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丨韓星,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文載丨《哲學研究》,2016年10期。 摘要 本文認為“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是儒家以人為本的集中體現。自愛是仁愛展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仁者自愛,中和長壽。仁始于愛親人,親情之愛體現為孝悌之道,是為仁之本。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是踐行“仁”的基本途徑。泛愛眾人,親近仁德的人,博愛無私。行仁政,愛民力,是王道政治的基本理念。愛物惜命,仁者與天地萬物一體,民胞物與。敬事鬼神,使民德歸厚,體現人道精神。當今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也應該把“仁”放在其核心地位,立仁之大本,實現天下歸仁的大同理想。 “核心”,指事物最主要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那一部分?!豆糯鷿h語詞典》謂“核”為果實中堅硬并包藏果仁的部分,如桃核、杏核等,引申為核心、中心?!靶摹保玖x為心臟?!墩f文解字·心部》:“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為火藏。凡心之屬皆從心”,引申為中心、中央、樞紐等。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墩撜Z·述而》載孔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綱要,集中體現了仁的核心地位。所謂“道”,是人道,即人之為人必須遵循的總原則、總目標,所以要志于道。德者得也,得道也,道體現于人就是德?!皳睗h唐注為“執(zhí)仗”,朱子注為“執(zhí)守”,所以人立身行道即一切行為要執(zhí)守“德”;“依”漢唐注為“倚賴”,朱子注為“不違”,“仁”是人立身行道、守善勿失的依據。這樣看來,“道”與“德”最終都歸依于“仁”,即符合于“仁”的行為才是道德行為;“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技藝?!暗馈薄ⅰ暗隆?、“仁”三者相通,屬于同一層級的概念,說起來有先后次序,但在價值上是同樣重要的;與“藝”相比,這三者為形而上、為本、為體,“藝”則為形而下、為末、為用,從工夫論而言就是內外交養(yǎng),極致是內圣外王。朱熹注云:“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據于德,據者,執(zhí)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謂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違之謂。仁,則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無終食之違,則存養(yǎng)之熟,無適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于藝。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闕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則應務有余,而心亦無所放矣。此章言人之為學當如是也。蓋學莫先于立志,志道,則心存于正而不他;據德,則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藝,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yǎng)。學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輕重之倫焉,則本末兼該,內外交養(yǎng),日用之間,無少間隙,而涵泳從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賢之域矣?!痹谶@個意義上,道、德也就是仁道、仁德,其中心點落實到了仁。大人之學就是成圣成賢、希賢希圣之學。后來歷代儒家大致沿著這個脈胳,以仁為核心提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建構完善了儒家核心價值體系。下面筆者試圖解讀這一體系的邏輯結構。 一、仁者人也,合而道也 儒家強調立大本,本立而道生,故以仁為人之為人的本質,進一步推演為人道為主。 孔子思想的重點在人,把人從天命神學中解放出來,提出了以“仁”為中心的思想體系?!叭省痹诖呵飼r代只不過是“德”之一目,到了孔子手里獲得了極大提升,成為諸多德目的總德,孝、悌、忠、信、知、勇、誠、敬、恕、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寬、信、敏、惠等,都是“仁”的推衍和發(fā)展。這樣就在中國思想史上形成了一套人學思想體系,奠定了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 孔子以后的儒家學者往往都以“仁”核心,提出了人本思想。《禮記·中庸》說:“仁者,人也”,《禮記·表記》也說:“仁者,人也”,都強調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孟子·盡心下》:“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比适侨酥詾槿说谋举|,仁與人合起來就是人道?!