽虛者。另外,去掉本方中的白術(shù)、生姜、大棗、而加茯苓、桂枝,取名防己茯苓湯??捎糜谄に疄椴。闹l(fā)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組成】防己15克,黃芪30克,白術(shù)15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棗6枚。

 【功用】益氣健脾,利水退腫。

 【主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者。

8. 女,37歲,.咳清白痰15天。時多唾,口中燥,伴頭昏冒,手足厥冷,麻木,自感有氣自小腹上沖胸咽,面潮紅,小便不利,大便可,舌淡,苔白滑,脈來寸沉尺微弱。

 【處方】 茯苓4兩,桂枝4兩(去皮),甘草3兩(炙),五味子半升。(根據(jù)唐宋度量衡:1兩=41.5克=10錢。)

【功能主治】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

9.女,50歲。以往健康,生育一男二女健在,經(jīng)水尚未斷絕。近六年來,經(jīng)常頭昏腦脹,面部烘熱汗出,口燥咽干,但不欲飲,口舌時有糜爛潰瘍,胸悶煩熱,心神不安,少寐多夢。半月前外感風寒,發(fā)冷熱,頭痛,身痛,服羚翹解毒丸等藥表不解,且增咽痛,泛惡欲吐,大便溏薄日二三行。曾就診于西醫(yī)。診斷:上呼吸道感染,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肌注青霉素,口服解熱片、鎮(zhèn)靜劑等不愈,遷延三周不解。12月1日來診。診脈兩寸弦大,關(guān)尺細弱,舌紅尖赤、根部苔白膩,咽紅而不腫,體溫37.8℃,血壓140/90毫米汞柱,白細胞總數(shù)12,800/立方毫米,余無異常。

 脈證合參,證系素有陰虛火旺,復感風寒外閉,表邪郁久不解,內(nèi)外合邪,以致虛實兼夾寒熱錯雜。治以外宣郁陽,內(nèi)調(diào)寒熱,益氣養(yǎng)陰,清上溫下兼顧之法,方用麻黃升麻湯加減。

 炙麻黃、升麻各7.5克,干姜5克,桂枝、白芍、白朮、茯苓、黨參、天冬、玉竹各15克,生石膏25克,知母、甘草各10克。水煎服,2劑。

 藥后諸癥減輕,繼進清熱和胃之竹葉石膏湯調(diào)理數(shù)劑而安。

 按語:上熱下寒,挾有外感,正為本方所切。據(jù)李氏經(jīng)驗,凡具有清陽被郁、虛火妄動、上熱下寒諸證者,隨證加減,常有奇效。

10. 女,4l歲。經(jīng)期不定已近一穩(wěn),每月二三次不等,時多時少,多則盈盆迭碗,勢若堤崩,少則點滴如漏。面色蒼白無華,飲食無味,心悸疲乏,時而煩甚,惡寒發(fā)熱無汗,脈浮緊,有關(guān)脈數(shù),舌淡尖赤,舌苔薄白。據(jù)其脈證,疏大青龍場原方一劑,囑密切觀察其變。

隔日復診云:溫服頭煎藥,1小時許,周身汗出而頓爽。次日二煎溫覆則無汗?,F(xiàn)寒熱已除,血亦得止。惟疲乏心悸依舊,隨處歸脾湯善后。半年后因他病來診,云體虛已復八九、崩漏末作

按語;一然而論,“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亡血家不可發(fā)汗”(87條),“衄家不可發(fā)汗”(86條)。但在臨證時,亦須知常達變。本案雖崩漏日久,但正氣尚支,其證確具外寒內(nèi)熱,無汗而煩躁之大青龍證,有是證便用是方,果敢不疑,方可取效。況仲景也有血證用汗法之例,如《傷寒論》55條“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鹅`樞?熱病》篇更有“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咳而血,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的明訓。所以病因不同,治法有異,并無絕對之禁忌,要在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然運用本方,應抓住外寒內(nèi)熱之待征,且正氣可支者,否則,亦不可孟浪輕投。

11.男,37歲,初診?;颊咚赜形竿床∈罚?jīng)鋇餐檢查:胃小彎有蠶豆大小之潰瘍面。近半年來疼痛較頻繁,兩天前因陪客暢飲白酒及食香燥物較多,2時許疼痛劇烈'旋即吐血,家人急延西醫(yī)治療,藥用葡萄糖、止血劑等無效,即轉(zhuǎn)診于余。證見吐血量較多,色鮮紅,伴少量血塊,面色蒼白,自汗,四肢欠溫,呼吸微弱,舌紅,脈沉細數(shù),詢之大便4日未解,

 脈證參合'此乃酒毒辛熱之物損傷胃絡,致陽明沖氣上逆,出血不止,氣隨血脫之危候,亟宜止血救脫,攻下降沖法,即囑用童便一盅頓服,方投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加味。處方:紅力參(另濃煎服)20克,黃芩、黃連各9克,干姜炭4克,大黃(后下)12克。

 水煎服2次,大便得通(黑色結(jié)便量多),血漸止,肢溫汗收,仍守前方去大黃1劑,服后血止脈靜氣和而安。繼擬調(diào)中護創(chuàng)之劑以資鞏固,調(diào)理半載,經(jīng)復查潰瘍面愈合。

 按語:(原按)本例胃陰素傷,現(xiàn)由飲食不當損傷胃絡,大腸傳導受阻,下不通勢必沖氣上逆,出血不止,導致氣隨血脫之危象,急取方中之人參補氣生血以固脫,芩連伍大黃釜底抽薪降沖以止血,干姜炮黑,仍屬溫性,理應不用但與諸味相伍,用之不僅無礙,而且利于調(diào)中止血,并速用童便一盅頓服,其功用《珍珠囊》謂“童便降火最速,由于出血大多與氣火有關(guān),降火即是止血”,與病機頗合,故用之取效。

12.男,37歲。自訴患關(guān)節(jié)炎有數(shù)年之久,右手腕關(guān)節(jié)囊腫起如蠶豆大,周身酸楚疼痛,尤以兩膝關(guān)節(jié)為甚,已不能蹲立,走路很困難,每屆天氣變化,則身痛轉(zhuǎn)劇。視其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脈弦而遲,問其大便則稱干燥難解。

 辨為寒濕著外而脾虛不運之證,為疏去桂加白朮湯:

 附子15克,白朮15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棗12枚。

 服藥后,周身如蟲行皮中狀,兩腿膝關(guān)節(jié)出粘涼之汗甚多,而大便由難變易。轉(zhuǎn)方用:干姜10克,白朮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服至3劑而下肢不痛,行路便利。又用上方3劑而身痛亦止。后以丸藥調(diào)理,逐漸平安。

 按語:風去濕存,內(nèi)困脾氣,脾不健運,津液不能還于胃中而大便反硬,用去桂加白朮湯以健脾氣行津液,逐水氣。仲景用藥精妙之處,于本案中可窺一斑。服藥后周身如蟲行皮中狀而癢,即大論所謂“其人身如痹,此正氣得藥力資助,與邪奮爭,濕氣欲出之象。服藥完畢見兩膝汗出粘冷,反映了寒濕邪氣由皮內(nèi)而出,邪退正復,其病向愈。

13.白葉鄉(xiāng)林某,五十歲,患胃病已久。近來時常嘔吐,胸間痞悶,一見食物便產(chǎn)生惡心感,有時勉強進食少許,有時食下即嘔,口微燥,大便溏泄,_二日兩三次,脈虛數(shù)。 條文病------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我與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處方:潞黨參15克,干姜9克,黃芩6克,黃連.4.5克,水煎;煎后待稍涼時分四次服。

 服1劑后,嘔惡泄瀉均愈。因病者中寒為本,上熱為標;現(xiàn)標已愈,應扶其本。乃仿照《內(nèi)經(jīng)》“寒淫于內(nèi),治以甘熱’’之旨,囑病者生姜、紅棗各一斤,切碎和搗,于每日三餐蒸飯時,量取一酒盞置米上蒸熟,飯后服食。取生姜辛熱散寒和胃氣,大棗甘溫健脾補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氣而養(yǎng)中土。服一療程(即盡兩斤姜棗)后,胃病幾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療程,胃病因而獲愈。

 按語:本證屬上熱下寒,如單用苦寒,必致下泄更甚;單用辛熱'必致口燥、嘔吐增劇。因此只宜寒熱、苦辛并用,調(diào)和其上下陰陽。又因素來胃虛,且脈虛弱,故以潞黨參甘溫為君,扶其中氣。藥液不冷不熱分作四次服,是含“少少以和之’’之意。因胸間痞悶熱格,如果頓服,慮藥被拒不入。

14. 胡子厚舉一子,甫七日,啼哭口噤。有老嫗曰:“是七天瘋證,非針不可”。伊不通醫(yī),任其亂治,針十余處,又服牛黃丸、一攝金等藥,幾瀕于危。老嫗術(shù)窮,絕跡不往。又延余往診,見小兒聲音洪亮,稟賦甚厚,知屬胎熱使然。經(jīng)曰:“脾開竅于口”。兒口緊乃陽明經(jīng)熱甚,宗筋脹急。啼哭者,心火炎上,煩躁不寧。以上諸癥,總歸胎毒。余用黃連犀角湯:

 當歸3克,黃連2克,木通2克,金銀花3克,梔子2克,生地2克,犀角2克,連翹3克,甘草2克,大黃2克。

 水煎,服二酒杯,瀉下紅黑糞二次,諸癥如失。

 【按】小兒七日,啼哭口噤,多系胎中受熱,兼風邪流入心脾二經(jīng)所致。老嫗用針刺、丸藥并治,法無非議,疑為選穴不應,丸藥效緩,翟氏用黃連犀角湯清泄實熱,乃釜底抽薪之法,足見病急不可緩治。

15.胸脘痞塞,煩悶喜太息,時欲嘔,甚則嘔惡酸苦,苔黃,口苦而燥,夜不得寐,寐則驚惕,脈弦數(shù)。

 膽附于肝,肝氣盛強,少火變化壯火,膽應清靜而不清靜,胃當下降而不下降,胃不和則臥不安。擬溫膽湯,意泄木安胃為主。

 法半夏 條芩 旋覆花 天花粉

 白茯苓 金 炒白芍 北秫米

 炒積殼 橘紅 蒲公英 竹茹

16.邑西邵凹村邵姓之子,年未周歲。適患腹疼,嘔吐乳食。腹膨脹滿,四膚發(fā)涼,啼哭不止。邀余往視,面色淡白,口唇微青。哭聲低微,問其大便色白,形證相參,確系胎寒脾虛之癥。余用參術(shù)湯加減:

 黨參6克,白術(shù)4.5克,茯苓6克,白扁豆4.5克,炙甘草3克,薏苡仁4.5克,肉桂3克,炮姜2克,砂仁4克。

 煎成一小茶杯,來日病減四五,原方又服一帖,不日痊愈。

 【按】本例為胎寒。辨證要點為:肢涼唇青,面色淡白,其大便色白尤為胎寒之明證。故翟氏選用四君湯健脾益氣,肉桂、炮姜、丁香溫中散寒,又增薏苡仁、扁豆加強健脾止瀉作用,服后果然如期。

17. 男,21歲,患者形瘦、顴紅、唇燥,謂半年來胸悶、心悸,甚則左乳下其動應衣(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每入夜即身冷寒戰(zhàn),至子時以后汗出身熱而寒解,晝?nèi)諢o寒熱,伴脘痞,納呆,口干等證。脈弦細疾數(shù)。舌紅、舌體略胖,苔薄白。

 投柴胡桂姜湯加味:

 柴胡25克,桂枝10克,花粉15克,黃芩10克,干姜10克,龍牡各25克,五味子12克,炙草10克,3劑。

 復診,夜間寒熱已止,胸悶心悸大減,納增,脈轉(zhuǎn)和緩,上方用量減半,繼服3劑而愈。

18.女,25歲,患者產(chǎn)后一周,下利腹脹,大便帶膿性粘液。醫(yī)用白頭翁湯加阿膠甘草治之。服藥半月,雖利止,而后出現(xiàn)全身性水腫,不能食,小便不利,口渴而飲不多,臥床不起,病勢嚴重??淘\:患者自述小便時下身上抽難受。證見全身浮腫,腹部脹大,顏面觥白,口唇淡暗,舌質(zhì)胖嫩,苔薄淡白,脈沉細而微。

 證屬脾腎虛寒,治當溫腎益脾,利水消腫。選《金匱要略》栝蔞瞿麥丸加昧,處方:花粉15克,附片15克(先煎),山藥30克,瞿麥18克,茯苓30克,玉桂6克,水煎服。1劑后,小便通;2劑盡,小便利,始能食;3劑盡,腫全消,能自下床,唯精神尚差;4劑則以參苓白術(shù)散加附片調(diào)理半月而完全復康。

19.  男患者,因長期在潮濕環(huán)境中作業(yè),患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已三載,治療未曾中斷,病情不見好轉(zhuǎn),后邀余診治。證見其形體消瘦,全身關(guān)節(jié)疼痛,尤以下肢為重,活動不便,肌膚麻木,皮色不紅,舌質(zhì)淡,少苔,脈沉細而緩。

 痹證是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治療此病,我以四藤飲為基本方劑,使用三十多年來,功效顯著,屢驗不殆。方由雞血藤25克海風藤15克絡石藤15克石楠藤15克組成,水煎服,日三次。方中雞血藤舒筋活絡,行血和營;海風藤祛風勝濕,通經(jīng)活絡;絡石藤活絡止痛,搜風蠲痹;石楠藤排風邪,逐冷氣,強腰腳,補虛。四藥合用,具有和營衛(wèi),通經(jīng)絡,祛風勝濕,活血舒筋之效。上肢痛者,加桑枝、桂枝;下肢痛者,加牛膝。

20. 男,45歲,多年慢阻肺,腸蠕動遲緩病史,近因加重來診??淘\咳喘,胸中痰鳴,痰稠色黃,大便干結(jié)4天一次,腹部怕冷,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沉弱。 辯為寒結(jié)肺熱證,予澤漆湯合大黃附子細辛湯:半夏12甘草9人參10生姜15白前15黃芩10澤漆150紫參15桂枝10附子18細辛6。6劑后胸中痰鳴減輕,12劑大便通暢,18劑痰稠色黃減少,50劑后諸證控制,繼以散劑10克每次,一日三餐,隨訪一年一切安好。

21. 一少女,因四肢關(guān)節(jié)腫痛三年,經(jīng)多方醫(yī)治無效,已休學二年。近三個月病情加劇,行走艱難,入院時由其姐姐背進病房。查病人體弱羸瘦,兩顴潮紅,唇干舌紅,苔白膩,兩脈滑數(shù)。兩肘部腫脹、屈曲成九十度,不能伸展,皮色微紅,觸之欣熱。十指屈伸不利,不能持物。兩膝關(guān)節(jié)腫大呈鶴膝狀,兩足不能任地。

 投以“白虎加石膏湯”加減,方藥:石膏50克知母15克桂枝10克粳米25克甘草10克雙花25克連翹15克桑枝20克防己15克,水煎服六付。一周后患者肘關(guān)節(jié)可輕微伸展,腫痛減輕,能扶床下地活動。按原方又服六付,關(guān)節(jié)腫痛基本消失,肘關(guān)節(jié)伸屈自如,并能在室內(nèi) 散步,生活已能自理。此方患者先后共服十五付,住院十七天,欣然步行走出醫(yī)院。我在臨床運用此方隨證加減,體虛脈細者加生芪、黨參;局部熱甚者加雙花、連翹;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元胡;心悸、失眠者加龍骨、牡蠣、合歡等。

22. 小腸不完全梗阻案。女,58歲,,3年前手術(shù),半年后復發(fā),又施行第二次手術(shù),1年后又復發(fā),改為中西醫(yī)保守治療,腹痛未能有效改善??淘\;腹痛,痛則冷汗出,因寒及老累誘發(fā)加重,大便困難,4-5天一次,手足不溫,盜汗,舌紅少苔,脈沉細弱。辯為; 寒結(jié)證與脾胃氣陰兩虛證,治當溫陽通結(jié),益氣養(yǎng)陰,與麥門冬湯與大黃附子湯加味;麥冬170,人參10甘草6大棗12枚大黃10附子15細辛6白芍30枳實6粳米10半夏24,30劑后一切安好,繼以變湯為散,每次6克,治療三個月。隨訪一年一切安好。根據(jù)大便干結(jié),痛則冷汗出為寒結(jié),盜汗舌紅少苔為陰虛,因勞累誘發(fā)加重脈沉弱辯為氣虛。加白芍緩急止痛,枳實行氣導滯止痛

23.女,40歲?;颊呓崭忻?,頭暈,身熱。惡心,胸悶,全身酸軟無力。自服安宮牛黃丸二丸,次日即胸悶異常,呼吸氣粗,下肢浮腫,全身無力,四肢逆冷,面色蒼白且浮。診兩脈沉伏,按之澀而不暢,舌白質(zhì)淡苔滑潤液多,小便不爽,精神萎靡。

 辨為暑濕蘊熱,過服寒涼,邪被冰伏于中,急以辛溫通陽,芳香祛濕,解冰伏散寒邪,開郁通閉。

 桂枝10克,干姜6克,香薷6克,半夏10克,厚樸6克,草蔻3克,炒川椒6克,生姜6克,一付,煎服。

 【二診】

 藥后遍體小汗,身熱已退,胸悶大減,呼吸正常,面目四肢浮腫皆退,兩脈漸起,脈象濡滑,四肢轉(zhuǎn)溫,舌潤質(zhì)略紅。此寒去冰解,改用芳香宣化方法:

 藿香10克,半夏10克,厚樸6克,草蔻3克,陳皮10克,蒼術(shù)6克,生姜6克,茯苓10克,冬瓜皮20克。

 又服三付而愈。

24. 女,25歲。兩腿浮腫疼痛,某院診為靜脈炎,先用西藥治療20多天。后又用中西藥配合治療20多天,均無明顯效果。審其證,除兩下肢高度浮腫,左下肢為甚外,并見口苦而干,舌苔黃白,大便秘結(jié),小便微黃,脈沉緊。

 乃予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加減。處方:防己12克,桂枝10克,黨參15克,芒硝6g(沖),茯苓12克。藥服2劑,大便得通,浮腫大減;繼進4劑,浮腫、疼痛消失八九;又進4劑,諸證消失而愈。

25. 男,18歲?;即C頗劇,已有五六日之久,詢其病因為失足落水,經(jīng)救上岸則一身衣服盡濕,乃曬衣掛于樹上,時值深秋,金風送冷,因而感寒。請醫(yī)診治,曾用發(fā)汗之藥,外感雖解,而變?yōu)榇?,擷肚聳肩,病情為劇。其父請中醫(yī)高手服生石膏、杏仁、鮮枇杷葉、甜停藶子等清肺利氣平喘之藥不效。經(jīng)人介紹,延余診治。切其脈滑數(shù),舌苔薄黃。

 余曰:肺熱作喘,用生石膏清熱涼肺,本為正治之法,然不用麻黃之治喘以解肺系之急,則石膏弗所能止。

 乃于原方加麻黃4克,服1劑喘減,又服一劑而愈。

 按語:肺喘一證,從外邪論有寒、熱之分;從內(nèi)因言則有虛、實之不同。本案為肺熱作喘,以表證已解,舌苔薄黃,脈象滑數(shù)而為驗也。本當用麻杏甘膏湯清熱宣肺以止喘,可借前醫(yī)不識本方運用之真諦,一見熱象,便棄去麻黃,只用石膏清肺熱,不用麻黃宣肺氣,肺系之急不得解,則氣喘終不能愈。故于原方中補入麻黃一

 味,全其仲景之意,故僅服兩劑即安。足見仲景方配伍之奧妙也。

 劉渡舟教授認為,麻黃為治喘之良藥,寒熱咸宜。與干姜、細辛、五味子相配則治寒喘;與石膏、桑皮配伍則治熱喘;與杏仁苡米相配則治濕喘。除心、腎之虛喘必須禁用外,余則無往而不利。

26. 男,42歲。形體肥胖,思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而住院,搶治兩月有余,未見功效。現(xiàn)證,心胸疼痛,心悸氣短,多在夜晚發(fā)作。每當發(fā)作之時,自覺有氣上沖咽喉,頓感氣息窒塞,有時憋氣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來臨之感。頸旁之血脈又隨氣上沖,心悸而脹痛不休。視其舌水滑欲滴,切其脈沉弦,偶見結(jié)象。

 辨為水氣凌心,心陽受阻,血脈不利之“水心病?!碧幏剑?/p>

 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朮10克,炙甘草l0克。

 此方服3劑,氣沖得平,心神得安,諸癥明顯減輕。但脈仍帶結(jié),猶顯露出畏寒肢冷等陽虛見證。乃于上方加附子9克,肉桂6克,以復心腎四氣。服3劑手足轉(zhuǎn)溫,而不惡寒,然心悸氣短猶來全愈,再與上方中加黨參、五味子各l0克,以補心肺脈絡之氣。連服6劑,諸癥皆瘥。

27. 男,46歲,患者昨晚突然胃脘疼痛,嘔吐不已,嘔吐物初為食物,后為痰沫,次晨嘔出綠色膽液,飲水則嘔??淘\:按其痛處確在臍上部,脈象弦數(shù),舌尖邊赤,苔黃薄。

 證屬胸中有熱,胃中有寒,寒熱不調(diào),陰陽升降失常。法當和解,處方:

 黃連3克,淡干姜2.4克,法半夏9克,潞黨參9克,川桂枝3克,甘草2.4克,大棗3枚。囑服l帖,徐徐飲之,以防將藥嘔出。

 第二天復診:藥后嘔吐已止,惟脘部尚有微痛。仍宗原方,以鞏固療效。5個月后隨訪,并未復發(fā)。

28. 男,36歲,教師,初診,雙下肢經(jīng)常搔癢4年,遇陰雨天及水濕加劇,搔抓則易破皮流水。曾

 多方中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淘\:形胖、精神倦怠,舌胖大,舌質(zhì)紫暗、苔白膩,脈沉細。

 處方:厚樸25克,生姜15克,法夏12克,黨參、炙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飯前溫服。服藥6劑,全身自覺輕松爽快,瘙癢消失。隨訪2年末復發(fā)。

 按語:脾虛濕停,注于下焦,引發(fā)瘙癢。用本方健脾祛濕,并重用厚樸以下氣化濕除濁。

 [補述]業(yè)師劉渡舟教授謂余曰:一人思腹脹,一醫(yī)處以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服后腹脹依然,乃請陳慎吾老大夫高診。陳老認為處方恰當,但劑量不適。原方不變,只將厚樸由9克增至18克,黨參、炙甘草由9克減至3克,服后其脹立消。蓋增厚樸之量是在于消除脹滿,減參草之量,是恐其助滿礙中,頗洞仲景之旨,故服后霍然而愈。

29.女,46歲,因肺癌術(shù)后腦轉(zhuǎn)移,頭劇痛疼痛難忍,欲裹按,痛甚呼叫不已,吐清水痰涎,大便干,小便黃少,舌質(zhì)淡苔薄白,舌體胖大,脈弦滑而數(shù)。

 擬五苓散加珍珠母;豬苓20克、茯苓20克、白術(shù)15克、澤瀉12克、桂枝9克、珍珠母15克,藥服一劑痛止,停藥又痛,服藥又止,連服15劑痛微,三月后,因癌擴散而亡。

30. 五苓散水液輸布失常分析

 五苓散為水液輸布失常調(diào)劑劑,水液輸布失常,可因人之稟賦而各異。內(nèi)經(jīng)曰: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須。

1,若水液輸布失常于腸道,可致便秘,如陳祖潮先輩用五苓散治便秘。

2,若水液輸布失常于腸道而腹瀉,五苓散又可化陽行氣而治腹瀉。

3,若水液失常于膀胱,可致小便不利。

4,若水液失常于陰囊,可致睪丸積液,名為水疝。

5,若水液失常于于心臟,可致心悸。

6,若陰盛格陽之口渴,飲水即吐,舌紅而苔滑 者,可用五苓散,肉桂易桂枝,肉桂引火歸元,余藥治水液輸布失常,可使小便利,虛火歸元。

7,若足太陽膀胱蓄水,可致水入即吐。

8,若 足太陽膀胱蓄水,可致消渴。

9, 若水氣不化,津液不行,陽氣不能溫照,陰氣上蔽咽喉,可致失音。

10,若 中焦本寒,又加水飲停滯,胃氣失和,致發(fā)呃逆,可用五苓散或苓桂術(shù)甘湯之屬。

11, 若水飲導致癲癇,可用五苓散。

12, 若水液內(nèi)蓄、上泛顱腦而發(fā)之腦積水,可用五苓散為基礎(chǔ)方。

13, 若膀胱經(jīng)脈之水氣不利,可致腦竅阻塞而頭疼,五苓散通利膀胱經(jīng)脈之水氣,則經(jīng)通竅暢而愈。

14, 腎開竅于耳,主二陰。腎不化氣,水泛清竅,亦可致耳嗚、耳聾,若屬此,可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之法,利小便,泄下竅,下竅通而上竅暢,耳鳴隨之而愈。

15,若因水飲泛濫上逆之頭暈目眩,可用五苓散。

16, 若能近怯遠證(假性近視)因水液導致,可用五苓散為通陽化氣利水。

17, 若濕困脾胃而低熱者,可用五苓散。

18,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主一身之表,為人身之藩籬,攝衛(wèi)徹邪。若水濕內(nèi)盛,蓄于膀胱,氣化不振,則在表之衛(wèi)氣虛弱,失于固攝而見汗出。當此之時,務利膀胱水濕,復其氣化,以振奮衛(wèi)氣,則不補氣而肌表固,不止汗而汗自止矣。此經(jīng)病治腑之法也。

19, 若痰濕內(nèi)阻胞宮,沖任不固而為血崩者,可治以五苓散通陽利濕,可佐曬參、阿膠、三七以益氣養(yǎng)血止血,標本兼治。

20, 若足太陽膀胱蓄水,足太陰脾陰難運水濕,手少陽三焦輸布不利、足厥陰肝經(jīng)升發(fā)不利,可致痄腮。了可用五苓散,稍佐魚腥草之屬清熱散結(jié)。

31. 女性二人,均七十歲,其一人人中部出現(xiàn)皰疹,疼痛劇烈,另一人顏面,頸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掌面,手背部的水泡特大,疼痛劇烈,)左下肢側(cè)面出現(xiàn)水泡樣皰疹,非常疼痛,右上肢腫脹明顯,體溫達38度9,且皰疹有波及漫延之勢.我以前讀過大冢敬節(jié)的著作,書中說,若是遇到帶狀皰疹,一定要使用五苓散,于是就迅速分別給予二人五苓散顆粒劑,每日10克,七日量.(早晚分二次服)

效果令人驚奇,從服藥的當天,后者開始退熱,前者第二天開始結(jié)痂,疼痛消失,數(shù)日后就痊愈了,后者也在三日后完全干燥,疼痛消失,五苓散治療帶狀皰疹的奇效令人不可思議.這兩個病例都是經(jīng)皮膚科治療無效,特別是后者,由于難以阻止病情發(fā)展,令??漆t(yī)生苦惱不已. 按:五苓散治帶狀皰疹,日文刊物屢有報道,心竊疑焉,后于臨床中遇一本病患者,試用五苓散治之,竟獲奇效,現(xiàn)錄于下,供同道參考. 患者,劉XX之妻,50余,腰間帶狀皰疹,局部熱痛,伴有高熱,用西藥治療數(shù)日未效,用五苓散加味治之,處方:澤瀉30克 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 豬苓15克 桂枝6克 連翹25克 三劑水煎服. 結(jié)果一劑熱退,痛減,疹陷.三劑病愈.本方所加連翹一味,

32. 男,28天,初診?;純河谏蟮?天出現(xiàn)黃疸,7天后逐漸加重,糞便稀溏,呈灰白色,尿色深黃,不欲吮乳。查體:身體瘦弱,腹脹,肝肋下3.5cm, 質(zhì)Ⅱo硬,脾未觸及。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黃色晦暗。舌質(zhì)淡紅,苔白厚,指紋色淡。

 處方:茵陳五苓散主之。

33. 女,6個月,初診?;純河?個月前頭面部皮膚出現(xiàn)粟粒狀紅色丘疹,以后逐漸增多,遍及全身,皮疹糜爛面有漿性滲出,劇烈搔癢,哭鬧不安,伴有反復腹瀉。查體:全身皮膚紅色粟粒狀皮疹,頭面部為甚,皮疹表面糜爛有滲出。舌質(zhì)淡紅,苔白厚,指紋淡紫。

