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大國興衰俄羅斯第13期談了彼得與北方戰(zhàn)爭情況。北方戰(zhàn)爭是俄羅斯走出內陸走向海洋之戰(zhàn),彼得具有超乎尋常的稟賦,實現了幾代沙皇夢寐以求的夙愿。一個國家沒有海洋是不行的,但有了海洋沒有用好是萬萬不能的。彼得剛取得北方戰(zhàn)爭一點點小的成績的時候,就在他奪取的靠近海洋的地方興建了俄羅斯新的都城——圣彼得堡,這是彼得一生最杰出的作品。彼得是當時的時代里站得最高看得最遠的風云人物之一,難怪恩格斯贊嘆彼得大帝是“真正的偉人”。 本期我們談談彼得興建圣彼得堡的情況。 第三節(jié) 俄羅斯帝國的雄起(二) 二、彼得與興建圣彼得堡 1703年,彼得興建圣彼得堡。 彼得為什么要興建圣彼得堡呢?為什么會看中這個遍地沼澤的地方呢?我們細細道來。 (一)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地理位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現在的圣彼得堡。 據資料記載:圣彼得堡,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位于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于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606平方公里,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qū)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有“北方威尼斯”的稱號。 圣彼得堡處于高緯度的城市。 高緯度城市有什么特別嗎?據說圣彼得堡是世界上少數擁有“白夜”的城市?!鞍滓埂笔鞘裁匆馑迹俊掇o?!氛f:白夜為“高緯度夏季特有的不黑之夜”,在前一天的黃昏尚未結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至,通宵達旦,天空不黑,故謂之白夜。每年的6月底這里有個神奇的 “白晝節(jié)”,在這個時段圣彼得堡每天有23個小時的白晝。這一定是一個非常巧妙的現象。 圣彼得堡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為什么這樣說?這個城市的名字有點復雜。我們來說梳理一下圣彼得堡的歷史。 1703年,彼得開始興建圣彼得堡,直到1712年,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里,在1914年前,這里一直叫圣彼得堡 。據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分屬兩個陣營,而因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fā)音,因此俄羅斯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格勒”在俄語中為城市的意思。據資料記載,“十月革命”前夕,彼得格勒的要塞成為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司令部,按照列寧指示,在要塞棱堡的旗桿上懸掛著一盞明燈為號,“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見此明燈,發(fā)炮做為開始起義的信號。1918年3月,蘇維埃政權建立以后,將首都從彼得格勒又遷回莫斯科 。1924年,蘇聯締造者列寧逝世后,為了紀念列寧,將彼得格勒改名為 列寧格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列寧格勒曾上演了一段悲壯的歷史。德國法西斯軍隊將這座城市圍困了872天(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是二戰(zhàn)時期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圍困與反圍困作戰(zhàn)。據統計,列寧格勒城內共有6.42萬人死于饑餓與嚴寒,2萬多人死于德軍的空襲與炮擊,3200幢建筑被摧毀,城市面目全非,街道變成了瓦礫堆。戰(zhàn)后人們重建家園,將被法西斯炮火毀壞的古跡一一修復,經過藝術家和工匠們的艱苦勞動,這座城市又再現昔日風采。1991年9月6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頒布法令宣布列寧格勒恢復為圣彼得堡。1992年1月,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舉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同改回圣彼得堡這個名稱。這樣做,一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二是標志著蘇聯時代的結束。 現在的圣彼得堡成為了到俄羅斯旅游的人們必去的一個地方。 