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是模擬宇宙時空變化的規(guī)律,推演天地自然運化的情狀,體察天時、地理、人文的細微與宏觀的變動,適時合理的作出調(diào)整,周詳?shù)陌才鸥鞣N各樣的人事活動,盡人之道,合天之道。 古往今來,多數(shù)的學《易》之人,都偏愛卜筮?!兑捉?jīng)》一書就卦爻辭而言,以卜辭居多,比如常見的“吉、兇、悔、吝、憂、虞、無咎”等等。這些卜辭在《系辭傳》也做了說明:“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者也”;“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吉兇者,貞勝者也”等等。古圣先賢也肯定了卜筮的價值和作用:“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以卜筮者尚其占”;“象事知器,占事知來”。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對《易經(jīng)》的“道、德、象、數(shù)、理、占”的深刻研究與推演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 然而,當代許多的《易》學者,大體是著眼于卜筮之法,直觀的斷定吉兇,從而忽視卦象、卦爻辭、卦德的作用,未能知曉真正“趨吉避兇”的內(nèi)涵。 一、卦象的內(nèi)涵被忽視 上古圣人創(chuàng)八卦,重六十四卦,推演《易經(jīng)》,“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卜筮之時,所卜之卦是人與神明之意會通,人與萬物之情交感。然而許多卜筮者,皆不言其理,亦或不知如何言。 況且,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象所示之意為天地之道,卦所盡之情偽為自然之德,道為體而德為用。然當代卜筮者卻忽視象與卦所示現(xiàn)的“道與德”,卻盡言吉兇之事,則有失《易》之道:“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系辭上傳》言:“齊小大者存乎卦”、“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小大者,陰陽也;“賾”言萬物之幽深之理也。卦示現(xiàn)陰陽變化之道,闡微萬物之幽深之理。然當代卜筮者,言陰陽變化者少,述天地之幽深之理者幾,唯以吉兇斷事,卻不知吉兇者,本乎陰陽之變動,陰陽之變動示現(xiàn)萬物之理。 案例:《左傳-昭公元年》節(jié)選--------卦象之用 晉侯求醫(yī)於秦。秦伯使醫(y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巨將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對曰:「節(jié)之。先王之樂,所以節(jié)百事也。故有五節(jié),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德也。物亦如之,至於煩,乃舍也已,無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jié)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jié),過則為災(zāi)。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nèi)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jié)不時,能無及此乎?」出,告趙孟。趙孟曰:「誰當良臣?」對曰:「主是謂矣!主相晉國,於今八年,晉國無亂,諸侯無闕,可謂良矣。和聞之,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寵節(jié),有災(zāi)禍興而無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於淫以生疾,將不能圖恤社稷,禍孰大焉!主不能禦,吾是以雲(yún)也?!冠w孟曰:「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穀之飛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趙孟曰:「良醫(yī)也。」厚其禮歸之。【此例以卦象盡釋《易》之道,以體人事之理】 二、卦爻辭之意被忽略 《系辭上傳》曰“辭也者,各有所之”。是故圣人“系辭以明吉兇”,告誡后世“辨吉兇者存乎辭”。然當代筮數(shù)者,未知卦爻辭之真意,只是參以各種卜筮之法所示現(xiàn)的情況,便可以定人事之吉兇??芍^是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即未解圣人之意。圣人系辭為盡其言,盡其言而能知其意,方見其情。是故“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案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節(jié)選------卦象,卦爻辭 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東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禦武子以吊焉。見棠薑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span>武子筮之,遇《困》之《大過》。史皆曰:「吉?!故娟愇淖?,文子曰:「夫從風,風隕,妻不可娶也。且其《繇》曰:『困於石,據(jù)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困於石,往不濟也。據(jù)於蒺藜,所恃傷也。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無所歸也?!勾拮釉唬骸告艘埠魏??先夫當之矣?!顾烊≈?。莊公通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构唬骸覆粸榇拮樱錈o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間伐晉也,曰:「晉必將報?!褂麖s公以說於晉,而不獲間。公鞭侍人賈舉而又近之,乃為崔子間公。 【此例以卦象,卦爻辭之意,釋之,明人事之吉兇之理】 三、不言卦德之作用 天地之大道,圣人之大德,盡顯于卦中,故而卦有其德。而卜筮者卻不知?!断缔o上傳》言“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yè),以斷天下之疑。然卜筮者,只知其定數(shù),卻不知其變數(shù),以“命定”之理說之,實屬貽誤人事?!断缔o下傳》三陳九卦之德,是以應(yīng)乎圣人作《易》之憂患意識,以用于人事,以導(dǎo)人進德修業(yè),進而崇德廣業(yè),終而能成盛德大業(yè)。 案例:《左傳-襄公九年》節(jié)選------卦德之用 穆薑薨於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峨S》其出也。君必速也?!顾K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辉w之長也;享,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無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 【此例以“元亨利貞”四德,明修身之本,本不立,則吉兇生矣。】 因此,圣人作《易》之初心,是為通天地之道,明萬物之情,觀象設(shè)卦以極天下之賾,系卦爻辭以盡其意,言卦德方知趨吉避兇之理。 是故,卜筮者不應(yīng)只知所謂的吉兇,而不知其變化之道,不明其存亡進退之理。 |
|
來自: 閑情偶的 >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