 處方:茯苓10g,豬苓6g,澤瀉6g,白術(shù)5g,地膚子6g,白鮮皮6g,蟬蛻5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5劑,皮疹明顯減少。滲出消失,繼服5劑,濕疹痊愈。

34.  男,8個月,初診。患兒于4個月時發(fā)現(xiàn)陰囊腫大,且逐漸加重,伴尿頻而清、大便溏薄。曾用中藥熏洗月余,未見好轉(zhuǎn)。查體:陰囊內(nèi)有光滑的囊性腫物,捫之不痛,透光試驗陽性。舌質(zhì)淡,苔白,指紋淡紅。

 處方:茯苓10g,豬苓l0g,澤瀉6g,白術(shù)5g,桂枝5g,小茴香3g。水煎服,每日l劑。服藥7劑,陰囊內(nèi)水液明顯減少;繼服7劑積液消失而愈。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35.男,11歲。患者頭面及四肢發(fā)黃水瘡,瘙癢而流黃水,此起彼伏,已2個月不愈,用西藥治療無效。飲食如常,大便干燥,苔白厚,脈細數(shù)。

 此屬內(nèi)有瘀熱,郁久成癰毒而發(fā)于外,為薏苡附子敗醬散的適應證,與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

生苡仁30克,制附片3克,敗醬草30克,山梔10克,連翹18克,銀花18克,甘草6克。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流黃水減,服六劑,黃水瘡消失。

36. 男,63歲?;颊呋加新郧傲邢傺祝瑫幉棵浲慈齻€月多,伴有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癥。直腸指診,前列腺充血增大、壓痛。中醫(yī)診:形體消瘦,情緒低沉,脈沉而細,舌淡苔白,自訴:會陰部隱痛不休,痛引少腹,腰酸重。每與熱水坐浴,少得舒適。

 辨為下焦虛寒、淤血阻滯。擬吳萸9克、當歸12克、生白芍9克、川芎6克、黨參15克、桂枝9克、阿膠10克(烊化)、丹皮6克、麥冬9克、半夏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服用五劑,諸痛大減,精神好轉(zhuǎn),又擬上方與“當歸生姜羊肉湯”二方各服五劑,此癥漸愈。

37. 男,81歲。初冬外出感寒,回家后自覺疲憊不堪,飲食不下。觀見面色蒼白,踡臥欲睡,目閉不嚴,言語綿綿,聲低氣弱,時斷時續(xù),脈弱無力,舌淡苔薄白。

 辨為體虛復感風寒,以致營衛(wèi)不和,虛陽更衰。疏與桂枝人參新加湯:桂枝9克,生白芍12克,小紅參6克,炙甘草6克,生姜12克,水煎服.一劑后見效,老人精神好轉(zhuǎn),飲食少許,又擬六君子湯加味,三劑后,恢復正常。

 本方臨床驗證,尤對于年老體弱,病后邪去正傷,氣血虛損的營衛(wèi)失調(diào),有調(diào)整機體功能,促進身體康復的作用。

38. 心陽虛證

 男, 57 歲,初診:胸悶不舒,偶有胸痛,心悸不寧,睡眠尚好,大便干結(jié)。近日感冒,略有怕冷咳嗽,舌苔膩,脈結(jié)代?;颊咭郧耙蛐貝炐赝醋餍碾妶D正常; 以后兩年作運動實驗均為陰性,室性早搏。證屬胸陽不振,氣滯血瘀。胸痛、胸悶皆由胸陽不振,氣機不暢所致,病延日久則氣血瘀滯。脈結(jié)代亦為心陽不足,脈絡阻痹之證。治以通陽理氣,活血化瘀,以炙甘草配桂枝溫通心陽為主。炙甘草 9g 、桂枝 4.5g 、赤芍 15g 、茶樹根 30g 、紅花 6g 、郁金 9g 、瓜蔞皮 12g 、川樸 6g 、陳皮 6g 。上方據(jù)脈證加減續(xù)服 20 余劑,胸痛日見輕減,胸悶、脈結(jié)代基本消失。繼給予成藥調(diào)理。(《黃文東醫(yī)案》)

39.脾陽虛證

 汪某,男, 39 歲?;悸愿窝?6 年,兩脅間歇性疼痛,大腹脹滿,納食乏味,噯氣頻頻,腸鳴矢氣,大便溏薄,一日而次或隔日一行,曾先后 5 次住院。經(jīng)保肝、丙酸睪丸酮等治療后均可獲暫時效果。診得六脈虛遲無力,舌胖大,苔膩而浮。緣起病于早年饑飽勞役,脾胃升降失職,健運無權(quán),恰與《金匱要略》“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之證本符,則與法半夏 9g 、萸炒連 3g 、枯黃芩 9g 、干姜片 6g 、炙甘草 6g 、潞黨參 9g 、大棗 4 枚。二診,前方日服 1 劑,一月來納差、腸鳴、矢氣等癥狀已大為減輕,但仍有腹脹脅痛,舌脈同前,擬《傷寒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厚樸 9g 、生姜 6g 、半夏 6g 、黨參 9g 、炙甘草 6g 。服藥 20 劑,腹脹大減,基本消失,除脅有隱痛之外余證均除,脈象較前有力,精神充沛,緩解后,囑再服一段時間半夏瀉心湯及補中益氣湯為善后調(diào)理。(《岳美中醫(yī)案集》)

40.亡陽證

 李×× ,男, 31 歲,農(nóng)民。體質(zhì)素虛,忽患足膝脹痛,延醫(yī)服藥旬日以來,殊無療效,檢閱前方,大抵多用風濕疏散之劑,而無維護體元之方,以致大汗淋漓,轉(zhuǎn)為虛脫之候,病情甚險,應邀會診。其證汗淋如雨,四肢厥冷,脈沉微欲絕,或有議用千金生脈散者。余細思之,病已至此,千鈞一發(fā),殊非一般平淡之劑能濟事,茍非通脈四逆,豈能招回垂絕之陽!此際非大劑參附湯不可,遂當機立斷,為疏方如下:高麗參 15g 、附片 30g 、白術(shù) 15g 、五味子 3g 。藥進 1 劑,大汗已收,再進 1 劑,四肢溫暖,脈轉(zhuǎn)正常,諸癥皆愈。(《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 王孟堅案》)

41. 公交車司機 背痛加重,每晚發(fā)生,伴背冷,寒戰(zhàn) 全身也怕冷,且諸關(guān)節(jié)游走疼痛。神疲乏力 睡到早上四點半時左胸、中脘悶而不適 常頭暈 甚則視物旋轉(zhuǎn),伴頭項強 曾有血尿,西醫(yī)診斷為前列腺炎,現(xiàn)小便不暢,中有停頓。頑固性便秘已十年 現(xiàn)大便1月解1~2次,偏干,發(fā)黑 面色晦滯,唇紫,舌淡紅,苔中黃白膩,邊有齒印,脈沉遲細無力。

 處方:桂枝30g,豬茯苓(各)50g,澤瀉60g,生白術(shù)60g,羌活15g,獨活15g,荊芥9g,防風9g,7劑。

 11月1日二診:服上方1劑,第2天畏寒大減,本來已穿兩件羊毛衫,現(xiàn)脫去,也不必用電熱毯,背痛減輕;關(guān)節(jié)游走性疼痛除;早上四點半左右之左胸、胃脘不適已除;頭暈大減,頭項強除;小便停頓大減。舌淡紅,苔中黃白膩,脈沉遲細,較前有力。處方:守初診方,加補骨脂30g、骨碎補30g、當歸30g,改生白術(shù)90g,7劑。

 11月8日三診:患者精神振,背痛基本已除,畏寒、游走性疼痛、頭項板滯均除,頭暈已經(jīng)極少有。唯有時中上腹脹痛,小便有停頓,大便1周1次,成條,軟,不黑。舌苔薄白膩,脈沉遲細,較前有力。

處方:桂枝30g,豬茯苓(各)50g,澤瀉60g,生白術(shù)120g,羌獨活(各)9g,當歸30g,蓯蓉30g,補骨脂30g,骨碎補30g,肉桂(后下)3g,7劑。

以后繼續(xù)調(diào)治,多以三診方加減。11月15日訴大便三日一行,11月24日訴大便日行,諸癥基本平復。偶有輕微反復,繼續(xù)用藥輒愈。后患者一度有上樓短氣、兩膝酸軟癥狀,改用六味地黃丸加仙靈脾、蛤蚧等而愈。

42.  每日學習一方升陽散火湯出自于李東垣《內(nèi)外傷辨惑論》,治男子婦人四肢發(fā)困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于肌膚,捫之烙手。夫四肢屬脾,脾者土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又有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方藥:升麻、葛根、獨活、羌活、白芍藥、人參,甘草、柴胡,防風,甘草。

43.【不育癥醫(yī)案】男,29歲,干部,已婚2年,同居,性生活正常,未育(其妻體?。?。性格內(nèi)向,訥言,常感胸悶不舒,脅肋脹滿,胃納欠佳,胃脘脹滿,時有腰痠,夜尿多,舌稍黯,苔薄,脈弦。查抗精子抗體陽性。證屬肝郁氣滯,兼腎虛,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固腎。逍遙散加減。處方:當歸、柴胡、香附各10g,佛手、白術(shù)各12g,淮山藥、金櫻子各15g,丹參20g,菟絲子30g。日1劑,水煎服,7劑。

 復診:胃納明顯好轉(zhuǎn),胸悶不舒略減,余癥同前,守上方加枳殼10g繼服。此后在上方基礎(chǔ)上隨癥加減,治療2個月后,復查抗精子抗體轉(zhuǎn)陰,配偶懷孕,次年順產(chǎn)一子。

體會:患者性格內(nèi)向,素性抑郁,肝失疏泄,肝郁氣滯,而見胸悶不舒,脅肋脹滿脈弦。肝木乘脾,橫逆犯胃,故見胃納差,胃脘不適。腰痠夜尿多,乃腎虛之征,故治以疏肝解郁,固腎健脾之法,方中柴胡,香附,佛手疏肝理氣解郁,;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白術(shù)健脾燥濕,培土抑木;菟絲子,金櫻子補腎固精;丹參活血祛瘀,疏通精道,使肝氣得舒,郁解凝除,精凝得化,使抗精子抗體轉(zhuǎn)陰,配偶可受孕產(chǎn)子。

【方歌】逍遙散(局方)散郁調(diào)經(jīng)

逍遙散用芍當歸,柴草苓術(shù)薄姜煨,

疏肝理脾調(diào)經(jīng)用,肝郁血虛是病機。

44.男,56歲。感冒發(fā)熱1周,經(jīng)用西藥治療熱退。近3天左腹刺痛、腹脹,時輕時重,服用阿托品(具體用量不詳)痛緩不明顯,伴見頭微痛、汗出、惡風,大便3曰未行,左腹按之痛,舌苔白根膩,脈沉弦細、左尺弦滑。

 太陽、陽明并病挾瘀,爲桂枝加大黃湯方證。

處方:

桂枝l0g,白芍18g,生姜l0g,大棗4枚,炙甘草6g,大黃6g。

結(jié)果:上藥服1劑,大便行2次,左腹痛減。去大黃又服1劑,頭痛、汗出、惡風悉除

45.一仆人,19歲?;紓l(fā)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涼水,入咽亦吐,號叫不定,脈洪大浮滑, 按語:本案乃蓄水之重證。水蓄于下,膀胱氣化功能失職,水飲內(nèi)停,氣不布律,津液不能敷布于口,故渴欲飲水。然而內(nèi)停之水飲較重,上千胃腑,胃失和降,故所飲之水,必拒而不受,以致水入則吐,而吐后仍然渴飲。于是飲水而渴不解,嘔吐而水飲不除,大論謂之“水逆”,乃蓄水之嚴重者,可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以治其本。

46.一程姓病人,證見高熱口渴,譫語不眠,小便短赤,脈浮洪大。連給大劑人參白虎湯三劑,不但證狀元減,口渴反而增劇。我素遵家訓(家父酬胃:傷寒方治病效若樣鼓,但用之不當,禍亦不淺。凡傷寒用藥逾三劑而病不減者,就要退讓高明,萬勿固執(zhí)己見,貽誤病人。先祖有“傷寒不過三”遺訓),因此向病家告辭,請其改延他醫(yī)??墒遣〖铱嗫嗤炝?,誠懇之情,又使我難以推卻。正躊躇間,恰病者鄰居程某來訪,謂:他不知醫(yī)理,但聞鄉(xiāng)前輩某曾治一病人,口渴喜熱飲,后用桂附之類云云。我猛然大悟,急問病者,喜熱飲否?答道:喜熱飲,雖至手不可近,亦一飲而盡。再細察其舌,質(zhì)紅無苔而滑。

 因思:脈浮洪大,發(fā)熱,雖似白虎證,但口渴喜熱飲實非白虎湯所宜。此乃無根之火上浮,故口渴喜熱,舌紅而滑;虛火擾及神明,故譫語,火不歸位,膀胱氣化失職,故小便短赤。當按膀胱蓄水證治之。選用五苓散改湯劑,桂枝用肉桂以引火歸元(每劑用桂八分研末,分兩次沖服)。僅兩劑,熱退口和,小便清利。后調(diào)理半月復元。

 按語;辨證眼目為渴喜熱飲、舌滑,為太陽膀胱蓄水,津凝不滋所致,與五苓散化氣行水,津布則口和熱退而病愈。

男,因空調(diào)受涼,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煩躁,腰酸。體溫37.9。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上午輸液未緩解,中午刮痧亦未退燒,于是辯證服用湯藥,辯證屬大青龍湯證:麻黃12,桂枝10,杏仁10,石膏30,甘草6。因藥房無生姜大棗,所以未放。昨日下午服用1劑,微微汗出。今早上班時,燒已退,頭痛消失,病愈。中醫(yī)治療外感病,若辯證準確,亦可覆杯而愈。

47.  男,55歲,農(nóng)民。自覺上下肢無力1年余,每行至1千米以外的路程即感到兩腿酸軟無力不任使用,需坐下來休息數(shù)十分鐘以后才能行走,兩上肢也不能舉重物。患病以來曾服過不少滋補藥品,如虎潛丸、健步丸之類,毫無效驗,且病情日見加重?;颊咚闹浫鯚o力,脈弦 而數(shù),但還可走近路,荷輕物,其他方面均屬正常。

 處方:芍藥45g炙甘草30g(辨析評述)人身之筋脈強壯有力,剛?cè)嵯嗟?,運用伸屈靈活自如,需賴陽氣之溫煦,陰血之濡養(yǎng)。若氣血一旦失調(diào),筋脈失 其溫養(yǎng),或因邪傷陰液,致筋脈失養(yǎng),既可導致筋脈枯槁而發(fā)生攣急之證,亦可導致筋緩而松弛無力,不任使用。治則以和血養(yǎng)陰、濡養(yǎng)筋脈為主。芍藥甘草湯既可治因傷陽而致的筋攣,又可治療因傷陰而致的筋緩,對因肝陰不足,肝血虧損引致的筋痿輕證,表現(xiàn)為行走無大障礙,僅走遠路及爬坡、上樓時感到下肢酸軟無力,上肢不能舉重物等,以之適當加減,頗有效驗。若病情重,站立不穩(wěn),行走困難。

48.(經(jīng)方治疑難) 張慶軍經(jīng)方醫(yī)案精彩之《更年期崩漏》

 某女,50歲,崩漏二十多天。住院未愈,來吃中藥。

 我問 有血塊嗎

 答 有,但不太多。

 處方 溫經(jīng)湯合桂枝茯苓丸

 結(jié)果 一劑血止,共吃六副。

 停藥。

49. 男,67歲?;颊哚t(yī)院確診肺癌并手術(shù)治療,術(shù)后七個月患者支氣管淋巴結(jié)發(fā)現(xiàn)癌轉(zhuǎn)移。醫(yī)院又行第二次手術(shù),術(shù)后并給予放射、化療5療程。

患者放化療后,出現(xiàn)咳嗽、氣急、胃納欠佳、心悸、苔剝、肢冷。找中醫(yī)參與治療,脈濡。

 中醫(yī)辨證肺腎虛損,肺氣不足。肺癌術(shù)后又經(jīng)放化療熱灼津液,陰液內(nèi)耗,致肺陰不足,氣陰兩虛,升降失調(diào),瘀毒內(nèi)結(jié)。治以溫補脾胃、益氣解毒。

黃芪15g黨參15g 白術(shù)10g 茯苓30g 半夏5g 桂枝5g 五味子10g 杏仁12g 生地15g 天冬、麥冬各10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蓮30g 焦山楂12g 附子5g

服上方并隨癥加減三年,患者痰血消失,病情穩(wěn)定,現(xiàn)仍在調(diào)治中。

50. 熊繼柏診治“忍小便則手掌心脹痛案”

鄭某,女,68歲,2006年5月就診。訴小便較頻,尿色不黃,有尿必解,若稍忍不解,則立覺雙手掌心至手腕相連處脹痛,若小解則脹痛隨之消失。故只能頻頻如廁,晝夜如此。病已一月余,診斷不明,治療無效。察其雙手并無紅腫灼熱。舌淡紫,苔薄白,脈細。

這又是一個特殊的病。病人是兩個手掌心脹痛,在脹痛的過程中,她突然發(fā)現(xiàn),在廁所里把小便一解,不疼了。過那么個把小時又疼,她又到廁所小便一解,不疼了。她如果忍尿,越忍就越疼,就得這么一個病。就到醫(yī)院去檢查,首先檢查的是兩個手掌,不紅,不腫。照片,沒問題,沒有骨質(zhì)增生,也沒有什么。因為與小便有關(guān),就檢查小便,小便沒炎癥,沒有細菌,沒有蛋白尿,沒有隱血。又做膀胱鏡檢,也沒有問題。結(jié)論就出來了,神經(jīng)官能癥。而且醫(yī)生跟她講,你沒病,你是自己精神緊張。她說沒有啊,不是緊張啊,稍微小便解慢一點,就脹痛得受不了,小便一解,沒事了,就這么一個病。這個女的是長沙的,在門診上看病的時候就把這個情況跟我一五一十地講清楚。這真是個怪病啊,手掌心脹疼,與小便直接相關(guān),不是怪病嗎?我也看她的手掌,一不紅,二不腫,三沒變色,手掌完全是正常的。什么時候疼呢,解小便慢一點就疼。大家想,這是什么病啊?這我們的書上沒有啊。

我想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把道理想明白。首先手掌心,部位與誰相關(guān)?手少陰心經(jīng)和手厥陰心包經(jīng)。這兩條經(jīng)脈的終止部位步都到手掌,一個神門,一個魚際,由這兩個經(jīng)脈所主。這是首先想到的。碰到這樣的病啊,我們就要動腦筋分析。西醫(yī)的儀器檢查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那就說明,這絕對不是一個局部器質(zhì)性的問題。既然不是局部器質(zhì)性的改變,那么我們只能動腦筋分析,怎么分析呢?這其實就是一個臨證思維方法問題。首先這個部位由誰所主,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為什么與小便相關(guān),這是這個病的特點。小便誰所主呢?膀胱所主,膀胱誰所主呢?腎所主。腎者水也,心者火也,兩者什么關(guān)系呢?水氣凌心,水可以克制火,水氣就可以凌心。但是我們以前所認識的水氣凌心是指水氣太盛,凌侮心臟那個部位,出現(xiàn)心悸、胸悶、氣短,甚至頭暈,那個真武湯證不正是一個水氣凌心證嗎?“太陽病發(fā)汗……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蹦遣痪褪且粋€水氣凌心證嗎?苓桂術(shù)甘湯證不也就是一個水氣凌心證嗎,但是這個水氣凌心證的癥狀和我們以前講的水氣凌心證不是一回事,為什么呢?這個病人一無心悸,二無頭眩,三無胸悶,四無氣短,她是手掌心脹痛。但是我們分析道理的時候,就應該這么分析,這就是一個邏輯推理問題,你必須有理有據(jù),要有依據(jù)地分析,不能憑空亂想。為什么掌心痛與小便相關(guān)?小便由誰所主?腎啊,腎跟心是什么關(guān)系呢?水與火的關(guān)系。這就是思維方法。想到這,你再進一步分析一下,這個證沒有直接在心臟所居的部位發(fā)生癥狀,沒有直接影響心臟自身的功能,而是在心和心包經(jīng)所過的部位,而且是終止點這個部位發(fā)病,那不還是水氣凌心嗎?凌到心以后沒有影響到心臟所居的部位,而是影響了心的經(jīng)脈終止的部位。這就是邏輯推理,中醫(yī)看病是要靠邏輯推理。我們分析要憑依據(jù),要用中醫(yī)的理論去分析。然后再看,證是熱還是寒。這個病人怎么也找不出一個熱象。再聯(lián)系我們的經(jīng)文,如果你《內(nèi)經(jīng)》讀得很熟,馬上就能反應出來,“心手少陰之脈……心所生病者……掌中熱痛”《靈樞·經(jīng)脈》)。這里有個“熱”字,因為心屬火臟,所以會有“掌中熱痛”??蛇@個病人沒有熱象,就說明她沒有火熱。這個病人只有掌中痛,為什么掌中痛呢?就是心手少陰經(jīng)脈的病啊,這就與古人的經(jīng)典原文吻合了,經(jīng)文里面有這樣的記載。這就證實了她是個心手少陰經(jīng)脈的病證,而且是由水氣影響的,因此她只有掌中痛,沒有熱痛。

這個道理想明白了,就可以開處方了。開什么處方?開五苓散,為什么用五苓散呢?化氣利水,解決膀胱的水啊,不讓它水氣凌心。而且五苓散里面有桂枝,可以通心陽,這不就很吻合了嗎?但是,能不能到心手少陰經(jīng)脈這個地方通絡止痛呢?這是影響經(jīng)絡而發(fā)生的疼痛啊,我考慮五苓散還缺乏這個功能。當然我估計吃了五苓散,等這個水氣完全化解以后,這兒也會不痛了,但是要想求速效,還要加上通心絡的藥,到這個部位止痛。所以當時開處方的時候,我就想應該在五苓散里面加點藥,加什么藥呢?通心絡,止疼痛,應該有這樣的藥。偶爾想到一味藥,丹參,這不是通心脈止疼痛嗎?于是就大劑量的加入了一味丹參30克,把丹參作為君藥,因為丹參分量特別重啊,然后用五苓散,就開這么一個處方。十副藥就不痛了,好得很快。

這是一個怪病,可以說是一個很怪的病。但是,理論想明白了,道理想通了,方用準了,就迎刃而解,一下子就解決了。如果不想到這個道理,大家回過頭來想想,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好?我想解決不了。所以遇到這樣的病人啊,不僅僅是我們要用中醫(yī)經(jīng)典的理論去指導臨床,更重要的是我們臨床辨證一定要有一個思維方法,這個方法一定要有理有據(jù),不要瞎想,更不要亂猜,這就是中醫(yī)治病的規(guī)矩。

51.麻黃附子細辛湯擅長治療遇寒加重的各個系統(tǒng)的多種頑固性疾病,此方的優(yōu)點不是僅僅具有治標之功,他能一次性標本兼治,根除頑疾,該方中最大的功臣數(shù)細辛,缺細辛則完成不了如此重大的使命,細辛用量為3—9個,如反復發(fā)作的感冒,遇寒加重的消化道疾病,雷諾氏綜合征,風濕病等多種疾病,不論什么病,只要具有遇寒加重的癥狀,就應該聯(lián)想到是否存在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的可能。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缺點是易造成氣虛,因此癥狀明顯減輕后,細辛要減量或去掉。用藥過程中,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情況,如存在氣虛癥狀,即使加紅參、山茱萸,補氣斂陰,因為患者氣虛時,單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是無效的,機體沒有能力去去除疾病

52.末梢神經(jīng)炎

主治;末梢神經(jīng)炎,上肢、下肢或上下肢末梢同時麻木不仁,感覺不真,如隔手套

方;桂枝當歸白芍各15通草5細辛甘草各3大棗5枚。

[病在上肢加荊芥羌活防風各10;病在下肢加牛膝薏苡二蒼術(shù)木瓜各10]

53. 組成 葛根25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黃芪35克,蜈蚣3條,天麻9克,地龍15克,白芍15克,鉤藤20克,五靈脂15克,澤蘭15克,丹參20克。

功能 補氣養(yǎng)血,袪風散寒,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主要治療各型頸椎病,證屬肝腎不足,氣血瘀滯,筋脈失養(yǎng)。癥見頸根部呈電擊樣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為主,或以麻木為主;進行性雙下肢麻木、發(fā)冷、疼痛,走路無力,易絆倒,不能跨越障礙物;部分患者可有頭暈、耳鳴、耳痛、握力減退及肌肉萎縮;或伴有心律不齊,心跳過速。頭頸部轉(zhuǎn)動時癥狀可明顯加重等。兼治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等證屬肝腎不足,氣血瘀滯,筋脈失養(yǎng)者。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用5~6個療程。

方解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退行性變和頸部慢性勞損等原因,導致頸椎間盤變性、突出,椎體骨質(zhì)增生,頸椎管或椎間孔變窄,頸部脊髓、神經(jīng)、血管受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綜合癥候群。屬于中醫(yī)“痹證”、“眩暈”、“骨痹”等范疇。臨床所見本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當治以“補氣養(yǎng)血、袪風散寒、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方中白芍酸甘化陰,舒緩攣急,柔肝止痛,主治筋脈失養(yǎng)諸癥,芍藥總苷,有抗炎、鎮(zhèn)痛、消除神經(jīng)根周圍組織水腫、充血的作用,同時對中樞性、末梢性橫紋肌痙攣有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能夠明顯緩解頸椎病的疼痛及頸部不適諸癥。天麻入肝經(jīng),能使腦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且有鎮(zhèn)靜的作用,與芍藥為伍可調(diào)和血脈,緩急止痛。鉤藤解痙止痛,息風定驚。葛根發(fā)表、解肌、止痙,專治項背強痛,且能引藥上行直達病所。葛根素有較強的擴張血管的作用,能調(diào)節(jié)前庭植物神經(jīng)功能,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有改善腦循環(huán)作用。黃芪、當歸益氣養(yǎng)血治其本。當歸含有揮發(fā)油,有增強血液循環(huán)作用,能通痹止痛?,F(xiàn)代藥理研究也證實黃芪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蜈蚣含有溶血性蛋白質(zhì)、多種肽及氨基酸,能抗驚厥,有息風通絡止痛的作用。地龍含有地龍素,有溶栓作用,能通血脈,利關(guān)節(jié),消瘀滯,療痹痛;獨活含有內(nèi)脂類,能祛風濕止痛。諸藥共用能有效地消除神經(jīng)根脊髓的水腫、椎動脈的痙攣及腦部的缺血缺氧,從而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

加減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龍12克,雞血藤20克,首烏藤20克;兼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術(shù)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腎虧損者加續(xù)斷15克,炒杜仲15克;風寒痹阻型重用防風15克,獨活15克,荊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臨床運用 該方臨床可配合頸椎牽引、理療、針灸及中藥離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54.王性初,邑北王莊人。其子三歲時,患泄瀉癥,每日夜五、六次,自二月至八月不愈,寒熱藥服過數(shù)十帖,均不效。迎余往診。脾脈滑數(shù),它脈和平,此證因脾有濕痰積熱作泄。古云:“五泄皆屬于濕”,又云:“火瀉者腸鳴”。問兒之父母,果然。遂用化痰清熱湯,連服二帖,病去六七,又服二帖痊愈。

 化痰清熱湯

 半夏10克,膽南星6克,橘紅6克,荊芥子6克,黃連5克,陳皮6克,黃芩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醫(yī)宗必讀》提出治瀉有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燥脾、酸收、溫腎、固澀。本例是清涼與燥脾兩法的合用。惟診為濕痰積熱作泄,僅憑脾脈滑數(shù)理由似欠不足,以藥測證,當有瀉而腸鳴,大便不爽,糞黃而臭,舌苔黃膩等。

55.男,50歲.患感冒,癥狀:面赤目紅,呼吸粗壯,鼻塞無汗,發(fā)燒頭痛,咳喘胸滿,大便三日未行,小便赤黃而少。

 處以“防風通圣湯”二劑。服后便暢,諸癥減,又稍減其量,再服二劑而愈.