圣彼得堡 (二)從瑞典手里奪取涅瓦河口 1700年,北方戰(zhàn)爭開始。 納爾瓦戰(zhàn)役俄羅斯失利以后,彼得臥薪嘗膽。 1702年,趁瑞典軍隊主力遠征波蘭,波羅的海沿岸防務空虛之機,彼得率領大軍直奔涅瓦河口,先后攻克了瑞典堅守的諾特堡和寧尚茨堡。整個涅瓦河流域全部落入俄軍手中,俄羅斯在波羅的海開辟出??诘膲粝雽⒊蔀楝F實。 涅瓦河是什么意思呢?涅瓦河的意思是泥濘的河,這里地勢低洼,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對建立大都市而言都很不理想,甚至較為惡劣。 彼得認準的事是不會放棄的。 彼得認準了什么事?。?/span> (三)涅瓦河口建彼得堡羅要塞 1703年,彼得軍隊占領了當時屬于瑞典的涅瓦河口兔子島。 為了避免瑞典軍隊卷土重來,據彼得自己寫的《北方大戰(zhàn)史》記載,他“特地召開專門軍事會議,就加固現有戰(zhàn)地工事或另覓其他合適處所一事進行討論”。這次會議決定另找一個合適地方,結果幾天之內就選中兔子島。 據資料記載:1703年5月16日,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彼得下令修建一座土木結構的要塞——彼得堡羅要塞。到6月底,這座六角棱堡建成了。據記載,在城堡旁邊還建起第一座民用小房——一棟一直保存至今的“彼得小舍”。彼得堡羅要塞最初是木造要塞,要塞不大,后幾經擴建,建筑物不少,如:彼得堡羅大教堂、鐘樓、 圣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彼得大帝銅像、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筑物,才建成目前呈現在游人面前的六棱體石墻古堡。要塞中有6座棱堡,配置有300門大炮。因無戰(zhàn)事,一直閑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發(fā)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彼得堡羅要塞 據資料記載:彼得堡羅要塞建成以后,一直沒有投入使用,后來演變?yōu)閲业谋O(jiān)獄,它寬厚的墻壁里原筑有許多暗炮臺,均改造成陰沉、寒冷的單人囚室。從1717年開始要塞成為國家監(jiān)獄,監(jiān)獄關押的第一個要犯竟然是彼得的親生大兒子阿列克謝,因反對彼得而與彼得的政敵沆瀣一氣,被彼得投入監(jiān)獄并最終死那里。后來,因反對沙皇獨裁的車爾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等俄羅斯名人都在這里坐過牢,而列寧的哥哥亞·烏里揚諾夫因企圖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被捕,21歲時被殺害在彼得保羅要塞中。 據資料記載,要塞里的彼得保羅教堂內部安放了從彼得大帝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歷代沙皇的棺材,其中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十月革命后在葉卡捷琳娜市被槍殺,80年后的1998年7月才將他們的遺骸還葬到這里。 (四)逐步拓展為理想“天堂” 當時這里是一片澤國,彼得以彼得堡羅要塞為基礎,逐步地進行拓展。1703年,涅瓦河口,在建造彼得堡羅要塞的基礎上,在這片澤國上,彼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圣彼得堡。 1、要將圣彼得堡變成另一個阿姆斯特丹 1703年,自從彼得從瑞典手里奪得涅瓦河口的土地后,彼得按照自己的藍圖設計和建造圣彼得堡,他曾經說過:“彼得堡將變成另一個阿姆斯特丹”,年輕時的彼得曾隱姓埋名到歐洲考察,曾經在荷蘭當過船長,對水城阿姆斯特丹非常心儀。 2、為什么定名為圣彼得堡呢? 為什么將新建的城市稱為圣彼得堡?這個名稱與彼得是不是有關系呢? 其實,圣彼得堡的由來是與俄羅斯宗教有關系。據說,彼得生于1672年5月30日,這天正是圣徒彼得的紀念日,按照俄羅斯的宗教傳統,圣徒彼得就是這天出生的人的守護神。彼得一直希望在俄羅斯的出??诮⒁粋€以圣徒彼得命名的要塞,以紀念他心中的守護神。 3、不遺余力地興建圣彼得堡 開工以后,彼得住在自己親手建起的簡易木屋里,以示其不可動搖的決心。彼得傾其畢生精力與財力,親自勘測,親自設計,親自選材,在這片沼澤上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圣彼得堡 。 據資料記載:為了拓展這座面向海洋的城市,彼得于1704年3月1日發(fā)布沙皇詔令,大批農奴、藝術工匠、犯人和瑞典戰(zhàn)俘被送往修建圣彼得堡,來自俄羅斯全境及國外的許多優(yōu)秀建筑師、工藝師參與了設計。木制城堡的建筑者是在嚴冬季節(jié)和涅瓦河變化無常的氣候下施工的。 為了興建圣彼得堡,解決建筑缺乏大批勞動力的問題,彼得下令各省每年要為建設圣彼得堡提供4萬名勞工。長途跋涉,全國各地調集了大批工匠參與興建,這些人調來后沒有住處就住草棚,糧食不夠就吃糠菜,而且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高,稍有懈怠,還要受到鞭刑。