睹献印けM心上》:“仁也者,人也”。朱熹《孟子集注》解釋道:“仁者,人之所以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謂道者也?!币簿褪钦f,仁就是人之所以被稱為人的道理,或人之為人的道理就在于人本應具有仁德。 儒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仁道原則,仁道是人之為人的正道,人都有踐行仁道的能力,人不僅是被愛的客體,而且是施愛的主體。人作為道德主體踐行仁道的意愿及行為就是自我主體力量的體現?!盀槿视杉?,而由乎人哉?”(《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在踐行仁道這方面,每個人都具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和主觀能動性,是道德選擇的主體。正如成中英先生所說:“孔子引用一個傳統(tǒng)的德性觀念,來展現一個人格實現的理想,來顯示一個社會價值的目標。這個觀念就是仁。仁,人也;人,仁也。他把人、仁作為一體兩面,即理想與現實、本體與方法的互用和整合。他用仁整合人,用人發(fā)揮仁。仁既是一整體,也可以是一方法;人既是一方法,也是一整體本體。人、仁互為體用,互為本體與方法。所以,人與仁有互相作用、相互完成。仁,從字形看,是二人在一起,表示一個整體內涵的互通性。仁是人與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溝通。仁既可以用來擴大人的存在范圍,也可以用來解決生活秩序問題,實現人的價值目標。這就是孔子的人生哲學,也是孔子的社會哲學,還有一個潛在的本體哲學,即人的本體哲學?!边@樣,人與仁的互用和整合就是儒家人道的本意,是一種以人為本體的哲學體系。 二、仁者自愛,中和長壽 人生命的核心有了“仁”,首先要生長出自我。自我要存在發(fā)展,就要自愛。“仁者自愛”是仁愛展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荀子·子道篇》載: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鳖仠Y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p> 孔子對子路、子貢、顏回提出同樣的問題,卻得到不同的回答,孔子對不同的回答做出不同的評價。其中對顏淵說的“仁者自愛”,孔子贊揚他是“明君子”,說明仁愛的邏輯是以自愛為起點,從自愛開始。如果一個人不知自愛,即使愛人,也可能是虛偽或者別有用心。當然,人不能停留在自愛,更不能以自愛為中心,而應該從這個出發(fā)點不斷擴展和提升仁愛的境界。 怎么自愛?孔子認為,一個人具有仁德,就會身心和諧,就能夠健康長壽,這就是自愛。因此,他提出了“仁者壽”的著名命題:“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為什么仁者壽?邢昺《論語注疏》云:“仁者壽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十三經注疏》)仁者清心寡欲,心平氣和,身體健康,所以會活得長壽。《大學》云:“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敝祆渥⒃?“富則能潤屋矣,德則能潤身矣,故心無愧怍,則廣大寬平,而體常舒泰,德之潤身者然也。”(朱熹,第7頁)這里的“德潤身”中的“德”是指“仁德”,一個具有“仁德”的人心中無愧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心靈廣大寬平,因而體常舒泰。因此,所謂“德潤身”與“仁者壽”實為同義?!吨杏埂芬鬃淤潛P大舜:“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痹谶@里,孔子以舜為例子,說明“大德”不但得位、得祿、得名,還得壽。朱熹特為注曰:“舜年百有十歲”,指出舜因為“大德”而得以長壽。這不僅是對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種贊揚,而且也肯定了人的德行與壽命的關系,是有道理的。 《孔子家語》為三國魏王肅所撰,曾經被判定是偽書,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定其不偽。書中有不少孔子的言論,如關于“仁者壽”:“哀公問于孔子曰:‘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對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jié),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jié),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這段話通過孔子對“仁者壽”的解釋,從反面說明人的短命是自己造成的,“寢處不時,飲食不節(jié),逸勞過度”會傷害身體,減損生命;而“智士仁人”自身生活有節(jié)制,作息有規(guī)律,善于調節(jié)情緒,不會傷害本性,就能夠長壽。 后儒對仁者壽的觀點有持續(xù)的詮釋。西漢大儒董仲舒說:“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yǎng)其身,是其且多且治?!?