56. 女,32歲。初診:患者咽痛發(fā)熱數(shù)日,脈細而軟,并無數(shù)急之象,皮膚涼潤,舌苔薄白,微黃質(zhì)紅,曾服寒涼藥不效?,F(xiàn)仍咽喉灼痛,吞咽困難,喉中咳出痰色如膿血,微熱不退,頭目昏痛。此病曾反復發(fā)作,此次尤甚,查見患者神情痛苦,視之可見咽部重度充血,局部粘膜下有出血點,雙側(cè)扁桃體2度腫大,表面膿點且已破潰。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

 處方用:法半夏9克。桂枝9克,灸甘草9克,上三味用水兩碗燒開,下藥煮三~~五沸,勿久煎,頻頻含咽,半日盡劑。次日來診,微熱已清,神情舒展,告曰:藥含入口,頓覺爽快。視之扁桃體已明顯縮小,紅腫減輕,但潰破處未愈合,守原方,服時加食醋少許,二劑痊愈。

57. 女,50歲,主訴前三天在客戶公司的辦公室洽談業(yè)務時,空調(diào)冷氣拂過,其身覺寒顫,出門后覺咽喉干灼不適,自以為是秋深干燥,回家后即煲玉竹、淮山藥、扁豆、苡仁、瘦肉湯飲以圖制燥。豈料喝后至夜癥狀更加重,還認為是藥善湯力微之故,連忙再用桑葉、牛子、菊花、銀花、玄參、天冬等煎服。次日清晨病情更加嚴重,咽喉更是大面積灼痛,由大椎至顛頂一段酸重,急忙來找我診治。主訴除上述之癥狀外,已是大便溏二天,沉暈欲寐。切其脈,一息三、四至,略沉緊,舌有小許齒痕,苔薄白,無燒、無汗

 即擬半夏湯;姜半夏15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四碗水煎剩一碗半分三次服用,晚上十一點來電,已痊愈。

58.  女,57歲.患者二年前的冬季,嗓子腫痛,口干、咽燥,身徽熱,喜冷飲。食一冰涼罐頭瀉火,后疼痛減輕,卻喑啞至今,時輕時重,脈沉弱。

 以半夏散及湯,三劑,令其緩緩咽之,服三劑后已能發(fā)音.后以苦酒湯三劑而愈。

59.男,48歲,患者牙疼,刻診:左下二臼齒腐蛀成黑洞,疼痛難忍,坐臥不安、面色紅、大便干。

 方以桃核承氣湯加味(桃仁10克、川軍10克,桂枝10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銀花12克、蟬退6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僅服藥二劑,牙痛消失。半年后小痛,自服上方一劑痛止。遂將上方常備,每痛時一服即效。

60.男,40歲?;颊咝误w消瘦,顏面蒼白無澤。自述;周身無力,夜寐不安,頭暈。腰腿疼痛,右脅脹痛.畏寒肢冷.晨起眼瞼及足跗浮腫.其脈沉弱,舌淡苔白。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慢性肝炎,檢查:腦絮(++),射絮(++),轉(zhuǎn)氨酶280單位。

 辨證,余認為此以陽虛寒滯為主,便以附子湯投之。處方:附子12克,茯苓9克,黨參15克、白術(shù)12克,生白芍9克,水煎飯前服。

 二診:患者自述:服藥后,腹鳴腸動,愈響愈適,待次日服二劑后,晨起脅痛大減,且八年之惡寒,身痛消失。觸其雙脈仍沉弱,令服附子湯一劑、“當歸四逆湯”一劑。

 三診:患者云:服藥后,全身舒適,雙手溫和,為八年罕有之感。診其脈已滑活,遂令服歸脾湯,逍遙散二方各三劑,交替服用。二月后赴醫(yī)院復查,索得結(jié)果:雙絮加號消失,轉(zhuǎn)氨酶16單位。醫(yī)院驚嘆不已,云:已為正常。

61. 女,18歲?;颊呷烨盎技毙匝恃?,咽喉疼痛。醫(yī)院治療過程中自吃冰棍三根,隨即嘶啞失音。

 余先與半夏散及湯一煎。服后半小時即可發(fā)音。后以麥門冬湯加銀花12克、元參15克,三劑而愈。

62. 附子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附子15克(炮) 茯苓9克 人參6克 白術(shù)12克 芍藥9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三服。

【功用】溫經(jīng)助陽,祛寒除濕。

【主治】陽虛寒濕內(nèi)侵,身體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

主治

少陰陽虛,寒濕內(nèi)侵,背惡寒,身體骨節(jié)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脈沉者。

【方論】方中重用炮附子溫經(jīng)壯陽;人參補益元氣;茯苓、白術(shù)健脾化濕;芍藥和營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溫經(jīng)助陽,祛寒除濕之功。

63.女,48歲,患者少腹隱痛1月余,愈半月前在某婦產(chǎn)醫(yī)院診治,B超檢查提示:子宮前壁漿膜下肌瘤,爲2.5cmX1.90^,診斷爲子官肌瘤,患者不愿西醫(yī)治療。

刻診:患者體形偏胖,晨起口苦明顯,咽干痛如火灼,口干不欲飲,偶有頭暈,月經(jīng)量多,色黯夾瘀塊,痛經(jīng),腰痛,二便調(diào),舌質(zhì)淡,舌苔白,脈沉細。

 辨證為少陽太陰合病兼有瘀血,處方:小柴胡湯加生石膏、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丸合方。

方藥如下:桂枝10g,丹皮10g,柴胡12g,黃芩10g,黨參10g,清半夏15g,炙甘草6g,當歸10g,川芎6g,蒼術(shù)15g,澤瀉12g,茯苓12g,生石膏(同煎)45g,生姜12g,大棗4枚。14劑,水煎服。

結(jié)果:患者服藥后,口苦、咽干、口干、頭暈癥狀均明顯好轉(zhuǎn),B超復查:子宮肌瘤縮小為1.5cm×1.2cm。因患者既往有乳腺囊腫,現(xiàn)仍在進一步鞏固治療中。

64.45歲,素體虛寒,喜熱怕冷,春夏之交,突患眩冒。其癥頭眩眼花,睜眼則天旋地轉(zhuǎn),眼前昏黑,起則眩暈加劇,且作惡心嘔吐,終日閉眼而臥,喜靜惡噪,飲食須由他人喂飼,尚可進食流粥,唾液增多,津津欲唾,腹中漉漉如水聲,脈久弦滑,苔滑色灰。

 詢其前醫(yī)用“苓桂術(shù)甘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方,以及應用西藥,均未見效。思患者素體虛寒,故喜靜而惡噪;寒飲上逆,故口內(nèi)津津欲唾,甚則腹中水聲漉漉可聞。前醫(yī)所擬之方,雖能逐飲,但嫌力輕;且去逐飲則力虛難負,中虛不復則飲邪難除。乃擬:干姜6克,黨參6在,半夏9克,桂枝4.5克(后下),茯苓15克,水煎服。4劑而恢復健康。數(shù)月后復發(fā)一次,證象如前,照方再服,亦獲良效。

 按語:于此案可深刻領(lǐng)會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精神。

65.【冠心病醫(yī)案】男,62歲,初診:主述頭暈、胸悶痛、心悸2個多月,加重20天。心電圖示偶發(fā)性早搏、多數(shù)導聯(lián)CT斷壓低及T波低平。診斷為冠心病。曾用消心痛等藥治療,上述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20天前又感胸悶加重,氣短,心悸,惡心,胃納差,咳嗽痰黃,小便黃,大便結(jié),舌暗紅,苔黃白膩,脈弦滑。辨證屬痰濁血瘀,治以益氣化痰、活血通脈,溫膽湯加減。處方:法半夏、栝蔞皮各15g,橘紅5g,枳實、竹茹各12g,茯苓、丹參各20g,新開河參(另燉)10g,田三七(另燉)、炙甘草各8g。每日1劑,15劑后胸悶心悸癥狀消失,心電圖明顯好轉(zhuǎn)。

 【杏林迷悟】體會:溫膽湯是由二陳湯化裁而來。方由法半夏、橘紅、茯苓、炙甘草、竹茹、枳實、大棗七味藥組成。具有滌痰,止嘔、和胃的功效。主治膽虛痰熱上擾,虛煩不得眠、驚悸,口苦,嘔涎等癥,名為溫膽,實為清膽和胃,方中法半夏辛溫性燥,燥濕化痰,和中止嘔。橘紅理氣化痰,氣順則痰降,氣化則痰亦化。茯苓健脾利濕,濕去則痰消,以甘草和中補土。竹茹消胃脘之熱,止嘔除煩。枳實合二陳除三焦之痰壅,三焦痰熱去膽腑為之清凈。故名為溫膽,實為之清膽。痰熱為患,癥狀變化多端,只要辨證準確用之恰當,療效頗佳。

【方歌】溫膽湯《三因極—病證方論》

溫膽湯中苓半草,枳茹陳皮加姜棗,

虛煩不眠證多端,此方膽虛痰上擾。

66.李某,女,48歲?;颊咭蚧夹募⊙锥≡褐委?,每當入夜則胸中憋悶難忍,氣短不足以息,必須靠吸氧氣才能得以緩解。舌質(zhì)淡苔白,脈弦而緩。

 處方:

 桂枝10克,生姜l0克,大棗12枚,炙甘草6克。

 服藥2劑后證狀減輕,原方加附子6克,再服3劑后除。此案顯系:胸陽不振,陰氣內(nèi)阻。故用上方取效。這條就講完了,下面講第23條。

 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條講的是太陽病經(jīng)久不愈的三種轉(zhuǎn)歸及小發(fā)汗法的運用。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從時間上來說已經(jīng)不短了。從癥狀上來說現(xiàn)在還發(fā)熱惡寒。只是發(fā)熱惡寒的特點是熱多寒少,如瘧狀。瘧狀說明這里的發(fā)熱惡寒是陣發(fā)性的,但和真正的瘧及少陽病的寒熱往來也不同。瘧和少陽病的寒熱往來是交替性的,而這里的發(fā)熱惡寒后面也繼續(xù)說了。是一日二、三度發(fā),也就是說發(fā)熱惡寒是陣發(fā)性的,一天發(fā)作二到三次。不嘔,這是仲景的文法,在《傷寒論》里嘔就表示少陽病,不嘔就排除了了少陽病,大小便也正常。如果此時患者的脈微緩平和的話,為欲愈也。如果此時患者脈微、惡寒的話。脈微為少陰虛,惡寒為太陽虛,脈微惡寒陰陽俱虛也。此時治療應回陽固本,不可再妄用汗、下、吐法了。

 仲景在這里連用三個更字,諄諄告誡學者不可誤也。太陽病時間久了,若欲自汗解而不能,面色反而郁有熱色,即紅色,身體也由于欲汗而不能而發(fā)癢,這是太陽病日久的第三種轉(zhuǎn)歸了。此時則應該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fā)汗治療了。下面我們看看桂枝麻黃各半湯這個方劑。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jié))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桂枝麻黃湯就是桂枝湯和麻黃湯的合方,上面的計量單位換算不好掌握,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jù)情況各取桂枝湯、麻黃湯的三分之一或?qū)Π刖涂梢粤恕O旅嫖覀兘Y(jié)合條文再看一則案例吧。

 張某,發(fā)熱形寒近一周。下午發(fā)熱較高,微惡寒。醫(yī)芳香疏泄與之,二劑后,熱勢更高,煩躁夜不安臥,渴不多飲,上腹部有紅疹,用各種方法已治療近一個月,寒熱依然不退??淘\:病者一般狀況尚佳,惟每天發(fā)熱二、三次,發(fā)熱時煩躁,皮膚無汗,不惡寒,周身有癢感。與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服后一時許,得汗甚暢。次日,不再發(fā),皮膚潮潤而愈。感冒經(jīng)月,病久邪微,衛(wèi)陽怫郁,己成太陽輕證。邪微陽郁,不得泄越則身癢;正邪相爭,或進或退,則寒熱陣陣。其治宜小和營衛(wèi),微散風寒,用桂麻各半湯,則剛?cè)嵯酀胁∏椤?/p>

 第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太陽病服桂枝湯本不為誤。但病重藥輕,服桂枝湯后病不但不解,反而添加了煩。煩為正氣借助藥力抗邪的結(jié)果。這時則可以針刺風池、風府以助藥力。再服桂枝湯則可愈。好了,下面大家自由討論。22條是接21條的,所以我講也是連著講的。 仲圣寫書是用小刀在竹片上刻的,不能給你說的太詳細,有的詳于前就略于后,有的詳于后則略于前,有的詳于證則略于方,有的略于證則詳于方,所以學習仲景書除了必須前后互看外,還要懂得以方測證或以證測方,這是學習《傷寒論》最基本的。 一團粘糕,又濕又熱,有沒有。 熱裹濕中,相互膠著,分也分不開。 當然濕熱在發(fā)展過程中確實有熱把濕烤干的,這就變成溫病了。 當然還有濕把熱逼走變成寒濕的。 濕熱上下中焦都有。 為什么溫病派有的衛(wèi)氣營血辨證法還要創(chuàng)立個三焦辨證,就是因為濕熱不入血份,衛(wèi)氣營血辨證法不適應對濕熱的辨證。

 總之要在動態(tài)中觀察疾病。 第二種情況,可以參考: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fā)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67.男,46歲,建筑工人。多年來胸中發(fā)悶,甚或疼痛,遇寒冷氣候則甚,并伴有咳嗽氣短等癥,切其脈沉弦而緩,握其手則涼,詢其溲則清長,視其舌質(zhì)淡嫩,苔白滑。

 證屬心陽不振,陰霾布于胸中,氣血為之不利,亦胸痹之證類也。治宜溫補心陽,以解寒凝。用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連服6劑,證情逐漸減輕,多年胸中悶痛,從此得以解除。

68. 女,30歲。患者患慢性腎炎五年。近診:頭暈、頭痛,顏面浮腫,兩下肢腫,午后明顯,汗出惡風,月經(jīng)后期而量多,苔白膩,脈沉細滑。

 證屬表虛血虛而水濕內(nèi)停,治以實表利水,養(yǎng)血和營,與防己茯苓湯合當歸芍藥散:

 防己10克,桂枝10克,茯苓24克,生黃芪12克,炙甘草6克,當歸10克,川芍10克,蒼白術(shù)各6克,白芍12克,澤瀉18克

 結(jié)果:上藥服六劑后,癥狀減輕,停藥后癥狀又反復。勞累后也反復,繼用上方加減服用6個月,復診時,浮腫消。與柴胡桂枝干姜湯消息之。

69. 男,40歲。者素有腰酸痛史。因天氣變化,常輕度發(fā)病。

 某日,該患者用涼水洗衣時,轉(zhuǎn)身接水,突覺腰部劇烈疼痛,僵直不能轉(zhuǎn)動。幾個人抬著去醫(yī)院檢查,診斷疑似:一、腰椎錯位;二、風濕。經(jīng)服藥、按摩,電針,理療二十余日,未見顯效。遂求診中醫(yī):幾人攙扶前來就診,腰部涼而痛甚,難以轉(zhuǎn)側(cè),全身酸痛,頭目暈眩,口干,不欲飲食,間歇發(fā)作低熱,微惡寒。舌質(zhì)偏淡,苔白膩,根部微黃,脈弦微浮。

 此原為風寒濕邪,郁久不解,積聚于腰部。后太陽之邪未罷,復傳少陽,致兩經(jīng)同病。法宜祛寒除濕,和解少陽。本柴胡桂枝湯與腎著湯方意用之。

 處方

 柴胡10克 桂枝10克 泡參10克 法夏15克 白芍12克 大棗15克 甘草6克 白術(shù)15克 干姜12克 茯苓15克 二劑

 服藥半小時,自覺全身開始輕松。連進兩劑后,腰部即能自由轉(zhuǎn)動。再服四劑,腰痛遂止。三月后追訪:自從獲愈以來,至今未再復發(fā)。

70.女,30歲。患者胸脅滿悶,脘腹氣急作痛,病已多年,每遇冬季即發(fā),呃氣頻作,時有嘔吐,多為痰涎之物,情性較為急躁,脈弦滑,苔白膩。

 辨為肝郁犯胃,痰氣交阻,治宜理氣開郁,降逆化痰。蘇梗6克,川樸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青皮6克,烏藥9克,甘草3克,生姜15克。連服3劑,脘痛銳減,再服3劑,諸恙遂平。

71. 女,30歲。患者胸脅滿悶,脘腹氣急作痛,病已多年,每遇冬季即發(fā),呃氣頻作,時有嘔吐,多為痰涎之物,情性較為急躁,脈弦滑,苔白膩。

 辨為肝郁犯胃,痰氣交阻,治宜理氣開郁,降逆化痰。蘇梗6克,川樸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青皮6克,烏藥9克,甘草3克,生姜15克。連服3劑,脘痛銳減,再服3劑,諸恙遂平。

72.男,35歲,患者遺精已數(shù)年,近年來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惡風,腰酸痛。苔白,舌尖紅,脈浮而虛。

 屬虛勞,營衛(wèi)不固,氣血失和,故治以調(diào)營衛(wèi)和氣血,斂神志以攝精液、擬與桂枝加龍牡湯加減: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克

 復診,上藥服六劑,遺精未再作,囑停藥觀察,如再作則照服原方。

73.當歸芍藥散出自仲景《金匱要略》,是治療婦人腹中諸疾痛的良方,僅略舉幾例以顯其功用:

1. 當歸芍藥散治療痛經(jīng)案

侯集南曹莊曹美女,女,29歲,已婚,痛經(jīng)有年,每經(jīng)前兩日即腹痛,疼痛難忍時需服止痛片緩解,月月苦于此痛,月月服用止痛片,苦不堪言,時經(jīng)期將至來診,見體型中等稍偏豐腴,膚白面潤,大眼睛,雙眼皮,唇紅潤,舌面濕潤,邊有齒痕,下腹部有輕微的憋脹感,無明顯的壓痛,予當歸芍藥散湯劑方:當歸30克 白芍30克 赤芍30克 川芎30克 茯苓20克 澤瀉20克 白術(shù)20克,五劑。復診言此次沒有明顯經(jīng)痛,唯服藥后大便次數(shù)偏多且不成形,守方減量:當歸15克 白芍30克 赤芍30克 川芎15克 茯苓20克 澤瀉20克 蒼術(shù)20克,15劑,囑隔日服用,注意經(jīng)期腹部保暖,后隨訪經(jīng)痛愈。

2. 當歸芍藥散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左下腹掣痛案

羊盼莊楊阿婆,女,76歲,體型中等,面目虛浮,有眼袋,在動作時會牽掣左下腹疼痛,靜臥不動則不痛,為避免動作掣痛而不敢飲食,便秘,小腿有靜脈曲張,每年都會因小腿部抽筋疼痛來服加大芍藥劑量的當歸四逆湯,左下腹按之痛,有抵抗,處方當歸芍藥散合桂枝茯苓丸湯劑:當歸20克 白芍30克 赤芍30克 川芎30克 茯苓20克 澤瀉20克 白術(shù)20克 桂枝15克 丹皮15克 桃仁15克,3劑。復診疼痛明顯減輕,但仍有些便秘,守方增量:當歸30克 白芍60克 赤芍30克 川芎30克 茯苓20克 澤瀉20克 白術(shù)30克 桂枝15克 丹皮15克 桃仁30克,3劑。隨訪電話不通,后介紹其外甥來診頭痛,方知其已痛失便爽。

3. 四逆散合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腹部墜脹案

唐莊鄒阿婆,女,73歲,體型瘦長,下腹部時有下墜憋脹感年余,勞則尤甚,飲食可,睡眠差,下肢皮膚干燥,有脫屑,色暗,平素血壓高,既往有腦血管病史,處方:柴胡10克 枳實10克 白芍10克 赤芍10克 炙甘草10克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澤瀉10克 蒼術(shù)10克 桂枝10克 丹皮10克 桃仁10克 棗仁10克,2劑。癥減復診,守方,2劑,愈。

4. 當歸芍藥散治療新婚男性下腹部憋脹腰酸困案

初中同學威帥哥,男,28歲,新婚燕爾,美不勝收,樂不思憂,覺下腹部憋脹難受并腰骶部酸困不適,處當歸芍藥散湯劑方:當歸15克 白芍30克 赤芍30克 川芎20克 茯苓20克 澤瀉20克 蒼術(shù)20克,6劑,隔日服用,囑節(jié)欲,夫妻同服。

【體會】:當歸芍藥散雖出自婦人篇,但臨床應用不僅僅限于婦人,男子亦多有用時。對于此方,本人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應用,一、面目虛浮,有眼袋,面色黃暗缺乏光澤,或面部有斑,特別是女性婚產(chǎn)后出現(xiàn)的黃褐斑;二、下腹部下墜憋脹感或疼痛,伴或不伴腰骶部酸困不適甚則疼痛。此方有很有的滋潤美容作用,皮膚干燥者也可小量常服。以下腹部墜脹疼痛為主要痛苦者,當歸、芍藥、川芎的量要大一些,尤其是芍藥、川芎,也可合方四逆散加強疏利之力。便秘者,當歸、白芍、白術(shù)的量要大一些。腹瀉或服后大便次數(shù)多不成形者,當歸、白芍的量減下來,白術(shù)換成蒼術(shù)。稀水白帶者,加扁豆、懷山藥、薏苡仁。黃帶者,合梔子柏皮湯并加扁豆。有瘀血者,合桂枝茯苓丸。月經(jīng)量多色鮮紅粘稠者,合黃芩湯,出血多者更加生地、阿膠。經(jīng)前乳脹者,合四逆散,乳腺小葉增生者更合枳實薤白桂枝湯。當歸芍藥散合方四逆散,可以看做是逍遙散的變方,再合半夏厚樸湯、枳實薤白桂枝湯,常被我稱作解郁逍遙寬胸舒懷湯來使用。

74. 女 50 雙手麻木發(fā)脹,睡眠時候發(fā)作。指尖放血后手指發(fā)脹減但是依舊麻。陣發(fā)發(fā)熱汗出,汗后惡風。手關(guān)節(jié)痛, 腰足發(fā)涼 怕冷 納可 不渴喜熱飲 有口氣 大便頻 飯后就想大便,飲后小便數(shù),愛生氣 舌邊紅苔白齒痕 左邊浮弦 右邊弦滑 。

 桂枝30,白芍30,生姜60,紅棗20,黃芪40,附子20,蒼術(shù)15

75. 女,38歲,患者素有少腹脹痛,氣上沖胸,胸悶室塞,氣息短促,一日發(fā)作數(shù)次。伴失眠、煩躁。常因情緒刺激而誘發(fā)。舌偏暗,苔白膩,脈弦滑。

 證屬肝郁心虛,沖氣上逆。治宜養(yǎng)心柔肝降逆:

 桂枝、白芍、酸棗仁(研吞)各15克,制厚樸12克,大棗6枚,檀香(后下)6克,杏仁9克,炙甘草4.5克,生姜3片。

 3劑后,奔豚即止,夜寐轉(zhuǎn)安,唯少腹脹滿不好,原方去檀香加烏藥15克,又3劑后告愈。

76. 樊氏,青年農(nóng)婦也,體素不健,疾病時罹,迭來就治,1夏傷子濕熱,飲食如常,而小便不利,有澀痛感。精神飲食減退,肢倦無力,不能再事勞作。切脈細滑,面色慘淡,氣促不續(xù),口干微咳,少腹脹痛,大便黃燥,小便不利而疼。

 擬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改湯)加桔梗、白蔻、雞蘇散等。是以桔、貝、蔻仁開提肺竅,苦參、雞蘇散入膀胱清熱利水,當歸滋血,以補不足。此與頭痛醫(yī)頭者,大相徑庭。果2劑而小便通利,不咳,尿黃而多,此濕熱下降之聯(lián)兆。更以豬苓湯加海金砂、瞿麥滋陰利水,除積清熱,數(shù)劑小便清,飲食進,略為清補即安。

77.每日學習一方厚樸溫中湯同名方劑約有三首,其中記載于《內(nèi)外傷辨》卷上者為常用方,其組成為厚樸9g、陳皮9g、甘草(炙)5g、茯苓5g、草豆蔻仁5g、木香5g、干姜2g。具有行氣溫中,燥濕除滿之功效。主治寒濕氣滯之以虛寒腹脹為關(guān)鍵癥狀。厚樸溫中湯中厚樸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溫中散寒,燥濕除痰,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干姜、生姜溫脾暖胃以散寒;茯苓滲濕健脾以和中,共為佐藥。甘草益氣健脾,調(diào)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寒濕得除,氣機得暢,脾胃復健,則脹痛自解。為二陳湯之義加草豆蔻、厚樸、木香、干姜。

78. 45歲,素體虛寒,喜熱怕冷,春夏之交,突患眩冒。其癥頭眩眼花,睜眼則天旋地轉(zhuǎn),眼前昏黑,起則眩暈加劇,且作惡心嘔吐,終日閉眼而臥,喜靜惡噪,飲食須由他人喂飼,尚可進食流粥,唾液增多,津津欲唾,腹中漉漉如水聲,脈久弦滑,苔滑色灰, 詢其前醫(yī)用“苓桂術(shù)甘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方,以及應用西藥,均未見效,

 處方:干姜6克,黨參6在,半夏9克,桂枝4.5克(后下),茯苓15克,水煎服。4劑而恢復健康。

 按: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金鑒》:惡阻者,謂胃中素有寒飲,惡阻其胎而妨飲食也。主之以干姜去寒,半夏止嘔;惡阻之人,日日嘔吐,必傷胃氣,故又佐人參也。

79. 45歲,素體虛寒,喜熱怕冷,春夏之交,突患眩冒。其癥頭眩眼花,睜眼則天旋地轉(zhuǎn),眼前昏黑,起則眩暈加劇,且作惡心嘔吐,終日閉眼而臥,喜靜惡噪,飲食須由他人喂飼,尚可進食流粥,唾液增多,津津欲唾,腹中漉漉如水聲,脈久弦滑,苔滑色灰, 詢其前醫(yī)用“苓桂術(shù)甘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方,以及應用西藥,均未見效,

 處方:干姜6克,黨參6在,半夏9克,桂枝4.5克(后下),茯苓15克,水煎服。4劑而恢復健康。

 按: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80.  男,58歲。初診。右側(cè)半身不遂3天。素有頭暈史。癥見右側(cè)肢體伸屈、抬舉均困難,手不能握,右下肢肌力Ⅱ度,口眼輕度歪斜。伴面目虛浮,右下肢足跗微腫,肢體倦怠,納呆,吐涎沫,苔薄白,質(zhì)紫暗,脈濡弦。

 處方:當歸芍藥散: 當歸、白術(shù)、地龍各12克,芍藥、茯苓各18克,川芎9克,澤瀉16克。

81.某,因腦外傷,失眠不寐,更醫(yī)迭治,屢屢罔效,頭昏脹痛,心慌心悸,晨起惡心,精神不振,健忘納差,面色晦暗,目眶黧黑,睛濁少神,舌體胖大,舌底淤張,舌苔白滑,脈象弦滑。

 當歸、白芍各15克,川芎、澤瀉各30克,白術(shù)、茯苓各20克。5劑后,入夜能睡四小時左右,諸癥亦得緩解。又服10劑,夜寐可達七小時左右,諸癥消失。隨訪一年未發(fā)

82.眩暈醫(yī)案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男,55歲。該患有高血壓史多年,血壓155/100左右,診見體格魁梧,面色紅潤,口唇色暗,詢之頭暈四肢麻木,伴有口苦,便干等證,已4日未行,臥則胸悶,舌暗紅,苔白,脈沉弦關(guān)滑。

 此少陽陽明蘊熱兼瘀血,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法:柴胡10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生石膏45克,大黃6克。

 二診,六劑后,頭暈減,大便日行一次,仍平臥胸悶,四肢麻未已,舌色如前,苔白潤,脈沉弦細。

頭暈減輕,但由于胸悶明顯,所以加瓜蔞、薤白這一藥對,開胸理氣、化痰開結(jié);

 仍宗前法,與大柴胡湯加味:柴胡10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生石膏45克,大黃6克,瓜蔞45克,薤白10克。

83.  男,六個月大?;純哼B日來,哭啼不休,飲食大減,面青黃,體消瘦。某日其父母突然發(fā)現(xiàn)患兒陰囊腫脹,如雞子大,似水晶重墜,少腹按之有水聲,急來求診

