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四裝”:裝窮、裝弱、裝笨、裝病。 文丨首席教育家 有人說,中國當代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弊端,是父母在替代孩子成長。 本該主動“點燃”孩子的,變成了一昧“灌輸”; 本該悉心“教育”孩子的,變成了“金錢”買單; 本該孩子獨立“成長”的,變成了家長“代勞”; 本該孩子自由“飛翔”的,變成了家長“爬行”。 打著愛的名義什么都替孩子擺平,結(jié)果卻讓孩子長歪了還不自知。 低層次的父母,總是在滿足孩子,有遠見的父母,早就學會了“裝”。 裝窮: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人生觀之前有個新聞,父親幾十年辛辛苦苦存了300萬,把女兒送到加拿大留學。 結(jié)果女兒把卡偷走,沒有到學校招生辦報道,反而拿著這筆錢出國和男友揮霍,到處吃喝玩樂,買奢侈品,十分高調(diào)囂張地炫耀,并且還拉黑了全家。 無路可走的父親,只能發(fā)微博求助。 網(wǎng)友@chilboi也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男孩子,同樣在國外留學,帶著十幾萬的名表,開瑪莎拉蒂,穿著最時髦的衣服,用著剛出的iPhone x手機,女朋友不斷,考試倒從未及格。 你以為這肯定是個紈绔富二代,家里有礦。 可事實是,這個男孩子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為了供他留學,到了退休年紀的老父親還在家開滴滴。 多少父母付出所有,卻養(yǎng)出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沒有底線地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讓孩子養(yǎng)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 淡化孩子對錢的向往,別讓孩子覺得家里有錢就可以解決一切,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上進心。 裝弱:培養(yǎng)孩子獨立人格和抗挫能力我認識一位家長,最常跟他兒子說的一句話就是:“怕啥,天塌下來有你爸頂著。” 孩子考不上好學校,他就花錢動關(guān)系找好的私立中學,結(jié)果孩子去了一學期,說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不去了。 他爸覺得是自己的原因,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力,又重新找了個學校給他兒子上,結(jié)果孩子去了沒多長時間,又說食堂的菜不好吃,又不愿意去了。 他爸就天天從飯店打包,每天中午定時送到孩子手里。 孩子心里覺得:“只要我說,我爸就給我做,那我還努力干啥?” 這么有一天,他爸出了車禍住院了,沒人送飯了,平常也感受不到爸爸的關(guān)懷了。 孩子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私立學校也不允許家長隨時進去收拾,他媽媽也幫不上忙。這么過了半個月后,被同學排斥,被老師批評,孩子終于崩潰了……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你不松手,孩子永遠不會長大。 沒有自主獨立的能力,不會獨立思考、選擇、判斷,那根本無法應對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日后很難適應社會。 裝笨: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去參加家長會的時候,女兒老師用一個對話舉過例子。 A:“你家孩子真懂事,家務能干,學習還好,你真有福氣。 我家女兒和你家女兒一般大,在家啥活都不干,脾氣還挺大,你是怎樣教導孩子的?” B:“因為我裝笨啊,你一笨起來,孩子不就聰明了嗎?” 細細品來,還是有點哲理。 如果你想要孩子偉岸,你就必須放低姿態(tài),渺小下去。 否則孩子在你的全能、高大、智慧、永遠正確面前,只會自慚形穢,哪里談得上茁壯成長。 在生活上“裝笨”,哪怕孩子做不好、幫倒忙,但這也是一種成長,如果他不做,他就永遠不會。 在決策上“裝笨”,讓孩子有自己選擇、做決定的權(quán)利,他才會有主見。 在情感上“裝笨”,不要把自己塑造成無堅不摧的大人,有時候適當?shù)厝ヒ蕾囈幌潞⒆?,傾訴自己的勞累,讓孩子看見你的疲倦和脆弱,也會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感恩。 在認知上“裝笨”,別一到孩子犯迷糊的時候就責怪他這個不會那個不會,然后手把手地教。如果所有的問題你都替孩子解決了,那他還需要思考嗎? 給孩子留有自己思考的空間,培養(yǎng)他的內(nèi)驅(qū)力。 裝?。号囵B(yǎng)孩子的感恩精神和良心、孝心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就會得到爸爸媽媽百分之百的關(guān)愛,而且這時候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尤其是平時實現(xiàn)不了的愿望,在生病的時候都實現(xiàn)了。 這一招咱們作為父母也可以“學以致用”。 當你覺得孩子不服管教,自己再強勢也扭轉(zhuǎn)不了局面時,不如學著“示弱”。 卸下自己的強大,當你坐在沙發(fā)上捂著肚子沉默不語,當你靠在床上假裝虛弱時,你絕對會發(fā)現(xiàn)一個前后腳忙著照顧你的小屁孩。 當孩子看到一貫堅強不催的爸媽突然“倒”了下來,再調(diào)皮難管的性格都會收起來,變得感恩、明白你的不容易、懂得孝順。 適時地向孩子展露無能和軟弱,不是偷懶,而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這種智慧在于你懂得“以退為進”,把握住了教育孩子的尺度,喚醒了他內(nèi)心好的種子,推動他成為有愛、有擔當?shù)娜恕?/strong> 不過,辦法雖好,不能多用。狼來了的故事,久了孩子就不相信了。 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70%的小學生都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jīng)地義的。 記得劉墉講過一句話,孩子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已經(jīng)變成籠子里的小鳥,天天等你喂。 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喂他。 我們習慣了向孩子付出,習慣了竭盡全力事實為他們代勞,卻忘了,他們終有一天要撒開你牽著的手,獨立成長。 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放手”,我們要做的就是調(diào)整自己的節(jié)奏,以更平等、自然的身份去和孩子相處、對話。 “裝”一點,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好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