《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認為仁者長壽的原因是內心清凈,外無貪欲,心氣平和,行為中正,能夠接納天地的真氣以養(yǎng)生,因而多壽。這是對“仁者壽”做了養(yǎng)生學的詮釋。 東漢儒家荀悅在《申鑒·俗嫌篇》中說:“或問:仁者壽,何謂也?曰: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壽之術也?!币簿褪钦f,仁者既不傷害自己的本性,也不傷害外物;既不違背天道,也不違背人倫,隨處中正,身心和諧,吉祥如意,這就是長壽之術。 三、親愛親人,孝悌之道 在自愛的前提下,儒家認為“仁”始于親情,是一種親情之愛,這就是孝悌之道。郭店楚簡:“愛,仁也?!薄安挥H不愛,不愛不仁?!薄坝H而篤之,愛也。愛父,其繼愛人,仁也?!薄叭蕿榭捎H也,義為可尊也,忠為可信也,學為可益也,教為可類也?!薄吨杏埂吩?“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笨涤袨樽⒃?“道本于身,施由親始,故愛親最大焉?!比适侨酥詾槿说谋举|,親愛親人乃是最大的仁?!睹献印じ孀酉隆?“親親,仁也?!薄睹献印るx婁上》:“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敝祆渥⒃?“仁主于愛,而愛莫切于事親;義主于敬,而敬莫先于從兄。故仁義之道,其用至廣,而其實不越于事親從兄之間。蓋良心之發(fā),最為切近而精實者。有子以孝弟為為仁之本,其意亦猶此也?!薄峨x婁上》又說:“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敝祆渥⒃?“親長在人為甚邇,親之長之在人為甚易,而道初不外是也。舍此而他求,則遠且難而反失之。但人人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則天下自平矣?!薄洞髮W》:“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本朔甘菚x文公的母舅,名狐偃,字子犯。亡人是指晉文公。晉文公避驪姬之難,逃出在外,故稱亡人。后來又遍歷曹、衛(wèi)、齊、楚,至于秦國。到秦國時,他父親獻公薨逝,秦穆公勸文公興兵復國以為晉君,舅犯教文公對秦穆公說:“我一個流亡在外之人,不以富貴為寶,只以愛親為寶?,F在我遭遇了喪親之事,如果沒有哀傷思慕之心,卻借您的力量興兵爭國,便是不愛親了,雖得國,不足為寶也。”這些都充分說明儒家的仁愛由自愛外推首先始于親情,是以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而具體展開的。人的親情之愛中最重要的有二:一是對父母之愛,體現為孝;二是對兄弟之愛,體現為悌,所以《論語·學而》有子提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何晏注云:“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十三經注疏》) 郭店楚簡把“孝”看作“仁”的根本特征和最高表現?!短朴葜馈氛f:“堯舜之行,愛親尊賢。愛親故孝,尊賢故禪。孝之施,愛天下之民。禪之傳,世亡隱德。孝,(仁)之冕也。禪,義之至也。六帝興于古,皆由此也。愛親忘賢,仁而未義也。尊賢遺親,義而未仁也。”這顯然是對《論語》“孝悌為仁之本”的推論。此外,《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說:“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義者,義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禮者,禮此者也?!薄秴问洗呵铩ば⑿杏[》云:“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養(yǎng)……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強者強此者也?!比逝c孝悌是統(tǒng)一的,仁始于愛親人,孝悌為仁之本。 四、推己及人,忠恕之道 出了家(族)門,到社會上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孔子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處理人與人關系的途徑、方法與準則,如“子張向仁于孔子??鬃釉?‘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垎栔??!?‘恭、寬、信、敏、惠’”。孔子認為,一個人走上社會如果能夠踐行恭、寬、信、敏、惠五種品德,就是在踐行仁道。 孔子還提出“忠恕之道”作為實行仁道、推己及人、處理人際關系的“黃金律”?!墩撜Z·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墩撜Z·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一種推己及人,成己成人的精神,是踐行“仁”的基本途徑。 《大學》以忠恕之道為“絜矩之道”,說:“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编嵭?“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十三經注疏》)朱熹注:“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薄叭绮挥现疅o禮于我,則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無禮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則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于前后左右,無不皆然,則身之所處,上下、四旁、長短、廣狹,彼此如一,而無不方矣?!