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一則寓言。有一個行善的基督徒,他死后請求上帝帶他去看一下天堂和地獄,看看有什么不同。他來到地獄,看到地獄的人一個個面黃肌瘦、皮包骨頭,因為他們沒有吃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吃的,里面有大魚大肉,但發(fā)給他們的筷子特別長,長過了手臂,所以他們無法用筷子把這些魚和肉喂到自己嘴里面。然后他又去天堂看一看,天堂里面一片祥和,人們過得很幸福,他們吃得好,大魚大肉。給他們發(fā)的筷子和地獄的一樣長,他們也難以將食物送到自己嘴里,但他們互相喂食,所以他們吃得很好。天堂和地獄,資源、工具、食物是一樣的,但結果卻截然相反。不同在哪里?機制。在地獄里是一種自私的機制,各自為了各自,雖然有大魚大肉,但他們吃不到嘴里。天堂是分享的機制,所以結果完全不同。這就是機制的力量,不同的機制,分享還是自私,在同樣的情形下,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
再看一個真實的案例。在國外,一些國家治理交通擁堵采取了一些特別好的機制。比如,在美國,有的州高速公路上是有快車道的,在特定的時間內(nèi),可以交錢上快車道;在高峰期內(nèi),如果你這輛車上是兩個人以上,那這個車就可以進入快車道,如果車上就一個人,那這個車就不能進入快車道。鼓勵人們拼車出行,幾個人乘一輛車,而不是一個人開一輛車。這其實就是一種機制。在加拿大,也同樣規(guī)定,一人開一輛車,在路上要交更多的通行費用,兩人以上則不用交費,鼓勵人們拼車出行,節(jié)約能源,也緩解交通擁堵。另外,加拿大的上班族大部分住在郊外,所以高速公路上,每天早上進城人多,出城人少,到下午正好反過來,出城人多,進城的人少。我看到他們在高速路的入口,早晚進行變軌,根據(jù)車流量來調節(jié)車道,比如說是雙向6車道,早上進城的人多,就把進城車道調成四車道,出城方向調成兩車道,到下午的時候,出城的人多,就將出城的車道調整為4車道。這也是機制。有的城市,治理交通擁堵的辦法是限號、限行,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兩個數(shù)字尾號的車不能上路。這是一個簡單而粗暴的方式,就是規(guī)定今天你的車不能開。其實這樣做并沒有解決擁堵問題。一般的家庭中,夫妻二人要上班,可是每周有一天不讓上路怎么辦,那就只好再買一輛車,所以車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
這種治理擁堵的方式,不是采取機制思維的方式,而是制度思維的方式。政府覺得車多了,那就規(guī)定一些車不能上路,很簡單,很粗暴。結果卻適得其反。美國、加拿大治理擁堵的方式,是讓人們自愿去主動選擇拼車,減少車輛上路的數(shù)量,這是一種機制思維。制度和機制是不一樣的,機制的力量是一種四兩撥千斤的力量,而制度是一種簡單的規(guī)定,不準你這樣或者那樣。二者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認為,機制其實是一種制度的設計,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制度;不是直接去解決表面的問題,而是系統(tǒng)設計,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它起的作用是激活、引領、撬動,尋找一個支點,激發(fā)內(nèi)在的力量;它的效果可能是乘法效應、倍數(shù)效應乃至指數(shù)效應。而制度就是一個簡單的規(guī)定,它依靠的是控制、壓制的方式,通過外力來起作用。在管理當中,我們應該更多地采用機制思維,而不是簡單的使用制度思維。
二如何從制度走向機制?
