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對應(yīng),湖南省因大部分區(qū)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nèi)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qū)。其中,就安化縣來說,人口超100萬,隸屬于益陽市。在歷史上,安化縣于北宋時期建縣,名字是皇帝所賜,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 一 首先,安化縣隸屬于湖南省益陽市。在地理位置上,安化縣位于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帶,東與桃江、寧鄉(xiāng)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溆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偯娣e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第三大的縣。就安化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該地區(qū)屬楚國的疆域。鼎盛時期,楚國的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陜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秦朝建立后,今湖南省安化縣一帶屬長沙郡這一建制。 二 西漢初期,今益陽市安化縣一帶屬長沙郡益陽縣。高祖五年(前202),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光武時期改為郡。今安化縣一帶屬荊州長沙郡益陽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安化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西晉因舊制,今安化屬荊州衡陽郡益陽縣。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析荊、廣二州地設(shè)立湘州,今安化屬湘州衡陽郡益陽縣。南北朝時期,該地區(qū)仍屬湘州衡陽郡益陽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廢郡為州,長沙郡改為潭州,隸屬荊州,今安化縣一帶隸荊州潭州益陽縣。 三 到了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復(fù)改州為郡,今安化縣一帶屬長沙郡益陽縣,仍隸荊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今安化縣一帶屬江南道長沙郡益陽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今安化屬江南西道潭州長沙郡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開梅山建縣,一年后敕名安化(取歸安德化之意),隸荊湖南路潭州長沙郡,縣治初設(shè)伊溪東啟安坪(今東華啟安坪)。由此,就安化縣來說,名字是宋神宗趙頊這位皇帝所賜,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 四 最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安化縣的縣治遷伊溪西,即今梅城鎮(zhèn)。元朝時期,推行行省制,安化縣屬湖廣行省湖南道潭州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安化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長沙府。清朝康熙年間,分湖廣行省為湖南省、湖北省,安化縣屬湖南省長沙府。到了1914年,安化縣屬湘江道。1922年,安化縣直屬于湖南省。1994年3月,撤銷益陽地區(qū),建立地級益陽市,安化縣屬之。截至2018年底,安化縣總面積達(dá)4950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為105萬人,為湖南省面積第三大的縣。 文/情懷歷史 |
|
來自: 輕風(fēng)無意 > 《地方志》