薄敖e矩”即典范、示范之意。這就從否定方面,即不應該做什么來詮釋忠恕之道。《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這顯然是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闡發(fā),要求在處理人倫關系上合于“忠恕之道”?!睹献印けM心上》也說:“強恕而行,求仁莫近”,只要努力地按照忠恕之道去做,凡事推己及人,就離仁道不遠了。 五、愛眾親仁,博愛無私 在更廣泛的人群交往中,儒家提倡“泛愛眾”的博愛思想??鬃咏逃茏印胺簮郾姸H仁”(《論語·學而》),其中“泛愛”的“泛”,宋代邢昺注釋“泛”為“寬博之語”,“泛愛眾”是講“君子尊賢而容眾,或博愛眾人也”。(《十三經注疏》)希望人尊賢容眾,博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墩撜Z·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博施濟眾”是儒家內圣之“仁”發(fā)于外王事業(yè)的極致,孔子認為即使古代圣王如堯舜也可能做不到圓滿,如果能做到博施濟眾就是圣人境界了。他還把親情之愛推到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身上,“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對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如果能夠以親兄弟那樣的態(tài)度與情感對待的話,那當然是“泛愛眾”的體現。《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焙髞怼兜茏右?guī)》把這一寶貴思想發(fā)揮為:“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本褪钦f,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這是多么博大的胸懷啊! 孔孟的泛愛眾思想被后儒進一步闡發(fā)為儒家的“博愛”,即在血緣親情基礎上把愛加以擴展。 《孝經·三才章》宣揚以博愛教化民眾的理念:“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毕却ネ跻娊袒梢曰癯伤?,所以他先以身作則,倡導博愛,使民眾效法他的博愛精神先愛其親,所以沒有遺棄自己親人的人?!缎⒔洝ぬ熳诱隆?“愛親者,不敢惡于人”唐玄宗注云:“博愛也。”這樣把愛親與博愛聯(lián)系起來了。邢昺疏解《孝經》及唐玄宗注說:“博,大也。言君愛親,又施德教于人,使人皆愛其親,不敢有惡其父母者,是博愛也?!?《十三經注疏》)君主如果能愛親,上行下效,就會使人人都能夠愛親,這就是是博愛。 漢初賈誼《新書·修政語上》有“德莫高于博愛人”,認為最高的德行就是能夠博愛大眾,與孔子的“泛愛眾”顯然一致。 董仲舒說:“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春秋繁露·即仁且智》),他闡發(fā)《孝經》的博愛思想:“傳曰:政有三端:父子不親,則致其愛慈;大臣不和,則敬順其禮;百姓不安,則力其孝弟。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力者,勉行之,身以化之。天地之數,不能獨以寒暑成歲,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獨以威勢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愛,教以仁也?!?《春秋繁露·為人者天》)他又說:“泛愛群生,不以喜怒賞罰,所以為仁也?!?《春秋繁露·離合根》)這些都是由仁愛推衍的泛愛(博愛)之意。 徐干《中論·智行》云:“夫君子仁以博愛,義以除惡,信以立情,禮以自節(jié),聰以自察,明以觀色,謀以行權,智以辨物,豈可無一哉?”把仁解釋為博愛,是君子修養(yǎng)之首。 孔穎達等人撰《五經正義》,多次提到“博愛”,并將“仁”與“博愛”聯(lián)系起來,如《禮記·表記》“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孔疏云:“此經申明同功異情之事,三者之仁,其功俱是泛施博愛,其事一種是未可知也。”(《十三經注疏》)這里以“泛施博愛”釋仁,是對仁的博愛內涵的進一步深化。 唐代韓愈《原道》中的“博愛之謂仁”來自孔子的“泛愛眾”,直接以“博愛”釋“仁”。 宋歐陽修《乞出表》之二:“臣聞愚誠雖微而茍至,可以動天;大仁博愛而無私,未嘗違物”,強調通過“仁”的擴大,以實現博愛無私的境界。 孫中山受西方基督教的影響,對仁的博愛精神進行了現代闡發(fā),極為贊賞韓愈對“博愛之謂仁”的解釋,認為“博愛云者,為公愛而非私愛。即如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天下有溺者,有己溺之意。與夫愛父母妻子者有別,以其所愛在大,非婦人之仁可比,故謂之博愛,能博愛,即可謂之仁”。(《孫中山全集》)孫中山先生提倡博愛,是要喚醒人們的仁愛良知,博愛人民,乃至博愛人類。 六、仁政愛民,王道政治 王道,亦稱王政、王術,即是以德禮仁義治國理民之道。《尚書·洪范》論王道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苯沂玖送醯赖幕咎卣?。