我們在管理中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很多的制度。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出臺制度,這樣制度會越來越多,甚至能成一本冊子,但是執(zhí)行起來效果不一定好,甚至也并不執(zhí)行。我們怎樣設計一些比較好的機制,就像修建一個引水渠,渠成水到,讓老師們、同學們能夠自愿地去做一些事,這可能就是機制思維。比如關于學生電子產(chǎn)品的使用,關于教師的考勤等等,似乎我們除了出臺一個制度,下一個禁令,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青島海爾作為一個大企業(yè),關于出差報銷,有詳細的規(guī)定和制度,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程序煩瑣,開支很大,員工卻不滿意。后來海爾進行改革,取消出差報銷制度,而是將個人出差費用從年終績效中予以扣除。小小的改革,取消了復雜的報銷流程,大大節(jié)約了管理成本,同時也起到節(jié)約的作用。這就是機制的力量。再看一個案例。2006年,我去加拿大訪問,到環(huán)保部去考察,我問了他們部長一個問題:“你們這個國家,有沒有企業(yè)偷排污水的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這個部長的回答很有智慧,或者說他使用的是機制思維。他說,我們不去簡單地檢查企業(yè)是否排污,而是設計一種利益機制:規(guī)定每個城市的取水口必須建在排水口的下方,也就是說你這個城市的企業(yè),如果要排污的話,那排的污水就是這個城市的飲用水,老百姓不會答應。加拿大主要是五大湖和圣勞倫斯河,每個城市都要在湖里或河里取水。一個城市飲水的取水口,一定要建在排水口的下方,這樣把城市老百姓的利益機制和企業(yè)的環(huán)保緊密結合在一起。政府、市民、企業(yè)三方互相牽制、互利共盈。政府不是簡單去查處企業(yè)的偷排行為,而是把企業(yè)的利益、市民的利益、政府的職責這三方很好地結合起來。
日本這個國家特別文明、特別衛(wèi)生。我去年4月份去日本訪問,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基本上看不到垃圾。甚至很少看到垃圾箱,我就問他們怎么做到的。導游說,第一是日本的垃圾分類做得特別好,另外,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個成本機制:老百姓家里的生活垃圾,必須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袋來裝,放在外面才有人收走。但這個垃圾袋的價格特別高,一個袋子大概相當于人民幣30多塊錢。扔垃圾是有成本的,為了考慮成本,就要盡量少制造垃圾。如果要扔大件垃圾,比如說大家具、破沙發(fā)、破電視機、洗衣機,需要付的錢會更多。
如此,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制度和機制的不同:制度是一種單向度的行為指令,是對行為主體的管控、限制或約束;機制不一樣,它是促進系統(tǒng)或組織中利益相關方積極互動的行為,是一種規(guī)則設計,它讓行為主體處在一種積極、互動的高關聯(lián)狀態(tài)。
三機制的背后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我們看下一個案例。當年英國殖民澳洲后,會經(jīng)常遣送罪犯,賣到澳洲去,因為澳洲是蠻荒之地,缺人力,一些殖民者就把這些罪犯運到澳洲。這些人販子和船主做交易,你給我運多少人到澳洲,我給你多少錢。但是船主為了多掙錢,基本上都會超載,比如說一個船能裝80個人,他可能就要裝到100個人。為了節(jié)約成本,吃得也差,衛(wèi)生條件也差,好多罪犯在途中就死掉了,代價很大。人販子就提要求,希望船主不要超載,改善飲食,提高衛(wèi)生條件,但是也不見效。用什么樣的機制來盡量讓這些船主減少遣送罪犯中途死亡率的問題,能夠主動改善運輸中的各種條件?可以改變一下結算的方式。原來是你給我運多少人到澳洲我就給你多少錢,現(xiàn)在是從離岸改為到岸結算,你能把多少人活著運到澳洲,我就給你多少錢。這樣,船主為了多掙錢,就會想辦法把人活著運到澳洲,那他就可能主動地去配備隨行醫(yī)生,盡量不超載,還會改善罪犯的飲食和衛(wèi)生條件。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見了利益。趨利是人的本性,追逐利益沒有什么錯,利益機制就是利用人自利的本性來達到利他的行為。實現(xiàn)雙贏的結果是機制設計的智慧。所以利益是機制設計中的核心要素。與利益相關的是人的需求。需求是理解人性的一把鑰匙,“需求就像打火鑰匙發(fā)動汽車一樣,在激發(fā)力的驅使下,一擰就著?!睆谋举|上講,管理人就是管理人的需求和管理人的未來,發(fā)現(xiàn)、尊重和滿足人的現(xiàn)在需求,創(chuàng)造和引領人的未來需求,這是機制建立的重要支點,也是驅動人的行為的重要動力點。利益與需求都是最基本的人性。好的機制一定是順應人性的。因此,我們在設計機制時,有尊重和順應人的本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因為學校的管理是和人性相關的。