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位于舊金山的Facebook總部,一名華人男子從一棟辦公樓的四層跳下,當場身亡。經(jīng)證實,自殺者為現(xiàn)年38歲的華人工程師陳勤(音譯),事情被報道后引發(fā)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陳勤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后在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yè)碩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在2018年進入facebook。相關報道顯示,陳勤當日曾與其部門總監(jiān)發(fā)生爭吵,原因是其總監(jiān)認為陳勤負責的項目進度緩慢,決定將他調(diào)離了當前項目組。而這個行為讓在美國工作了8年仍沒有綠卡的陳勤面臨失業(yè)的危險,并可能導致他無法再在美國生活。據(jù)相關人士分析,失業(yè)的壓力很有可能是造成陳勤跳樓自殺的根本原因,當然,我們無法排除還有其他因素的存在。死者為大,我們很難想象這位人近中年的高材生究竟承受了何種壓力致使其失去了希望,一躍而下。放眼當下,來自工作上的壓力讓年輕人們喘不過氣,有人認為,40歲之前,用命換錢,40歲之后,拿錢換命。我們應該反思的是,為了財富,透支生命,值得嗎?996的工作模式是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加班文化的冰山一角,被認為揭露了當下職場的殘酷。對于大部分年輕從業(yè)者來說,加班是自己工作中的常態(tài),有些從一線城市回到家鄉(xiāng)就業(yè)的人甚至戲稱,每個不加班的夜晚都是奢侈的。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yè)員工每天平均要加班近4個小時。事實上,這種職場內(nèi)的壓力往往由社會共識所決定,單獨的個體無法與這種風氣相抗爭,只能逆來順受。正如馬云所說,“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又怎么能成功呢?”有人說,你可以對年近中年的員工破口大罵,但不能對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頤指氣使,因為他們還有很多選擇。而對于中年人來說,他們更加重視自己的目前工作,因為他們肩負著養(yǎng)家的重任,有孩子要養(yǎng),有車貸、房貸要還。心理學棘輪效應(Ratcheting effect)告訴了我們,當人們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之后,就很難再向下調(diào)整,只有向上增長的慣性,越來越高的消費壓力,積勞成疾的身體狀態(tài)才是導致了當下中年職場人群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的根本原因。在當下社會,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以后再享”,這種思想的本質(zhì)是為了讓人們不虛度眼下的時光,抓緊時間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現(xiàn)在這句話則更多地被老板當作安慰員工的托詞。當我們接受了延遲幸福感的思想,等待我們的并不是升職加薪,而是滿是瘡孔的身體和靈魂。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在人格整體論中強調(diào),人們需要實時反饋的滿足感來激勵自己,只有言語而無實質(zhì)上的獎勵在很大程度上會消磨我們的意志力和耐心。事實上,確實有很多人在取得成功之后依舊嚴格要求自己,保持高度自律,一些新聞報道則以此作為榜樣激勵年輕一代,但這在根本上只是一種亢奮式的激勵手法。《私人訂制》中有一句臺詞:你好好干,明年哥給你娶個嫂子。在很多公司,領導以職工前途作為誘惑對其進行剝削,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即是工作,他們渴望在工作之后得到放松以及得到私生活,對于他們來說,工作的樂趣并不在未來,只是在于當下的反饋。大部分人也并不愿意為了虛無的前途和未來,白白耗費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人生經(jīng)歷也不同,人生目標自然也會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只是自己謀生的手段,而非興趣和理想。正如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 (Leon Festinger)所說,人們對自我價值的尋找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和環(huán)境中其他成員比較后得出的。當下社會,有些人常常將真正需要的和自己想要的混淆,因為虛榮心,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但這種近乎競爭式的資源獲取常常讓我們感到疲憊和焦慮。然而,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有些人沉迷工作本身,他們渴望通過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有些人更樂于享受生活,他們總是將生活與工作分開,下班之后獨享自己的私生活,健康作息,保養(yǎng)身體,這又有何不可?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同的選擇應該被支持和保護,而不是以上位者的姿態(tài)更改別人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