孔子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天下失道、禮崩樂壞的混亂時代,對歷史上的圣王政治進行了理論總結和道德升華,強調以仁政愛民為基本理念的王道政治理想。他不滿當時“天下無道”,動蕩不安的社會,抱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救世情懷,奔游列國,汲汲以求,倡導“德化”、“禮治”?!墩撜Z·為政》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者如果能夠有仁德,行仁政,就會像天上的北辰一樣,為萬民所擁戴,為天下所歸往?!墩撜Z·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笨鬃又v得簡潔明了,卻包含著更深的道理。敬事而信則民心悅誠服,節(jié)用物力則足食,愛人使民以時則足兵,足食足兵則民信之矣。五者相互聯(lián)系,互為支撐;五者足具,方能治國。 孟子是儒家仁政思想的積極倡導者,他在孔子的基礎上,針對當時天下大亂、混戰(zhàn)不休的殘酷現實,大講仁政。他說:“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丑上》)孟子的仁政學說是以堯舜之道為理想范本的,他說:“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孟子·離婁上》)堯舜之道就是儒家的王道,按照孟子的看法,堯舜之道就是以仁政平治天下的,就是以仁政平治天下的樣板,是否行仁政是古代圣王與暴君的根本區(qū)別。因此,他殷切希望當時的時君世主能夠行仁政:“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 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礎上結合漢初的社會,對仁政學說有新的論證,并與由孔子《春秋》奠定的王道政治結合起來,形成了以仁為本、王霸并用的思想。他要求君王在社會關系和政治生活中必須體現出愛人民大眾,代表大眾的利益?!疤斐R詯劾麨橐?,以養(yǎng)長為事。”“王者亦常以愛利天下為意,以安樂一世為事?!?《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仁往而義來,德澤廣大,衍溢于四海,陰陽和調,萬物靡不得其理矣?!?《春秋繁露·十指》)他贊揚春秋時齊頃公“不聽聲樂,不飲酒食肉,內愛百姓,問疾吊喪”,這種自我約束、愛民有道的仁政給他帶來了“卒終其身”而“國家安寧”的結果。(《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齊侯,安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于仁……愛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于吳,魯得意于齊,而《春秋》皆不告。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不愛民之漸,乃至于死亡,故言楚靈王、晉厲公生弒于位,不仁之所致也。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春秋》貴之,將以變習俗而成王化也。”(《春秋繁露·俞序》)董仲舒說《春秋》大得之謂王道,小得之謂霸道,顯然他是王霸結合的思路,而王霸結合又要以儒家的核心價值——仁來統(tǒng)攝,所以“霸王之道,皆本于仁”。 七、愛物惜命,萬物一體 將仁推到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就形成了愛物惜命、仁者與天地萬物一體的思想??鬃与m沒有把“仁愛”推及物的明確論述,但他對自然界的生命充滿了憐憫之情?!墩撜Z·述而》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笨鬃俞烎~用桿而不用網捕,射鳥不射巢中的鳥,充分體現了他愛物及取物有節(jié)的思想?!抖Y記·祭義》引孔子話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笨鬃影讶蕫弁茝V到生物,認為不以其時伐樹,或不按規(guī)定打獵是不孝的行為。 《孟子·盡心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從親愛自己的親人出發(fā),推向仁愛百姓,再推向愛惜萬物,這就形成了儒家的“仁愛的連鎖”。從仁的角度看,“親親”是仁的自然基礎,“仁民”是仁的核心和重點,“愛物”則是仁的最終完成?!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愤€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泵献诱J為,從禮儀的需要講,宰殺牛羊作為祭品是必須的,但是真正的君子對有生命的東西,看到它們活著,便會不忍心再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的悲鳴或哀叫,便更不會忍心再去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的愛心要及與動物,不親自宰殺動物,以保持仁愛之心。 董仲舒進一步把仁愛擴展到鳥獸魚蟲,《春秋繁露·仁義法》說:“質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人的本性是仁愛人民,再往下以至于鳥獸昆蟲沒有不愛。如果沒有這樣廣大的愛,怎么夠得上稱為仁呢? 