本來這個地方是一片澤國,施工條件異常惡劣,再加上疾病、事故、勞累和寒冷,約有10多萬人死在這里。 在彼得心目里的圣彼得堡是個“天堂”。這個“天堂”是啥樣子的呢? 彼得心中的圣彼得堡 在《彼得大帝的出海夢》里這樣寫道:新都主要由兩個相鄰的大島組成。瓦西里耶夫島為市中心,島上狹窄的一端被劃定為政府機關和商業(yè)區(qū),“十二院大廈”是其最具特色的建筑,為政府各機關的辦公室。大廈前面是巍峨壯觀的博物館大廈。海軍島是以彼得羅要塞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共有6座要塞。島中央是用于慶典的“三圣廣場”,廣場一側建有教堂,教堂不遠處是森嚴的冬宮,旁邊是海軍部大廈。島中的涅瓦大街,均鋪著石料路面,又長又寬,道旁植樹,整潔美麗。兩個島隔河相望,有多座橋梁相通。沿河兩岸座落著一排排意大利式的兩層宮邸,彼得的親信和達官顯貴大多住在這里。新都中最美的是“沙皇夏宮”,它富麗堂皇,出類拔萃。 彼得用800多座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建成一個美麗的城市。 這里最值得介紹的是彼得的夏宮。 彼得夏宮 據說,1704年,彼得下令興建夏宮。 關于夏宮,在前面已經談過了,這里再補充一下。據資料記載:夏宮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約30公里處,它面向芬蘭灣,由美麗的噴泉、公園、宮殿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點。為了彰顯俄羅斯的地位,彼得需要建造一座與之相適應的宮殿——這就是夏宮,后經歷代沙皇對它進一步雕琢、潤飾,使得它更加美麗、迷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五)萌生了西遷都城的想法 據說1704年的秋天,彼得萌生了將興建的圣彼得堡立為俄羅斯新的首都的想法。 彼得是突然心血來潮嗎? 從表面上看是有點突然,但是,我們細細分析也不盡然。其一,莫斯科是彼得的傷心地。他不希望在那個地方呆下去。原因我們前幾期已經說過了,這里不再贅述。其二,圣彼得堡面向海洋,富有朝氣,而且是彼得親自設計被他稱為“天堂”的地方,情有獨鐘。其三,當時北方戰(zhàn)爭的重心在俄羅斯西北,把首都西遷有利于就近指揮戰(zhàn)爭。其四,圣彼得堡是通向歐洲的門戶,它象征著俄羅斯海上霸主的地位,它從此有了與西歐各國進行經濟和文化交往的捷徑。 彼得有了這個心思,就一個勁地想著西遷。 據資料記載:1704年的9月28日,彼得從奧洛涅茨造船廠寫情給他的親信、時任彼得堡省省督的元帥緬??品蛘f,他希望下月2號或3號出發(fā)前往首都,并在該地停留三、四天。為使收信人不致誤會,沙皇在信封上加了注解,指出“首都”即“(彼得堡)”。 彼得憑借著孜孜不倦的堅強,一方面指揮著北方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另一方面加快建設圣彼得堡并準備西遷都城。 (六)下令遷都圣彼得堡 隨著波爾塔瓦戰(zhàn)役的勝利,1712年初,彼得下令一旦北方戰(zhàn)爭結束,將強行遷徙1000戶貴族、商人和手工業(yè)者前往圣彼得堡。此令一出,在俄羅斯引起了震蕩。為啥?當時國內還有一股反對勢力,這股反對勢力就是以彼得長子阿列克謝為代表的勢力。 1713年,彼得下令將宮廷、樞密院、政府機關和外國駐俄使節(jié)遷到圣彼得堡辦公,并勒令385戶貴族,作為首批移民,定居圣彼得堡。據蘇聯歷史學家帕普連科的記載,從1717年起,空前緊張的城建工作開始,每年都有幾百所房屋拔地而起,到彼得逝世時,圣彼得堡已經變成擁有4萬人口的大城了。 彼得強行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圣彼得堡,使之逐步成為俄羅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俄羅斯帝國未來的首都圣彼得堡就這樣誕生了,并作為俄羅斯首都長達兩百年之久。 從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國與西歐交往的主要地點,成為帝國的搖籃。 1725年,圣彼得堡已成為設施完備的都市,在許多地方可以與西歐城市相媲美,彼得把它視為掌上明珠,自豪地說:“新都是通向歐洲的門戶,是插在波羅的海岸邊的一把雙刃利劍,是開辟俄國與西歐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捷徑?!?/span> 圣彼得堡是彼得實現強國之夢的第一站。海洋對俄羅斯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圣彼得堡它打通了俄羅斯的出???,成為面向西方的窗口,因為圣彼得堡,使俄羅斯展開騰飛的雙翅,躋身于歐洲強國之列。 俄羅斯有句諺語:“沒到過圣彼得堡就不算真正到過俄羅斯?!?/span> 彼得與圣彼得堡的情況就談到這里,下期我們談談俄羅斯帝國的建立和彼得大帝稱呼的來歷。敬請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