 辨為寒濕凝聚,經(jīng)脈不通,氣滯于下,水濕浸漬于陰囊。法宜化氣行水,溫腎散寒,以五苓散加味主之。

 處方

 豬苓6克,茯苓6克,澤瀉6克,白術(shù)6克,桂枝6克,上肉桂(后下)3克

 上方服一劑,腫脹消,疼痛止。

84.一、月經(jīng)先期:1、氣虛;補中益氣湯。2、實熱;(陽盛血熱)清經(jīng)散。3、肝郁血熱;丹梔逍遙散。4、虛熱;兩地湯。

二、月經(jīng)后期:1、血寒;溫經(jīng)湯。2、虛寒;艾附曖宮丸。3、血虛;大補元煎。4、氣滯;烏藥湯。

三、先后無定期:1、肝郁;逍遙散。2、腎虛;固陰煎。

四、月經(jīng)過多;1、氣虛;舉元煎。2、血熱;保陰煎加地榆、槐花。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五、月經(jīng)過少:1、血虛;滋血湯、小營煎。2、腎虛;歸腎丸。3、血瘀;桃紅四物湯。4、痰濕;蒼附導痰丸。

六、經(jīng)期延長:1、血瘀;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2、陰虛血熱;兩地湯合二至丸加茜草、烏賊骨、益母草。

七、痛經(jīng):1、氣滯血瘀;膈下逐瘀湯。2、寒凝胞中;陽虛內(nèi)寒、溫經(jīng)湯加附子、艾葉、小茴香。

寒濕凝滯、少腹逐瘀湯加蒼術(shù)、茯苓。3、濕熱下注;清熱調(diào)血湯加紅藤、敗醬草、薏苡仁4、氣血虛弱、圣愈湯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5、肝腎虛損;調(diào)肝湯

八、經(jīng)間區(qū)出血:1、腎陰虛;兩地湯合二至丸。 2、濕熱;清肝止淋湯去阿膠、紅棗、加小薊、茯苓。3、血瘀;逐瘀止血湯。

九、閉經(jīng):1、肝腎不足;歸腎丸加雞血藤、首烏。2、氣血虛弱;人參養(yǎng)營湯3、陰虛血燥;加減一陰煎加丹參、黃精、枳殼。4、氣滯血瘀;血府逐瘀湯。5、痰濕陰滯;蒼附導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血熱(虛熱)保陰煎加沙參、麥冬、五味子、阿膠。2、實熱;清熱固經(jīng)湯加沙參、麥冬 3、血瘀;四物湯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烏賊骨4、腎陽虛;右歸丸去當歸加黃芪、覆盆子、赤石脂。5、腎陰虛;左歸丸合二至丸去牛膝。6、脾虛;固本止崩湯去當歸加升麻、山藥、大棗、烏賊骨。

85.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神效方:黃芪30克,當歸,桂枝,杜仲,淮牛膝,寄生,續(xù)斷,木瓜各15克,白芍20克,川芎12克,紅花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有效率百分之九十七,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三。

86.某女,28歲。因患“甲亢”病住院手朮治療。手朮順利。朮后24小時左右患者突然煩躁不安、譫妄、腹瀉水樣便數(shù)次。且高燒、口渴喜飲,大汗淋漓。舌紅而少津、苔黃,脈數(shù)而虛大無力。診斷為“甲亢”朮后并發(fā)甲狀腺危象。 中醫(yī)辨證為陽明熱盛,氣津兩傷。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遂投:

 生石膏100克,知母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人參10克。

 速煎1劑口服,上癥迅速減輕。再投3劑善后,諸癥消失,治愈出院。

臨床只要見到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虛大無力,都為陽明熱盛,氣津兩傷之象,都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屢用屢驗, 第27條: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fā)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本條論述外寒內(nèi)熱之輕證的證治

 本條初看原文,很難理解,既然熱多寒少,為什么又說無陽呢?既然無陽,為什么治療又用石膏呢?既然不可發(fā)汗,為什么還要用麻黃呢? 種種疑問,真的很令人費解, 但是如果把這條看成倒裝句呢,這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實倒裝句這種文發(fā)在《傷寒論》中很普遍,不僅是一處, 那么這條應該怎么讀呢。我認為應該這樣讀: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fā)汗。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但是熱多寒少了,這時就應該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療。若脈微弱者,這是陽氣不足,就不能用這個湯治療了, 桂枝二越婢一湯為桂枝湯和越婢湯的合方,也就是桂枝湯加麻黃石膏而成,也可視為大青龍湯之變劑(其實是大青龍湯去杏桂)。 方中桂枝湯加麻黃以解外寒,石膏清內(nèi)熱,因其劑量小,故適合治療外寒內(nèi)熱之輕證, 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姜(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湯一分。 案例:

87.劉女,11歲。深秋受涼,發(fā)熱惡寒,每日發(fā)作好幾次,拖延數(shù)月末愈。脈浮無力,舌質(zhì)紅,苔薄白。飲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此乃風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將化熱之輕證。治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麻黃3克,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3克,大棗4個,石膏6克,炙甘草3克,玉竹3克。

 共服2劑,得微汗出而解。

 本案發(fā)熱惡寒,一日數(shù)發(fā),表示太陽之邪未解;舌質(zhì)紅,反映表邪已有化熱。故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另加玉竹以解表清里,生津養(yǎng)液,二劑而愈。

88. 女,43,

經(jīng)來則頭暈、頭痛,自曰中暑后,大便次多,日5-6行,口中和,不喜吹空調(diào),冬季手腳偏涼,舌暗淡,邊有齒痕,脈沉細。

 辯證:太陰夾血虛氺飲上逆

方證:當歸芍藥散合吳茱萸湯處方:

當歸10白芍10川芎6蒼術(shù)15

澤瀉12茯苓12吳茱萸10

 七劑水煎服

泉按:經(jīng)方辨證,不論病因?;颊吣壳按蟊愦卧龆啵谥泻?,為太陰虛寒之象,經(jīng)來則頭暈頭痛,為血虛水飲上犯,舌暗淡邊齒痕、脈沉細皆是明證。故以當歸芍藥散養(yǎng)血溫經(jīng)利水治療,加吳茱萸增強溫中之力,取吳茱萸湯之意。

89.女,30歲,患者產(chǎn)后感冒,迭經(jīng)中西藥治療無效,已延及三十余日,一直發(fā)熱不解,頭痛惡風,厭油那呆,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每熱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熱退身適,二便正常,夜寐較差,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弱而緩。

 此為產(chǎn)后體虛延久失治,風邪怫郁于表不解之故。宜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肌祛風為治,桂麻各半湯主之:桂枝8g,白芍8 g,生姜5g,炙甘草5g,麻黃5g,大棗四枚,杏仁5g,水煎服,連進2劑,1劑后發(fā)熱頓解,2劑后諸恙悉除,后進補血之品,而起居飲食一如常人。

90.  男,22歲。持續(xù)高熱,汗出,胸滿,氣短50多天。醫(yī)診結(jié)核性胸膜炎。先以西藥治療30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藥清熱解毒、攻逐水飲等治療20多天亦不效。細審其證,寒熱往來,體溫39.9℃,胸滿氣短,惡心欲吐,舌苔白,脈弦數(shù)。

 因思寒熱往來者,少陽之證也,宜予和解少陽。處方:柴胡28克,厚樸10克,草果10克,擯榔10克,黃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蘇葉10克,甘草6克。

 服藥4劑,諸證大減,體溫37.5cc,繼服4劑,體溫正常,飲食增加,胸水明顯減少。審其脈弦緊小數(shù)。處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白芥子6克,桔梗10克,枳實1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服藥30劑,諸證消失,愈。某醫(yī)問:何不用攻逐水飲法?答曰:本病證見少陽,當以和解。仲景在《傷寒論》中列述少陽有三禁,其中即有禁下一條,今所以不用攻逐者即宗仲圣之訓也。

 3.三陽合病,反與清解,表里不和,其病難愈

91.  29,初診頭暈,與姿勢無關(guān)半年余,血壓低,視物旋轉(zhuǎn),耳鳴,心悸,汗出多,納差,口中和,二便可,手腳涼,舌淡苔白,根膩,脈沉細。

 辯證:太陽太陰夾水飲方證:苓桂術(shù)甘湯加半夏 處方:蒼術(shù)15 茯苓15 桂枝10 炙甘草6 清半夏15七劑水煎服。

 學習感悟:臨床中見頭暈伴陰性癥狀首先可考慮到水飲上逆,茯苓桂枝必須用尤其還見心悸,重者加澤瀉,根據(jù)其癥狀完全可以排除陽證尤其是舌苔脈象。汗出多是因表虛所致,記得胡老曾在金匱中有講過一般汗出還發(fā)熱不解惑病情加重者多伴是正氣不足不能勝邪。

92. 女,44歲。鼻塞入冬而作已8年。近年夏亦不通,白粘涕較多,嚴重時頭痛,對冷氣尤其敏感,一冷即塞,寒者加重。查見中下鼻甲肥大充盈。舌苔薄,脈細。

 證屬清陽不升,濁陰上干,瘀阻清竅。治以升清通竅:升麻、柴胡各3g,路路通、桃仁各10g,紅花、澤蘭、菖蒲、辛夷、白芷各6g,雞蘇散1包(15g)。另用皂角3g,蔓荊子、石榴皮、蒼術(shù)各10g,煎水后吸入鼻腔。經(jīng)5天治療見效,續(xù)治10日而愈。

93. 女,52腹痛胃痛,進食稍油膩則嘔吐、腹痛。大便2-3日一行,甚則7-8日一行,腹脹,眠差,氣短,口中和,陣發(fā)性頭暈,無四逆,苔薄,左脈弦細,右脈沉細

 六經(jīng)辯證:太陰夾水飲方證:茯苓飲合小半夏湯加柏子仁處方:清半夏15枳實10黨參10陳皮30生白術(shù)30柏子仁30茯苓15生姜15七劑水煎服 此病案很容易辨為少陽陽明,臨床時就需要仔細了,病人雖有便秘但結(jié)合其他癥狀應考慮為寒性便秘(可以詳細問下病人大便秘結(jié)的情況),陽秘常伴有口干口渴身熱惡熱汗出等,病人的嘔吐腹痛是因進食油膩后才發(fā)作完全是因胃虛不能消化接受膩性食物引起,加上有口中和眠差陣發(fā)性頭暈氣短等都屬于太陰胃虛水飲停留所致,雖無四逆現(xiàn)象但但凡太陰并非一定要出現(xiàn)四逆啊,舌苔脈象也不支持陽性體征。此案學習價值意義很大。

94. 女,34歲。【病史】已婚七年未孕,男女雙方經(jīng)檢查生理正常。開始,自覺頭昏、乏力,早晨臉腫,下午腳腫,月事不調(diào)?!境踉\】閉經(jīng)半年,白帶多。全身輕度浮腫,下肢較重。周身疼痛,畏寒,多夢,納差,血壓有時偏高。小便不利,大便先結(jié)后溏。舌質(zhì)淡,體胖嫩,邊有齒痕,苔白滑,中間厚膩,脈沉。

 此為邪入少陰,火衰水旺,腎陽虛衰,經(jīng)水不調(diào)之不孕證。首以真武湯加減,溫陽化氣行水為治。

制附片120克(久煎) 茯苓30克 生姜30克 桂枝15克 炮姜30克 炙甘草15克 四劑

 二診】服上方,全身浮腫顯著消退,食欲增加。原方再服四劑。

 【三診】神疲、惡寒等證雖有好轉(zhuǎn),但仍血枯經(jīng)閉。原方并當歸補血湯加減主之。制附片60克(久煎) 茯苓20克 白術(shù)15克 生姜30克 桂枝10克 黃芪3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10克 炮姜30克。

95. 男,29歲。鼻塞,嗅覺失靈6年,久治不愈。刻下:鼻塞常年不減,不聞香臭,時流黃粘濁涕,伴頭昏沉,記憶力減,聽力下降,閉塞性鼻音。查見雙側(cè)鼻粘膜暗紅,下鼻甲粘膜明顯腫脹,表面凸凹不平如桑椹狀,對麻黃素收縮反應不明顯。舌尖有瘀點,脈弦細。

 證屬氣血瘀滯。治以桃紅四物湯合蒼耳子散加減:當歸尾、赤芍藥、川芎、桃仁、蒼耳子、辛夷、白芷、石菖蒲、絲瓜絡各12g,穿山甲、紅花、薄荷各9g。上方連服28劑后,鼻塞通,嗅覺復,余癥皆除。

96.男,47歲,初診,患者素來體質(zhì)弱,面色暗,一感冒就咳嗽,不發(fā)燒,有黃痰,平時無汗,最近幾天拉肚子,胸悶,醫(yī)院檢查稍有肺氣腫,左脈細弱,右脈浮長。

 用陽旦湯去白芍加麻杏石甘湯,又患者左脈細弱還有兩感攜帶加附子細辛,右脈浮長加葛根,“二陽并病滿喘發(fā)”患者胸悶又加栝樓黃連。桂枝30 炙甘草20 黃芩30麻黃10杏仁15石膏30干姜30 葛根40 黃連20 半夏20 栝樓20生姜50 大棗15每劑藥服用兩天,一共3劑此病寒熱錯綜復雜,表里兼治,藥后癥減大半。原方不動又來三付,基本告愈。

97.  女,65歲,主訴有15年糖尿病病史,在1年前又出現(xiàn)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雖多次服用中西藥,可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近因病證加重而前來診治??淘\:呼吸深快,呼氣中夾有爛蘋果味,腰酸,倦怠乏力,頭暈目眩,眼眶下陷,動則氣喘,肢體水腫,小便少,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弱,

 辨為肺腎氣虛,水氣內(nèi)停證,治當補益肺腎,溫陽利水;給予四君子湯、海蛤湯與真武湯合方加味,紅參15g,白術(shù)15g,茯苓15g,炙甘草15g,海馬10g,蛤蚧1對,白芍10g,生姜10g,附子5g,山藥15g,杜仲12g,牛膝24g。6劑,水煎服,每天1劑,每日3服。

 二診:呼吸深快好轉(zhuǎn),減海馬為5 g,以前方6劑

 三診:腰酸減輕,以前方6劑。

 四診:肢體水腫較前消退,以前方6劑。

 五診:頭暈目眩止,以前方6劑。

 六診:呼氣中夾有爛蘋果味明顯減輕,以前方6劑。七診:諸證均有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之后,以前方治療20余劑,諸證悉除。為了鞏固治療糖尿病,以原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6g,每日3次,堅持服用。隨訪1年,一切正常。

 海馬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名貴中藥,具有強身健體、補腎壯陽、舒筋活絡、消炎止痛、鎮(zhèn)靜安神、止咳平喘等藥用功能,特別是對于治療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疾病更為有效, 用方提示:根據(jù)呼吸深快、倦怠乏力辨為肺氣虛,再根據(jù)腰酸、脈沉弱辨為腎氣虛,因肢體水腫、小便少辨為水氣內(nèi)停,又因口淡不渴辨為寒,以此辨為肺腎氣虛,水氣內(nèi)停證。方以四君子湯補益中氣,以海蛤湯攝納肺腎之氣,以真武湯溫陽利水,加山藥補益肺腎,杜仲、牛膝補腎強健筋骨。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98.男,6歲,患者半年前患“尿路感染”而見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經(jīng)服中藥治療后,尿急、尿痛消失,而尿頻尚存,近一月逐漸加重,每小時達3—5次。平素畏寒、自汗、有尿床史。診見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查尿常規(guī)陰性。治以補腎因澀,投縮泉九加味。服藥3劑閣效。

 慮有自汗,故改投桂枝湯以調(diào)和營衛(wèi)。

 方藥:桂枝4克,白芍6克,生姜3克,甘草4克,大棗3枚。水煎服,1日l劑。服6劑,畏寒、白汗消失,尿頻減半,效不更方,繼服原方10劑而愈。

99.某,40歲?;硷L濕關(guān)節(jié)病,每到冬季則發(fā),今冬又患感冒,復發(fā)尤劇。證見發(fā)熱惡寒,無汗咳嗽,下肢沉重疼痛,腓肌不時抽掣,日晡增劇,臥床不能起,舌苔白厚而燥。

 《內(nèi)經(jīng)》所謂“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之證。但自病情觀察,則以風濕之成分居多,且內(nèi)郁既久,漸有化熱趨向,而不應以嚴冬視為寒重也。法當解表宣肺,清熱利濕,舒筋活絡,以遏止轉(zhuǎn)化之勢。與《金匱》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為頗合。再加蒼術(shù)、黃柏、忍冬藤、木通以清熱燥濕疏絡則比較清和,且效力大而更全面矣。上方服3劑,汗出熱清痛減。再于原方去麻黃加牛膝、丹參、絡石藤之屬,并加重其劑量,專力祛濕通絡。日服2劑,3日痛全止,能起床行動,食增神旺。繼進行血益氣藥,1個月遂得平復。

100. 某,患肋膜炎,左脅痛甚,不可仰臥,咳則震痛。脈弦數(shù),舌苔干而花黃。

 處方:柴胡6克,蔞殼9克,楂炭9克,赤芍9克,紅棗四枚,川連1.5克,檳榔4.5克,枳殼6克,生草3克,淡芩6克,制香附4.5克,桔梗4.5克,花粉9克。

 二診 脅痛瘥減。熱亦較平,但炎未消退,則病不能即愈。面色甚黃,唇鼻俱燥。舌奇絳,苔干,脈弦。

 柴胡6克,炒山梔9克,原釵斛9克,檳榔3克,赤芍6克,川連1.5克,蔞殼9克,花粉12克,香附4.5克,炙兜鈴9克,淡芩6克,小生地15克,知母9克,桔梗4.5克,炙草3克。

 三診 肋膜炎向愈。不知何故,忽服別藥,遂汗漏不止,蜷臥,鄭聲。舌質(zhì)尚干絳,而脈已無根。本已出險,乃招亡陽,自取之。

 黑附塊9克,云苓12克,桔梗3克,炙草3克,生芪9克,干姜3克,白芍9克,浮小麥15克,太子參9克,川貝9克。桂枝3克(后下)。

 四診 熱已退,汗漏未止??壬幸{痛。舌厚苔干,脈弦而遲。宜斂汗鎮(zhèn)咳,微通便。

 黑附塊6克,杏仁9克,柴胡6克,白芍9克,生龍骨12克(打,先煎),生芪15克,麥冬12克,蔞殼9克,枳實6克,煅牡蠣15克(打,先煎),南北沙參各6克,五味子3克,桔梗4.5克,玄明粉6克(沖)。

 五診 熱不作,汗遂止,咳雖不除,已不覺痛。舌色漸淡,苔薄而松。漸引食。脈弦細,皆向愈之象。

 全瓜蔞9克,花粉9克,北沙參12克,柴胡6克,當歸9克,谷芽12克,麥冬12克,白芍9克,川芎9克,釵斛9克,桔梗4.5克,枳殼6克。

精選小藥方六十五

1.男,40歲。右脅疼痛難忍,皰疹成串4天。醫(yī)診帶狀皰疹。細審其證,右側(cè)胸脅部皰疹成片,并沿肋間分布,疼痛難忍,病灶隆起包塊質(zhì)硬,舌苔白,脈弦滑。

綜合脈證,思之:胸脅者,肝肺所主之位也;脈弦滑者,痰火郁結(jié)也。治宜宣肺理肝,解毒化痰。處方:柴胡10克,枳實10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瓜蔞15克,橘葉10克,青皮10克,夏枯草30克,連翹10克。同時加用:耳針壓痛點、外關(guān),淺刺,留針2小時。服藥2劑,次日諸證全失,愈。

某醫(yī)問:晝夜兼進2劑即疹退痛失,余未聞之也,請明示其理。答曰:根據(jù)經(jīng)驗但予解毒而疹退者多留有疼痛之不解,審其機制多與:一不化痰,二不活血有關(guān),今之所以疹與痛俱失者,恐在方中具有化痰、活血之藥耳。

2.女,47歲,患者面布風團伴瘙癢三天,風團色紅、灼熱感,軀干及四肢未見風團,面部稍有浮腫,胃納可,二便調(diào),舌淡苔薄膩,脈緩。

處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紅棗5枚,麻黃10克,杏仁10克,地膚子10克,白鮮皮10克,2劑,先服1劑,諸癥明顯減輕,第2劑服完,面部風團退,浮腫消。

3.男,17歲,學生。自幼體弱,住校生活4年,飲食漸少,時發(fā)干嘔,食欲全無,大便溏瀉,畏寒肢冷。舌淡苔潤脈弱。

前醫(yī)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3月余,有效,但終不能復。

在前方基礎(chǔ)上加吳茱萸6g,調(diào)治月余,諸癥皆失。

臨床上,中、下焦虛寒病癥并不少見,人皆知溫胃暖脾溫腎,多易忽略肝寒.如確有肝寒,姜.桂.附等藥效不佳,多需加用吳茱萸。

4.女,31歲,6月24日初診。患者反復周身發(fā)風團7年余,發(fā)作時瘙癢明顯,自服“開瑞坦”等抗過敏藥后癥狀能減輕,但停藥后復發(fā),近半年來風團日夜均有發(fā)作,下半夜發(fā)作最甚,風團色鮮紅,壓之褪色,分布在背部、四肢、腹部等。舌淡紅,苔薄膩,左脈略滑,右脈弱。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紅棗5枚,麻黃10克,杏仁10克,防風10克,薏苡仁30克,7劑,日1劑,水煎服。

7月1日復診,服藥4劑后夜間風團未發(fā)作,日間發(fā)作亦減少,風團變小,發(fā)作頻率減,苔薄,脈略滑重按弱。上方繼服7劑。

7月6日復診,風團發(fā)作少,但自覺服藥后出現(xiàn)口干、唇干等癥狀,胃納可,大便常,考慮桂枝麻黃藥性偏熱,故減桂枝麻黃量,加入黃芩清熱: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紅棗5枚,麻黃6克,杏仁10克,防風10克,薏苡仁30克,黃芩15克,5劑,每日1劑,水煎服。

7月10日復診,服藥后口干、唇干等癥狀緩解,風團未再發(fā)作,故改玉屏風膠囊益氣

5.男,28歲,滑精一年余,每因勞倦而發(fā)?;颊呙嫔珶o華,形體消瘦,神疲倦怠,氣短乏力,納差,失眠多夢,頭暈便溏,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

處方:人參(另燉)10克,金櫻子10克,黃芪30克,炙甘草12克,當歸12克,芡實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陳皮6克,白術(shù)6克。

連服5劑后,滑精次數(shù)減少,飲食稍增,諸癥均有好轉(zhuǎn),續(xù)進6劑即愈。后囑服補中益氣丸、金匱腎氣丸以善后

6.女,67歲,患者左半身不遂五天,頭暈不起,懊憹不得眠,他醫(yī)給通經(jīng)活絡之品,并用羚羊粉五分,藥后諸癥不減,反見煩躁。脈弦滑數(shù),舌紅苔黃膩。血壓260/160毫米汞柱。

案五證屬陽明里熱,與大黃湯加味:

黃連6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大黃6克,生石膏45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大便通一次,諸癥大減,血壓為150/100毫米汞柱。

7.男,40歲?;几哐獕翰∫寻肽?,一直服用復方降壓片、心痛定等,血壓仍24~26/l9~17kPa。證見頭痛目眩,心煩急躁,失眠夢多,大便干結(jié),舌紅苔白,脈弦滑且數(shù)。

證屬肝經(jīng)部熱,氣機阻滯。治以清瀉肝經(jīng)郁熱,調(diào)暢氣機。

方藥;蟬衣、片姜黃、白芷、防風各6克,僵蠶,苦丁茶、晚蠶砂、炒槐花各10克,大黃2克。

服藥7劑后,BP18/l3kPa,余癥減輕,停用西藥。原方加川楝子6克,服藥7劑,血壓正常。又以前方加減每周3劑,連服3周以鞏固療效。于半年后復診,血壓穩(wěn)定在16/11kPa,未再升高。

8.男,43歲?;枷剩搬t(yī)診為中陽失運.下焦陽虛,以溫補脾腎法,用理中加味及金匱腎氣九不效,反覺中滿納呆,今來我處就診。到見口渴,飲水頻頻,口干難忍,鼻干無涕。呼吸覺冷,舌淡少津,脈略浮而遲細。

證屬肺冷氣阻,津液寒凝。擬用:甘草10克,干姜10克,按素常飲量煮取貯瓶,渴以代茶。

旬日后二診:渴勢頓控,飲量遞減,鼻潤有涕,呼吸照然矣。效不更方,囑其繼服月盡而瘥。

9.女,19歲,患者從半年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食后倦怠思睡,漸至出現(xiàn)食后嗜睡,每次非睡半小時以上不可,醒后又如常人,經(jīng)醫(yī)院治療,效果不顯。伴有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神倦乏力,四肢不溫,時或發(fā)熱,自汗,舌苔白而微膩,舌談紅,脈濡緩。

擬桂枝加桂湯: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5枚,3劑,日l劑,水煎服。

服藥后僅伏案20分鐘即醒,再予原方5劑,服后能堅持食后不睡,但仍有食后困倦思睡,又服8劑,諸癥消失。隨訪一年,末見復發(fā)。

10.男,42歲,患者項部自汗,整日淋漓不止,頻頻作拭,頗感苦惱。診其脈浮緩無力,汗自出。

分析病情:項部是太陽經(jīng)脈所過,長期汗出,系經(jīng)氣向上沖逆,持久不愈,必致虛弱。因投以仲景之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和陽降逆,協(xié)調(diào)營衛(wèi),收斂浮越之氣。先服4劑,自汗止。

再服4劑,以鞏固療效。

11.男,40歲,肛門周圍濕癢丘疹8年多。醫(yī)診濕疹。細審其證,肛門周圍如掌大一片皮膚增厚區(qū),間有濕爛小丘疹,瘙癢,胸脘滿脹,心煩易怒,嘴唇干,眠不安,舌底瘀黑,苔薄白膩邊有齒痕,脈虛大弦緊。

綜合脈證,思之:弦大緊脈者,氣陰兩虛為本,濕熱為標也。肛門者,亦稱魄門,大腸所主也。合而論之:乃氣陰兩虛為本,脾虛濕郁,氣血郁滯,濕熱下注為標。治宜益氣養(yǎng)陰以培本,燥濕健脾,理氣活血以治標。處方:黨參30克,麥冬12克,生地30克,蒼術(shù)15克,白術(shù)10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三棱10克,莪術(shù)10克,柴胡IO克,薄荷6克,夜交藤30克。

服藥4劑,非但胸脘痞滿好轉(zhuǎn),亦且肛門周圍濕疹均愈。

某醫(yī)問:加味一貫煎本為治療肝、胃病方,今用于濕疹反愈者何也?答曰:加味一貫煎具有四個功能:一者補氣養(yǎng)陰,二者燥濕健脾,三者疏肝理氣,四者破氣破血。今此病雖為肛門周圍濕疹,然其病機不外是:一者氣陰兩虛,二者濕郁不化,三者血絡瘀滯,四者肝氣不舒,故以此方治之而獲效。心虛勞。

12.男,37歲。患慢性痢疾多年,大便下利兼有紅白粘液,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伴腹?jié)M疼痛拒按。脈弦有力,舌絳苔黃。

辨為脾胃氣血不和挾有陽明凝滯之實邪,積邪不去,則下利不能止。治法當加大黃以通腑氣,掃除腸中腐穢。

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大棗10枚,炙甘草6克,大黃6克,3劑。

囑一次煎煮頓服。服藥后大便暢利,瀉下皆粘膩臭穢之物,而后下利日漸輕緩。

某,患病傷寒,身熱,頭痛,無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脈浮緩,臥密室中,自稱其惡風。

某醫(yī)欲用大黃樸硝等下之。余曰:表證如此,兼大便不通數(shù)日,腹又不脹,別無所苦,何速使下?大抵仲景法須表證罷方可下,不爾,邪乘虛入,不為結(jié)胸,必為熱利也。予作桂枝麻黃各半湯,繼以小柴胡,縶縶汗出,大便亦通而解。

男,38歲?;颊咦允鲅獕浩鸵呀?年,越服補劑而愈重。現(xiàn)頭目眩暈,神疲乏力,心煩急躁,夜寐夢多,心慌氣短,飲食無味,大便偏干,舌紅苔厚且干,脈沉細滑數(shù),BP10/7kPa。