北宋張載以仁愛之心體悟到人與人、人與萬物息息相通、血肉相連的內在聯(lián)系,提出了“民胞物與”的偉大思想?!墩伞でQ篇》:“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碧斓紫碌娜硕际俏业耐?,天底下的萬物都是我的朋友。 北宋二程說:“醫(y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屬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圣人之功用。”(《二程集》)是說有仁德的人能夠把天地萬物看成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有生命力的整體,把天地萬物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故能愛人愛物,如同愛己。 明萬歷時期兵部職方主事袁了凡在《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說:“何謂愛惜物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p> 八、敬事鬼神,民德歸厚 春秋時期中國文化完成了價值觀的根本轉向,奠定了中國文化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左傳》《國語》等典籍中,也多處顯示了重人輕神的觀念。《左傳·桓公六年》稱:“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載:“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秶Z·魯語》中也有“民和而后神降之?!钡恼f法??鬃印安徽Z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即是對傳統(tǒng)宗教意義上的鬼神不輕易表態(tài),采取存而不論的態(tài)度,可見一種鮮明的理性精神。“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朱熹《論語集注》引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遠,可謂知矣?!薄抖Y記·表記》也引孔子的話說:“事鬼敬神而遠之”,這些說明孔子并沒有否定鬼神,而是強調敬畏鬼神,保持距離,既不過分親溺狎褻,又不絕對輕忽侮慢??鬃訉Υ砩襁@種既不迷信、也不全然否定的主張,是一種“敬鬼神而遠之”的理智態(tài)度。 與此相關,孔子很重視喪葬和祭祀之禮。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祭祀之禮中灌注了孝道思想,以禮對待父母是孝道的直接表現,這也從形式上默認了祖先是有靈魂、人死就成神成鬼的。這說明孔子十分重視喪葬之禮,不否定鬼神,但以人文道德為依歸?!墩撜Z·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禮記·祭統(tǒng)篇》曰:“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薄盾髯印ざY論篇》曰:“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于是盡矣?!边@些都是對孔子思想的闡發(fā),強調生之孝敬,死之喪禮,死后的祭禮是對父母孝道的善始善終,是君子的修養(yǎng)之道,作為一種教化手段,能使“民德歸厚”,人人具有仁愛之心,體現人道精神。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儒家以仁為核心、以同心圓層層擴展的方式向外推衍,形成了由仁、義、禮、智、信、孝、悌、忠、恕、敬、誠、勇、直、廉、恥、溫、良、恭、儉、讓等眾多價值(德目)構成的核心價值體系,而仁是該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 當今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也應該把“仁”放在核心位置。因為目前中國諸多問題的根源在于很多人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即仁。仁的缺失首先導致人不知自愛,不懂孝悌,不能親愛親人。孝悌為仁之本,這些人到了社會上對別人也不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以忠恕之道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造成人際關系惡化。仁的缺失還進一步造成一些人不能泛愛大眾、善待他人;或仇視社會,或悲觀厭世,極易發(fā)生極端行為。仁的缺失還造成一些人做了官不能正己正人,不是道德齊禮,而是道政齊刑,不惠而使、不教而殺,引起官民沖突。仁心喪失,仁德缺失,也造成很多人暴殄天物,或為一己口福之欲,或為賺黑心錢,殘忍地屠殺動物,毀滅資源,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迅速惡化。仁的缺失還造成很多人缺乏信仰,沒有敬畏,行為恣睢,無法無天??傊实娜狈е乱幌盗猩鐣栴}。因此,“破心中賊”為當務之急。不破不立,破人之不仁,立仁之大本,本立而道生,使人人走上正道,鑄就道德人格。如此,一個和諧文明、天下歸仁的社會才能出現,實現大同理想。 輪值主編 | 蔡 志 棟 編輯 | 宋 金 明 李 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