正如休謨所說:“一切科學對于人性總是或多或少地有些聯(lián)系,任何學科不論似乎與人性離得多遠,它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制度設計一定要符合人的天性,才能真正撬動人的內(nèi)動力。當然人性既有優(yōu)點又有弱點,人沒有絕對的好壞,人身上是善惡共存的。利用人性的優(yōu)點,回避人性的弱點,把人性當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激發(fā)出來,可能就是好的機制。就像草坪上這條路,因為人們總是要走近道,如果這個草坪的設計要讓人繞著走的話,最后人們會從草坪上自己踩出一條路出來。所以設計草坪路徑時一定要符合人的天性,留出一條便道,方便人走近道的天性。如果你違背人的天性,最終人們就會踩出一條路來,結果會破壞了草坪。人性有哪些?譬如說人有逐利的天性。利益其實是這個世界運轉的動力,人們做事情是需要有動機的,其中最重要的動機就是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認同人有逐利的天性,不能以自身的道德潔癖來苛責別人正當?shù)睦嬖V求。再比如,人有向善向好的天性,“人之向善也,如水之就下也”,每個人都愿意把事情做好。另再比如,人有重視情感的天性、有被尊重和被信任的天性,這些我們都可以在機制的設計中去充分考慮。因此,好的管理的機制就是要順應人性,從尊重人性出發(fā),將人的行為導向正確的管理目標。
四機制是一種制度設計,在制度設計的背后,隱藏著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智慧,需要動腦筋,這是機制的靈魂。
有一個分粥的寓言故事。牢房里有七個人,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喝粥,但怎么把粥分得公平,是需要機制的。在沒有監(jiān)督的情況下,怎么能讓粥分得公平又有效率呢?這里面就有機制思維隱含的智慧。一開始的辦法是每周七天,每天一人分粥。結果只有自己分的那天自己能多喝一點粥,剩下的六天都是別人來分,顯然自己是吃不飽的,所以大家都不滿意。于是他們采取第二種辦法,推舉一個公平的人來分配??蓵r間長了,有些人就去討好、奉迎他,他在分粥時也會偏向這些人。大家覺得一個好人在一個壞的機制里也會變,也就不再單純地去相信某一個人。于是就成立一個分粥委員會,三個人分粥,另外四個人成立一個監(jiān)督委員會來監(jiān)督,分下來確實比較公平,但是效率太低,每天爭爭吵吵等粥到嘴里已經(jīng)涼透了。
最后大家采取的辦法是:每人分一天,誰分粥誰最后取。七天中還是每人分一天粥,但是你分配的那天,你是最后一個取粥的人。如果這七碗粥當中有一碗最少,那很顯然就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不想喝那個最少的粥,你就要把七碗都分得均勻。這種分粥的方式既公平又有效率,這是機制的力量,也是管理的智慧。二戰(zhàn)時有一個關于巴登將軍的故事。巴登將軍了解到美軍傘兵的傷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降落傘的質量問題,他很生氣,要求軍火商提高降落傘的合格率。但是軍火商說合格率已經(jīng)達到90%以上,無能為力了。巴登將軍的解決辦法就是驗收,隨機選擇幾個降落傘,讓負責設計、制作和檢驗的廠家人員進行試跳。這個機制出來后美軍的降落傘質量很快提升,基本上達到百分之百,后面就很少有傘兵因為降落傘的質量問題而傷亡。這個故事說的就是評價機制的作用與力量,也能看出機制背后的智慧。還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市一家自助餐廳老總A對菜品口味和質量非常重視,于是他常常親自品嘗每道菜。這樣事必躬親、嚴格把關并沒有使餐廳經(jīng)營有起色。他是將自己的評判標準代替了客戶評價標準。后來餐廳換了一個老總B,他采取的辦法非常有效。他的辦法很簡單,他每天在餐廳里面轉悠,看哪個菜銷量大,那這個菜第二天就可以多做一點,如果這個菜客人吃得比較少,那就淘汰。通過這樣一種機制,自助餐廳的菜品很快有起色。他的基本的思路就是引進客戶評價。我們經(jīng)常是用管理者的評價代替了客戶的評價,關注了自己認為重要的,卻忘記了客戶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所以,機制思維是一種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種智慧思維,需要智慧與機智,需要明晰管理的本質,洞悉人性的特點,尋找機制的支點,撬動人的內(nèi)在需求,在創(chuàng)新與智慧中有效地實現(xiàn)管理目標。在學校管理中,有兩類重要的管理機制,一類是激勵機制,即如何調動和激發(fā)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是管理的核心;第二類是制約與評價機制,即如何讓組織在正確的軌道上朝著正確的方向運行。以創(chuàng)新、智慧的方式來設計這兩類機制,是學校管理的重要課題。 汪正貴 教者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