證屬濕熱郁滯,氣機不暢。治以芳香宣化,疏調(diào)氣機。

方藥:蟬衣、片姜黃、川楝子各6克,僵蠶、藿香、佩蘭、大腹皮、檳榔、焦三仙、水紅花子各10克,大黃1克。

囑其停服一切營養(yǎng)補品,飲食清淡,每天散步2小時,服藥7劑后,諸癥減而大便偏稀,BP13/9kPa,原方加荊芥炭10克,防風6克,灶心土30克(先煎)。以此方加減服用20余劑后,精神爽,納食香,血壓維持在13~16/9~10kPa。而告病愈。

13.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fā)汗后病不解,反惡寒者,這就說明發(fā)汗前是不惡寒的,汗后惡寒了,為什么汗后惡寒了,虛故也,什么虛了呢,汗則傷陰液,陰傷則陽無所戀,故也虛了,所以治療要用芍藥甘草附子湯陰陽兼顧,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本方在芍藥甘草湯的基礎(chǔ)上又加附子回陽,使之陰陽兼顧。

案例:男,42歲,患者于盛夏因天熱貪涼,夜宿樹下,晨起即感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涕,自認為感冒,遂購APC三片服之,半小時后大汗淋漓,良久方止。自此,覺氣短懶言,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倦臥欲被,動則汗出,半月末愈。舌紅苔白,脈遲無力。

此乃大汗傷陽耗陰所致。治以扶陽益陰。

方藥:白芍12克,炙甘草l0克,附子15克。

服2劑,四肢轉(zhuǎn)溫,汗出停止,病愈體安。

“汗而發(fā)之”,是治療外感之常法,然汗不得法,往往變生它證。本案發(fā)汗太過,傷陽損陰,而見畏寒伯冷,動則汗出等癥,以芍藥甘草附子湯扶陽益陰以救誤,方證相對,故獲良效。

14.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這條敘證太簡,證僅一煩躁,原因則是既汗下后,方則是茯苓四逆湯,從原因到癥狀再到方,應該是汗下之后陰陽兩傷了,煩躁是辨證眼目,以方測證,這條應該還有四肢厥逆等四逆湯證,茯苓四逆湯: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本方在四逆湯的基礎(chǔ)上又加人參茯苓以益氣陰而安心神。

案例:某某,素體衰弱,形體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證見兩目欲脫,煩躁欲死,以頭沖墻,高聲呼煩。家屬訴:起初微煩頭痛,屢經(jīng)診治,因其煩躁,均用寒涼清熱之劑,多劑無效.病反增劇。面色青黑,精神極憊,氣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涼,四肢厥逆,脈沉細欲絕。

擬方如下:

茯苓30克,高麗參30克,炮附子30克,炮干姜30克,甘草30克,急煎服之。

服后煩躁自止,后減其量,繼服10余劑而愈。

少陰心腎陽亡陰傷,虛陽浮越而煩躁。又神憊氣喘,冷汗如油,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脫象備矣??株柾龆幉荒芾^,急用茯苓四逆湯以回陽救陰,交通心腎。待陽回津復,坎離既濟,則煩躁自除。切勿清熱除煩,以寒治寒,否則,殘陽游冰,禍不旋踵。

《傷寒論》中所提到的煩躁甚多,但各有各的病機。

《傷寒論》所提的煩躁,煩則為心煩,躁則為手足躁擾。煩的厲害了也會躁,躁的厲害了也會煩,所以煩躁經(jīng)常一處提,但不煩而燥,或煩而不躁的也有。

至于煩躁的原因,有邪氣在表而煩躁者,也有邪氣在里而煩躁者,有因火劫而煩躁者,也有陽虛而煩躁者,有陰盛而煩躁者,皆不同也,

比如當汗不汗其人煩躁,太陽中風,脈浮而緊,不汗出而煩躁,是邪氣在表,是汗不出郁而煩躁。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是邪氣在里,拉不出而煩躁。

還有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陽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人大汗出,大熱入胃,躁煩者,是火劫令煩躁。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撸苟察o,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是陽虛格陽之煩躁。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去而煩躁者,陽虛煩躁者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者,陰盛而煩躁者也。

這些煩躁遠沒有說完,五苓散證也煩躁,梔子豉湯證也煩躁這些煩躁遠沒有說完,五苓散證也煩躁,梔子豉湯證也煩躁。

總之煩躁,不僅是煩躁,每個癥狀都是一樣的,都有很多病因,不能一見到某一個單獨的癥就想到某固定的一個方,必須四診合參,綜合分析,辨證立法。

《傷寒論》關(guān)于煩躁的死證也頗多,比如結(jié)胸癥悉具,煩躁者死。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學者臨床自當結(jié)合其他癥狀,仔細辨別,方能抓住主證,下藥如神。第70條: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diào)胃承氣湯。本條說的是發(fā)汗后,虛實兩證的鑒別,并補充了實證的治療。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第68條已經(jīng)講過了,如果不惡寒,但熱呢,那就不是虛,而是實了,此時則應當與調(diào)胃承氣湯以和胃氣來治療了,關(guān)于調(diào)胃承氣湯以前講過,以后陽明篇還要講,這里就不多講了,另外《傷寒論》的主題思想就是方證對應,你看到什么證就用什么方,這和引起這些證的誘因關(guān)系也不是很大,

比如這些條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誤汗、誤下、誤吐等誤治后的癥狀,就是在沒有這些誤治的情況下,只要出現(xiàn)了這樣的癥狀,也照樣都也可以用后面所說的方治療,這些大家應該明白。

15.女,30歲。全身瘙癢,皮疹反復不愈十幾年。醫(yī)診濕疹。細審其證,全身滿布小者如針尖,大者如高粱的斑丘疹,皮膚粗糙,夜間癢甚,常常非抓出血不能減輕癢感,舌紅苔缺,少許白苔且舌面布如針頭黑點,脈沉細稍數(shù),不惡寒。

綜合脈證,思之:脈沉細,而夜間癢甚者,陰虛血燥生風之證也。治宜養(yǎng)血活血,涼血祛風。處方:丹參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銀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3克。

服藥4劑,身癢稍減,繼服10劑,諸證均失,愈。

某醫(yī)問:濕疹諸醫(yī)多主張采用除濕清熱之法治之,而本病反治愈甚,其故何也?答曰:濕疹以濕熱所致者為多,故多以除濕清熱之劑治之,然而兼有血中燥熱者亦有之,若兼血中燥熱者,但予除濕清熱而不兼予養(yǎng)血益陰,則非但濕熱不能除,亦且血中燥熱更甚耳,故今以養(yǎng)血潤燥而得愈。

16.男,10歲,患者平素經(jīng)常咽喉疼痛,這天因暴飲寒涼后突然聲音嘶啞,繼而說不出話來。某醫(yī)院用大量抗生素、喉癥丸、六神丸等治療均無效,后經(jīng)喉鏡檢查,診斷為“聲帶息肉。”中醫(yī)診:現(xiàn)除失音外,伴有心煩急躁,夜寐不安,咳嗽有白痰,飲食不佳,小便黃赤,大便略干。舌紅苔白膩潤滑,脈浮滑且數(shù),沉取略細。檢查:咽紅,兩扁桃體腫大,心肺(一)。

蘇葉10克,前胡6克,浙見母10克,茅蘆根各10克,杏仁10克,枇杷葉10克,瓜萎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紅花子10克,7劑,水煎服。

【二診】服藥3劑后,暗啞開始好轉(zhuǎn),能說出話來,7劑服完,聲音恢復正常。飲食二便如常,余癥皆減,再以前方7劑,以鞏固療效,飲食當慎。

此患者豪有郁熱,又困暴飲寒涼,形成寒邪包熱,壅遏肺金,肺失宣肅,故聲音嘶啞,甚則失音。再以大量抗生素以及寒涼的喉癥丸、六神丸之屬,導致涼遏其邪,增重其郁,邪無外出之門,而使喑啞久治不愈。故趙老用蘇葉開宣肺氣,發(fā)散風寒;前胡宣散肺經(jīng)之郁熱;浙貝母、枇把葉、瓜萎清瀉肺熱,又能止咳祛痰散結(jié);茅蘆根清熱宣肺利咽喉又能潤肺;杏仁、蘇葉宣肺祛痰以暢氣機;焦三仙,水紅花子祛中焦脾胃之積滯浦藥相須伍,肺氣得宣,外寒得散,郁熱得清,氣機得暢,咽喉得利,聲音自復。

17.男,素有胃下垂,因前列腺肥大而致小便艱澀難下,八正散利之,反見脫肛,下血不止,小便閉塞不通,其人面黃虛胖,唇淡無華,食少便溏,舌淡脈虛。

黃芪30g,白術(shù)13g,黨參15g,陳皮5g,升麻3g,柴胡3g,當歸9g,黑姜10g,肉桂皮4g,炙甘草6g。2劑,血止大半,加茯苓再2劑,小便通利,浮腫亦消。

18.男,60歲,患者胸憋氣短,微咳,心前區(qū)經(jīng)常疼痛,背部發(fā)涼疼痛巳四年。發(fā)作時,出汗,口渴,服硝酸甘油片后始能緩解,電圖檢查為心肌勞損。舌紅苔薄白,左脈沉弦,右沉。

辨證:飲犯胸膺,胸陽被遏。治則:解表散寒,溫化痰飲。小青龍湯加減。處方:

麻黃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干姜9克,細辛9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一劑。服藥后稍有煩躁,兩小時后緩解,心前區(qū)疼痛亦隨之消失。年后復查末加重。竹葉石膏湯加大黃知母。

19.女,50歲。兩足趾縫間每至夏季即皮膚濕爛8年多,今年人夏以來更加嚴重。醫(yī)診腳癬。先用西藥治療4天,濕爛奇癢不但不減,而且更加嚴重。審其兩足趾縫、足蹠、足跟及足弓部皮膚均濕爛奇臭,其邊緣皮膚鮮紅既癢且痛,晝夜不能入睡,身熱,苔少而光紅舌根少許白苔,脈左滑右細數(shù)。

綜合脈證,思之:足心者,腎之所主也,足蹠熱痛而紅赤者,腎陰不足,火邪內(nèi)熾也。脈滑數(shù)者,熱也。陰虛火邪熾盛者,治宜滋陰降火。處方:元參30克,生地15克,麥冬10克。

服藥1劑,濕爛、紅腫、癢痛均大減,繼服6劑,愈。

某醫(yī)問:足癬濕爛前用加減萆薢滲濕湯等治療3個月而更甚,今但用增液湯7劑即瘳,其故何也?答曰:足癬濕爛屬濕熱者恒多,故多以除濕清熱之方治之,然今陰虛火熾反用除濕以傷陰津則火更熾盛,故不除而反甚也。王冰稱此火只可壯水以制火,不可苦寒以降火,疏達以助火。前方之使病加劇者在于動而不靜也。

20.女,12歲。鼻塞聲重2-3年,屢治未愈。頭兩側(cè)痛,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一行,胃納尚可,夜眠亦佳。經(jīng)檢查為慢性鼻炎。舌苔薄白,脈沉細弦數(shù)。

鼻屬肺竅,經(jīng)絡所循專屬陽明。其證當屬肺胃郁熱上干,致鼻竅不利。擬清熱降氣為法:辛夷、黃芩各3g,連翹、浙貝母、杏仁、赤芍藥、火麻仁各9g,梔子、薄荷、竹葉、枳殼各4.5g,知母6g。服3劑好轉(zhuǎn),再服3劑而痊。

(2)妙法解析:本例證屬肺胃郁熱上干,故治以清熱降氣,用黃芩、連翹、薄荷清瀉肺熱,配浙貝母、杏仁肅肺,則肺氣清順;知母、梔子清胃,火麻仁利腸通便,則胃火得降;助以枳殼行氣,疏理肺胃之氣;辛夷芳香通鼻,引藥直達病所;赤芍藥涼血活血,則鼻竅郁熱難稽;淡竹葉利小便,與火麻仁以利下竅,下竅利則上竅通。全方合用,共奏清瀉肺胃,通利鼻竅之功。

21.男,30歲,建筑工人,已婚。房事后引起腹部絞痛、瀉下白胨性稀便已4天?;颊?天前夜間行房,晨起赴遠郊工地上班,途中突陣暴雨,全身被雨淋透,當天發(fā)作脘腹絞痛,四肢厥冷,出冷汗,發(fā)熱,腹瀉白胨狀稀便4~5次。在當?shù)卦\為“急性胃腸炎”,予慶大霉素靜脈滴注及肌注、口服解痙止痛藥物后,發(fā)燒退.其余請癥逐漸加重,遂求中醫(yī)診治。診見面色咣白,精神委頓,脘腹絞痛,四肢厥冷,身出冷汗,腹瀉白胨狀稀便,不思飲食,小溲清長。舌質(zhì)淡,苔白潤,脈遲緩。

辨為房勞傷腎,復感寒濕之邪,陰寒直中太、少二陰經(jīng)。方選附桂理中場加昧以溫陽散寒,固脫止瀉:熟附片、赤石脂各15克,黨參30克,白術(shù)、干姜、木香、煨肉豆蔻各10克。每日l劑,水煎分2次早、晚熱服。

患者服3劑后,腹痛、四肢厥冷減輕,大便減為每日2次,仍呈白胨狀稀便。服藥14劑后,上癥基本消失,稍感畏寒肢涼喜暖。繼服附子理中丸以鞏固治療2周,追訪2年,腹痛腹瀉未發(fā)作。

22.女,28歲,患者月經(jīng)量大,經(jīng)來腹痛已九年,婚后兩年未孕,經(jīng)某醫(yī)院婦檢診斷為子宮肌瘤,刻診:患者腹墜脹伴腰痛,月經(jīng)量多有瘀塊,血絲帶下,時欲嘔吐,舌紫有瘀點,脈細澀。

此為毒蘊胞宮,瘀滯凝結(jié)。治宜活血通滯,解毒散瘀。升麻鱉甲湯加減:升麻5g,醋炙鱉甲30g,當歸12g,甘草3g,炒蜀椒、紅花各6g,益母草18g,生牡蠣25g,炙椿根白皮50g。日1劑,水煎服。服9劑后,超聲波及婦檢報告肌瘤縮小。原方加鹿銜草50g,續(xù)服32劑,再經(jīng)檢查肌瘤消失。后調(diào)養(yǎng)三個月而懷孕,隨訪半年未見異常。

23.女,52歲,患者陰道流赤白粘液已2年,服過完帶湯、丹梔逍遙散、內(nèi)補丸等方,帶下時多時少。近月病情加重,赤多白少,稠粘氣臭,每日換紙2次,小腹疼痛,不可重按,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黃滑厚,脈滑數(shù)。

證屬濕熱化毒,下蘊胞宮。治宜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用小豆當歸散加味:赤小豆、金銀花、敗醬草各20g,當歸、苡仁、貫眾、冬瓜仁各12g。

服10劑,陰道僅有少量赤白粘液流出,小腹痛止。然頭暈,心慌,體倦,納差,以原方去貫眾,加條參、炒山楂各9g以補脾健胃,繼進10劑,帶止體健。

24.女,44歲,患者心下痞滿,按之不痛,不欲飲食,小便短赤,大便偏干,心煩,口干,頭暈耳鳴。舌質(zhì)紅,苔白滑,脈來沉弦小數(shù)。

此乃無形邪熱痞于心下之證,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泄熱消痞:大黃3克,黃連10克,沸水浸泡片刻,去滓而飲。

服3劑后,則心下痞滿諸證爽然而愈。

25.女,36歲,患者因操勞過度,飲食失節(jié)以致脘腹脹痛,心下痞微痛,煩躁不安,遂嘔吐不止。嘔吐之物為痰誕和膽汁,病已6日。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屬痰熱內(nèi)阻型嘔吐。方用小陷胸湯:

黃連10克,半夏10克,栝蔞仁15克。

按語:嘔吐一證,成因諸多,若屬痰熱中阻,當徑用小陷胸湯每收良效。

26.男,3歲,患者發(fā)熱氣急,嘔吐頻頻,迷睡昏沉,咬牙面青,角弓反張,手足抽搐,胃脘堅硬如石,病情險惡。醫(yī)院診斷為腦膜炎,必須住院醫(yī)治。因所需費用太巨.一時無法籌措,故轉(zhuǎn)邀中醫(yī)。

處方:大陷胸湯:

制甘遂0.9克,大黃4、5克,芒硝4.5克(沖)。

前后連進3劑(制甘遂加至1.5克,大黃、芒硝各加至6克),服后下糞水及痰涎其多,抽搐止,呼吸平,病有轉(zhuǎn)機。續(xù)與甘寒生津之劑而告愈。

27.【陰冷癥醫(yī)案】男,66歲,干部?;颊呋悸匝?0年,反復發(fā)作,每于勞累或受涼后加劇。近2年陰囊、陰莖濕冷痛,冬春季尤為明顯,需熱敷陰部,否則疼痛難忍,行動不變,痛苦不堪。曾多次住院治療,腰痛得以緩解。但外陰冷痛日益嚴重,面色恍白,懶言,舌淡,苔薄白,脈弦細,四肢末端欠溫,陰囊觸診潮濕冰冷。

屬中醫(yī)陰冷、腰痛范疇。

辨證:乃命門火衰,寒氣凝滯于腎。

治宜溫腎壯陽,祛寒止痛。方用腎氣丸加減。

處方:熟附子、肉桂、山萸肉、巴戟天、仙靈脾、鎖陽、枸杞子各15g,熟地黃20g,炙甘草6g。6劑,每日1劑,復渣。

二診:病情無變化,述陰囊、陰莖、睪丸冷痛,夜間尤甚,舌脈同前,辨證無誤,守原方加重驅(qū)寒止痛藥。

處方:熟附子、肉桂各10g,黨參、黃芪、桑寄生各25g,熟地黃、當歸身、巴戟天、烏藥、菟絲子、仙靈脾各15g,小茴香、炙甘草各6g。6劑。每日1劑。

三診:陰部濕冷疼痛明顯減輕,腰痛大減,效不更方,守上方再服6劑。

四診:病已去八九,已不用熱敷陰部,再擬上方去巴戟天、烏藥、加枸杞子15g。每日1劑,每周服6劑,連服3周,諸證消失。1年后追訪未復發(fā)。

【杏林迷悟】體會:本例為一老年患者,因勞累過度,命門火衰,寒濕阻滯經(jīng)絡,氣血不暢,故腰痛、外陰冷痛。初診重在溫腎壯陽,但陰冷癥不減,二診后加入祛寒止痛的烏藥、小茴香增強溫腎散寒止痛之功,故數(shù)年難言之疾苦,得以藥到病除

【方歌】金匱腎氣丸(張仲景)治腎祖方

腎氣丸補腎陽虛,地黃山藥及茱萸

苓澤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煦。

28.男,34歲。咳嗽已五年,久治未愈。西醫(yī)認為支氣管炎,屢用棕色合劑、青霉素等藥;中醫(yī)認為“久嗽”常用半夏露、麥金杏仁糖漿等,皆不效。細詢咳雖久而不劇,痰亦不多,其主要癥狀為入夜胸中似有氣上沖至咽喉,呼吸作聲,短氣,胃脘胸脅及背部均隱隱作痛,畏寒,納減,脈遲而細,苔薄白。

頗似《金匱》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癥。乃以橘枳生姜湯加味治之。處方:橘皮12g,麩炒枳實9g,生姜15g,姜半夏12g,茯苓12g服藥三劑后,諸癥消退,脅背痛亦止。惟胃脘尚有隱痛,再擬原方出入,五年宿疾,基本痊愈。

29.女,40歲,頭暈目眩,口苦耳鳴,不能起立,心悸,面色黑,不想睜眼,舌苔博白,質(zhì)紅,脈浮弦無力,右脈兼滑。

處方:蒼術(shù)15克,澤瀉30克,何首烏30克。

30.少婦腎病,女,28,生產(chǎn)后,胎兒夭折,女子也虛弱不堪,乏力,腰痛,面色蒼白,行走困難,氣短,口渴不多飲,吃飯一般,大便正常,尿多而清,舌淡無苔,脈沉細滑。

處方:附子15克,野黨參30克。

31.男,45歲,渾身怕冷頭暈半個月,有心慌,心悸,吶呆,大便正常,小便不怎么順暢,臉色蒼白,舌質(zhì)淡暗,舌苔灰薄膩,脈沉細滑,血壓110-180。

處方:附子15克,干姜15克,甘草30克,桂枝25克,萊菔子30克。

32.男,58歲,慢性氣管炎30年,平時喜歡飲水。痰多,喉嚨里有痰鳴音,吃飯少,大便頻墜,身體瘦小,舌體瘦還濕,舌質(zhì)暗紅,脈細滑略數(shù)。

處方:干姜30克,甘草60克,白芥子25克。

33.某男,27歲?;颊咝南轮粍蛹虏话玻乖\有振水音與上腹悸動。三五日必發(fā)作一次腹瀉,瀉下如水,清冷無臭味,瀉后心下之悸動減輕。問其飲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脈象弦。

辨為胃中停飲不化,與氣相搏的水悸病證。若胃中水飲順流而下趨于腸道,則作腹瀉,瀉后胃飲稍減,心下悸動隨之減輕。然去而旋生,轉(zhuǎn)日又見悸動。當溫中化飲為治,疏方:

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

藥服3劑,小便增多,而心下悸明顯減少。再進3劑,諸癥得白此之后,末再復發(fā)。

胃中停飲一證,臨床可見心下悸動,四肢不溫,或見下利,舌苔水滑,脈象滑或弦。本案脈證,主胃中停飲無疑,根據(jù)仲景治水之法,處以茯苓甘草湯溫胃化飲獲效。本方生姜劑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沖服。

第74條: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本條從時間上來看,中風發(fā)熱已經(jīng)六、七天了,表不但未解,反而又添了心煩。有表里證,和前幾條合看,表證應指脈浮發(fā)熱,里證應指小便不利,因為水不能化,所以渴欲飲水,這和第71條所講的消渴機理是一樣的。渴欲飲水,但飲后又不能化,所以飲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吐水了,這是水逆,治療也要用五苓散解表利水了。

34.案例:某,19歲?;紓l(fā)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涼水,入咽亦吐,號叫不定,脈洪大浮滑,此水逆證,投五苓散而愈。

水蓄于下,膀胱氣化功能失職,水飲內(nèi)停,氣不布律,津液不能敷布于上,故渴欲飲水。然而內(nèi)停之水飲較重,上干胃腑,胃失和降,故所飲之水,必拒而不受,以致水入則吐,而吐后仍然渴飲。于是飲水而渴不解,嘔吐而水飲不除,謂之“水逆”,乃蓄水之嚴重者,可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以治其本。

第75條: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fā)汗虛故如此。發(fā)汗后,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醫(yī)生為病人把脈時,看到病人以手護心,知病人心悸也,醫(yī)生再和病人說話病人也不理時,知病人耳聾也。

如果此前有過大的發(fā)汗,那么這就是大發(fā)汗造成的

心悸者,汗傷心陽了,耳聾者,汗傷腎陽了。

如果是發(fā)汗后傷陽了,這就不能大量飲水了,如果大量飲水,陽虛也不能化,水停胃中,上逆于肺則喘。

如果以水灌之,這里的灌是洗的意思,肺主皮毛,汗后傷陽,再用冷水洗浴,皮毛閉塞,肺失宣降則也必喘。

本條的主要掌握點一是凡病切忌大汗,大汗既可能傷心陽,也可能傷腎陽。

二是陽虛者切忌暴飲,陽虛暴飲水停不化必生他變,陽虛者用冷水洗浴也當忌之。

35.男,66歲,已婚,7月12日初診?;颊呶绾蟮蜔嵩掠?,體溫在37.5°C~38°C之間,曾在某醫(yī)院診為不明原因發(fā)熱。治療一周未見改善,故前來就診。就診時該患頭脹昏沉,口中黏膩,胸脘痞悶,納呆食少,汗出乏力,身熱不解,伴見陣咳,咳痰不爽,大便不暢,舌淡紅,苔黃膩,脈細而滑。體溫37.8°C,血常規(guī):白細胞9.5×109/L;腫瘤4項(AFP、CEA、SF、β2-MG)均屬正常范圍,類風濕因子、結(jié)核菌素試驗均為陰性。

本例患者年高體弱,脾失運化,病于長夏,暑濕當令。薛生白云:“太陰內(nèi)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nèi)外相引,故病濕熱?!睗穸魺岱室婇L期低熱不退,汗出而熱不解;濕聚生痰,痰濕蘊郁于肺,肺失宣肅,因而咳痰不爽;濕熱蘊結(jié)中焦,脾胃運化失常,故納呆食少;濕性黏膩重著,氣機受阻,故見頭脹昏沉,口中黏膩,胸脘痞悶;苔黃厚膩,脈細而滑,大便不暢,為濕熱郁阻之征象。

辨證為濕郁發(fā)熱,治以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予三仁湯加減,處方:炒杏仁10克,桔梗1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清半夏10克,厚樸10克,生薏苡仁15克,通草10克,竹葉10克。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7劑。

7月19日二診:藥后體溫降至37.3°C,咳痰已減,黃厚膩苔漸消,但仍脘腹脹悶,食欲不振,考慮濕熱未盡,上方加蒼術(shù)10克,砂仁10克(后下),繼服7劑如常。

36.男,26歲。全身皮疹,奇癢1年多。醫(yī)診疥瘡。細審其證,兩手指縫間、手腕、肘窩屈伸、腋窩、乳房下、腹部、臍周、陰部、大腿內(nèi)側(cè)呈散在的小丘疹、水皰及灰白色、淺灰色細紋線,夜間奇癢,到處是抓搔的血痂,舌前部光紅苔缺根少許白有小瘀點,脈弦細。

綜合脈證,思之:夜間癢甚者血分燥熱生風也。治宜活血養(yǎng)血,涼血祛風。處方:丹參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薄荷3克。

服藥4劑,癢疹全失,繼服4劑,愈。

某醫(yī)云:諸書皆云硫黃善治疥瘡,而本病用此久治不效者何也?答曰:硫黃者,殺疥蟲之藥也,故疥瘡用此多奇效。然硫黃酸咸大熱有毒,若病邪入于血分而血燥生風者,不宜用之,因其以熱助熱也。今以丹參銀翹飲治之而愈者,因其養(yǎng)血活血,涼血解毒也。

37.女,48歲,初診。自述近半年來時有面部及全身烘熱,繼而汗出熱退如常人,每日發(fā)作數(shù)次,不分晝夜。因服知相地黃丸,其熱較前加重而來我科求冶。來診時正值發(fā)病,證見面紅耳赤,頭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肌膚微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有嗜辛辣厚味習慣。

此乃濕熱內(nèi)蘊,熏蒸頭面肌表所致。治當清熱,佐以涼血,以葛根芩連湯加味:葛根15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甘草6克,紫草10克蒲黃10克,3劑,水煎服。

.二診自述發(fā)熱減輕,次數(shù)減少,繼服5劑而愈。

按語:經(jīng)斷前后諸證多以調(diào)和肝脾為治,然本案患者乎素喜食辣厚味,必有濕熱內(nèi)蘊脾胃,此有舌脈為憑。脾胃主肌,頭面為陽明經(jīng)所過,濕熱循經(jīng)上蒸,故見面紅耳赤,頭部汗出。知柏地黃丸為滋陰之劑,投之反助濕生熱,故用之反甚。本方清熱利濕,藥中病機,故效。

38.女,56歲。初診。

主訴:大便時腹部疼痛,肛門墜脹。

既往史:慢性淺表性胃炎五年。

現(xiàn)病史:一年前患痢疾半個月,此后每排大便即腹部隱痛,肛門墜脹。

西醫(yī)檢查:胃腸功能紊亂。

目前服用西藥:無。

現(xiàn)癥狀:便后腹部隱痛,肛門墜脹,伴乏力心悸,眠差,喜暖。無腹瀉便秘等證。舌淡苔白,脈象陳弱。

以溫經(jīng)湯治療:吳茱萸10肉桂10半夏10麥冬10丹皮10黨參20阿膠10當歸10白芍15川芎10生姜3片甘草6七副水煎,藥后腹痛無,墜脹大輕,效不更方,守方再進七副,結(jié)果再無任何不適。

39.男,40歲。,雙眼反復流淚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淚,遇風更甚,伴視物不清,頭暈乏力,氣短,納差,雙手甲床色澤青紫,舌苔薄白,脈細澀。

全當歸30克,生白芍30克,酒赤芍30克,雞血藤60克,粉葛根30克。3劑,水煎服。二診:服藥后雙眼流淚,頭暈乏力,納差明顯好轉(zhuǎn)。效不更方繼服一周諸癥悉愈。

按:中醫(yī)認為肝開竅于目,淚為肝之液,其華在爪。故流淚癥常從肝治,肝之虛實盛衰,常反映于爪甲的色澤。流淚癥相當于臨床上功能性淚溢,其原因是淚囊周圍輪匝肌松弛,其位在眼瞼,按中醫(yī)五輪學說,上下眼瞼為肉輪,屬脾,故淚囊周圍輪匝肌松弛宜從脾治,升舉脾陽。患者頭暈乏力氣短,納差,雙手甲床色澤青紫,舌苔薄白,脈細澀,反應出肝經(jīng)血瘀,脾氣不升,治療以化瘀養(yǎng)肝,通經(jīng)活絡,升舉脾陽為治則,瘀血去,脾氣升,藥證符,病乃愈。

40.男,30歲。手掌干裂脫皮,皮膚增厚3年多。醫(yī)診為手癬。先用西藥外涂5個多月無效。繼又以中藥谷糠油、紅花油等外涂治療5個多月仍無效。細審其證,兩手的掌面及指縫間的皮膚有大量如小米大的水皰疹,呈半透明狀,有的皰疹潰破后流出少量白水,有的潰后脫皮,奇癢。大量皰疹簇擁處潰破,皮膚呈鮮紅色,不脫皮處皮膚較它部皮膚明顯增厚變硬,中間有的已干裂,有的部位干厚裂紋皮膚與鮮紅而薄的皮膚相間存在,所有指縫皮膚均呈鮮紅色,舌苔薄白,舌質(zhì)嫩紅,脈沉細。綜合脈證,思之:手掌屬脾心,心主血,脾統(tǒng)血,今脈沉細而手掌皸裂脫皮皰疹者,乃血虛燥熱,風邪內(nèi)動也。治宜養(yǎng)血潤燥,散風止癢。處方:生地12克,熟地10克,白蒺藜9克,川牛膝9克,菟絲子9克,知母6克,黃柏6克,枸杞子6克,獨活3克。

服藥1劑,手癢大減,繼服10劑,不但奇癢消失,而且丘疹、皰疹、脫皮、皮膚增厚干裂均霍然而愈。

41.男,62歲。時值隆冬興修水利而汗出當風,復雨,適夜惡寒而栗,身痛,時作干咳,小便點滴,一夜之間全身皮膚黃染如橘,舌苔黃而薄膩,脈浮緊而弦。

診為傷寒表實之急性黃疸。因風寒濕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濕郁化熱,交蒸于肌膚。方用:

凈麻黃12克,嫩桂枝12克,光杏仁12克,炙甘草6克,綿茵陳l0克。

服2帖表解,尿暢,黃疽消失。

按語:本案汗出當風,復淋雨,感受寒濕之邪,濕蘊體內(nèi),“若小便利音,不能發(fā)黃”,今小便不利,濕無去路,郁而化熱,熏蒸肌膚,而致發(fā)黃。麻黃湯既能開皮毛以發(fā)汗解表,又能宣肺氣以通調(diào)水道,汗通尿暢,則濕邪自無藏身之處,又加茵陳以利濕退黃,方證合拍,投之即效。

42.男,36歲,2月15日就診。患者以捕捉魚蝦為生,經(jīng)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發(fā)熱,無汗,咳嗽聲重,痰白而稀,伴小便點滴不暢,小腹脹急疼痛不可按,痛苦難以言狀.而延余診治。脈浮,舌苔薄白。

此乃風寒犯肺,肺氣郁閉而致尿閉不暢。方用麻黃湯加味:

麻黃15克,桂枝、杏仁各9克牛膝30克蔥白3莖,水煎溫服。1劑盡而小便通暢。

按語;“肺為水之上源”,“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今風寒閉肺,上竅閉塞,致下竅不通,小便點滴不行。治以麻黃湯宣通肺氣,啟上閘而開支流,此先賢所謂“提壺揭蓋”之法也。

43.女,35歲。全身奇癢,晝輕夜劇3年多。醫(yī)診為癢疹。細審其證,在軀干和四肢伸側(cè)有大量密集的小紅疹,間有小的水皰,劇烈瘙癢,晝輕夜劇,小便黃赤,舌苔白根微黃,脈沉細弦。睡眠多夢,左腿軟無力。

綜合脈證,思之:瘙癢晝輕夜劇者,血中燥熱生風也。疹間水皰者,熱毒夾濕也。治宜養(yǎng)血潤燥,除濕解毒。處方:生地15克,熟地10克,生首烏10克,當歸10克,元參20克,白蒺藜6克,僵蠶6克,紅花10克,甘草6克,苦參15克。

服藥4劑,癢疹大減,繼服7劑,諸證俱失,愈。

某醫(yī)云:前用散風止癢反劇者何也?答曰:晝輕夜劇者,血燥生風也,血燥生風者,自應養(yǎng)血潤燥而風始熄也。然你之治法不去養(yǎng)血潤燥而反予辛溫散風以傷血,使血更燥熱,故其癢更甚也。

44..女,46歲??却哑吣?,近受風寒侵襲,胸悶窒塞,呼吸不利。咳喘多痰,喉間作水鳴聲,苔白,脈軟。

麻黃6克,桂枝9克,川樸9克,枳實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劑。藥后咳喘減輕,上方去川樸,加陳皮3克,又服2劑,咳止喘平,呼吸通暢。

45.女,58歲?;歼滥姘肽甓?,醫(yī)院診斷為“胃神經(jīng)官能癥”,治療無效??淘\:病人形體肥胖,呃聲洪亮,短頻,沖逆而出,心下滿悶,按壓則痛,伴惡心、納差,舌紅苔黃膩,脈滑。

辨證為“結(jié)胸證”。治宜清熱滌痰,開結(jié)平順。擬小陷胸湯加味:

黃連、制半夏各l0克,瓜蔞18克,吳茱萸3克,柿蒂12克。

2劑痊愈。隨訪迄今末復發(fā)。

46.女,22歲,患者有支氣管哮喘史12年,常反復發(fā)作,冬季尤頻。一周前,婆媳口角,火氣浮動,宿痰暴涌,服解痙劑及激素類西藥,癥未緩解,故迎余往診。履未及室,痰鳴呼吼聲先入耳,俟入內(nèi)診察,見唇面青灰,額汗若洗,抬肩滾肚,胸廓膨隆,喘促氣急,睛突口張,時而吹呼,時而咳唾,痛苦萬狀,舌質(zhì)紫,苔滑白,脈中取滑而重按促。

辨證為胸有壅塞之氣,膈有潛蓄之痰,氣痰相搏,聚結(jié)息道,釀成“痰栓”。此哮喘危急之候,不速治將成痰厥窒息。治當滌痰降逆,宣肺緩急。方擬澤漆湯倍半夏:澤漆30g,姜半夏20g,紫菀、白前、生姜各15g,桂枝、黃芩、黨參、炙甘草各10g。3劑,水煎服。

二診:痰勢衰退,喘促緩和,胸膈稍寬,夜能俯寐,效不更方,續(xù)進3劑。

三診:痰喘諸癥已緩,寢食如常,擬蘇子降氣湯加生曬參,囑每周服5劑,連服10周。后隨訪1年,未再反復。

47.女,21歲。病已二十余日,因急性胃腸炎經(jīng)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后,吐瀉諸癥均除,惟留高熱不退。曾服苦寒、甘寒、辛涼及西藥磺胺類藥物十余日,皆末獲效。癥狀:高熱煩渴,渴喜熱飲而不多飲,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面黃肌瘦,神疲乏力,不思飲食,舌質(zhì)談紅,脈象細弱而數(shù)。

屬氣虛發(fā)熱,擬“甘溫除大熱”法,宜小建中湯加減治之;

白芍12克,白朮9克桂枝5克黃芪24克,大棗3枚甘草6克餡糖30克(沖服)。2劑而愈

48.男,38歲,患者雙下肢經(jīng)常搔癢4年,遇陰雨天及水濕加劇,搔抓則易破皮流水??淘\:形胖、精神倦怠,舌胖大,舌質(zhì)紫暗、苔白膩,脈沉細。

處方:厚樸25克,生姜15克,法夏12克,黨參、炙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飯前溫服。服藥6劑,全身自覺輕松爽快,瘙癢消失。隨訪2年末復發(fā)。

按語:脾虛濕停,注于下焦,引發(fā)瘙癢。用本方健脾祛濕,并重用厚樸以下氣化濕除濁。

49.女,20歲,患者四年前曾患肺結(jié)核,經(jīng)抗癆治療后痊愈。但此后慚見口吐涎沫,納谷不馨,歷時4載,逐漸加重,乃來就診。患者曾間斷服用阿托品等,但藥后口干異常,停藥又復唾如故,且覺背部寒冷,小便短少。舌談、苔白潤,脈沉緩。

辨為中焦虛寒,治擬理中湯加味,服藥10劑未效。思其故,此患者非脾胃虛寒,乃水濕困脾,當從飲論治,改用等桂朮甘湯加味;

茯苓18克,桂枝、白朮各10克,干姜、炙甘草各6克。

服用一劑,尿較多,口納轉(zhuǎn)佳。3劑后吐唾止,背冷若失。減茯苓為9克,加入黨參10克,再服。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50.男,25歲。慢性肝炎已五年余,心窩及脅下隱痛,納呆,神疲,近日舌現(xiàn)深灰黑色苔,薄而燥烈,脈小弦滑稍數(shù)。

則]清化痰熱。

[方藥]竹瀝半夏9克,茯苓9克,枳殼4.5克,竹茹9克,膽南星9克,瓜蔞皮9克,郁金9克,杏仁9克,浙貝9克,海浮石9克,柴胡9克,香附9克。服3劑,黑苔轉(zhuǎn)微黃,癥狀減輕,后以逍遙散化裁調(diào)理。

51.女,70歲初診,自述患風濕性心臟病30余年。時時心悸胸悶,近日加重。伴見心煩急躁,夜寐夢多,脘腹脹滿,暖氣不舒,納食欠佳。一身疲乏,無力以動。診脈弦滑,至數(shù)不勻,三五一止歇,舌暗苔白且膩。

證屬濕熱蘊郁,阻塞氣機,肺失治節(jié)之權(quán),三焦不暢。先用疏調(diào)三焦,宣暢氣機方法。

二診

藥后脹滿已寬,胸悶漸減,納食見增。仍覺煩急夢多,夜不安寐。脈象弦數(shù)。舌紅苔白略膩。肝膽郁熱未清,繼用清泄肝膽方法。

柴胡6克,黃芩10克,川楝子10克,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10克,竹茹6克,枳殼6克,焦三仙各10克,七劑,水煎服。

三診

上藥服后夜寐已安,煩急漸減。心悸胸悶均顯著好轉(zhuǎn)。脈象弦滑,時一止,舌紅苔白。

三診

上藥服后夜寐已安,煩急漸減。心悸胸悶均顯著好轉(zhuǎn)。脈象弦滑,時一止,舌紅苔白。郁熱雖得宣泄,絡脈尚未和調(diào)。繼以化瘀和絡方法。

荊芥6克,防風6克,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丹參10克,茜草10克,茅蘆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紅花子10克,七劑。水煎服。

四診

諸證漸愈。診脈已無止歇,舌紅苔凈。前方繼進七劑,以善其后。

52.女,28歲,感冒后不欲食。本屬脾胃虛弱,應補之益之,卻以為胃中積滯,用鹽鹵瀉之。瀉后胃納有減無增,并出現(xiàn)夜間不寐,迄今已十四日矣。詢知胸悶心悸,倦怠畏寒,身重跗腫,四末發(fā)冷。食后心下沉悶,大便溏,小便不利,口不干苦。視其舌,淡紅無苔。

切其脈,沉緩無力。診其腹,心下痞滿,無抵抗。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今傷寒后陽氣不足,復經(jīng)攻下,陽氣更虛,致水飲泛濫,凌心則神不安宅而心悸不寐;飲邪彌漫,中州無光,土不制水而水腫便溏。治當溫陽健脾,化氣利水,陽氣旺則陰自消、脾土健則水自落。調(diào)兵遣將,真武湯、附子湯皆可勝任,然本案脈象無力,似更宜附子湯也。擬:

附子10g白術(shù)15g茯苓15g白芍10g黨參10g生姜10片二劑

二診:夜寐可達5小時,小便增多,身重跗腫大減,畏寒亦輕,四肢轉(zhuǎn)溫,納化仍差,脈舌如前。陽氣恢復一分,水飲退卻一分,今效已昭然,恢復健康,企踵可待。

原方三劑。

三診:夜寐甘甜,納化幾近正常,令服歸脾丸以善后。

按:不寐一證,以血虛陰虧、心神失養(yǎng)及痰火擾心為多。陽虛陰盛,水飲不化,致多寐者有之,致不寐者,之前余未嘗得見。本案根據(jù)畏寒、肢冷、跗腫、小便不利等陽虛水飲不化癥狀,擬用附子湯溫陽氣,消陰霾。僅五劑,便陰陽交泰,睡寐甘甜。特志之。

53.男,53歲,5月13日初診。同房后見血精已逾三月,摸左側(cè)睪丸微有疼痛,不摸不覺痛也。

因納便正常,起居工作均無不適,故未介意。近每臨晨,陽強不倒。尿后有淡血滲溢,始就診于解放軍某醫(yī)院,尿檢:紅細胞++,白細胞+,B超檢查前列腺正常,診斷為精囊炎,治療月余不效,就診于余。

患者面色紅潤,舌尖紅,脈弦細數(shù),腰酸膝痛,呈一派腎陰虛、相火旺證候。檢閱曾服之方,系六味地黃湯加知母、黃柏、旱蓮草、阿膠,藥證相符,何以不效?更詢之,知其口苦口臭,口干思飲,納多易饑,大便干燥。由是觀之,此少陰不足,陽明有余證也。滋腎陰,清胃火,余慣用玉女煎取效,然本案血精日久不愈,未必不留瘀也。

思大黃除清解陽明外,復有導瘀止血之功,故易換石膏。

川軍10g生地30g丹皮15g懷牛膝15g知母10g麥冬15g甘草6g二劑

囑戒房事。忌飲酒。

二診:藥后泄瀉數(shù)次,腰痛止,滲血不再,晨仍陽強。

上方續(xù)服二劑。

三診:口苦口臭止,為陽明濕熱已去。陽強略減??诟伤硷嫞}象細數(shù),仍屬陰虛內(nèi)熱。囑服知柏地黃丸一月。

四診:臨晨不再陽強,行房未見血精詢問需否用藥?診其脈,呈不足,建議續(xù)服為佳

54.男,1歲8個月。出生時頭發(fā)正常,6個月后頭發(fā)、眉毛均脫落,無新發(fā)生長。曾在當?shù)蒯t(yī)科大學化驗Ig,A降低,平時多汗。檢查:頭發(fā)、眉毛全部脫落,舌質(zhì)淡苔白。

診斷為普禿,辨證屬腎精虧虛,衛(wèi)氣不足。治以益氣固表,益腎生發(fā)。處方:生黃芪3g,炒白術(shù)3g,防風2g,女貞子3g,旱蓮草3g,菟絲子3g,枸杞子3g,大棗3g。每日1劑,水煎服。交替外涂辛花酊、補骨脂酊,每日1次。治療3個月后,小兒頭發(fā)眉毛全部長出,體質(zhì)健壯。

55.女,30歲。主訴:脫發(fā)兩月。兩月前情志失調(diào),洗發(fā)后頭皮發(fā)癢,繼而脫發(fā),現(xiàn)幾乎脫光,伴失眠。曾用養(yǎng)血生發(fā)藥物治療未效。檢查:頭發(fā)脫落90%以上,稀疏殘留的頭發(fā)松動易拔落,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細。

診斷為全禿,辨證屬肝郁化火,肝火風熱上犯。治以清肝疏風,鎮(zhèn)靜安神。處方:黃芩lOg,菊花lOg,荊芥lOg,赤白芍各lOg,當歸lOg,川芎lOg,酸棗仁lOg,靈磁石30g,夜交藤15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劑。局部涂搽辛花酊,每日2次;局部封閉治療,每周1次。治療1月見效,頭皮癢感消失,原殘存的頭發(fā)全部脫落,新發(fā)開始生長。停局部治療,內(nèi)服方去黃芩、荊芥、靈磁石,加枸杞子、女貞子、丹參等。共服藥50余劑,全頭新發(fā)生長,恢復正常。

56.男,20歲。主訴:脫發(fā)1年半。有家族遺傳史,頭皮出油多,瘙癢脫屑,伴便秘。檢查:頭頂部發(fā)較稀,兩鬢角上推,頭發(fā)油膩,頭屑多。拔發(fā)試驗:7—8根/次,舌質(zhì)紅苔淡黃,脈弦細。

診斷為男性型脫發(fā),辨證屬陰虛濕熱。治療以清熱除濕,滋陰通竅為法。處方:羌活lOg,黃芩lOg,苦參lOg,陳皮lOg,茵陳15g,生首烏lOg,川芎lOg,側(cè)柏葉lOg,菖蒲lOg,草決明lOg,枸杞子lOg,女貞子lOg。每日1劑。早晚交替涂搽辛花酊、頭皮酊。加減治療2月,脫發(fā)減少,頭皮出油及脫屑減輕,拔發(fā)試驗:0—1根/次。改服中成藥芩梔苦參丸合烏地生發(fā)丸。再服2個月,頭發(fā)已不顯稀疏。

57.女,成年人。全身瘙癢,皮疹反復不愈十幾年。醫(yī)診濕疹。細審其證,全身滿布小者如針尖,大者如高粱的斑丘疹,皮膚粗糙,夜間癢為甚,常常非抓出血不能減輕癢感,舌苔白,脈沉細。

不惡寒,小便黃。

綜合脈證,思之:脈沉細,而夜間癢甚者,陰虛血燥生風之證也。治宜養(yǎng)血活血,涼血祛風。處方:丹參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銀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3克。

服藥4劑,身癢稍減,繼服10劑,諸證均失,愈。

某醫(yī)問:濕疹諸醫(yī)多主張采用除濕清熱之法治之,而本病反治愈甚,其故何也?答曰:濕疹以濕熱所致者為多,故多以除濕清熱之劑治之,然而兼有血中燥熱者亦有之,若兼血中燥熱者,但予除濕清熱而不兼予養(yǎng)血益陰,則非但濕熱不能除,亦且血中燥熱更甚耳,故今以養(yǎng)血潤燥而得愈。

58.男,56歲?;颊呓鼉赡昝咳赵绮秃蟀l(fā)熱,體溫38度左右,汗出較多,持續(xù)約兩小時,熱退汗止,即覺畏寒。每日如此。頭暈眩,口苦咽干,胸脅滿,心中煩躁。舌質(zhì)紅,苔白微黃膩,脈弦數(shù)。經(jīng)醫(yī)院檢查,發(fā)熱原因不明,治療未見好轉(zhuǎn)。

此為少陽證發(fā)熱,法宜和解少陽,以小柴胡湯加減主之。

處方

柴胡24克,黃芩10g,法夏15克,沙參15克。甘草10克。知母15克,石膏30克,牡蠣24克,陳皮9克,茯苓12克。一劑。

上方服一劑,熱退,諸證悉減。囑其停藥,調(diào)養(yǎng)數(shù)日而愈。

59.男,32歲。9月15日初診。主訴:自述因事不遂,情志抑郁而不能寐,兩個月來每日幾乎通宵不眠,五心煩熱,有時方有睡意隨即突然驚醒。精神疲倦,痛苦異常,歷用中西安眠鎮(zhèn)靜藥皆未收效。診查:觀其面色憔悴,目暗少神,舌光紅無苔,察其脈象弦滑而數(shù)。

處方:黃連10克,黃芩10克,阿膠15克,白芍15克,生地20克,玄參20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30克,五味子15克,棗仁20克,夜交藤30克,甘草10克,雞子黃1個(沖)。二診:9月29日。服上方藥12劑,心煩大減,能入睡4小時。藥證相符,原方不變,繼服。三診:10月6日。服藥6劑,睡眠大好,能入睡6小時;心煩大減,精神轉(zhuǎn)佳。脈象弦滑,舌紅有薄苔。此心火初平、心腎相濟之兆。藥證既符,勿庸更張。處方:川連10克,阿膠15克,白芍15克,生地20克,玄參20克,珍珠母30克,生赭石30克,夜交藤30克,棗仁30克,五味子15克,甘草10克,茯苓15克,雞子黃1個(沖)。

60.男,56歲?;颊呓鼉赡昝咳赵绮秃蟀l(fā)熱,體溫38度左右,汗出較多,持續(xù)約兩小時,熱退汗止,即覺畏寒。每日如此。頭暈眩,口苦咽干,胸脅滿,心中煩躁。舌質(zhì)紅,苔白微黃膩,脈弦數(shù)。經(jīng)醫(yī)院檢查,發(fā)熱原因不明,治療未見好轉(zhuǎn)。

此為少陽證發(fā)熱,法宜和解少陽,以小柴胡湯加減主之。

處方:柴胡24克黃芩10克法夏15克沙參15克甘草10克知母15克石膏30克牡蠣24克陳皮9克茯苓12克一劑

上方服一劑,熱退,諸證悉減。囑其停藥,調(diào)養(yǎng)數(shù)日而愈。

61.女,60歲?;颊呶鸽渥魍?,按之則痛甚,其疼痛之處向外鼓起一包,大如雞子,濡軟不硬?;颊呖譃榘┳?,急到醫(yī)院檢查,因需排隊等候,心急如火,乃請中醫(yī)治療。切其脈弦滑有力,舌苔白中帶滑。問其飲食、二使,皆為正常。

辨為痰熱內(nèi)凝,脈絡淤滯之證。為疏小陷胸湯:

糖栝蔞30克,黃連9克,半夏10克。共服3劑,大便解下許多黃色粘液,胃院之痛立止遂消,病愈。

62.女,35歲。初診:4月10日。胃病數(shù)載,雖經(jīng)多方治療不愈而不堪其苦,遂來我院就診。癥見患者形體消瘦,兩脅攻脹,面色不華,煩躁易怒,胃脘部隱痛,時有灼熱感,嘈雜不適,納谷欠馨。若得食則胃脹更甚,伴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每3~5日一行,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細數(shù)。

脘悶嘈雜,苔黃膩又為濕熱內(nèi)蘊之征。兩脅攻脹,煩躁易怒,乃木旺克土,肝用過亢所致。證屬脾胃陰虛,濕熱蘊結(jié),肝用有余。

治以清化濕熱為先,柔肝養(yǎng)陰輔之。處方:藿香、佩蘭各9g,紫蘇梗10g,蒼術(shù)、白術(shù)各10g,懷山藥15g,佛手片10g,谷麥芽各15g,梅花10g,云苓15g,白芍12g,甘草6g,炒蒲黃10g,五靈脂10g。囑其忌食生冷油膩及辛辣動火等刺激性食物,另忌過度思慮及憂郁,注意調(diào)養(yǎng)情志。

4月22日再診:服藥10劑,胃部灼熱感已失,脘脹嘈雜減輕。唯納谷欠馨,時有頭暈,精神欠佳,舌質(zhì)暗滯,苔薄黃微膩,脈濡數(shù)。

63.男,4歲。壯熱1天,突然神志昏迷,有時煩躁譫妄,兩目斜視,牙關(guān)緊閉,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痰鳴氣粗,舌質(zhì)紅、苔黃厚膩,紋透氣關(guān),指紋色青紫,脈數(shù)有力。

擬清熱平肝,化痰開竅法,方用銀翹散合鉤藤飲出入,當否再候機宜。處方:連翹、金銀花各9g,薄荷(后下)、黃芩、炒白僵蠶各3g,鉤藤(后下)12g,遠志6g,石菖蒲、防風各4g。另用牛黃至寶丹1粒,分3次用所煎中藥湯劑化服。

64.女,35歲?;颊哳^痛已四年,遇冬則發(fā),逢夏即解。時值深冬,癥見頭痛沉悶如物緊束,頭面惡寒,四肢不溫,面色蒼白無華,體質(zhì)豐腴,舌質(zhì)淡紫有齒痕,苔薄潤,脈沉細無力。曾作腦電圖,腦血流圖,均提示無異常變化。曾服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九味羌活湯合川芎茶調(diào)散加減等均鮮效。

證屬寒痛,然服發(fā)散祛寒之劑何故不效?患者陽氣素虧,復感風寒,故當兩相兼顧,方用侯氏黑散加減。處方:菊花12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黃芪30克,白術(shù)15克,桂枝12克,細辛5克,防風12克,干姜10克,茯苓10克,桔梗6克。服藥7劑,頭痛大減,惡寒亦輕,惟出門時仍須厚帽著頭。效不更方,前藥繼服7劑,病告痊愈。

65.某,患“早期肝硬化”?;颊呙嫔蠛?,左右兩脅肝脾痛如錐刺,日輕夜重,小便色黃,大便尚可,惟飲食不馨,食后每見腹中夯脹為甚。切其脈弦而責責,舌質(zhì)紫暗,苔則白潤。

辨此證為肝脾血絡瘀滯。肝不疏泄,脾不運化,而氣血疑滯,則三焦為之不利。疏方:柴胡12克,黃芩6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黨參6克,炙甘草6克,大棗7枚,桂枝10克,赤芍10克,鱉甲30克,生牡蠣30克,紅花10克,茜草10克,土別蟲10克,蜣螂10克,射干10克,紫葳10克,石韋12克,瞿麥12克。

患者問余服藥見效的時間,余日:服此方15劑為一療程,而汝之病癥已入血分,大約在服60劑后(為四個療程),可望病減而肝脾之痛得瘳?;颊甙此鶎俜?,兩月后,面色變白,精神有增,肝脾之痛消失,而且胃開能食,腹脹不發(fā),體力轉(zhuǎn)佳。

66.某女,61歲,近10天來精神軟弱,頭痛加重,臥床不起。突然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大便數(shù)日未解,面色蒼白,呼吸稍急促,冷汗淋漓,目合口開,呼吸低微,喉中痰嗚,手撒肢冷,肢體軟癱,脈微欲絕,舌痿質(zhì)淡。證屬正氣虛,風痰內(nèi)閉,陽氣欲脫。急宜益氣固脫,回陽救逆,佐以化痰開竅。予參附龍牡湯加味,紅參9g(先煎)、制附片10g、龍骨30g(先煎)、牡蠣30g(先煎)、石菖蒲10g、制南星9g、急服一劑,次日神志稍清,能進湯粥,囑其原方再取二劑,病情大為好轉(zhuǎn),能起床活動,改投二陳湯加味以健脾化痰善后。隨訪二年余,一切正常。

67.【帶下病醫(yī)案】女,30歲,工人,初診:帶下半年余,患者因丈夫經(jīng)商不利,夫妻口角不睦,致白帶量多、無臭,日日換洗內(nèi)褲而不凈,煩惱日甚。曾服西藥滅滴靈,氟哌酸及中藥等未見效。初診癥見:默默少語,煩躁易怒,四肢疲乏無力,納呆,大便溏薄,日1~2行,腹脹不適,惡心欲嘔,舌淡紅,苔黃白,脈弦緩。

辨證為肝郁脾虛。

治宜疏肝健脾止帶,方予逍遙散加減。

處方:柴胡、半夏、當歸各10g,淮山藥、白芍各20g,白術(shù)、茯苓、黨參各15g,牡蠣(先煎)30g,甘草3g。日1劑,水煎服。并耐心開導患者,勸其正視現(xiàn)實,不要因丈夫一時商務失利而耿耿于懷。

1周后復診,患者面有喜色,述白帶量大減,煩躁易怒亦減,納食增加,大便成形,惡心欲吐、腹脹不適等癥緩解。藥已對證,再進7劑,追訪4個月無復發(fā)。

【杏林迷悟】體會:患者夫妻不睦,七情不遂,肝失條達,肝胃不和,脾失健運而致帶下。故用逍遙散以疏肝健脾,更加黨參,淮山藥,牡蠣以健脾止帶;半夏以降逆和胃燥濕,共奏其功,使白帶得除。

【方歌】逍遙散(《局方》)散郁調(diào)經(jīng)

逍遙散用芍當歸,柴草苓術(shù)薄姜煨,

疏肝理脾調(diào)經(jīng)用,肝郁血虛是病機。

68.案例:男39歲,患者夏季患腹瀉,經(jīng)服抗生素瀉止,但還是腹脹,飯后更甚,時時作嘔,脘腹痞塞,發(fā)熱煩躁,口苦,不渴,大小便正常,舌絳,苔微黃。

予梔子干姜湯六劑而愈。

本案與條文頗合,故愈,第81條: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此條說的是梔子湯的禁忌癥,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梔子,此條可以引申的理解為凡是脾胃虛弱的人,皆慎用苦寒之藥。

69.真武湯:茯苓芍藥生姜(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本方用附子辛甘性熱,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兼暖脾土,以溫運水濕。

用茯苓利水滲濕,使水邪從小便去,

用白術(shù)健脾燥濕,

用生姜之溫散,既助附子溫陽散寒,又合苓、術(shù)宣散水濕。

本方用芍藥者,其義有四:一利小便以行水氣,二柔肝緩急以止腹痛,三斂陰舒筋以解筋肉瞤動,四可防附子燥熱傷陰,以利于久服緩治。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chǔ)方,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若咳者,水寒射肺也,加干姜、細辛溫肺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

下利者,陰盛陽衰也,去芍藥之陰柔,加干姜以助溫里散寒。

嘔者水寒犯胃也,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或可更加吳茱萸、半夏以助溫胃止嘔

案例:某男,12歲?;颊咝逻w新居不久,晨起既頭面浮腫,開始沒有介意,繼續(xù)上學。過五日,腫勢益盛,其父邀中醫(yī)診:望其頭面腫盛,膚色不紅,二目炯炯,精神尚佳,舌淡紅,苔薄白。詢知小便不利,四末逆冷,身不熱,反惡寒。脈象沉緩

小兒稚陽之體,形氣未充,臟腑嬌嫩,極易遭受邪氣,侵襲。病前遷居新房,居室潮冷,寒濕之氣乘虛而人,濕傷脾腎,土不制水則水勢泛濫,腎陽被淹而聚水為患。治當溫腎陽,啟胃關(guān),崇土制水。真武湯可水中取火,鼓動腎陽以消陰翳,倘火旺土健,則水自可歸川。

處方:附子6g白術(shù)15g茯苓10g白芍6g生姜6片二劑。

并囑忌鹽、肉蛋等高蛋白食品。

二診:水腫減輕,仍四末發(fā)冷,身惡寒。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緩弱。藥已中病,法不可更。

處方:附子6g白芍6g白術(shù)15g茯苓10g生姜6片黨參10g三劑。

三診:尿蛋白(-),水腫完全消退,身體一如往昔,患兒急欲上學,囑原方再服三劑。此證與真武湯頗合,故用之效。

70.男,57歲。2010年3月17日初診。

心下痞滿、吞酸、噯氣、納差1年余,纖維胃鏡檢查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反流性食道炎”。經(jīng)中、西藥物治療效果欠佳。診見:心下痞滿,吞酸,噯氣,納差,口干喜飲,口苦,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無四逆。舌苔白,脈細弦

心下痞滿,吞酸,噯氣,納差,結(jié)合舌苔白,大便不成形,可辨為太陰病之外臺茯苓飲加半夏方證。

方中白術(shù)改用蒼術(shù),意在祛濕化飲。

陳皮用30g,清半夏用15g,為馮世綸老師在本方中的常用劑量。

除上述諸癥之外,尚有口干、口苦,結(jié)合噯氣,脈中見弦,考慮有半表半里之少陽郁熱,故合用小柴胡湯和解清熱。

吞酸明顯,加用時方“烏貝散”(烏賊骨、浙貝母)意在制酸以治標。

綜合而言,辨六經(jīng)屬少陽、太陰合病。辨方證屬小柴胡湯合外臺茯苓飲加烏賊骨、浙貝母方證。

或問:本案為何不辨為柴胡桂枝干姜湯方證?答:本案辨六經(jīng)考慮半表半里陽證之少陽病與里陰證之太陰病合病,不辨為半表半里陰證之厥陰病,故辨方證不辨為柴胡桂枝干姜湯方證(柴胡桂枝干姜湯方證歸屬于厥陰?。?。

處方:柴胡12g,黃芩10g,清半夏15g,黨參10g,陳皮30g,枳實10g,茯苓12g,蒼術(shù)10g,烏賊骨10g,浙貝母10g,炙甘草6g,生姜15g,大棗4枚。7劑水煎服。

2010年3月24日二診:藥后心下痞滿、吞酸、噯氣減輕。

隨著癥狀緩減,漸減治標之藥,加用溫運太陰之砂仁。

上方去浙貝母,加砂仁6g,7劑水煎服。

2010年3月31日三診:諸癥進一步減輕,納食仍然欠佳。舌苔白,脈細弦。

上方去烏賊骨,7劑水煎服。

上方服14劑,納食好,諸癥俱已,無不適,停藥。

方證相合,服藥28劑,而收全功。

體會

心下痞滿,多因表邪未解,誤用下法,或中氣不足,痰濕郁熱蘊結(jié)所致。《傷寒論》諸瀉心湯為治療心下痞的常用方。而外臺茯苓飲方,多為時醫(yī)所不習用。

外臺茯苓飲方證出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狈接绍蜍?、人參、白術(shù)、枳實、橘皮、生姜組成,用于中寒停飲所致心下痞滿(或胸滿、腹脹)、噯氣、納差者。馮世綸老師傳承其老師胡希恕經(jīng)驗,常以本方加清半夏治療心下痞滿屬中寒停飲者?!督庾x張仲景醫(yī)學》一書中指出:“本方加半夏則效尤捷,不問其吐水與否,若以心胸滿不能食為目的活用于胃炎、胃下垂以及潰瘍諸病,均有良驗?!?/p>

本方與旋覆代赭湯同屬治療太陰病方,書中指出二方的鑒別:“此與旋覆代赭湯均屬常用的治胃良方。本方證亦常有噫氣,但患者以噫氣為快,且大便多溏,與旋覆代赭湯證苦于噫氣不除、大便虛秘者顯異?!?/p>

本方與半夏瀉心湯同治心下痞滿。但本方用于里虛寒之太陰病,半夏瀉心湯用于上熱下寒、半表半里陰證之厥陰病,臨證不可不辨。

本文選自《臨證實錄與抄方感悟》(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高建忠、余暉編著)

71.男,32歲,初診。思者耳鳴3月余,曾服小柴胡湯、龍膽瀉肝湯、黃連溫膽湯、耳聾左慈丸、補中益氣湯等60余劑皆乏效。到診:兩耳內(nèi)有蟬鳴之聲,時或如風入耳,聽音不清。查體質(zhì)壯實,飲食、大便正常,小便日數(shù)次,色淡不黃,舌質(zhì)淡紅、苔白,脈浮,兩耳內(nèi)未發(fā)現(xiàn)異常變化。此清竅不暢而致耳嗚。以上病治下,上竅不暢,瀉下竅,以利小便之法治之。

澤瀉30克,茯苓、白朮各15克,豬苓12克,桂枝、石菖蒲各9克。

服一劑后,小便次數(shù)增多,耳鳴漸減,連服5劑,耳鳴消失。

按語:腎開竅于耳,主二陰。腎不化氣,水泛清竅,亦可致耳嗚、耳聾。采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之法,利小便,泄下竅,下竅通而上竅暢,耳鳴隨之而愈。

72.男,53歲。8月25日初診自本月初去旅游,天氣炎熱,汗出較多,從第三天開始自覺發(fā)冷發(fā)熱,兩耳不聰,頭目不清,曾服用“藿香正氣水”無效,繼而耳聾失聽,西醫(yī)診斷為病毒感染后遺癥,神經(jīng)性耳聾??淘\時除耳聾外,伴有低熱不退,頭目眩暈,身重乏力,口干渴,不甚飲水,心煩急躁,舌質(zhì)紅,苔黃滑,脈滑數(shù)

證屬暑濕郁熱未盡,氣機不暢。先以宣暢氣機,清化濕熱為法。藥用藿香10克(后下),佩蘭10克(后下),杏仁10克(后下),枇杷葉10克,竹茹6克,炒枳殼6克,晚蠶砂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茅蘆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服藥7劑,熱退,耳聾見輕。后以此方加炒山梔6克,又服7劑,耳聾大減,頭暈乏力消失,唯口干欲飲,舌紅苔少。

改用益氣養(yǎng)陰方法。藥用沙參10克,麥冬10克,黃芪2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生牡蠣30克,生石決明30克,竹茹6克,炒枳殼6克,焦三仙各10克。服藥7劑,精神煥發(fā),心情舒暢,飲食二便正常,耳聾消失,無其他不適。又以上方服藥10余劑而告痊愈。

[按]:此病案乃暑濕郁熱所致耳聾。暑為火熱之邪,人受之,最易傷陰傷氣。濕乃重濁之邪,暑熱挾濕,氣機被困,熱蒸濕動。穢濁之氣上泛,阻遏清陽,清竅不利,輕則頭目眩暈,重則神昏耳聾。趙師先宣開肺氣,宣暢氣機,暑濕郁熱去。邪氣去再議益氣養(yǎng)陰,切不可過早投樸,否則可致閉門留寇之弊。

73.毒癇,男。7歲。11月1日初診2年前因腦震蕩愈后遺癲癇癥,每周發(fā)作2至3次,發(fā)作時兩目上吊,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有時發(fā)出尖叫聲,即而昏迷不知人事,待3至5分鐘后自醒,醒后如常人。經(jīng)多方治療,療效不明顯。2年來一直靠服西藥維持。診見形體消瘦,面色發(fā)青,心煩急躁,夜寐不安,大便干結(jié)如球狀。舌紅苔黃且干,脈弦滑數(shù)。

辨證:肝經(jīng)郁熱,脈絡受阻。治法:活血化瘀,清瀉肝熱。方藥: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大黃2克,柴胡6克,川楝子6克,丹參10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紅花子10克,7劑。忌食肥甘厚膩辛辣食物。

二診服藥后來發(fā)作,大便日2次,較稀,余癥減輕。仍服用苯妥英鈉,舌紅且干,脈滑數(shù)。

方以升降散舍溫膽湯加減: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大黃1克,竹茹6克,炒枳殼6克,膽南星6克,鉤藤6克,檳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7劑。

三診服藥期問僅小發(fā)作一次,夜寐尚安。前方加減: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大黃2克,鉤藤6克,使君子10克,焦麥芽10克,7劑。

四診病情穩(wěn)定,西藥已停,未發(fā)作,無其他不適。藥用:青礞石10克,半夏10克,竹茹6克,鉤藤10克,蟬衣6克,僵蠶10克,郁金10克,赤芍10克,檳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黃1克。每周3劑,連服一個月以鞏固療效。飲食當慎,防其復發(fā)。1年后追訪,未再復發(fā)。

[按];癲癇,又稱為“癇證”。該患兒頭部血絡受阻,瘀血停滯,筋棘失調(diào),心竅不通,咀致元神受損,神志昏亂而發(fā)為癇。血瘀則氣滯,肝脈不舒,則四肢抽搐I茸滯則痰壅,可見口吐涎沫;頻發(fā)則耗傷正氣,則形體消瘦;血瘀不行,氣機不暢,津液不布,腸失滴潤,故大便干結(jié);心煩急躁,夜寐不安,面色筮青,舌紅脈滑數(shù),為肝經(jīng)郁熱之象。老師用升降散調(diào)暢氣機;取柴胡、川楝子助蟬衣透散清瀉肝經(jīng)之熱;赤芍、丹參助姜黃散郁活血通絡;焦三仙、水紅花子消食導滯,又能防其升降太過而損傷胃氣;待肝經(jīng)之郁熱漸清后,又合溫膽湯加減而調(diào)之,以鞏固療效。

74.振顫(帕疊森氏綜合征)女,49歲。初診:患者一身顫動已2年余,西醫(yī)診斷為帕金森氏綜合征,曾服用中藥、西藥,療效不顯彥6診時,患者精神呆滯,少言音低,振顫以上肢以及頭部尤甚,伴有心煩夢多,納食不香,舌紅苔白,脈濡滑且數(shù)。證屬血虛肝熱,絡脈失和。治擬清污肝熱,養(yǎng)血和絡。藥用: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柴胡6克,黃芩6克,川楝子6克,木瓜10克,鉤藤10克,赤白芍各10克,桑技10克,絲瓜絡10克。服藥14劑,顫動已減,余癥見輕,舌紅苔白,脈濡軟,沉取細弦,用疏調(diào)氣機,養(yǎng)血育陰方法。藥用: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勾藤10克,木瓜10克,元胡6克,赤白芍各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旱連草10克,女貞子10克,阿膠珠10克(烊化)。服藥7劑,精神好轉(zhuǎn),顫動已止,二便正常,用養(yǎng)血育陰,疏調(diào)木土方法。藥用;柴胡6克,黃芩6克,川楝子6克,蟬衣6克,僵蠶10克,片姜黃6克,香附10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牡蠣30克,再服7劑,以鞏固療效。

[按];本病案以振顫為主癥,曾用不少中藥,多以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驚,祛風活絡為主,西醫(yī)用左旋多巴等藥,療效均不明顯。趙師從脈、舌、癥等綜合分析,認為是血虛肝熱絡脈失和之癥。因此先以清瀉肝經(jīng)之熱,佐以養(yǎng)血和絡之法,服藥2周,顫動大減。又以養(yǎng)血育陰,佐以清熱之法,服藥1周,病癥解除。

75.女,30,未婚。月經(jīng)淋漓不止已半年許,婦科檢查未見異常。伴心煩不得臥,驚惕不安,自汗沾衣。切其脈縈縈如絲,數(shù)而薄疾,視其舌光紅無苔,舌尖紅艷如楊梅。

細繹其證,脈細為陰虛,數(shù)為火旺,此乃水火不濟,心腎不交,陰陽悖逆之過。治法瀉南補北,清火育陰,安謐沖任為法,黃連阿膠湯:黃連10g阿膠12g黃芩5g白芍12g,雞子黃2枚。此方服至5劑,夜間心不煩亂,能安然入睡,驚惕不發(fā)。再進5劑,則漏血已止。

76.女性,67歲,2月3日初診。眼干口干便干20余年。曾外院確診為干燥綜合征,經(jīng)治改善不明顯?,F(xiàn)眼干,口干,大便干,4日一行,常惡心,時嗆水,腰酸,四逆,身怕冷,但氣候稍熱又怕熱,時感燥熱,汗多如水,寐差,小便可,舌紫暗,舌體胖大,舌邊齒印,瘀點瘀斑,舌底脈絡迂曲明顯,脈弦硬,重按無力。

瘀血阻絡,治當扶陽抑陰,引火歸元,活血化瘀,予四逆湯合封髓丹、二仙湯、桂枝茯苓丸化裁:熟附子4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靈磁石30g,生白術(shù)120g,桃仁10g,桂枝12g,茯苓30g,赤芍15g,牡丹皮10g,肉桂6g,巴戟天30g,仙茅10g,仙靈脾20g,砂仁20g,黃柏10g,炙甘草12g,7劑。

【按】此案與前兩案病機亦相類似,可互相參看,但本案兼夾瘀血證尤為突出,故合用桂枝茯苓丸,并加丹參活血化瘀,后期更加土鱉蟲以搜剔經(jīng)絡隧道中濁瘀死血。本案瘀血見證乃陽虛寒凝所致,治當溫陽活血、化瘀通絡。以溫陽法、活血化瘀法治療干燥綜合征,并非標新立異,實乃四診合參,病機如此,辨證如此,故立法處方不得不如此。仲景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實中醫(yī)臨證十二字真言,一刻不可忽也!

77.女性,51歲。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5年余。曾治療4年余,血小板一直在40×109/L以下徘徊。2006年5月經(jīng)人介紹來診,來診時皮膚散見瘀斑,牙齦出血,尤令人驚異者為自感燥熱甚,胸內(nèi)如有一火球,翻騰不已,時上竄頭部。汗多怕熱,肩頸部疼痛畏冷,舌偏暗紅而絳,脈沉細無力。

此陽虛日久,浮陽不斂,龍雷之火上奔無制之象也。立即予引火湯引浮越之火下歸腎元:熟地黃60g,巴戟天30g,天冬30g,麥冬30g,茯苓15g,五味子6g,肉桂(后下)3g,荊芥炭10g,茜根炭10g,生地炭10g。服后燥熱感迅速消退。后以此方加減,先后加過龜膠、鹿角膠、田七、琥珀末、補骨脂等以溫陽活血之品。至2006年11月復查血小板,已升至正常水平113×109/L。潑尼松也減量至7.25mg/d。然2007年年初,患者服藥未堅持,血小板又持續(xù)下降,最低降至17×109/L,皮膚牙齦偶有輕微出血,疲勞感又加重、胸內(nèi)火球感雖一直未再出現(xiàn),然頭面部感燥熱如火,汗出潮熱,怕冷怕熱,舌暗紅,脈沉細微。潑尼松加量至20mg/d,效果不顯。遂以溫潛之法,于引火湯中加入大劑四逆湯挽衰退之陽,加靈磁石、龍骨潛納浮游之火。熟附子,由30g漸加至120g,炮姜炭60g,炙甘草60g,熟地黃90g,巴戟天30g,天冬30g,麥冬30g,茯苓15g,五味子6g,肉桂(后下)5g,黃芪30g,當歸15g,白術(shù)15g,靈磁石(先煎)45g,龍骨(先煎)30g,炒黃連5g,酸棗仁25g,補骨脂20g,山萸肉30g,牛膝5g。服后血小板迅速上升,5月11日復查血小板上升至180×109/L。精神佳,無皮膚、牙齦出血,熱氣上沖頭部冒火諸癥亦消失?,F(xiàn)潑尼松已減量至12.5mg/d,繼續(xù)服藥鞏固。后患者間斷服藥,血小板基本維。

【按】所謂溫潛法,是指溫陽藥與潛鎮(zhèn)藥同用。溫陽藥如附子、肉桂、干姜、蜀椒之屬為主,從其性而伏其所主,潛鎮(zhèn)藥如三甲(牡蠣、鱉甲、龜板)、磁石之屬為輔,潛其陽而制其虛亢。適用于陽浮于上、上盛下虛之類的病證。溫潛法系民國時期著名中醫(yī)祝味菊所創(chuàng)。然究其學術(shù)源頭,乃出于《內(nèi)經(jīng)》。祝氏曾引《內(nèi)經(jīng)》之理論述之:“經(jīng)云:壯火食氣,是亢潛之火也,非秘藏之火也?;饸鉂撁?,是謂少火。少火生氣,所以生萬物也,茍能秘藏,固多多益善也?!庇终f:“陰平陽秘,是曰平人,蓋陰不可盛,以平為度,陽不患多,其要在秘,誠千古不磨之論也?!弊J蠌摹秲?nèi)經(jīng)》中參悟到,火氣潛密,即是少火,對于浮越不潛之火,則應用溫潛之法。祝氏認為:“氣虛而興奮特甚者,宜與溫潛之藥,溫以壯其怯,潛以平其逆,引火歸元,導龍入海,此皆古之良法,不可因其外形之興奮,而濫與清滋之藥也?!?5)溫潛之法,首先實踐于《傷寒論》?!秱摗分胁簧俜阶C條文即此法的運用,如:“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小品》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皆以溫陽之肉桂、附子配合潛鎮(zhèn)之龍骨、牡蠣,治療亡陽而致驚狂,臥起不安,或陽虛浮熱汗出之癥??梢姡偈ヒ验_溫潛法實踐之先近現(xiàn)代名醫(yī)如鄭欽安、祝味菊、徐小圃及李可等皆擅長此法。筆者曾收集恩師李可344張?zhí)幏?,大略統(tǒng)計,其中有使用附子處方298張,附子與三石(龍骨、牡蠣、磁石)、龜板等潛鎮(zhèn)藥合用者62張,約占全部有附子處方的1/5,足證溫潛法乃臨床常用之法。筆者體會,一些慢性頑固性皮膚病,當以整體辨證為主,故不論皮疹如何,若兼見煩躁、內(nèi)中燥熱,甚或火熱、頭暈耳鳴、面熱如烘、面赤如醉、口腔潰瘍、牙齦腫痛、腰膝酸軟、時發(fā)潮熱,兩足發(fā)冷、雙膝獨冷、疲倦畏寒,甚或反不畏寒而怕熱、大汗出、口干多飲、甚則飲冷則舒。舌淡暗、紫暗,脈沉細、虛數(shù),或洪大無力,甚或弦勁搏指等等諸多寒熱錯雜之證。究其病機,乃陽虛陰寒內(nèi)盛,逼陽于上或逼陽于外之真寒假熱,或陰陽皆虛而相格拒,浮陽不斂所致。故治必以溫潛之法,溫之壯之,潛之平之,引火歸元,導龍入海?;饸鉂撁埽词巧倩?,陰平陽秘,以平為期。(6)

78.女,40歲。15年來,頭痛反復發(fā)作,呈脹痛樣,常偏左側(cè),痛劇時伴惡心嘔吐,不愿睜目視物,需靜臥3天并加用止痛藥物方能緩解。發(fā)作漸趨頻繁,現(xiàn)每月發(fā)作3次左右,外院多次檢查頭顱CT及腦電圖均無異常發(fā)現(xiàn)。平素多用腦力,煩勞操心,夜寐不安,納可便調(diào),頭痛發(fā)作無明確誘因。舌質(zhì)稍紅,苔薄白,脈弦細。

證屬風陽擾動,血瘀阻絡,神明不安。治擬平肝熄風,活血化瘀,養(yǎng)心安神。處方:明天麻9g炙僵蠶9g川芎9g白芷9g莪術(shù)15g炙甘草9g淮小麥30g大棗5g炒棗仁20g夜交藤30g知母15g百合15g生南星30g嫩鉤藤(后下)15g另用:蝎蜈膠囊5粒,每日兩次口服。二診:投之10余劑,頭痛發(fā)作1次,程度明顯減輕,持續(xù)半天即告緩解,無須服用止痛藥物,無惡心嘔吐等癥,夜寐已安。藥證合度,再予平肝熄風、活血化瘀中藥鞏固療效。處方:明天麻9g炙僵蠶9g炙地龍9g川芎9g白芷9g苦丁茶9g莪術(shù)12g生南星20g嫩鉤藤(后下)15g另用:蝎蜈膠囊5粒,每日2次。

79.女,49歲,工人。初診:12月17日?;颊叨嗄晡鸽渥魍矗檬成园?,遂來先生處診治。7月5日胃鏡檢查并病理活檢示:慢性淺表性胃(角、竇)炎,十二指腸球炎中-重度,具活動性,有糜爛,伴腸上皮非典型增生。大便隱血試驗(++)。近日因家務操勞,又兼飲食不慎,胃痛復發(fā),形容憔悴,眠食俱廢,嘈雜不適,酸水頻吐,口燥咽干,身倦乏力,大便不行,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shù)。

胃脘痛(陰虛型)。治法:育陰養(yǎng)胃。處方:麥冬12g,肥玉竹12g,石斛12g,當歸12g,炒白芍12g,焦三仙[1]各12g,蒲公英15g,海螵蛸20g,浙貝母10g,廣木香8g

80.男,69歲。尾骶部皮損如掌大一片瘙癢流水十幾年。醫(yī)診慢性濕疹。全身到處是邊界不清的水腫性紅斑,紅斑上有小丘疹,尤其是小腿、手、膝窩、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更為嚴重,整日瘙癢不已,胃脘、大腹均脹滿,頭痛身沉楚,舌苔白,脈沉。疲乏力喜欠伸。

綜合脈證,思之:全身癢疹者風也;流汁水者濕也;脈沉,腹?jié)M者,氣郁也。治宜健脾除濕,理氣散風,清熱。處方:羌活6克,防風6克,荊芥6克,川芎10克,厚樸1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甘草6克,僵蠶6克,藿香10克,苦參12克。同時外用:艾葉10克,苦參30克,花椒10克,水煎,外洗。

內(nèi)外兼治6天之后,瘙癢大減,皮損亦有所減少,繼服12劑,愈。

某醫(yī)問:余亦曾用健脾燥濕,祛風清熱之劑治之,然其不效者何也?答曰:本病非但有一脾虛,二濕熱,三風邪,亦且有氣滯耳。你所處方但治其三,而未治其四,即未予理氣,故不愈也。

81.女,28歲,近來脘中嘈雜,得食稍舒,口淡乏味,食后即覺脹悶,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象虛細。

此屬胃虛腐熟轉(zhuǎn)輸功能減弱,治宜健脾養(yǎng)胃,宗參苓白術(shù)散意。處方:西黨參三錢,白茯苓三錢,焦白術(shù)三錢,淮山藥四錢,白扁豆三錢,姜半夏一錢半,陳會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服上方二劑即愈。

82.女,35歲,患慢性菌痢數(shù)年(大便曾培養(yǎng)出B組痢疾桿菌),反復發(fā)作,解膿血便,每天4-6次,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精神疲乏,食欲減少。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稍膩,脈沉濡弱。

證屬脾虛下痢,處方:黨參五錢、白術(shù)四錢、陳皮二錢、山藥五錢、苡米五錢、蓮子肉三錢、木香二錢(后下)、黃連二錢、桔梗二錢、扁豆三錢、砂仁一錢五分(打、后下)魚腥草五錢、甘草二錢。服藥四劑后,癥狀消失,大便正常,囑續(xù)服上方,共服十劑,療效鞏固。

83.某女,35歲,近年來每逢月經(jīng)來潮,即發(fā)泄瀉,腹脹微痛,精神困倦,飲食少進,頭目眩暈,月經(jīng)或多或少,色淡,舌質(zhì)淡紅,脈象濡緩無力。

癥脈合參,良由脾胃虛弱,濕聚中焦所致。治宜運脾滲濕,理氣調(diào)經(jīng)。處方:西黨參三錢、白茯苓三錢、淮山藥四錢、薏苡仁四錢、炒扁豆三錢、炒蓮肉三錢、縮砂仁(杵沖)八分、陳皮八分、生白芍三錢、制香附一錢半、粉葛根一錢半、炙甘草一錢。上方加減連服四劑,諸恙悉除,經(jīng)隨訪觀察四月來未見復發(fā)。

84.男,41歲,干部。9月9日初診。患者10年前患肺結(jié)核,經(jīng)檢查已鈣化,向來睡眠欠佳。最近因情志不暢,思慮過度,突然吐血數(shù)次,乃至徹夜不能入寐,飲食不思,體倦乏力。診得脈象弦數(shù),舌苔黃厚。

處方:杭白芍12克,玄參9克,牡蠣9克,女貞子9克,旱蓮草12克,夜交藤9克,生地炭9克,藕節(jié)18克,阿膠珠9克,側(cè)柏炭9克,甘草3克,5劑。

9月16日二診:服上方5劑后,近幾日未見吐血,胃納有所增加。但仍感頭部緊張,夜不成寐,脈已不弦數(shù),舌上黃厚苔已去,舌質(zhì)干而少津。此雖邪熱稍平,但陰分仍有枯涸之感,再本上方意酌減止血之品,加重涵養(yǎng)肝胃陰分,并佐以運脾消食,意使胃和則臥安。

處方:玉竹9克,生地9克,玄參9克,麥冬9克,鮮石斛9克,枳殼9克,生谷芽9克,牡蠣9克,杭白芍9克,枯黃芩9克,藕節(jié)9克,夜交藤9克,甘草3克。10月5日三診:上方加減,服10劑后,已沒有吐血現(xiàn)象,睡眠有所好轉(zhuǎn),每晚已能睡4~5小時。

85.榮衛(wèi)壞入陽明胃腑方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服桂枝湯而大汗出,煩渴不解,脈洪而大,此本有陽明為熱,服桂枝,生姜增了胃熱,胃熱蒸發(fā),故大汗出,大煩渴。脈洪而大,虛也。故用白虎以清胃熱,加人參生津液以補虛也。若吐下后,七八日,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渴而舌上干燥而煩,能飲水數(shù)升,亦津傷燥起,亦宜白虎清燥,家人參以生津液也。

【方歌】白虎湯證(人參白虎湯)

表解洪滑煩渴厥,外則背寒里則熱,

保中清燥白虎湯,汗多而渴加參則。

86.女,16歲。深秋感受寒涼之氣,發(fā)熱惡寒,每日發(fā)作好幾次,拖延數(shù)月末愈。脈浮無力,舌質(zhì)紅,苔薄白。飲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此乃風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將化熱之輕證。治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麻黃3克,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3克,大棗4個,石膏6克,炙甘草3克,玉竹3克。

共服2劑,得微汗出而解。

按語:本案發(fā)熱惡寒,一日數(shù)發(fā),表示太陽之邪未解;舌質(zhì)紅,反映表邪有入化熱趨勢。脈本應浮緊而反無力,這是寒邪欲離肌表之征,即原文所謂“脈微弱者,此無陽也。”所以治療不用單純辛溫的麻桂合方,而用桂二越一湯另加玉竹以解表清里,生津養(yǎng)液為治。

[補述]關(guān)于本條“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一句,不少注家認為這是“亡陽”之象,所以將本條經(jīng)文截為兩段,“把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接于“熱多寒少”句下,筆者認為此說不要。這里的“脈微弱”是與脈浮緊相對而言,脈由浮緊轉(zhuǎn)為微弱,表示表邪欲罷而有入里化熱趨勢,而非亡陽證之脈微欲絕。所以這里的“無陽”.即是指邪氣欲離于表而言,正如成無己所說:“表證罷為無陽?!毙皻庥须x表入里化熱之勢,故不可單純用麻桂發(fā)汗,而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解表兼清其里。見嘔吐。治當清宣郁熱為大法,用梔子豉湯為主。

87.女,51歲,8月5日診。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涼后即感頭痛發(fā)熱惡寒。經(jīng)治療,頭痛發(fā)熱已解。近兩日來,口渴引飲,日進四五壺(每壺約盛8磅)水亦不解渴。前醫(yī)用益胃湯罔效,昨日又服人參白虎湯反而渴甚。癥見:脈細弱,小便清長,四肢厥冷,渴飲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蟲一條。

辨證: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陰病上熱下寒證也。上熱則消渴,下寒則溺清。老年體弱,陽不溫煦則脈細弱,肢冷,故斷為厥陰消渴證。方藥:烏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

翌日復診,口渴大減,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參附,益氣溫陽,2劑而愈。

按語:烏梅丸有清上溫下之功,調(diào)和寒熱之能。用之,俾上熱得清,津液不耗;下寒得溫,陽氣乃復,使津液蒸騰以上潤。且方中烏梅酸甘化陰、能生津止渴,配人參則益氣津生,故治厥陰消渴能迅速奏效。

88.男,43歲。頭發(fā)、眉毛、胡須全部脫落3年多。醫(yī)診斑禿。細審其證,在3年多前突然頭發(fā)、眉毛、睫毛、胡須、腋毛全部脫落后,至今皆無一根生長,呼吸無力時提不氣如欲斷,小便淋漓不凈,夜間渴,腰不酸,餓時虛乏極疲,舌苔白,脈虛弦。

綜合脈證,思之:發(fā)者,血之余,其突見脫落者風也;皮毛者,肺之所主,肺虛則皮毛不榮也。脈虛者,肺虛也;弦者,肝血不足也。且其病久必及腎命,而腎陰虧損。故治宜補氣養(yǎng)陰。處方:黃芪15克,黨參10克,白術(shù)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甘草6克,生地15克,山藥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服藥30劑后,有少許白色很細的毛發(fā)長出;繼服30劑,白色較粗的頭發(fā)、眉毛、睫毛、胡須、腋毛大部長出,并有少許黑色毛發(fā)出現(xiàn);又服上藥40劑,所有毛發(fā)均變?yōu)楹谏?/p>

某醫(yī)云:遍查諸書多云血熱生風者,治以清熱涼血,滋養(yǎng)肝腎法,方宜烏發(fā)丸化裁。

肝腎不足者,治宜補肝益腎,滋養(yǎng)精血,方宜神應養(yǎng)真丹化裁。瘀血阻絡者,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方宜通竅活血湯化裁。而先生獨不用之,其效反著者,何也?答曰:中醫(yī)學的核心問題是辨證論治,諸書所論治法僅取其多見者而言也,而本證卻屬少見且遍請諸醫(yī)治之無效者,今其脈證,實屬氣陰俱虛,故治以補氣養(yǎng)陰而愈也。

89.男,59歲?;颊哂懈哐獕翰∈?0年之久,血壓經(jīng)常持在26.7/16kPa左右。近來頭暈、目眩加重,頭沉,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到市某醫(yī)院測血壓32/18.6kPa。服降壓藥物后,稍有下降,效果不甚明顯。于7月21日來我院門診就醫(yī)。癥狀:頭暈、目眩、耳鳴,精神不振,嗜睡,睡眠不安、多夢,腰酸腿軟、四肢無力,下肢浮腫。檢查:心肺(-),眼底鏡檢查可見顯著的小動脈硬化,尿常規(guī)檢查,蛋白(),紅白細胞少許;血壓30.6/18.6kPa。脈象弦細無力,舌質(zhì)淡、體胖有齒痕、苔白膩。

久病陰虛,陰陽失調(diào),陰虛日久,則頭暈;精虧不能上承則耳鳴;肝血虧損,目失其養(yǎng),則目眩;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生化力弱,氣血不足,氣虛不能化精,血虛不能生精,精血虧損,髓??仗?,則精神不振,嗜睡無節(jié);水虧不能上濟于心,心腎不交,神不歸舍,則睡眠不安、多夢;腰乃腎之府,腎精虧虛則腰酸腿軟;肝血不足,失養(yǎng)于筋而筋疲;脾虛不能充養(yǎng)而肌肉弱,則四肢無力;脾虛而運化失職,水濕不化溢于肌膚而見浮腫;水性向下,故下肢浮腫明顯。脈象、舌質(zhì)均為肝腎虧損、脾虛運化失職、濕邪中阻之征象。診斷:眩暈。治則:滋補肝腎,健脾利濕。方藥:桑寄生、何首烏、菟絲子、枸杞子、太子參、黃精、懷牛膝、山藥、生白芍各30克,云茯苓15克,澤瀉20克。

二診:7月31日。服上藥9劑浮腫已消失,余癥略有見輕,但不甚明顯。照上方加合歡皮、炒棗仁各30克。

三診:8月7日。服上藥6劑,精神略見好轉(zhuǎn),血壓26.7/16kPa。上方加羅布麻葉30克,珍珠粉1.2克(沖服)。

四診:8月18日。服藥10劑,精神大見好轉(zhuǎn),頭暈目眩減輕,睡眠亦見好轉(zhuǎn)。照上方加杜仲30克,去云茯苓、澤瀉。

五診:8月25日。服藥6劑,頭暈、頭昏、目眩、耳鳴諸癥消失,睡眠尚好,精神好,身體也有力,干活不覺甚疲乏,即有疲乏經(jīng)休息后即能恢復。血壓24/13.3kPa,根據(jù)患者以前病情,現(xiàn)在已屬基本痊愈。

90.女,33歲。主訴:雙下肢軟弱無力,雙眼視物不清6個月?;颊?月,無明顯誘因,突然腰骶部瘙癢疼痛,逐漸進展為雙上肢疼痛,伴力弱。經(jīng)予激素治療后,癥狀緩解消失。其后每年發(fā)病,且癥狀表現(xiàn)各不相同,曾在某醫(yī)院檢查診斷為“多發(fā)性硬化”。診查:四肢軟弱無力,雙上肢輕度顫抖,視物昏暗不清,頭暈惡心,大便干燥,舌質(zhì)絳紅,苔薄白,脈沉細弦。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左眼輕微水平眼顫,右上肢肌力5級,左上肢肌力2級,右下肢肌力2級,左下肢肌力1級,肌張力低下,四肢肌肉無萎縮。

平肝柔肝,化痰熄風。處方:當歸15克,白芍15克,丹參30克,茯苓15克,白豆蔻(打)3克,黃柏6克,杜仲15克,何首烏15克,續(xù)斷10克,珍珠粉(分沖)0.6克。上方服藥20劑,患者視物逐漸清晰,肢體逐漸恢復自如。頭暈嘔吐消失,余癥明顯好轉(zhuǎn)。出院時以上方加滋陰補腎之品以滋水涵木,制成丸藥,以求緩圖。處方如下:何首烏120克,當歸30克,白芍30克,杜仲30克,續(xù)斷30克,太子參6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白豆蔻(打)30克,黃柏10克,丹參30克,女貞子30克,墨旱蓮60克,阿膠30克,鹿角膠30克,龜板膠30克,黃連60克,陳皮15克。上方濃煎為膏,每次10克,每日3次,服用半年,后未見復發(fā)。

【評析】本案痿證,現(xiàn)代醫(yī)學診為“多發(fā)性硬化”,為難治病之一。該患者發(fā)病來勢較急,病情多變,易于復發(fā),每次發(fā)作癥狀均不同。

91.女,59歲。5月因反復胃痛、噯氣吐酸及胃脘部包塊在某醫(yī)院診為“胃網(wǎng)膜瘤’’而施手術(shù)。術(shù)中發(fā)現(xiàn)胃體包塊與大網(wǎng)膜、橫結(jié)腸等鄰近組織廣泛粘連,無法切除腫塊,取活檢后關(guān)腹。病理檢查確診為“胃體部腺癌?!毙g(shù)后常感脘腹脹滿疼痛,嘔惡,泛吐粘稠痰涎,大便半月一行,小便黃少,經(jīng)中西藥治療數(shù)月無明顯好轉(zhuǎn),2月因大便二十余日不行,腹痛腹脹,咳吐痰涎膠粘難咯,全身酸楚就診我處。查見患者呈惡病質(zhì),胃脘部可按及拳頭大包塊,質(zhì)硬。左鎖骨上及左腋窩淋巴結(jié)腫大約核桃大小,腹痛拒按。舌淡苔黃,脈滑數(shù)。

擬診為陽明腑實證,投以增液承氣湯二劑,服之不效。二診時,乃以頑痰停滯中脘論治,投以皂莢丸。藥用大皂莢一條(去皮炙酥),大棗30克j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入白砂糖50克,分四次服。

是夜大便通利,所下者糞少痰多,其后竟大多為膠粘痰涎。二月后腹脹腹痛諸癥大減,乃改用八珍湯加大棗20克煎湯送服加味皂莢丸(皂莢八條去皮炙酥,昆布50克,莪術(shù)50克,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三丸。堅持服藥半年,追訪一年患者尚健在,二便正常,生活可自理,腫大之淋巴結(jié)略有縮小。

按語:本案為晚期胃癌重癥,大便半月一行,甚為鮮見,投承氣湯不效,是因頑痰積蓄日久,其性膠粘,非苦寒瀉下不可去。故用皂莢丸通利大便,使頑痰滑利下消而去。初用湯劑,是因病勢急迫,宜以湯救急,但湯劑藥力迅猛,克伐正氣甚厲,故加入白砂糖50克以護胃存正,顯效后即改用丸劑。

92.女,72歲,10月25日診?;悸灾夤苎装榉螝饽[10年,素日氣短,勞則作喘。旬日前,貪食肥厚,復勉強作勞,遂擾動宿疾,咳痰腫滿,氣急息迫,某醫(yī)院診為肺原性心臟病,于西藥治療一周罔效??淘\:面晦紫虛腫,咳逆氣促,鼻張?zhí)Ъ?,膈膨脹,不能平臥,痰涎壅盛,‘咯吐不爽,心慌不寧,頸靜脈怒張,肝肋沿下3cm伴明顯壓痛,劍突下上腹部動悸可見,下肢呈凹陷性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數(shù)日未行。唇青紫,口干不欲飲,舌質(zhì)紫黯,苔白厚,脈沉有結(jié)象。

辨屬痰飲潴留,胸陽阻遏,氣滯血瘀,肺病累心。治宜開結(jié)降逆,決壅逐水。擬澤漆湯原方:澤漆30g,紫菀、白前、生姜各15g,半夏、黨參、桂枝、黃芩、炙甘草各10g。5劑,煎服。

二診:藥后諸癥明顯好轉(zhuǎn),瀉下粘濁物甚多,脈轉(zhuǎn)緩,續(xù)予原方5劑。三診:咳平喘寧,腫消痰卻,肝大縮回,小便通利,納谷馨,改擬金水六君煎調(diào)理,連進月余,病情穩(wěn)定。經(jīng)詢訪,年內(nèi)未再反復。

按語:本例雖年高氣衰,然由內(nèi)傷飲食,引動伏邪,濁飲迫肺,釀成邪實標急之候,故以澤漆湯首應其急。本方雖為逐水之劑,但實具敦土生金之妙。邪卻后,以金水六君煎善后,俾土生金,金生水,肺脾腎三臟根本得固,故獲長治久安之效。

93.某,72歲。素嗜酒,并有慢性氣管炎,咳嗽痰多,其中痰濕恒盛。時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飯后,即入床眠睡.翌日不起,至晚出現(xiàn)昏糊,詢知瞠目不知答。因其不發(fā)熱、不氣急,第二天始邀余診。兩手脈滑大有力,滿口痰涎粘連,舌苔厚膩濁垢.呼之不應,問之不答,兩目呆瞪直視,瞳孔反應正常,按壓其胸腹部,則患者皺眉,大便不行,小便自遺。

因作寒實結(jié)胸論治。用桔梗白散五分,囑服三回,以溫開水調(diào)和,緩緩灌服。二次藥后,嘔吐粘膩膠痰,旋即發(fā)出長嘆息呻吟聲。三次藥后,腹中鳴響,得瀉下兩次,患者始覺胸痛、發(fā)熱、口渴欲索飲。繼以小陷胸湯兩劑而愈。

94.女,45歲?;颊呋贾夤軘U張,喘咳經(jīng)常發(fā)作,晨起咯痰甚多,痰中帶血。病已10年。近一月來咳嗽不止,動即作喘,咳吐大量白痰,痰中帶血,有時吐出鮮血盈口。脈象弦滑數(shù),右寸脈大,接之空豁,舌紅苔白浮黃。

熱郁在肺,絡脈受傷,肅降肺氣以止其咳,涼血清營以止其血。

旋復花10克,枇杷葉10克,杏仁10克,浙貝母10克,川貝母10克,前胡6克,百部6克,茜草10克孫薊10克,茅蘆根各10克,黛蛤散6克(包煎),七劑

【二診】

藥后咳嗽漸減,吐血未止,咯痰仍多,再以肅降化痰方法,兼以止血。

旋復花10克,批杷葉10克,杏仁10克,浙川貝母各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茜草10克,生地榆10克,小薊10克,黛蛤散6克(包煎),茅蘆根各10克,三七粉3克(分沖),七付

【三診】

咯血漸減而未全止,咳嗽時作,吐痰色白,舌紅苔白,脈數(shù)而虛,氣火上炎之勢漸平,仍以再法進退。

旋復花10克,枇杷葉10克,杏仁10克,川浙貝母各10克,桑自皮10克,地骨皮10克,茜草10克,小薊10克,茅蘆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三七粉3克(分沖)

【四診】

咳血已止。再以肅肺方法。

杏仁10克,枇杷葉10克,川浙貝母各10克,小薊10克,茅蘆根各10克,百部10克,焦三仙各10克,山藥10克,香稻芽10克,七付

藥后諸癥已愈,納食增加,囑其慎起居,多鍛煉,增強體質(zhì),以防復發(fā)。

95.女,24歲,患者舌體皸裂疼痛已3年,曾大量服B族維生素無效,反而日趨嚴重,檢查發(fā)現(xiàn)舌的前2/3均布滿橫而深的裂紋,大裂紋中間布滿淺而短的小紋,似桑椹皮,不能食酸辣刺激性食物,痛苦異常。胃脘經(jīng)常憋悶,飯后易腹脹。脈左上關(guān)上滑,右滑。

辨證:心火亢盛,中焦痞塞。治則:瀉心除煩。

處方:炙甘草l2克,黃連須6克,黃芩9克,半夏9克,黨參15克,于姜3克,大棗3個。服9劑后,舌體疼痛消失,小短紋減少,深長紋稍變淺。服48劑,小短紋完全消失,深長紋亦消失2/3,剩余條紋變短變淺,食酸辣食物已無痛苦。謝謝分享

96.女,24歲,患者舌體皸裂疼痛已3年,曾大量服B族維生素無效,反而日趨嚴重,檢查發(fā)現(xiàn)舌的前2/3均布滿橫而深的裂紋,大裂紋中間布滿淺而短的小紋,似桑椹皮,不能食酸辣刺激性食物,痛苦異常。胃脘經(jīng)常憋悶,飯后易腹脹。脈左上關(guān)上滑,右滑。

辨證:心火亢盛,中焦痞塞。治則:瀉心除煩。

處方:炙甘草l2克,黃連須6克,黃芩9克,半夏9克,黨參15克,于姜3克,大棗3個。服9劑后,舌體疼痛消失,小短紋減少,深長紋稍變淺。服48劑,小短紋完全消失,深長紋亦消失2/3,剩余條紋變短變淺,食酸辣食物已無痛苦。

97.炙甘草湯治療腦外傷后遺癥

作者/吳鞏新

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出自《傷寒論》,由炙甘草、大棗、阿膠、生姜、人參、生地黃、桂枝、麥冬、胡麻仁組成。功能通陽復脈,滋陰養(yǎng)血。原主治“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筆者依其功效,辨證施治于腦外傷后遺癥多例,取效佳。現(xiàn)舉二例,供參考。

例一,馬XX,男,61歲,干部,1980年1月5日初診。

患者兩月前因車禍致頭部受傷,當即昏迷,不省人事,約10分鐘后始醒。曾在縣人民醫(yī)院診斷為“腦震蕩”,經(jīng)住院治療一個月后出院。出院后仍覺眩暈不減而來我院門診治療。診見患者面色蒼白,神疲肢倦,納、寐尚可,口干不苦,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血壓140/80mmHg,診為腦震蕩后遺癥。證屬跌打損傷氣血,致血脈不暢,陽氣不升。治宜滋陰補血,益氣升陽通脈。擬炙甘草湯去阿膠加雞血藤膠、首烏、升麻。方為:炙甘草、生姜、桂枝、升麻各10克,大棗30克,黨參40克,生地、首烏、麥冬各20克,胡麻仁25克,雞血藤膠15克(烊,代用阿膠)。三劑,水煎取。

1月8日復診:精神轉(zhuǎn)佳,眩暈減,口仍干,舌脈如前,守上方服三劑。

1月11日三診:精神佳,面色紅潤,眩暈除,余癥若失。繼服上方三劑鞏固療效,并囑患者注意調(diào)理,適當增加營養(yǎng)。追訪多年,眩暈一直未見復發(fā)。

例二,黃XX,女,50歲,工人,1984年5月17日入院,住院號:2035。

患者八個月前,不慎被樓上掉下的約20市斤重的木柴擊中頭部,當即昏厥,不省人事達一小時之久。被送縣人民醫(yī)院搶救治療。入該院后被診斷為“顱腦外傷,慢性顱內(nèi)血腫”。失語十二天,經(jīng)治好轉(zhuǎn),但遺留右上、下肢活動不靈,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繼續(xù)留醫(yī)兩個月癥狀減輕而出院。出院后仍見頭暈頭痛,聲息低微,天氣轉(zhuǎn)變則各癥加重,遂來我院門診并以“腦外傷后遺癥”收入住院。

査體溫35.6℃,呼吸18次/分,脈搏58次/分,血壓100/70毫米汞柱。神疲懶言,面色蒼白,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細弱。右上、下肢活動不靈,右上肢肌力2度,右下肢疼痛屈伸不利。X線攝片提示:第5、6、7頸椎前上、下緣均見唇樣骨質(zhì)增生。

診為腦外傷后遺癥。乃屬跌打損傷,氣虛血脈不暢之證。治以益氣補血,活血通脈,用炙甘草湯加雞血藤、川芎。方為炙甘草、阿膠(烊化)、桂枝、川芎各10克,大棗20克,生姜、生地、麥冬各15克,胡麻仁、黨參、雞血藤各30克,水煎服。

服四劑后,頭暈頭痛大減,精神好轉(zhuǎn),語言清亮,右側(cè)上下肢疼痛亦減,舌脈如前。藥已對癥,原方加重川芎至15克,以增強活血祛瘀之力。

藥至八劑,精神轉(zhuǎn)佳,頭暈減,僅覺活動后氣短感,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細。心率增至62次/分。按其脈證,乃屬氣分不足,再加黃芪30克續(xù)服。

患者住院十四天,共服中藥十四劑,肢體疼痛加上外用七味內(nèi)消膏、理療等,諸癥消失而出院。出院后追訪半年余,頭暈等癥未見復發(fā)。

體會:腦外傷后遺癥,多表現(xiàn)為虛多實少,見眩暈、神疲、面色蒼白等氣虛、陰血不足之象為主,兼經(jīng)脈痹阻。故治宜益氣滋陰,養(yǎng)血通脈,用炙甘草湯;更加黃芪、升麻補氣升陽,雞血藤膠、川芎養(yǎng)血活血,諸藥合用,使氣血充足,血脈流暢,則諸癥可愈。據(jù)筆者體會,本方用于腦外傷后遺癥,對止眩暈、頭痛等癥狀有較明顯的療效。

98.【冠心病過早搏動(早搏)(胸痹)醫(yī)案】辯證分型:

氣陰兩虛型:癥見心悸,氣短,胸痛,自汗,舌紅、苔少,脈結(jié)代。

心血瘀阻型:癥見心悸,胸悶或胸痛陣發(fā),唇發(fā)紺,舌質(zhì)紫或有瘀點,脈結(jié)代。

心陽虛衰:癥見心悸,胸悶氣促,形寒肢冷,頭暈,臉色蒼白,舌淡胖、苔白,脈結(jié)代而細。

基本方為加減復脈湯。處方:炙甘草、火麻仁、大棗、丹參各20g,桑椹、生地黃各15g,三七5g,桂枝10g,阿膠(烊化)1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內(nèi)服,療程3周。

隨癥加減:氣陰兩虛型加黃精。

心虛瘀阻型:去大棗,加川芎、赤

芍。

心陽虛衰型:去生地黃、火麻

仁,加附子。

男,52歲,干部。初診:心悸,胸悶痛2年。近日工作繁忙,癥見心悸,胸悶,胸痛陣發(fā),心前區(qū)空虛感,納差,唇微紺,舌質(zhì)紫,舌尖有瘀點,脈結(jié)代。心電圖及二維超聲心電圖檢查均診為冠心病,頻發(fā)性室性早搏。中醫(yī)診斷為①胸痹,②心悸,辨證屬心血瘀阻。治以益氣活血,復脈化瘀。

處方:炙甘草、丹參、火麻仁各20g,三七5g,紅參、桑椹、生地黃各15g,川芎、赤芍、桂枝各10g,麥冬25g。每日1劑,水煎2次內(nèi)服。服7劑后病情好轉(zhuǎn),心悸改善,心電圖復查早搏消失,心肌缺血改善,繼服14劑以鞏固療效。隨訪2個月,患者自覺良好。心電圖正常,早搏消失。

【杏林迷悟】體會:冠心病過早搏動(早搏)不僅病情頑固,有時甚至是致命性的。中醫(yī)將冠心病歸屬于胸痹(心痛)范疇,而早搏可歸心悸、怔忡。胸痹者,脈不通,不通則痛,氣血痹阻,滯而為瘀,而致心失所養(yǎng),心悸怔忡不已,故用益氣化瘀法;心陽不振,則脈結(jié)代,故用益氣養(yǎng)血通陽法。

臨床認為,冠心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者,乃心陽、心陰、氣陰均不足。冠心病早搏多為陰陽兩虛,故遵《傷寒論》:“心悸動,脈結(jié)代,炙甘草湯主之”為治則;標實者,乃血瘀、痰濁、寒凝,均可致心脈痹阻,但以血瘀較為突出,而且貫穿病程始終。因而本例投以一定活血化瘀藥。冠心病早搏兼證頗多,虛實錯綜,但“虛”與“瘀”兩癥候是主要的,臨床因此在復脈湯(炙甘草湯)基礎(chǔ)上加減運用,求其“虛”“補”兼施。復脈湯乃治氣陰兩虛“心悸”之良方,化裁可擴大其應用范圍,加丹參、桑椹、川芎、三七益氣補血化瘀,復脈定悸,與附子合用則加強宣痹通陽之功效。中醫(yī)分型療效相當。臨床觀察,復脈湯中去掉炙甘草,其療效無顯著差異,故此方何為主藥值得探討。

現(xiàn)代藥理證實:冠心病心律失常,大多數(shù)微循環(huán)及血液流變學異常;方中的紅參、麥冬有加強心肌作用。所以認為本方對冠心病早搏可能是通過強心、擴張冠脈及改善微循環(huán)而起治療作用。

【方歌】炙甘草湯(張仲景)虛勞肺痿

結(jié)代脈須四兩甘,棗枚三十桂姜三,

99.女,40歲,患者曾有慢性盆腔炎病史,近2年來小腹部脹痛,月經(jīng)前期腰酸,經(jīng)期延長,白帶增多。三個月前發(fā)現(xiàn)右側(cè)下腹部有拳頭大小腫物,伴隱痛,下墜感,按壓輕痛,近一個月陰道出血2次,量少,有血塊,小腹墜痛加重。醫(yī)院婦科檢查:下腹部輕壓痛,右下腹部可觸及9×7厘米大小的腫物,活動差,質(zhì)軟,表面光滑,輕壓痛。B超檢查示,右側(cè)卵巢區(qū)域,可見10×7厘米大小的液性回聲反射區(qū)域,邊界清,明顯壁包膜。臨床診斷為右側(cè)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炎。建議消炎治療后手術(shù)切除囊腫,患者不愿手術(shù),遂轉(zhuǎn)中醫(yī)治療。患者面白少澤,身倦乏力,胃納不佳,小腹墜脹,疼痛,喜暖畏涼,白帶多,清稀,小便清,大便正常,腹部濡軟,舌質(zhì)淡,苔白薄膩,脈沉緊。

處方:淡附片12克,薏苡仁30克,敗醬草15克。

上方服6劑后,小腹墜脹明顯減輕,白帶量減少,胃納好轉(zhuǎn)。繼服上方12劑后婦科復查,右下腹腫塊縮小,大小約6×4厘米,質(zhì)軟,壓痛不明顯,原方再服18劑。婦科檢查:右下腹腫塊消失,B超復查未見異常,隨訪至今未見復發(fā)。

100.女,44歲,患高血壓病已三年,血壓常波動在190~140/110~100毫米汞柱之間,前服用的中藥處方,大都是生石決明、靈磁石、生龍牡、杭菊花、雙勾藤、生白芍、桑寄生、懷牛膝等平肝降逆輩,刻診:患者形體肥胖,自述常頭暈脹痛,眩暈甚時如坐舟中,頗欲吐,曾數(shù)次嘔出大量清涎。納食欠馨,胸脘部常有脹悶感,心悸,多夢,二便尚可。舌質(zhì)淡,苔薄白膩,脈象右寸關(guān)滑甚。

觀此患者之形證,乃中陽不足,寒飲上逆所致,且患者數(shù)年來所服中藥多系寒涼重降之品,更傷中焦,故當溫中止嘔,以《金匱》半夏干姜散加味治之。

處方:法半夏9克,淡干姜9克,云茯苓9克。水煎服。患者拿起處方,頗為不快,出門說:“我千里求醫(yī),僅此幾味藥能行嗎”?不料兩天后,患者興致而來,言幾年來服藥后從未如此舒服,因此兩天即把3劑藥痛快服完。嗣后以溫中化飲法加減,治療月余病愈,患者高興返里。

五苓散證與茯苓甘草湯證的主要區(qū)別在癥候表現(xiàn)上是口渴與口不渴,小便不利與利,及水飲停聚的部位,由其病機的屬虛屬實所決定的。即水飲和陽氣的關(guān)系,五苓散證是心下水氣停蓄,不能下行,陽氣不能舒展所致濕邪偏盛,屬標本俱實證。茯苓甘草湯證是以陽氣不足,寒水阻遏胸中所致的水飲停蓄,屬標實本虛證。故治療一以五苓散利水為主,一以茯苓甘草湯溫陽為主。利水達到通陽,溫陽即所以利水,是治療上的兩個法則,即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之故。所以雖同屬水飲之病,一以化氣利水取效,一以溫陽利水或愈,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達到滿意的療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